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比策略,培养审辨性阅读思维初探
2022-01-19赵海青
【关键词】对比学习;审辨性思维;审辨性阅读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1-047-03
【本文著录格式】赵海青.运用对比策略,培养审辨性阅读思维初探[J].课外语文,2022,21(01):47-49.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可见,语文教育要摒弃原有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拓宽教学视角,丰富教学资源,善于挖掘文本内在的语言价值,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敢于想、愿意说、开放式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你有什么发现?”“你更支持谁的观点?”“你还有什么没想通?需要得到帮助。”……缺少这样启发性的问题、没有激发思维能力的教学场,学生难以摆脱封闭式思想的禁锢,更无法谈创造性。因此,在教学中,形成活跃、愉悦、开放的教学氛围是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条件。这些思维品质是“审辨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阅读现状”反观“阅读教学”
如今,教师面对的学习者再也不是惶恐的未知者。他们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面对新教材、新知识,他们有多种方法和途径自主学习,获得初步认知。例如: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就能对文本内容初步感知;利用信息化手段就能得到专家的“权威”解惑;參加各种培训机构的课外辅导,就能轻松掌握“答题秘籍”,应付考试。这种“速效式”学习,确实让一部分学生尝到了甜头,只要掌握答题套路,举一反三,应付一般性考试绰绰有余。
反观阅读教学,常常浅尝辄止。教师反复机械地教一些学生已知或已掌握的知识,没有新的发现或进一步投入其中,更加缺少能够激发学生“思辨”的问题,阅读教学变成空洞的说教,即使教师在讲台上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也未必买账。他们貌似在听,其实,那没精打采的样子,飘忽不定的眼神正悄悄告诉你,他的心早已游离课堂。心不在,谈何教学质量?久而久之,教学落入原地打转的“功利”目标中:阅读是为找答案,学习是为了考高分。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将何去何从?
二、将“审辨思维”渗透“阅读学习”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独有偶,苏格拉底也提出“未经审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两位伟大的哲学家都强调了“审辨性思维”的重要性。“审辨性思维”最早由美国著名学者格拉泽尔提出:“在一个人的经验范围内,有意愿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种态度就是审辨性思维。”审辨思维是一种具有推理的审辨过程。
“审辨性阅读思维”是尝试把审辨性思维与语文阅读教学相融合,关注学生阅读学习与思考的推进过程。具体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中,着眼文本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要求学生对文本持以理智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观点、自主分析,最后通过缜密的推理而解决问题,学会概括、推理、分析、比较、评价文学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将“审辨性思维”融入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同存异,不盲目跟风,不轻信“权威”,能够对开放的话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学生信心增强了,审辨性思维也逐渐培养起来了。
三、燃“思维火花”激发“探究欲望”
蒙台梭利说:“儿童,上帝派来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认定,在心性上,儿童是探究者。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住儿童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让他们在语言的丛林里充分经历,去体会探究的快乐。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也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审辨性阅读思维”进行阅读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在不曲解课文原意、不违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下,通过“大胆质疑—发表多元意见—做出理性判断”,建立自己的新观点。同时在考虑到同伴的观点或论据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这一学习过程能培养学生“审问、慎思、明辨、决断、批判、创造”的思维品质。只有点燃思维的火花,阅读教学才能走向更高处。审辨性阅读思维的培养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其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创造潜能,全面提升语文阅读素养。
四、用“对比策略”助推“深度学习”
对比学习策略是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与“感悟”的助推器。对照阅读两种或多种语段(文章),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有目的的提取,将原有认知中 “碎片化信息”进行归类、联结、对比和整合,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信息,给予文本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引导学生对重组后的信息再次辨认,通过推理、解析和评价来建立自己的论点,或纠正原有认知,或产生新的认识和提高,或唤醒更深的阅读感悟,这正是“审辨性阅读思维”需要培养的思维品质。学生自主选择对比的角度,而后提取有助于对比的信息源,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对比阅读策略可以体现在人物形象的比较上;同一内容不同表达方式的比较;古今中外文化差异的比较;作家不同时期创作风格的比较;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内容冲突的比较等。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挖掘文本潜藏的知识点,用新的视角、新的发现或新的方法,在初建文本的基础上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提高学习的能力。它能开拓学生新的学习视角,丰富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在对比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思辨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比内容信息,质疑思辨
一篇文章包含的内容信息很多,鼓励学生质疑思辨,需要引导他们开拓质疑思路:可以着眼课题,绝大多数课题都是对课文内容或作者写作意图的高度概括。也可以抓住“文眼”。“文眼”是文章的闪光点,即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句和细节,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还可以关注插图,插图色彩鲜明,寓意明确。它在文中能起到突出重点或疏通文意、化难为易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捕捉信息,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对比、质疑、思考,加深对文本主旨的理解。
例如:教授《景阳冈》一文时,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武松打虎”的细节描写。教授中学生质疑《水浒传》里还有一人打过老虎,就是李逵,为什么就没有“武松打虎”这么出名,能成为经典故事呢?这便是课堂生成的研究话题。教师可布置学生去阅读“李逵打虎”章节,自主选择对比角度,可从“两人性格”“遇虎起因”“杀虎原因”“打虎过程”“语言描写”等方面提取相关信息,重组整合,进行细节对比,在对比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探寻“武松打虎”的绝妙之处。
(二)对比背景资料,多元视角
一些文本的创作往往是特定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结合文本的背景材料解读这类文本,有助于挖掘文本深层的思想、文化、美学底蕴。文本中常有一些令人费解和困扰的细节,如果把它们放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中去透视,变换视角对比起来读,就会一目了然,得到正确解释。
例如:学习《桃花心木》一文时,拓展阅读老舍的《养花》。学生质疑为什么老舍养花养得那么精细,而且觉得应该这样精心看护才是对的,《桃花心木》恰恰相反,种树人任树木自由生长,种得很随意,作者也表示认同。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从课文内容上,我们很难解释这个问题,不如换个角度审视。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搜集两篇文章的背景资料(社会背景、创作背景、作者背景等),自选角度对比,提取资料中的信息,进行归类和分析。在对比中,了解作者不同价值观的由来,丰富对文本的认知,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
(三)对比言语表达,鉴别赏析
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阅读教学的语言品析中,既旨在揭示规律、探寻共同点的求同比较,又有发现差别、揭示个性的求异比较。阅读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求异比较思维,让蕴藏在文本深处的语言智慧浮出水面。
《松鼠》一文不同于一般性说明文,极具文学价值。作者将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研究结果用文学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既活泼生动,又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科学融于艺术中,引人入胜。课前,学生搜集了大量关于松鼠的介绍,有图表式、科普式,语言简洁、明了、严谨。教师可以敏锐地把握这个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这样的语言和课文表达进行对比,再结合前一课《鲸》,从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提取和重组信息,自主选择对比角度,合作探究,在求异比较中,进行个性化鉴别赏析,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对比篇章结构,思考辨析
作家写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考量,除遣词造句极具个人色彩外,谋篇布局也不尽相同。同样是表达对事物的观点,有的文章平铺直叙,开门见山,就事论事;有的娓娓道来,虽无明说,却有暗示;还有的角度多元,曲径通幽后让人豁然开朗。课堂上把这样的同类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篇章结构进行对比学习,思考辨析,对日后自己的习作是大有帮助的。
例如:统编教科书六下第五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其中《文言文二则》的《学奕》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发人深省,特别是文末“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一个设问,将道理包含其中,留给读者自己思考。《两小儿辩日》就大不一样了,文章开门见山便提出两小儿各自观点,然后在辩斗中各抒己见,有理有据,让大学问家孔子一时也难以判断。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比两篇文章都是阐明观点,但在谋篇布局上有何差异。学生思考后发现表达顺序有差别,观点提出的时机也不同:一个在文末启发思考,一个在开头开门见山。课堂上,笔者提出“请你用《学奕》的结构方式改编《两小儿辩日》试一试吧”。学生分外兴奋,奋笔疾书,写着写着发现,不大好写,写来写去总是要先抛出观点,放在文末便词不达意,文不对题了。是的,《两小儿辩日》一个“辩”字,点出了文章的特点,这是辩论,辩论当然需要先亮观点,后说理由,这是由它的文本特点决定的。在思考和辨析中,学生明白了用具体事例阐明观点的表达方式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遵循个人习作风格,抑或是契合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
(五)对比画面情境,想象创造
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作者通过想象将形象符號转化为文字符号的过程,解读作品是通过想象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符号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要实现文字到形象的转化。特别是“古诗”的教学,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古诗意境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授《乞巧》和《嫦娥》两首诗时,便可采用对比画面的方法,学生先从诗句中提取最能让人有画面感的字或词,由这些字词展开想象,丰富画面,也是对字词的再加工创造。例如:《乞巧》中“望”字,学生能从中“望出故事”“望出美好”“望出心情”“望出希望”,丰富了“望”的内涵和外延,对这个字构画出丰富多彩的画面,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对比《嫦娥》,诗中“悔”字也能赋予丰富的内涵,但又与“望”有截然不同的意境。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类,联想与想象,造情造景造境,为学生提供广袤的思维空间。
总之,在对比中阅读,能为学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潜心会文、静心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提取信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质疑思辨、多元意见、批判创造等审辨性思维的形成。对比阅读策略让阅读教学不停留在读通、读懂的层面,而是有更深层的阅读感悟,提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陶莉.基于审辨式思维发展训练的名著阅读指导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7(9).
[2]孙建龙.语文教学案例——捕捉文本信息寻找阅读教学突破口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李华娟.论个性解读与权威文化的冲突[D].苏州:苏州大学,2008.
[4]陈兴才.思辩读写教学设计及其价值分析[J].语文学习,2016(6).
作者简介:赵海青,女,1979年生,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