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努力
2022-01-18
当代工人 2022年1期
刚参加工作时,长辈往往这样告诫我们:一定要努力,好好表现,给领导留下个好印象。虽然长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建议未必是合适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哈佛大学教授马丁·魏茨曼把这种现象称为“棘轮效应”。“棘轮效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努力反而不好呢?
在多数情况下,老板看不到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过程,老板和员工之间存在一種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员工可能会偷懒、磨洋工或者推卸责任,这就是典型的道德风险问题。一种方法是,为防止员工偷懒,老板会采取一种“层层加码”的方式给员工安排任务,就是员工每一期的任务都比上一期要多。
如果我们把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多期关系看作是一种重复博弈,魏茨曼教授证明:目标任务对上一期的产销量依赖性越大,或者博弈重复的期数越多,那么棘轮效应就越明显。也就是说,如果员工每个月都超额完成任务,哪怕超额完成一点点,只要时间足够长,他实际上要完成的任务就会变成无穷大。员工可能从来没想到,自己努力工作,居然给自己挖了一个天大的坑。
其实,棘轮效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刚性现象。企业生产有棘轮效应,个人消费也有棘轮效应。棘轮是一种单向旋转的齿轮,只能往上,不能往下,这样就可以把东西固定住。魏茨曼教授借用这个比喻,来分析动态条件下的道德风险问题,促使我们从长期的角度考虑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