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津廊桥跨古今

2022-01-19楼楚妍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永康廊桥桥梁

楼楚妍

在永康江的西南,有一座古代廊桥横跨其上,远远望去,恰如一座建于水面上的亭榭,典雅庄重,却又向两岸延展,有“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之势。这就是西津桥!它集江南建筑顶廊与木拱结构于一体,而又别出心裁。

正如对联中写的,“风风雨雨,寒寒暑暑,满满潺潺,潇潇洒洒;岁岁年年,朝朝暮暮,恩恩怨怨,憩憩悠悠”。西津桥已见证了永康城600多年的历史。这座桥又有怎样的一段传奇呢?原来西津桥的前身是15世纪在一个小渡口旁建起的“华溪浮桥”,与渡口秋水长天之景相映成趣。据《永康县志》载,清康熙十五年间始建木桥,乾隆元年改木墩为石墩。之后一个多世纪,西津桥多次遭遇自然灾害,但江畔的永康人民众志成城,募资修复。1989年,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为其亲书桥名,并载入《中国桥梁建筑史》一书。如今,西津桥已经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单,成了永康的文化地标,桥头的“西津晚渡”也成了“永城八景”之一。

这座桥系石墩木桥结构,桥名刻于桥头和桥尾的石额枋上。西津桥的桥身长166米,宽4米。桥下共有13孔12墩,墩皆为石材。桥孔似方实圆,给人以朴素方正之美,兼具较好的抗压功能。桥上共有桥屋58间,皆用木材。桥屋内摆有桥凳和竹椅,供人们休息。上桥游览,两侧是木壁窗棂,纵向望去,直棂排列井然有序,有古建筑的秩序、严谨之美。桥柱上有多副楹联,如:桥亭次间东侧上檐挂有“天地一水滩声远,地涌三山黛色重”之联,对登桥所见水天相接之景予以赞赏;南北两次间西侧檐柱挂“往事如烟几阅桑田几沧海,遍地似锦半为松石半桃花”,则是感慨世事无常,对古思今。桥正中为三间双层亭阁,站在桥外视之,它是典型的江南房屋,飞檐斗拱阴阳瓦,秀丽宛转;站在橋上看,这座亭阁则像是稍宽出且高出桥梁的一块木质平台,两侧梁上挂有多块匾额,匾上所书“义川普渡”“嘉惠万代”“双溪流月”等字皆出自当代桥梁学家、史学家、书法家之手,煞是恢宏大气。仰望桥顶,单步梁之间与顶廊檐下高悬一盏盏红灯笼,为西津桥平添了几分喜庆与祥和,也诉说着永康人民的幸福故事。

西津桥最独特的设计还在于它的桥身。中国古代建在江河上的桥,因其连接两岸交通之需,又为节省造桥材料,加之中国文化中“对称、规则”的建筑形制,总是直指彼岸。而西津桥的走向,则是“离经叛道”:前端桥身径直向前,后端的各桥墩呈弧状,分布自然蜿蜒。站在桥头向彼岸看,一眼望不到尽头,回旋曲折,颇有气势。讲到这里,不得不提起,在永康的临县武义,有一座叫熟溪桥的廊桥,与西津桥并称为“姊妹桥”。传说两地工人建这两座桥时,想比比同时间内谁建的桥更长。他们完工后发现:武义熟溪桥虽然依凭河道宽,得以建长桥,却一眼望到了头;永康江较窄,而永康的能工巧匠却不受这一限制,将西津桥造得弯弯曲曲,一眼不见彼端,最终在视觉上取得了“胜利”。实际上熟溪桥比西津桥要早一两百年完工,但从这一传说可见,西津桥曲折的创新,的确让永康人引以为豪。

永康江浪奔浪流,永康社会几经变迁,西津桥仍稳立如故。廊桥上的鼓词艺人咿咿呀呀地唱着几百年来传承不息的民俗故事,与这西津桥一同构成了永康城的记忆与情怀,也成了丽州大地的一张“金名片”。

[【胡老师评】]

小作者介绍了永康的西津廊桥。首段作者先远望廊桥,介绍了西津廊桥“典雅庄重,却又向两岸延展”的外观,用“它集江南建筑顶廊与木拱结构于一体,而又别出心裁”引出下文,点出西津廊桥的特点。随后依次介绍廊桥的历史、结构和桥身,最后以“金名片”作结,点出西津廊桥的历史人文特色。

本文采用列数字、引用、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语言准确严谨。第二段引用《永康县志》和《中国桥梁建筑史》的记载,使行文更充实、具体,也更具说服力。第三段列数字说明西津廊桥良好的抗压能力;分类别说明桥的构造,从桥身、桥孔、桥屋、桥柱的楹联、亭阁、桥顶方面介绍,展示出西津廊桥古典、严谨的建筑美。第四段将古代江河上“对称、规则”的桥与西津廊桥作比较,写出了其走向的“离经叛道”,更鲜明地突出了西津廊桥独特的桥身设计;并将西津廊桥与“姊妹桥”熟溪桥作比较,体现西津廊桥曲折的创新。

本文行文流畅,说明顺序由远及近,说明语言简洁优美,既写出了西津廊桥独特的构造,又讲到了廊桥的人文民俗,内容丰富,层次清晰,使读者对这张“金名片”心生神往。

猜你喜欢

永康廊桥桥梁
无钉桥梁的传承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浙江泰顺耄耋老人“以身许桥”推广廊桥文化
陆永康男儿膝下是理想的天空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窥视花样年华,引得春光乍泄
用提问搭建有效初中数学教学的桥梁
记忆中的廊桥
廊桥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