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江涛:良工“锻剑”真如雪 匠心卓越系“毫厘”
2022-01-19耿倩尹雪静马遥
耿倩 尹雪静 马遥
天津滨海,不仅有着中国内地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功能区,还有着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国有企业。太重集团,作为中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之一、中国著名的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商之一,以其拥有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和工程总承包能力闻名中外、领军业内。翟江涛,太重滨海公司锻压设备分厂一名车工技师,入职滨海8年,从一名助手成长为国内最大的26M车镗床的机长,参与了100余台产品零部件的加工,用实力摘得天津滨海第五届“保税工匠”荣誉,彰显了太重集团“大国工匠”的实力。
天津滨海第五届“保税工匠”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区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民用航空、工程物探食品加工、现代服务等多个行业的重点企业选拔推荐近60名一线能工巧匠参评,太重滨海公司翟江涛脱颖而出,荣获2021年度“保税工匠”称号。
翟江涛是太重滨海公司锻压设备分厂16M卧式车镗床机长,车工技师,2020年太重集团工种技术带头人。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操作过16M车磨床、26M车镗床,从助手到国内最大的26M车镗床的机长,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断完善自己。入职太重滨海8年来,他参与了100余台产品零部件的加工,在各系列以及大型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仅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通过改进加工工艺,提质增效降成本,为中国装备制造的发展加码助力。
这里,随着记者的笔端,带你感受翟江涛深孔加工的高超技艺。
“Φ1500mm×10000mm的超长深孔加工精度要求高、排屑困难,同时在国内没有加工超重深孔的先例。”在接到加工任务的第一时间,翟江涛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成立专项加工小组,不畏困难,迎难而上。
Φ1500mm内孔加工,工件长度10000mm,而机床有效行程23000mm,加工工件长度10000mm,机床镗杆自身长16000mm,算上支撑镗杆的各种工装附件把镗杆去除3000mm有效镗孔深度只有4000mm,从各个方面都超出了机床极限。怎么办?翟江涛团队经过严谨计算,在镗杆自身重量及加工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反复拆装试验去除多余镗杆支撑中心架及工装附件,使有效行程增加至6000mm,进行两头对接加工,最终圆满完成了加工任务。
圆满完成任务,简单的六个字,翟江涛却付出了很多。超长深孔器件加工之前,他参考测绘机床中心架主要参数数据,改进26M车镗床开式中心架,通过上百次的计算与试验,最终将加高块尺寸精确到0.01mm,在加大应用范围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在加工实验中,他还不断创新加工方法,改進了可调节闷头,针对加工不同型号压机主缸可重复利用,降低工装成本。这两项技术的改进,为他的“龙泉宝剑”——深孔加工奠定了基础。
加工中,针对工件外圆不规则并且偏心已成型的情况,翟江涛利用丰富的工作经验进行了工装改进,在工件装卡上选择了一卡一托,在其外圆两端各固定一个架套,并对工件状态多次严格计算后进行适当配重,利用可调节闷头,机床双顶状态下以工件外圆基准加工架套,保证了两者同轴架中心架加工内孔。
“镗杆自身重量随着深孔加工深度延伸,也会出现偏移和下垂,根据现有镗杆尺寸重新设计刀架及导向木支撑来控制镗杆导向。刀架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粗车刀具的装夹,又要考虑精车时浮动刀杆的浮动力学性能。工件及镗杆较长、机床过高导致原有的冷却站功率不够。”翟江涛说。面对众多复杂的问题及要求,他并未退缩放弃,而是带领团队创新突破,群策群力,最终通过加装电机水泵改造,在冷却站出口设计分流阀控制其流量,改造管路分流到刀具及导向木各处。为了避免切削液与铁屑从卡盘甩出飞溅,他还想出利用工件端面工艺孔固定工艺板,并做防水处理,形成自然的蓄水,利用机床与工件落差顺利将铁屑排出的方法……
看似简单的器件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是绞尽脑汁的智慧角逐。翟江涛是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员,作为车工工种技术带头人,他始终秉承“创新争优、比质比效、共同提高”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公司生产任务,以优化工艺流程、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加工质量和提升员工素质为目标,2019年度荣获太原市“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一等奖、山西省“五小六化”竞赛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公司组织的“师徒传艺”活动中表现出众,2020年与徒弟梁权儒荣获“优秀师徒”称号。他靠精湛的技能和突出的业绩荣获2020年“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如今,翟江涛又获得天津港保税区“保税工匠”称号,翟江涛说,这是荣誉更是责任,他将以荣誉为起点,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平台,继续开展技术比武、创新攻关,为有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贡献力量,并立足岗位,书写属于太重“工匠精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