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典籍英译的前景化翻译研究
——以«聊斋志异»经典故事«劳山道士»英译文为例

2022-01-19董琪琪

关键词:典籍译本平行

谢 萌,董琪琪

引言

“前景化”(foregrounding)是文体学研究的关键字眼,也是文体分析的重要手段,其精髓是通过文本某一个部分的“引人注目”或者“感知突出”[1]达到推进主题、刻画人物并凸显意图等效果。 这种“突出”可以体现在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层面,即语音、词汇、语义、句法、书写、语篇,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 前景化语言现象被大量使用在文学作品中。

前景化理论在语言学、文体学、文学创作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在翻译学研究中却姗姗来迟。直至21 世纪初,美国学者叶子南[2]提出了前景化翻译研究设想,开启了前景化翻译研究的先河。他指出“前景化”概念可以用于双语翻译活动和研究,不仅能够指导译者的翻译活动,还适用于翻译批评。 随后前景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得到极大突破,从文学评论、语体分析,拓展到翻译研究、外语教学等诸多领域。 随后前景化翻译研究在国内逐渐兴盛起来。 吴显友 (2002,2004)、 赵速 梅(2007)、黄立波(2009)、吴健(2014)、冯正斌(2019)[3-8]等学者就“前景化理论研究”“前景化理论与翻译批评”“翻译文体学研究”“前景化理论与翻译策略”等主题进行了理论阐述及实践探讨。 由此可见前景化理论对于翻译研究,尤其是文学翻译研究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性。

一、前景化与文学典籍英译

(一)理论背景

前景化一词来源于西方艺术批评,意为让需要突出描绘的人或物置于画作的显著位置,这样被突出的部分就会比其他部分也就是背景更能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和布拉格学派的一些学者在研究诗学及诗歌文体时借用了西方艺术批评中的这一术语,以布拉格学派著名文学评论家莫卡·洛夫斯基为代表的学者对其不断探讨、发展,在20 世纪30 年代明确提出了语言研究中的前景化理论[9]。意为颠倒常规语言和定式化语言的“自动化、惯例化”,使其“前景化”。

如同绘画作品,语言层面的前景化是作者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手段,是文本中被置于前景位置而超出读者预期的部分,“文本中的背景是语言的标准化,符合人们的说话和写作标准;而前景化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遵守或打破这种规则的”[1]。

(二)前景化与文学典籍翻译研究

“典籍”在«辞海»中义为:“古代国家重要文献。”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文献、书籍; 二是法典、制度。 文学典籍当属第一部分,其英译活动和相关研究是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都有一种与别人交流、交融的内在冲动,这种内在冲动就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我们已经引进国际上那么多优秀产品,我们也需要向国际介绍我们的优秀产品”[10]。 正如杨牧之在«大中华文库·聊斋志异»总序中的评价“西学仍在东渐,中学也将西传”[11]8。

中国文学典籍经常选择打破常规的前景化创作手法来突出主题或追求某种艺术效果。 既然前景化被看作文学创作的主要手法,也应是其文学性的重要体现。 长久以来深受中国文学史研究和中国传统文论影响的文学典籍英译研究也势必要对译作的文学性进行深入探究,如何在译作中体现原作的文学性自然就成为受译界关注的焦点。而文学典籍译作的前景化研究是体现译作文学性和翻译特征的有效手段。 运用得当,可以增添译作的文学性和读者的阅读体验感,进而影响文学典籍英译活动和相关英译研究,对于整个文学翻译研究也有较强的适用意义。

(三)文学典籍文本的前景化特征

王佐良[12]指出,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必须善于识别“变异”,并把“变异”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因此,前景化语言的再现是文学典籍翻译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前景化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偏离”(deviation)和“平行”(parallelism)。

“偏离”,顾名思义,是语言表达打破常规的使用,而“平行”则是对文本或某种表达的重复。文本中的偏离又分为内部偏离( internal deviation)和外部偏离(external deviation)。 内部偏离是指语篇内部打破常规的表达,而外部偏离是对语言标准、社会文化常识等的偏离。 平行是文本前景化的第二大手段,如果偏离是语言中的预期之外的不规则,那么平行就是预期之外的规则[13]。 像偏离手段一样,平行可以发生在语言的任何层面,造成感知上的突出。 若重复使用偏离结构,这本身又构成了平行。

所以前景化的偏离和平行手段,相互依赖、补充、隐含,统一在作品中,彰显出作品的整体意义和审美价值。 具体表现在六个层面,即语音、书写、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 除此之外,非语言层面的特征也应考虑在内,即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翻译目的等。 文学典籍文本的创作特点使得在进行原作和译作分析时应把上述所有因素都考虑其中。

二、«聊斋志异»原文与英译文的前景化特征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文言志怪短篇小说的代表,是文学典籍中的经典[14]。 它以精炼优美的文风、丰富深邃的意蕴在中国家喻户晓,由于聊斋故事简短易懂,又兼具趣味性和玄幻性,被誉为“东方的天方夜谭”。 它还是最早被译介到其他国家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至今已被译为29国文字,有60 余种外文版本。 在众多外文译本中,英文译本数量最多,传播方式也最多元。 下文笔者以«聊斋志异»中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劳山道士»为个案,对比原文以及5 个英译本的语言前景化特征,得出结果,并分析原因。

(一)«劳山道士»原文前景化特征描述

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擅长使用前景化语言,通过各种偏离和平行手段巧妙地唤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但由于«聊斋志异»英译本类型大多为节译本,交叠的部分比较有限,所以笔者选择了其中的«劳山道士»篇目,一则它是«聊斋志异»的经典故事,家喻户晓;二则几乎所有的节译本都会选择此故事,可见其经典性。

«劳山道士»讲述了一个年轻慕道之人去崂山求道长传授法术,但因懒惰陋习难改,终不能成,以失败而告终的故事。 通篇共800 多个文言汉字,短小精干却寓意深刻,凸显了蒲松龄的创作风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体风格简洁凝练

«聊斋志异»的语言风格巧妙简约,体现了作者精心提炼的独到之处。 尤其是其中的成语式表达,既体现了作者的简练文笔,又符合前景化中的语法平行手段,使得语言生动异常、故事引人入胜。 比如,原文中写到“三人移席,渐入月中。 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短短几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仙人的幻化之术与唯美月色的交互融合,读之朗朗上口、如临其境。

2. 人物形象刻画传神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对于人物的刻画可谓匠心独具,使读者读后印象深刻,这主要得益于蒲松龄过硬的文字功底。 在«劳山道士»一文中,有两处关于人物形象的描绘。 第一处是道长出场时的外貌描述:“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短短16 个字,仙道超脱、卓然的气质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第二处是对于嫦娥的描述。“乃以箸掷月中。 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 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 此处描写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读者对于嫦娥的美貌和曼妙舞姿的所有美好想象,可谓活灵活现。 这两处描述在语言的使用上都妥当地运用了汉字四字成语的结构,构成了语法和词汇的平行,也凸显出这些人物形象的独特与美好。

3. 人物话语个性化突出

蒲松龄十分擅长用各具特色的话语来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饱满、鲜活,且符合自身性格与身份。 在«劳山道士»一文中,通篇对于道长话语的描述虽不甚多,却恰恰体现出了其仙风道骨的超脱气质,例如“恐娇惰不能作苦”“足宜早寝,勿误樵苏”“归宜洁持,否则不验”等。 话语简练,却都深谙义理,不仅本人修成大道,还有引导他人的独特魅力。 通篇最长的一段话语描述竟是王生的辞行之词,这跟崂山道士简练的教化之语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处语用内部偏离的前景化手段将王生的啰嗦、厚脸皮、懒惰却想不劳而获的人物个性显露无余。

诗化是«聊斋志异»话语的又一风格。 «聊斋志异»中的许多作品不仅以诗开篇,而且在叙事描写中也渗入了诗词元素。 例如:“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劳山道士»中幻化出的嫦娥的这句隔空吟唱,令人如痴如醉。 该俚曲既有无限忧伤,又情意绵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渲染了气氛,起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前景化手段的使用上亦是突出,偏离和平行手段的叠加使用,使得此处成为整篇故事的高潮。

综上,在«劳山道士»原文的创作中,作者在语言形式上使用了大量的前景化手段,突出了故事的高潮,并成功推动情节的发展,牢牢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使其对于故事寓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笔者对原文中所有前景化语言特征进行了梳理和统计,发现作者共使用了6 处平行手段和11处偏离手段,其中平行主要体现在词汇平行(1处)和语法平行(5 处)上;偏离又分为内部偏离(7 处)和外部偏离(4 处)。 内部偏离手段运用较丰富,有语音(1 处)、书写(2 处)、词汇(1 处)、语义(2 处)和语用(1 处)方面,而外部偏离主要集中在语义方面(4 处)。

(二)«劳山道士»前景化特征典型实例描述

“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15]。 从学者对文学翻译的评价可以看出原文的前景化特征在译文中的体现程度,是判断译文优劣的重要衡量标准。 这一特点也显著体现在文学典籍英译文本中。

下文笔者选择了«劳山道士»的5 个英译文进行对比,分别出自:美国汉学家宋贤德 (Sidney L. Sondergard) 的 6 卷全译本Strange Tales fromLiaozhai[16]94-100;英国翻译家翟理斯(Herbert A.Giles) 的2 卷节译本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17];英国翻译家闵福德(John Minford)的节译本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18];中国翻译家莫若强等选译本Selected Translations from Pu Songling’s Strange Stories of Liaozhai[19];以及«大中华文库»中黄友义等译的«聊斋志异选»Selections from Strange Tales from the Liaozhai Studio[11]50-57。下文论述中笔者以缩略形式来代表,依次为:TT1=Target text 1 (The Daoist of Laoshanby Sidney L.Sondergard),TT2 = Target text 2 (The Taoist Priestof Lao-Shanby Herbert A. Giles), TT3 = Target text 3 (The Taoist Priest of Mount Laoby John Minford), TT4 = Target text 4 (The Taoist Priest of Laoshanby Mo Ruoqiang), TT5 = Target text 5(The Taoist Priest of Laoshanby Huang Youyi)。 笔者对照原文中的前景化特点,描述各个英译文的前景化使用手段。 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列举2个人物形象和1 个人物话语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关于道长外貌特征的描述,5 个«劳山道士»译文的前景化特征对比具体内容详见表1。

表1 中原文的四字成语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句法平行,同时在语义上也产生了内部偏离,突出了老道长虽年事已高,但神态爽朗超脱的形象。TT1 和TT3 均使用独立主格的对仗结构实现了这一前景化特征,其他译本则并无体现。

其次,关于幻化出的嫦娥外貌特征的描述,5个«劳山道士»译文的前景化特征对比具体内容详见表2。

在表2 中,幻化出的嫦娥外貌描写将原文渐渐推入了高潮,既有四字表达的语法平行结构,又有引号内的书写内部偏离,同时神话故事中的嫦娥的幻化形象本身又在语义上偏离了人们的常识,构成了语义外部偏离。 TT1 和TT2 虽都未使用对称的英语句式表达,但脚注法和尾注法的使用,成功实现了前景化,即书写内部偏离和语义外部偏离。 TT3 和TT5 在“霓裳舞”的翻译上使用了引号这一书写内部偏离方式,而TT4 则使用了首字母大写的书写内部偏离。 这些前景化手段的使用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表2 嫦娥外貌特征原文和5 个英译文前景化特征对比

再次,关于嫦娥吟唱的俚曲的描写,5 个«劳山道士»译文的前景化特征对比具体内容详见表3。

表3 嫦娥吟唱的俚曲原文和5 个英译文前景化特征对比

本句嫦娥吟唱的俚曲是原文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作者采用押尾韵(rhyme)的方式实现了语音内部偏离;选词的一词多义,又实现了语义内部偏离;而句式和“乎”字的重复使用则实现了词汇和句法的平行。 对于此部分的翻译,5 位译者各有千秋。 TT1 用突出的诗歌体形式构成了平行和书写内部偏离。 TT2 在前景化手段上不仅完全还原了原文特点,还采用诗歌书写方式,使本部分成功实现了书写内部偏离,词汇上的重复使用构成了平行,最后运用押尾韵实现了语音内部偏离,只可惜译者并没有正确理解原文的语义,出现了误译。 TT3 不仅忠实地再现了原文语义,并且在前景化手段的实现方式上最为丰富,也跟原文最为匹配。 TT4 在冒号后本应该有引号的地方选择略去引号,构成了标点符号的书写外部偏离。 TT5没有使用任何前景化手段。 并且TT4 和TT5 由于理解失误,也均出现了误译。

(三)结果

基于自建的«聊斋志异»双语平行语料库,笔者提取了«劳山道士»原文及5 个英译文所有语料,统计出了前景化语言特征的使用情况,结果详见表4。

通过与原文的对照,表4 反映出5 个译文在前景化手段使用上的明显差异。 TT1,TT2 和TT3 的前景化手段颇多,内部偏离的使用均超出了原文,特别是TT1;5 个译文的外部偏离均为语义偏离,符合原文;平行手段的使用5 个译文均未达到原文数量。 除了语义前景化的原文文本内容的特殊性之外,TT4 和TT5 前景化特征使用较少。

就偏离和平行的具体使用层面而言, 即语音、书写、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各个译本间的使用情况差距较大。 外部偏离除TT3 多用了1 处词汇外部偏离外,其他译文均为4 处语义外部偏离,跟原文一致。

内部偏离手段的使用情况各不相同,TT1 和TT2 的书写内部偏离手段使用较多,分别为8 处和7 处,均使用了1 处语用内部偏离,TT1 使用1处语义内部偏离,而TT2 使用1 处词汇内部偏离;TT3 的书写内部偏离为4 处,其他层面分布较一致,分别为语义(2 处)、语音(1 处)、语用(1 处);TT4 内部偏离手段使用较少,只有1 处书写和1处语用;TT5 更少,只有1 处书写内部偏离。

在平行手段的使用上,TT1 使用了2 处语法平行;TT2 分别使用了1 处语法平行,1 处语音平行,1 处词汇平行;TT3 使用了2 处语法平行和1处词汇平行。 TT4 和 TT5 译者无平行手段的使用。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可得出如下结果:译入语为母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运用较好,而译入语为外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使用欠缺。

三、文学典籍英译前景化差异原因

由于文学典籍文本的特殊性,除了语言内部的因素,其他语言外部特征,诸如社会、历史背景和翻译目的等因素也是构成翻译前景化差异的原因,均应加以分析。

(一)语言内部因素

1. 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自身的语言属性差异导致了原文和译文天然的前景化特征不同。 原文用文言文写成,其一大特点是使用成语或四字成语式表达。为实现简练、工整的写作目的,蒲松龄大量使用四字成语式结构或排比句式。 例如 “其声清越,烈如箫管”,“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位箸”。 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为“那歌声清脆悠扬,美妙如同吹奏箫管”,“那女子唱完歌后,盘旋着飘然而起,跳到桌子上,大家惊奇地观望之间,已还原为筷子”。 可见原文虽为四字,却能表达完整句意。 这一特点体现在文体学上即构成了句法上的平行。 据上文统计,«劳山道士»原文中的语法平行多达5 处。

反观英语语言,句子以表达语义为目的,在词汇层面较难控制单词数量,句法上也难以做到工整和平行(诗歌等文体除外)。 所以5 个译文均未达到原文在语法上的平行数量。 但其“形合”特点使构成段落的若干句子之间存在着严谨的显性逻辑关系,同时运用灵活、恰当的连接词把需要陈述的句子与单词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这就使得TT1,TT2 和TT3 偏离手段使用较多,特别是内部偏离手段甚至超出了原文,这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书写、语用6 个语言层面都有所体现。

2. 译者英语语言能力和倾向性

英语语言的魅力在于语篇和语句,即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这些都可通过词汇的排列布局来完成,这也与前景化手段的“突出”目的不谋而合。 五位译者均为水准过硬的翻译家或汉学家。其译作在语言的使用和信息的传达上均实现了忠实性。 但在句法和语篇层面上则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与译者的英语语言能力有紧密关系。

前景化标志是英语现代文体学强调的重点。而文体学最初即被定义为“文学语言的研究”[20],主要目标是探索文学语篇的文体特征。三位海外译者都是母语为英语的汉学家,母语的先天优势使得他们或者通晓文体学理论,或者已经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所以在译文中对于原文前景化手段的使用可以做到尽量还原,特别在语篇和语句层面上的前景化特征处理较好,甚至超出了原文。 而两位中国译者,虽然实现了信息上忠实于原文的对等翻译目的,但在英语语言的运用上,特别是前景化手段的实现上,还是会差强人意。

(二)语言外部因素

5 位译者所处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译本的出版和翻译目的存在较大差异。 按照中西译者的划分,再结合英译本的问世时间,笔者对上述5 个英译本形成的语言外部因素进行了梳理。

TT2 翟理斯译本,1880 年由伦敦的T·德拉律公司出版。 此时正值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鼎盛阶段,在英国,本土文学占据主导地位,翻译文学处于边缘地位。 此时的英语世界对中国知之甚少,译本若想获得认同,就必须以“可接受性”作为主要翻译目的,所以翟理斯更多站在西方读者的角度,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了可供所有阶层阅读的中国文学的入门级读物。 每篇译文的尾注法虽然对于中国文化的阐释过于简单,却让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有机会接触更多中国元素,起到了一定的文化传播效果。 虽前景化手段使用颇丰,但时代的局限性使得其译本对某些原文内容产生了误读,存在刻意操纵修改,改译和误译现象。

TT3 闵福德译本问世时,西方有关«聊斋志异»的研究资料已渐趋丰富,2006 年该译本由英国企鹅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企鹅译丛”的翻译宗旨就是要“努力地用现代英语为普通读者呈现可读性强而且引人入胜的伟大译本”[21]。 将读者的阅读体验作为翻译的首要目的,由此“流畅”(fluency)便是闵福德译本的首要特征。 这完全体现在译本的结构上,开始的简介部分对翻译技巧和语言使用进行了详细解释;译本最后用五分之一的篇幅来写注释(notes),以此向读者解释故事寓意和相关的中国文化内容。 可见译者将读者阅读的流畅度作为翻译第一要务,所有需要另外解释的部分都放在前或后,不可阻碍读者阅读的流畅体验,表达方式自然也符合西方读者的审美需求,前景化效果比较显著。

TT1 宋贤德6 卷全译本从2008 年到2014 年陆续推出,是距今最近的译本,它结束了«聊斋志异»长达170 年无全译的历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宋贤德译本推出之际正是中西文化融合的高潮期,随着中国国力和经济的提升,国外读者也有了较强烈的了解中国的意愿。 宋贤德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尽力忠实于原作,还原蒲松龄的语言表达特征。 他“努力忠实地跟随蒲松龄的句法、标点符号和措辞,反对将蒲的作品地道化”[16]ix-x。 可见其翻译目的是如实反映原著精神,尊重中国文化,不强加英美价值观和语言色彩。 其译本大量使用脚注法的做法实现了书写内部偏离,让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能进行深度阅读,对于其他读者也尽量不影响其阅读的流畅和体验感。 其他前景化手段如语法平行和语义偏离也是所有译本中使用最多、最娴熟的。

TT4 和TT5 的译者均是中国翻译家,但所处的历史和社会环境却不完全相同。 莫若强译本1988 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此译本产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与国外各项交流包括语言、文化交流刚刚起步。 由于外研社以普及外语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的外语素质为宗旨,其读者人群当然以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为主,这就决定了莫若强译本的翻译目的是为中国广大外语学习者提供可以借鉴的中国典籍译本,其翻译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 且当时西方语言学理论在中国外语教学和研究界尚未普及,那么是否符合西方读者的表达习惯,是否采取了前景化的各种手段并不在其主要考虑范围之内。

黄友义译本属于«大中华文库»系列之一,2007 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发行。 此时的中国国力和经济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国际交流的话语权日渐增加,这必然也反映在翻译作品里。 此时的文学典籍英译活动更主要的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其目的在于国家层面的文化战略,是“中国文学走出去”,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期待读者可以通过英译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 所以译作以宣传为主要目的,是否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是否符合英语语言学特点也不是其主要考虑的范围。

四、文学典籍英译策略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5 个译本在前景化手段的处理上的不同动机,但是文学典籍英译的首要目的应该是什么? 笔者认为文学作品首先要讲究文学性,要以各种手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原作的文学性能否体现在译作中是衡量译作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文学典籍英译实践中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拙见。

(一)译文应忠实于原文的前景化特征

文学创作中作者所使用的任何词、句、修辞手段、叙事角度甚至标点符号都是作者文体特点的体现,是独具匠心的,目的在于实现某种文学效果,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如果译文只是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文字意思,而忽略了原文的语言表现手法,没有体现出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即没有体现出其前景化效果,也就失去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译文。 所以,所谓“忠实”绝不能只停留在词汇层面如中国文化负载词等的翻译问题上,而应体现在语言的语音、语法、语义、书写、语用等多个立体层面。

(二)译文需增加可读性

只有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的译文才可能有市场。 试想我们也不会愿意去读文笔欠缺、味同嚼蜡、流水账般的英语译本。 就如同影视作品,必须要有表现手法的变化才可能充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文学作品亦是如此。 译文的前景化手段很多时候就是调动读者阅读积极性的方式。 所以中国译者应暂时放下民族性和文化传播的口号,注重译文的前景化等体现文学性的手法,让英译本在西方世界首先打开了市场,具备了一定的读者群体,有了接受度,再考虑文化外译和提高中国文学国际认知力和影响力等事宜。

(三)中西合璧,合作翻译

中华文学典籍不同于其他文本类型,其英译过程难度更大、步骤更加复杂。 由于典籍多用文言文写成,就多出了译为白话文的步骤,在实际翻译时译者既要通晓原文的文言文意义和文化内涵,又要具备扎实、地道的英语表达功底。 加之,中华文学典籍在英语世界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很难找到对等体,所以译者需兼具丰富的国学造诣和熟练的英语驾驭能力,可谓难度巨大。

所以中国译者在翻译之前定要夯实英语语言功底,阅读英语语言学相关书籍和理论,了解英语语言特点和前景化使用特征,使译本尽量符合英语语言习惯。 众所周知,中国译者若要达到本族语译者的英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可以采取中国译者翻译完成后由英语本族语的语言学精通者(不一定是专门的翻译)进行审校或润色的方式。 正如余光中所说“最理想的译法,应该是中外的学者作家两相合作,中国人的理解力配上英美人英文的表达力,当无往不利”[22]。 这样既保证了对文学典籍的准确理解又不失英语语言表述上的地道易读,实乃当下可以找寻的良策。

五、结语

本文以«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故事«劳山道士»原文和5 个英译文为例,统计并对比了原文作者和不同译者译作中的前景化特征,得出译入语为母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运用较好,而译入语为外语的译者前景化手段使用欠缺的结果,从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入手分析各自的翻译动机,并提出积极的策略建议。

综上,文学性是文学典籍英译应首先实现的目标,文学性的表现离不开前景化手段的使用,译者有责任将原文的前景化转换为译文的前景化,这既是忠实性的体现,也会影响译作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传播。 只有先做好这一点,中国文学走出去,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典籍译本平行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逃离平行世界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