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筝的复原研究(上)
2022-01-19彭丽颖
彭丽颖
轧筝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拉弦乐器,属于擦弦类乐器(Bowed String Instrument),盛行于唐代。其外形与筝、瑟雷同,可称之为“类筝乐器”。清代以后虽逐渐失传,但是衍生出的挫琴、文枕琴、牙筝、瓦琴等民族乐器流传至今。本文运用考古学、乐器学、田野调查、声学等方法,通过梳理史书中轧筝的形制、弦数、演奏法等文献记载,从中找出复原轧筝的理论资料。以古代轧筝的图像资料作为文献记载的印证材料,对近现代民间留存并使用的轧筝繁衍乐器进行田野调查,例如山东的挫琴、福建的文枕琴、韩国的牙筝等。通过调查对乐器进行详细的工艺制作、声音等分析,更加科学的复原轧筝,让古乐器再次得到应用。
一、历史上的轧筝
1.文献中的轧筝
轧筝的相关记载多出现于历史文献和诗歌中,《旧唐书》和《乐书》中对轧筝的演奏方式和形制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旧唐书》(卷二十九·志第九·音乐二)中记载:“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对轧筝演奏方式进行了描述。宋代陈旸撰写的《乐书》中记载:“唐有轧筝,以片竹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并且书中还记录了轧筝形制的图画,提升了对轧筝更为直观的认识(见图1)。
以上内容了解到,轧筝以名为“片竹”的工具,前端沾水后,对琴弦施以“拉奏”“擦弦”的动作,从而使其发声进行演奏,所以唐代轧筝的演奏方法可以理解为是竹棍蘸水演奏。轧筝形制与筝、瑟较为相似,同为长方体,由琴弦、岳山等部分组成,可以说是“类筝”乐器的一种。
唐代的杜佑撰写的《通典》(卷一百四十四),宋代的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皇帝之命编纂的《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六·乐部十四),南宋的郑樵编著的《通志》(第十五部分)以及宋元的马端临编纂的《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乐考十)、元代的《张淳传》中记录了乐师张淳善长演奏轧筝的记录。元代黄镇成的《尚书通考》、清代陈元龙的《格致镜原》、清代姚之骃的《元明事类钞》等书籍中对早期的轧筝进行了相似的描述。除此以外,清代众多官方文献中均出现了轧筝的相关记载,如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的《皇朝通典》(卷六十六)、《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四)以及《皇朝礼器图式》(卷九)等。《皇朝通典》中记载:“轧筝,似筝而小,十弦,以木杆轧之。元史礼乐志‘ ,如筝,七弦,有柱,用竹轧之,则 (竹字头)亦轧筝之类,”,同时书中还记载了使用轧筝的场合与曲目。
《皇朝文献通考》与《皇朝礼器图式》中除对其他文献中出现的轧筝进行了描述,还记载了详细的轧筝尺寸与装饰。《皇朝文献通考》记载:“……通体桐木金漆四边绘金夔龙,梁及尾边用紫檀,弦孔用象牙为饰。……陈旸乐书曰,唐有轧筝,以竹撋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元史礼乐志, 如筝,七弦,有柱,用竹轧之,然则轧筝因唐制,而 亦轧筝之类也,乐书不言弦数,今十弦”。
《皇朝礼器图式》中记录了燕飨番部合乐轧筝,“谨按唐书音乐志,轧筝以片竹撋其端而轧之。本朝定制燕飨兼用番部合乐轧筝,刳桐为之,似筝而小,十弦……施弦如瑟之制……各设柱以和之,通髹檀色,旁周绘金夔龙,以小圆木轧之”。
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轧筝形制比较小,有十根琴弦,有琴码,演奏方式没有变化,依然是使用竹片或是木杆(小圆木)轧弦(见图2)。
中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清史稿》(志七十六)一书对清代乐制进行了记录,其中对轧筝的形制进行了描述。在“番部合奏”部分中记载到:“轧筝,似筝而小,刳桐为质,十弦。前后有梁,梁内弦长一尺六寸一分八釐,各设柱,以木杆轧之。”这些描述都与其他历史文献中的描述相互印证。
除了古代文献书籍,一些流传于民间的诗歌也留下了轧筝的印记。如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听轧筝》的诗句:“满座无言听轧筝,秋山碧树一蝉清。只应曾送秦王女,写得云间鸾凤声”。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题张处士山庄一绝》诗句:“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修篁与嘉树,偏倚半岩生”等诗句中体现了当时文人墨客对轧筝的喜爱,同时可以推断轧筝在唐代已经在民间流行。
唐代诗人皎然的《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湖州长史)》诗句:“君家双美姬,善歌工筝人莫知。轧用蜀竹弦楚丝,清哇宛转声相随……”。其中“轧用蜀竹弦楚丝”的诗句可以了解到轧筝使用竹制物品演奏,琴弦为蚕丝,同时对轧筝的音色与风格作了一定的描绘。
2.相关文物及图像中的轧筝研究
轧筝是最古老的擦弦乐器,流行于唐代,弦数由七弦发展至十三弦之间。形制有大有小,演奏形式有坐着演奏、扛在肩膀上立奏或行奏两种。历史文献中对轧筝描述颇多,而有关轧筝的出土文物较少。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完整的轧筝乐器实物,目前仅存部分文物图像以及轧筝的衍生乐器,如文枕琴、瓦琴、挫琴等。
记录轧筝形制的古籍资料中,较早的有1990年6月于大同铁路东站发掘而出的山西金代徐龟墓奏乐图,图中轧筝平置于桌案上,外形为长方体,类似古筝,体积较小,琴尾呈下斜状,有琴弦和琴码,演奏轧筝的侍女右手执一根细长圆木(竹棒),似在拉奏琴弦,左手置于乐器上按弦(见图3)。
山西省汾阳城西北三千米处的田村有个汾阳后土圣母庙,庙内壁画分布于西、北、东三壁。其中北壁的《后宫燕乐图》中一名侍女横抱轧筝。由此可见,古代轧筝的演奏形式较为多样,可以横抱演奏(见图4)。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卷》的芮城堆锦郭子仪诞辰祝拜图,图中一名仕女左手握住轧筝的琴头,将琴体竖靠在肩头处,右手执一根细棍正放于琴弦上(见图5)。
除上述文物外,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宪宗元宵行乐图卷》和《藩王道装行乐图轴》两幅明代绘画,均有轧筝演奏的记录(见图6、图7)。
《明代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中也有竖抱轧筝的形象,其中轧筝琴尾呈下斜状,其外观形制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藩王道装行乐图轴》及《芮城堆锦郭子仪诞辰祝拜图》中的轧筝极为相似,如图8所示。
明代万历玩虎轩刻本《琵琶记》绣像画左上角一侍女斜抱乐器,倚靠左肩,按照演奏方式看,此乐器可以推断为轧筝(见图9)。
除上述被基本确认为轧筝的文物图像资料,仍有一些疑似轧筝的形象仍待确认。如唐代《李寿墓石棺奏乐图》中的乐俑斜抱乐器,疑似轧筝。唐代《河南商城鼓琴引凤图》中的乐俑斜抱乐器似在演奏,可以推断为此乐器为轧筝。明代江西南城益庄王墓乐俑中的弹筝俑竖抱乐器斜靠肩头,疑似轧筝(见图10)。
通过古代文献记载、图画以及相关出土人俑,可以看到轧筝的形制特征和演奏特点。其外形和筝、瑟、筑极为相似,为长方体琴体,有的轧筝琴尾呈下斜状,可以放置琴桌上橫弹,也可以竖抱于肩头或斜抱琴体,通过弓或竹杆、木棒拉奏,规格有大有小,演奏方式较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