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胎漆器的工艺形式及传承创新

2022-01-19福建省仙游县龙华普航佛像工艺厂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漆器手工艺民俗文化

□林 胜 福建省仙游县龙华普航佛像工艺厂

脱胎漆器在我国多地都有发展,各地区的脱胎漆器工艺整体方法一致,但却各具艺术特色。整体而言,脱胎漆器最初以木胎为主,主要采用彩绘或者贴金工艺。由于脱胎漆器工艺复杂、精细,对学习者的要求比较高,这一点限制了很多年轻人。在传统工艺急需保护和传承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探索脱胎漆器的传承机制,解决其发展转型、发展停滞等难题[1]。

图1

一、脱胎漆器制作工艺

脱胎漆器的传承发展历史达数百年,每道工序都是手工制作且工艺精细,在现代,其传承和发展非常艰难。脱胎漆器的成品具有极高的精密度和细腻度,其色泽光亮,形态圆润,且手法自然,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技艺的智慧。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技术,脱胎漆器亟须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脱胎漆器的整个制作过程主要分为三步:做底胚、做布胎和髹漆装饰。

(一)做底胚

做底胚是为了塑造脱胎漆器工艺品的整体形状。手工艺人首先要构思脱胎漆器的造型,之后制作底胚,再不断加入其他工艺。传统脱胎漆器工艺品以佛像和花瓶等为主,因此,手工艺人首先需要确定工艺品的大小和尺寸,估计高度、腹部弧度等,画出图纸,之后按照图纸制作龙骨。最后,再选择材料装订龙骨,将材料浇筑在龙骨表面。底胚表面平整光滑,为了保证模型的厚度,手工艺人还会在底胚上多浇筑硫黄,防止底胚破裂[2]。

(二)做布胎

底胚制作完成后,便进入褙布工序,也就是做布胚。布胚的材质主要是夏布。其需要用水搓揉去除布料上的胶质,并熬制糯米糊与大漆调和,涂刷在底胚上。每次褙布都需要刮灰,将颗粒大小不同的灰与大漆调和,涂抹在夏布上,之后将多余的漆料刮腻,使布胚表面平整光滑。荫干后再次打磨,直至表面平整光滑。刮灰完成后,用木棍轻轻敲打硫黄,使底胚脱落,保存轻薄的布胚。

图2

(三)髹漆装饰

脱胎漆器制品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轻薄,布胚保存下来以后,还需要多次打磨,要将刮灰时留下的痕迹清除干净,直到整个布胚表面平整光滑轻薄。接下来,就是髹漆装饰工序,通常手工艺人需要做两遍髹漆,再将表面打磨光滑,最后就可以进行装饰了。不同地区的装饰方法有不同的艺术特色,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描漆彩绘

描漆彩绘的艺术特色是绚丽多彩。这种装饰方法的发展历史很长,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其精髓在于以漆调节色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手工艺人对这种装饰方法不断进行革新,今天的描漆彩绘主要是在布胚上描绘花纹,之后再进行罩漆、打磨,具有极佳的装饰性。

2.刻漆

刻漆的精髓在于刀工。手工艺人通过专业的刀具在轻薄的胚体上雕画。因为雕画不容有差,所以需要手工艺人具有纯熟的刀功,下刀刚柔并济、有轻有重、抑扬顿挫。刻漆主要是以黑色质地为主,技法简朴古典,充满了传统韵味,是装饰工艺中最独特的一种。

3.赤绿宝砂

赤绿宝砂属于一种隐花技法。现代工艺技术对这种技法进行了革新,用闪光片代替荷叶和铝箔洒在胎体上。赤绿宝砂的工序有磨花、擦、推等,其表面光滑,花纹若隐若现,是一种非常精妙的装饰技法。

4.薄料髹漆

薄料髹漆装饰方法始于清朝,由漆艺名匠发明,主要是通过金箔、银箔和大漆进行调和,之后用手拍打。这种装饰方法可以传递出一种随性的古典美,也被称为薄料,是对传统红黑漆器的重要改革。它使得漆器拥有了金银色彩,风靡一时。现代人使用这种装饰方法主要是以其随性之美表示天空之景。

5.菠萝漆

菠萝漆是将鸡蛋清和大漆调和,在底胚上做出花纹,阴干后髹涂色漆,最鲜明的特点是花纹层层斑驳,画面自然而富有韵律。这种装饰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主要原因是其操作简单,且具有层次和韵律之美。

二、脱胎漆器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方法

(一)建设庞大的人才储备军

传统工艺制品的传承与发展重在人才,只有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传统工艺才能不断地流传下去。因此,脱胎漆器的传承与发展创新也应重在培养人才。在过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脱胎漆器在工艺上不断创新,但是理论上却缺乏系统、全面地研究,这就使得很多人对这项工艺知之甚少。因此也很少有新鲜的力量加入进来,导致脱胎漆器工艺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3]。

因此,要想发展脱胎漆器,就需要建设脱胎漆器人才培养平台,开设脱胎漆器专业,大量培养脱胎漆器的手工艺人,给脱胎漆器行业注入新生力量。

此外,要想在培养方法上采取新的模式,我们就要摆脱脱胎漆器一直以来依赖师带徒、家族传承的模式。为了提高专业人才参与脱胎漆器的积极性,同时扩大脱胎漆器工艺品的影响力,相关部门可以联合企业举办工艺美术大赛,推广脱胎漆器工艺制品。同时,还要鼓励发展脱胎漆器手工作坊,使得手工作坊、大型工作室一起组成结构合理的脱胎漆器制作队伍。针对脱胎漆器的传统手工艺人,政府部门可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使得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研究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

图3

(二)明确市场定位,加强自我革新

由于手工艺技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现代的工业技术给传统手工艺技术带来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因此,在新的环境下,脱胎漆器需要以创作精品为导向,找准市场定位,创新发展理念,将现代工艺理念和传统工艺理念进行整合,在表现形式和艺术理念上不断创新,打造更符合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发展理念,创造出更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脱胎漆器制品。

图4

相关企业和工作室还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结合行业发展现状,整合消费者需求数据,将这些信息实时共享,更好地推动脱胎漆器产业不断发展。此外,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制订关于传统手工技术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掌握更多制订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相关企业也可以抓住契机,向海外推广这项手工艺技术,打造“境外行”“海丝行”,积极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使脱胎漆器进入更多人的视野。在现代工业技术的帮助下,脱胎漆器工艺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和人们的生活融合,在建筑、家居、旅游、玩具、室内装饰行业等各个领域绽放光彩,扩大这项技术的市场需求,实现产业化发展。

(三)注重民俗文化,传承特色工艺

所有的传统手工艺都需要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得以发展,而脱胎漆器的发展也需要依赖一定的民俗文化来展现其强大的文化艺术魅力。依托于地方民俗文化,脱胎漆器在我国福建、江西等地具有较好的发展。为了推动脱胎漆器的发展,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以进一步结合脱胎漆器来传承发展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我国各地民俗文化丰富,如果丢失了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就如同无源之水,失去活力。民俗文化不能因为时代发展而消亡,传承质朴而经典的民俗文化,是每个地方政府的责任。给传统技艺提供发展的土壤和环境,使现代文明和民俗文化相互融合,是保护和传承特色工艺的基础。例如,我国泉州地区的脱胎漆器,融合了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特别是在当地佛教文化的推动下,脱胎漆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发展出了木胎胎质,并凭借精湛的彩绘和贴金工艺,将传统品牌打造得独具特色。

结 语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胎漆器不仅是一门精湛的手工技艺,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我们有必要传承和发展好这门技艺。为了促进脱胎漆器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一方面要不断研究这门技艺,另一方面要不断培养后备军,让更多年轻人扛起这门技艺的大旗。此外,脱胎漆器还需要明确市场定位,加强自我革新,各地区还应该保护好民俗文化,给脱胎漆器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如此脱胎漆器才能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漆器手工艺民俗文化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潮汕旅游资源开发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漆器收藏三问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