APP下载

虚拟主播,帮手还是对手?

2022-01-19崔传刚

环球人物 2022年2期
关键词:铁犁新技能真人

崔传刚

崔傳刚

一些岗位可能会永远消失,离开这些岗位的人需要学习新技能,寻找和规划新的职业方向。

虚拟人概念最近着实火爆。数年前,这种以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假人还只独得二次元青年的恩宠,但随着主流媒体的深度介入,这个概念已走入普通大众视野。最近,央视也推出了虚拟手语主播,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

一项技术能够商业化,无非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技术本身已经成熟,应用成本变得相对低廉;二是市场有相应需求。从这两个角度看,虚拟人确实到了最好的发展时刻。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虚拟人越来越逼真,成本也降到能够批量生产的地步。更重要的是,无论用户还是商家,都对这种技术有着强烈需求。

众所周知,娱乐业近年风险频发,那些花费巨资苦心打造的明星人设,往往因为各种道德缺陷或者人性弱点在一夜之间崩塌。真人会犯低级错误,虚拟人在这方面的风险则要小很多。比如虚拟带货主播,至少不存在偷税漏税问题吧?当然,如果拥有它的平台偷税漏税,那另当别论。无论从成本还是收益角度看,打造虚拟人明星,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并且可行的方案。

虚拟人能够替代的不只是明星,还可以替代千千万万的普通岗位劳动者,比如金融机构或电商平台的客服。目前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已经承担了大量客服工作,随着技术升级,虚拟人未来还会为客户提供更加直观和亲切的服务。相比于真人,虚拟人可以24小时不休息,也不需要任何福利,成本显然更低。这次央视AI虚拟手语主播上岗,意味着央视很可能不再需要真人手语主播了。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这对开发者来说是个大机会,也给我们提出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虚拟人替代了真人,后者靠什么吃饭呢?

这是个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如果只能粗暴地选择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我想说,我们根本无需夸大技术的冲击。过去几百年的历史早已证明,科技的进步在总体上并没有导致人类大量失去工作,也没有导致人类变成废物。因为科技在消灭一些旧工作的同时,总是会创造出更多的新岗位。我们该担心的不是被虚拟人抢饭碗,而是技术进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了。

当然,这是从长期发展来看的,短时间内虚拟人势必会给某些具体工作岗位带来冲击。一些岗位可能会永远消失,离开这些岗位的人需要学习新技能,寻找和规划新的职业方向。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人类推动技术前进,反过来,技术也逼迫人类自我提升。面对新技术的冲击,我们应该做一个有准备的人,光恐惧是不行的。

想象力是人类进步的根源之一。因为不满足于现实的限制,人类营造出了虚拟世界,也创造出虚拟人。它和古代的铁犁、现代的计算机一样,都是人类本身的一种延伸。铁犁出现后,我们必须学会犁地;计算机出现后,我们必须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虚拟人出现后,我们将要学习什么?不妨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吧。

猜你喜欢

铁犁新技能真人
铁犁牛耕引发的变革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捣练子·春归
宅家学到新技能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新技能
孤独的铁犁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街拍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