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我国大学生抑郁症干预效果研究
2022-01-18肖志新陈子超李姗姗
肖志新,陈子超,李姗姗
体育锻炼对我国大学生抑郁症干预效果研究
肖志新,陈子超,李姗姗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有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干预效果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为以一定的纳入标准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纳入符合文献11篇,并且通过Stata13.0元分析软件进行效应量分析,元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的14篇文献中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具有干预效果;(1)前后对照实验d=0.986,95%的置信区间为(0.620,1.352)。(2)敏感性分析和偏倚性分析结果显示元分析结果稳定性较好。(3)锻炼时间、锻炼周期、干预方式、锻炼频率、都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每周4次以下,每次运动 60min以上,中等强度并且以12周以上为指导方案。(4)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对大学抑郁患者提出建议。
体育锻炼;大学生;抑郁症;元分析
近些年来,有关大学生抑郁的报道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抑郁症(depression)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一定程度上给患症者带来生活与工作上的压力,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一定负担,大约15%的抑郁患症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成为中国第2大疾病,大约有1/7的人遭遇抑郁症困扰。据WHO报道数据显示全球共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瑞士的发病率为6.16%,美国为4.45%、中国为3.03%,并且这些数据仍然在逐年上升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为4000万人左右。
根据世卫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近1/4的大学生都曾经历过抑郁然而得到专业治疗的患者不到10%,大学生在生理上属于青春后期,心理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在生活上正从依赖面向独立,在学习方面从填鸭式走强独立学习的过程,综合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如今大学生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抑郁症成为生活中的隐形刽子手。调查结果显示,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其中20%为轻度抑郁,7%为中度抑郁,2%的大学生存在重度抑郁,情况不容乐观,抑郁症成为大众的关注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抑郁症成为一项重要问题。解决大学生心理抑郁症有多种途径,例如向心理医生咨询、引导大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依靠现代医学治疗、树立正确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体育锻炼。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是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自我精神状态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通过整理与分析文献资料从中获得,胡德同(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这是因为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使大脑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对患者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都有好处,还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从困扰的事件中摆脱出来。因此,从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治疗心理障碍的角度出发,应大力提倡和组织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在锻炼中注意“心”“身”同步发展[12]。
大学生抑郁症并不是通过自身运动就能缓解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是生活环境、人机关机、成长经历,即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的抑郁心理进行改善状况有所不同。本文经过数据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运动干预方案,可以更有效的缓解大学生抑郁症。为了探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症两者的关系来进一步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影响的因素。基于以上讨论,本文运用 Stata13.0对SDS抑郁测评量表进行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H):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具有良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通过结合SDS量表的相关指标,本研究对干预方式、干预周期、干预频率和干预时间4个调节变量的控制进行相关假设。
(1)干预方式(H1):群体运动与非群体运动项目的干预方式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有积极改善和促进作用。
(2)干预周期:文献分为短周期(12周以下)、中周期(12周-15周)长周期(15周以上)为3个组。研究假设(H2):长干预周期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改善和促进效应量为最大。
(3)干预频率:文献分为4次/周以下、4-15次/周两组。研究假设(H3):4次/周以下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改善和促进效应量为最大。
(4)干预时间:纳入文献的运动时间分为60min以上、30-60min两个组别。研究假设(H4):60min以上的干预时间对大学生身体抑郁症的效果最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1.1 元分析法 元分析(又称Meta分析)是对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定量综合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最早源自Fisher在1920年提出“合并P值”的思想,1976 年,心理学家 Glass 进一步将其拓展为“合并统计量”,并首次将这类分析命名为“Meta-analysis”,国外也称“荟萃分析”[1]。
1.1.2 数理统计 本文采用Stata13.0版本,Stata是Stata公司于1985年开发出来的统计程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学术机构中。Stata的meta分析功能比较全面和强大,可以进行meta回归分析、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累积meta分析等。它还可以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对发表偏倚进行Begg检验和Egger检验。用Stata绘制的统计图形和森林图、漏洞图等相关精美,还可个人需求和学术期刊要求选择合适的类型[1]。
1.1.3 公式
标准差(sd):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1.2 研究对象
1.2.1 文献收集 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以及维普数据库对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干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分别以“体育锻炼”“抑郁症”“锻炼与抑郁症”“大学生与抑郁症”“体育锻炼与抑郁症”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2005—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篇。
1.2.2 文献筛选 初步检索收集到的40 456篇文献中,通过关键词和其他关键词为辅筛选相关文献76篇,根据文章内容剔除研究对象年龄不在18~22岁在校大学生范围内剔除5篇、干预方式不是以体育锻炼为主的剔除1篇、剔除不符合SDS测量表的22篇,剔除没有数据、因素不符、因素不齐全的文献33篇。剔除未进行实验的文献 4篇,最终筛选出11篇。
图1 研究文献筛选流程图
1.2.3 文献纳入和排除的标准
文献纳入和剔除标准具体内容 文献纳入标准1.受试对象为大学生2.实验的设计是SCCS(前后对照试验)3.清晰描述或可间接计算得出抑郁症实验前后、实验组的均值和标值差4.体育锻炼作为单独干预方式5.必须使用SDS抑郁测量表6.干预周期不少于8周 文献剔除标准1.受试对象非正常大学生2.非SCCS研究3.无数据或数据不全的文献4.无法获取调查研究和研究综述未发表的论文(硕士、博士毕业论文)重复发表的文献和实验数据相同的不同两篇文献
1.2.4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基于以上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了文献编码,主要编码的内容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样本含量、性别、年龄、干预方式、干预强度、干预频率、干预周期、抑郁测量表、实验设计和刊物类型以及计算效应量的相关数据。
1.2.5 文献质量评估 通过 NOS 评分量表对纳入的11篇SCCS研究从3个方面进行评分。本文研究对照受试者852名,结论表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有良好的促进效果。研究通过实验组前后对照的选择方法、实验组前后对照的可比性、实验组前后对照的接触暴露评估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对纳入本研究的文献进行评价,评价总分为10颗☆,一般至少5颗☆以上的研究可以被纳入荟萃分析,评价分数(☆)越多表明文献质量越好,一般5颗☆以下为高风险,5颗☆至7颗☆为中等风险,8颗☆至10颗☆为低风险。
表1 最终所筛选的实验文献的特征
表2 文献质量评估表
由表2对本研究的 SCCS文献质量评估可知6 篇文献达到中度偏倚风险,5篇为低度偏倚风险,不存在高度偏倚风险的文章,所纳入文献总体质量较高。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异质性检验
图2 SCCS整体效应森林图
表3 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一览表
图2所示,11篇文献分析,总的效应量为0.99,95%的置信区间为(-0.37,-0.32),I2=91.7%,P=0.000<0.05,存在不可忽略的异质性。
表3可知,以SDS量表为指标的森林图中,男生与女生总的效应量为0.98,95%的置信区间为(0.620,1.352),I2=91.7%,P=0.000<0.05,存在不可忽略的异质性。
2.2 敏感性分析
图3 敏感性分析
通过 NOS 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本文所需 SCCS 文献均符合研究要求。通过 state13.0 进行敏感性分析得知,置信区间(95%CI)为0.62 到1.35,中间点的估计值为0.99。总体数据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该图的数值都在0.99中间值上下轻微浮动,且大多数据的置信区间趋于正向。通过敏感性分析检验得出,个别文献的敏感性偏高,但本文研究的文献点的估计值全部都置于置信区间以内,所以最终所得到的结果是稳定的,说明SCCS 敏感性分析较为稳定。
2.3 偏倚性检验
表4 偏倚性分析一览表
表4可知,SCCS文献偏倚性检验结果为p=0.039<0.05,虽然SCCS文献发生偏倚,但是接近0.05,主要是由于纳入的文章较少导致,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属于正常现象,因此本研究所纳入文献检验结果比较稳定,未发生明显偏倚。
2.4 meta回归
表5 Meta 回归分析
*各分亚组Metan回归的对比变量:非群体项目、中周期(15-12周)、5次/周、30min-40min
表5可知,meta回归结果显示,干预方式、干预周期和干预频率、干预时间均显示大学生抑郁症体育锻炼干预效果异质性的解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研究的大学生抑郁症体育锻炼干预效果异质性的来源不是纳入的这些变量。
2.5 效应量分析
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干预方式、干预周期、干预频率、干预时间4个变量进行了调节效应检验。由于所选文献均采用的是中等干预强度,所以未将干预强度纳入其中进行检验。
表6 meta分析的4个因素调节效应量检验一览表
(1)干预方式分亚组分析,干预方式以2个亚组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分析,群体运动项目(I2=83.4%,P=0.021)存在较大的异质性,非群体运动项目(I2=92.6%,P=0.000)存在不可忽略的异质性;非群体运动项目产生的效应量为1.153。因此,非群体运动体育锻炼对大学抑郁症的干预效果为显著。
(2)干预周期分亚组分析,干预周期以3个亚组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分析,12周以下(I2=98.1%,p=0.000),12周-15周(I2=91.3%,P=0.000)具有不可忽略的异质性;15周以上(I2=0.0%)不存在异质性,12周以下的干预周期产生了最大效应量为2.231,因此,12周以下的干预周期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更为显著。
(3)干预频率分亚组分析,干预频率以2个亚组对大学生抑郁症都进行分析,每周4次以下(I2=92.6%,p=0.000)存在不可忽略的异质性,每周4-15次(I2=0.0%)不存在异质性,每周4次以下产生了最大效应量为0.988,因此,每周4次以下的干预频率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更为显著。
(4)干预时间分亚组分析,干预时间以2个分亚组对大学生抑郁症进行分析,每次30-60min(I2=92.8%P=0.000)与每次60min以上(I2=93.9%,P=0.000)都存在不可忽略的异质性,60min以上产生了最大效应量0.951,因此,每次60min以上的干预时间对大学生抑郁症干预效果最佳。
3 讨论与分析
关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的干预效果学界已经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体育锻炼成为干预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本文共纳入了11篇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对抑郁症的干预效果的研究,并且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了偏倚风险检验和偏倚分析,结果显示都未发表明显的偏倚证明本研究合并的结果稳定和可靠。研究通过对纳入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证实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有干预效果,整体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产生的总效应量为d=0.28,,且都有统计学意义。即假设(H)得到验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有效果,对大学生抑郁症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为患有抑郁症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方案,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3.1 调节变量的干预效果
本研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对抑郁症的干预效果相关变量进行了调节效应检验。通过对调节变量的分析,根据效应量的大小讨论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法,撰写具有实践意义的运动处方。在纳入的文献胡德同(2011)的文献中表明,经过10周的系统锻炼,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数据出现显著性变化,说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12]。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要到最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干预的效果,需每周进行4次以下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60min以上时间,锻炼强度选择中等强度,锻炼方式宜选择非群体类体育项目,锻炼周期持续12周以下最佳。
3.2 异质性分析
本研究在对样本含量进行异质性检验时,发现样本含量越大其异质性越大,小样本含量的研究效果更好。对本研究纳入文献整体异质性检验时发现,SCCS文献异质性I2=91.7%,存在不可忽略的异质性,通过阅读全文探讨异质性的来源发现,在研究对象方面,有的研究对象仅有女大学生,有的男女大学生都包含;研究对象有地域差异;还有研究的方向不同、研究路径的不同,实验对象的选择不同;实验对象的性别比例不同;实验对象整体身体素质不同,实验对象抑郁程度不同;实验对象的样本数量不同等都有可能是造成异质性较大的原因。在干预方式选择方面,有隔网对抗性项目:羽毛球;有同场对抗性项目:篮球、足球等;还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健美操、体育舞蹈等;还有其他类型的项目:太极八段锦等都有可能是造成异质性较大的原因。在干预时间方面,各研究者选择锻炼的时间不同,存在早、中、晚的差异,存在锻炼时间上的差异就必定存在实验测量的差异,每个人在一天中早上是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段,中午次之,晚上由于有午休时间精力也会相对较好,这些也有可能是造成异质性较大额原因。干预频率、干预周期也不同。在数据统计和测量结果差异性方面,由于被试者主观性因素,以及受试者统计误差因素等原因都是导致异质性较大的原因。
3.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其中研究不足与局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首先,总样本量的不足,直接导致某些调节变量分析的样本较少,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差,未来研究随着样本量的增加,纳入更多的科学合理的实验研究的样本,得出更加科学、全面的结论;(2)未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没有纳入统计:会议、国外无版权的期刊等;(3)本次研究仅对4个相关变量做了调节效应检验,未来还可以纳入干预强度、性别、健康状况、年龄段等相关变量进行调节效应检验体育对抑郁症的干预,所以我们在今后研究过程中统计中更加认真仔细,数据更加全面,希望软件更加完善。
4 结 论
(1)本研究共纳入11篇文献,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具有很好的改善和促进效果,但是仍然具有相对的差异,尚待继续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相应分析。
(2)在体育教学中安排合理的教学方案,提倡学生参加锻炼,从而达到对抑郁症的干预效果。
(3)本研究通过亚组分析对前人实验研究分为4个变量,4个变量整体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干预方式、干预持续周期、频度、单次时长的亚组分析可分成4个亚组,本文的亚组分组方式可以为后续有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研究作为借鉴。
(4)每周进行4次以下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基本控制在60min以上,以锻炼周期控制在12周以上的非群运动羡慕为指导方案,对大学生抑郁症改善和促进效果最为明显。
[1] 郑明华.meta分析软件应用与实例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
[2] 唐闻捷,王小同,郑国庆.大学生体育运动对抑郁状态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6):811~812.
[3] 唐闻捷,张 玮.体育锻炼干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功能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8(11):1534~1536.
[4] 何 颖,季 浏.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及其心理中介变量(Body-esteem)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05):32.
[5] 李 娜.大学生抑郁情绪与体育锻炼干预实验[J].体育学刊,2001(07):32~34.
[6] 朱淦芳,魏纯镭.体育运动对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的相关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4(12):57~59.
[7] 殷晓旺,余锡祥,尹国昌,等.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3):338~339,347.
[8] 矫洪申.有氧运动干预对师范类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8):939~941.
[9] 刘文波,李 亮,张惠聪.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7):951~953.
[10] 王建治,苏俊鹏,杨 静,等.集体对抗性体育运动对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情绪疗效的相关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08):58~60.
[11] 唐闻捷,郭 怡,王小同,等.体育锻炼与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4):99~101.
[12] 胡德同,刘建军,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影响的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13] 李 梁.不同身体锻炼情境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
[14] 杨冬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心理探析[J].运动与健康,2010(10).
[15] 李宏伟.有氧运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干预对大学生早期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08):19~4.
[16] 李慧敏.健美操锻炼对缓解女大学生抑郁倾向的试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5.
[17] 锻意梅.不同体育锻炼方法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学习卫生,2014(07):35~7.
[18] 李程秀,谭志刚,刘 胜. 八段锦锻炼治疗大学生抑郁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05):18~3.
[19] 杨萍萍,凌云熹,吴明飞,等.不同锻炼方法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干预效果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8(04):31~2.
[20] 朱 莉,余少兵.中长跑运动对大学生抑郁症状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1(06):13~3.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XIAO Zhixin, CHEN Zichao, LI Shanshan
Chengdu Aeronantic Polytechnic, Chengdu Sichuan, 610065, China.
Using meta-analysis method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which 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invention through physical exercise influencing depres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method of study is to retrieve literature studied by searching the relevant database with certain inclusion criteria, therefore finding 11 articles in line with the literature mentioned above. Moreover, through Stata13.0 meta-analysis to analyze the effect, whose results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s show that physical exercise on college students could intervene their depression: (1) the confidence intervals from control experiment is d=0.986,95%(0.620,1.352); (2) The results from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bias analysis show that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is stable; (3) According to literatures, both physical exercise and depression will be influenced by such factors as exercise time, exercise period, the mode of intervention and exercise frequency. The results showed guiding plan should follow fact that patients do physical activities no less than 4 times a week with more than 40 minutes featured by moderate intensity; (4) results are discussed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 universities.
Physical exercise;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Meta-analysis
G804.82
A
1007―6891(2022)01―0056―06
10.13932/j.cnki.sctykx.2022.01.13
2020-02-29
2020-03-12
李姗姗(1982-),女,博士,四川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体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