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时间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2-01-19颖,周果,蔡

交通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血粘度红细胞血浆

王 颖,周 果,蔡 飞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226006)

高血压目前仍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形成涉及多种机制,其中包括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血管阻力和剪向力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2-3]。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较高的心血管风险独立相关[4-5],改善血液流变情况可能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和降低死亡率[2]。有规律的运动可增加红细胞(RBC)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性、血液粘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不仅提高心肺功能,还可预防和改善冠心病、肥胖症和高血压病,改善慢性心衰患者最大运动能力和外周血液循环,有利于糖尿病患者保持血糖稳定性[6-7]。贫血性心衰患者接受有氧间歇训练可减少红细胞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性,从而改善红细胞流变特性[8]。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受训练强度、时间、频率以及运动/休息比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HIIT方案的有效性存在差异,关于短时间、高强度间歇训练与长时间、低强度间歇训练模式孰优孰劣存有争议[9-10]。本研究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我科就诊的61例1级高血压患者,比较不同时长HIIT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级高血压患者61例,均为男性,随机分为短时HIIT(SDHIIT)组31例和长时HIIT(LDHIIT)组30例。排除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压力测试期间心电图异常、任何结构性心脏缺陷以及妨碍参与运动训练的肌肉、关节疾患。LDHIIT组中有1例因关节问题退出研究,2例因错过训练课程而被剔除,最终有27例纳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及最大摄氧量(VO2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训练方法 两组患者先进行2周准备阶段轻度训练,在跑步机上行走和跑步。SDHIIT组:准备阶段结束后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的30 s/30 s HIIT训练。第1~2周先进行5 min热身,然后HIIT训练27 min,每组为30 s强度为80%VO2max的运动和30 s被动恢复,共27组,最后是5 min休息时间。第3~5周运动强度增至90%VO2max,休息变为10%VO2max的主动恢复。第6~8周,活动强度增至100%的VO2max,休息变为20%VO2max的主动恢复。LDHIIT组:与SDHIIT组相似,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训练。第1~2周先安排5 min热身,然后是1组4 min运动和4 min被动恢复,重复4次。第3~5周运动强度增至85%VO2max,被动恢复改成15%VO2max的主动恢复。第6~8周,运动强度增至90%VO2max,恢复强度增至30%VO2max的主动恢复。为保证患者安全,在每个训练阶段结束或患者在训练中出现任何胸部不适症状时,采用Borg评分[11]进行评估。出现以下情况时则暂停训练:(1)受试者已尽最大努力,Borg评分显示患者已筋疲力尽;(2)医师发现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2]。为了减少能量摄入量和消耗基础值的影响,计算患者每日所需最小热量,男性基础能量消耗(kCal)=66.5+[13.7×体重(kg)]+[5.0×身高(cm)]-[6.8×年龄(岁)]。食谱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提供的能量分别占饮食总热量的55%、15%和30%,早餐、中餐及晚餐分别占20%、40%和40%。劝诫患者戒烟戒酒,少食煎炸类、高糖、油腻等食品。

1.3 血液检测 训练前1周及训练结束后48小时采集患者4份静脉血,1份标本EDTA抗凝,采用血细胞分析仪(BC-2800,Mindray)检测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计数(RBC)。1份标本加入柠檬酸三钠脱水液,4℃下离心分离血浆,-70℃储存,备测纤维蛋白原(Fg)浓度和血浆粘度;纤维蛋白浓度采用von Clauss法检测,血浆粘度使用LGR20型血液粘度测定仪(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产品)测定。1份全血直接使用血液粘度测定仪在中切变率中测定全血粘度。1份标本肝素抗凝,采用红细胞聚集变形仪(LG-B-19,上海涵飞)测定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常规、纤维蛋白原、血压比较 训练前两组RBC、Hb、HCT、F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Fg、SBP、DBP及MAP较训练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BC、Hb及HCT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常规、纤维蛋白原、血压及BMI比较

2.2 两组训练前后全血及血浆粘度比较 训练前两组血液及血浆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血液和血浆粘度较训练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血液和血浆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3 两组训练前后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比较 红细胞聚集性以聚集指数(aggregation index,AI)表示,红细胞变形性以变形指数(elongation index,EI)表示。训练前两组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红细胞聚集性较训练前显著降低,变形性较训练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训练前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比较 mPas

表4 两组训练前后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比较

3 讨 论

本研究对不同时间高强度间歇训练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8周短时HIIT和长时HIIT训练方案均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训练后两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纤维蛋白原、血压较训练前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长时和短时高强度间歇训练均能有效改善1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液流变学。

本研究中两组训练后全血和血浆粘度均较训练前降低,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12]。全血粘度的变化主要归因于血浆粘度和血细胞比容[6]。本研究中两种训练方案对血细胞比容无明显影响,可能与患者训练前血细胞比容正常有关[12]。有研究证明中等强度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都会增加血浆容量,导致血液稀释[13],可能是本研究两组患者血粘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文献报道,长期运动训练会降低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等)水平,从而导致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6]。GOMEZ-MARCOS等[14]研究显示,定期体育活动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呈负相关。运动训练,特别是高强度间歇训练后,纤维蛋白原浓度的降低得益于运动引起的炎症改善[15-16]。本研究中训练后SDHIIT组和LDHIIT组纤维蛋白原浓度分别较训练前降低33.14 mg/dL和30.71 mg/dL,可能也是患者血浆粘度降低的原因。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受血流持续冲击,引起红细胞膜僵硬、收缩和弹性下降,也可导致血粘度增加[6]。我们发现两种HIIT运动方案均使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聚集性下降,变形性增加,可能是全血粘度降低的另一个原因。常规连续训练[17]和有氧间歇训练[18]后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高强度训练产生的高剪向力可诱导生成一氧化氮(NO),并激活红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RBC-NOS),从而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19]。血压变化与血液流变学有关[2]。本研究训练后SDHIIT组和LDHIIT组收缩压较训练前分别降低了19.54 mmHg和21.86 mmHg,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同[20]。

猜你喜欢

血粘度红细胞血浆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高血压患者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指导对高血压病合并糖耐量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