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评|《设计现代城市:1850年以来都市主义思想的演变》导读

2022-01-18范振杰,何丹

上海城市规划 2021年6期
关键词:都市主义规划

书籍作者:[美]埃里克·芒福德(Eric Mumford)著

译者:刘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本书作者埃里克•芒福德(Eric Mumford),现任教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山姆•福克斯设计与视觉艺术学院,是现代建筑和城市化史方面的专家,主要教授建筑历史和理论课程。在1980年代,他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后于199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建筑学博士学位。他还出版过《定义城市设计》《圣路易斯现代建筑:华盛顿大学和战后美国建筑(1948—1973)》《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关于都市主义的论述(1928—1960)》等关于现代建筑和都市主义历史、理论的专著。他曾短期任教于秘鲁天主教大学,也曾在中国举办讲座。

本书以1850年以来城市设计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写作对象,副标题为“1850年以来都市主义思想的演变(Urbanism since 1850)”。在书中,他全面阐述了19世纪以来城市被设计的历史和不同城市规划师的设计理念。除前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关注设计领域的关键人物如何通过各种城市设计和规划实践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技术和经济环境,以及这些关键人物创建的、关于如何设计城市环境的主流论述——被称为“都市主义”的广泛领域。作者认为,城市设计师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塑造城市,并实现了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变迁的进一步整合。

在第一章,作者提出“城市环境形成于某种文化环境之中”。他以路易十四兴建的凡尔赛宫为论述的起点,强调凡尔赛宫建筑和景观的规划设计对城市环境的启发意义。他认为,受凡尔赛宫影响,欧洲的统治者们开始有意识地管理和控制城市环境,城市开始明显有别于中世纪,显得更宏伟和“有规则”。按照“问题导向”的思路,他回顾了19世纪伦敦、巴黎、巴塞罗那、维也纳和德国的城市出现的公共卫生等问题,进而引出对应的城市设计实践,概括性地论述了约翰•纳什、乔治-欧仁•奥斯曼、厄尔德方斯•塞尔达、卡米洛•西特等人的理念。在对这些人的城市设计思想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作者偶尔会从后来的一些设计理念出发进行阐释。比如,作者提到西特对传统欧洲城镇广场生活的重视,明显带有情景主义流派的特征。

在第二章,作者以早期美洲殖民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影响为引,将技术进步带动美国的城市建设与变迁作为重点,另外还介绍了城市美化运动和法国都市主义的发展。在美洲,网格状的规划是包括美国的华盛顿、纽约在内的殖民城市的重要特征,土地权属和城市建设都具有网格化的特点。作者认为,欧洲殖民者严格遵照特定规范和相似的形式建造城市,使得这些城市兼具中世纪欧洲文化和美洲本土文化的混合特征。在文化因素外,他继而列举了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城市外观和格局的例子:钢铁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缓解了城市内部交通压力;电梯的发明使摩天大楼成为纽约等城市的新景观,极大改变了地价市场。此外,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一些美国大城市在1880—1890年代开始建设大型公园,城市美化运动随之兴起。城市美化运动以1909年丹尼尔•H•伯纳姆和爱德华•H•本内特主持的芝加哥规划为巅峰,菲律宾、南亚、南非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城市亦受其影响。在“法国都市主义在1901—1939年的发展”部分,作者重点介绍了几位法国都市主义先驱:亨利•普斯特宣称“都市主义”是“建设城市的艺术”——他完善了《大巴黎地区修订计划》,托尼•加尼耶提出了“工业城”的规划。本章对法国都市主义的介绍可视为后续篇章中对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介绍的铺垫。

第三章“从住房改革到区域规划(1840—1932)”的主要内容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以伦敦和纽约为例,对城市住房历史和有关法规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埃比尼泽•霍华德发起的花园城市运动的梳理,从英国早期花园城市运动“成果”的事与愿违——规划地往往成为富裕阶层的聚集区,到法国和德国花园城市运动的实践和影响。第三部分则描述了城镇规划的兴起,详细介绍了帕特里克•格迪斯所参与的规划工作。另外,这一章还介绍了东京、上海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和1910—1920年代美国的区域主义和郊区规划。作者提出,花园城市理论和日益以汽车为基础的生活模式是20世纪前期都市主义的节点。本章对私人汽车和城市交通发展的介绍,与后续篇章中美国城市的“分散化”、现代都市主义对“步行、行人”的关注形成呼应。

第四章主要是关于1930—1940年代先锋都市主义的兴起,作者先后介绍了都市主义影响下世界各地的城市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在这一章,作者介绍了社会革命对规划的影响,以大量笔墨介绍了苏联前卫规划思想、勒•柯布西耶本人和CIAM。不同规划师的思想彼此碰撞,产生了一些相当前卫甚至可以称为激进的观点,如勒•柯布西耶认为“我们必须废除街道”、凡•埃斯特伦批评古典城市是“空壳城市”。作者首先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美国罗斯福新政、巴西的现代化等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随后才展开对具体城市设计和区域规划的论述。可见,作者不仅重视经济发展政策为不同规划理念提供的丰富实践机会,更重视社会环境变化对规划理念造成的影响。

第五章主要介绍现代都市主义在20世纪中叶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期间,战争改变了城市形态,破坏了城市的历史中心区。在美国,为战争而进行的国防动员影响了城市建设思路,为战后城市的分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大众郊区消费模式趋向流行”,北美地区的城镇郊区出现了产业中心、大学园和郊区购物中心,削弱了旧城中心的作用。在二战期间及之后的英国,中央政府采取谨慎的规划,形成了国家主导的重建理念。以伦敦的规划为重点,法律将规划控制权赋予新成立的城乡规划部,土地征用权被赋予地方政府。作者认为,虽然英国城市和美国城市在整体形态上都呈现“分散化”,但二者的具体实现路径存在差别。在战后欧洲大陆城市的重建中,不同政治团体引发了政治冲突,导致在规划战略和建筑风格上出现不同选择。在瑞典城市的重建中,社会平等和大众民主理念在建筑设计中被表达,建筑师个体影响在淡化。在芬兰,阿尔瓦•阿尔托深度影响了城市化发展模式。在拉丁美洲,城市建设反映了都市主义中的文化要素表达。作者也介绍了北京和昌迪加尔的规划。在本章,作者将本书分区域叙事的特征发挥到顶点。

在第六章和第七章,作者介绍了不同的城市设计理念,对CIAM在战后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约瑟夫•路易斯•泽特、杰奎琳•蒂威特等人,将建筑设计、艺术以及城市和建筑史等融合在一起,提出以步行为导向的城市中心,重视建筑空间与人类体验的关系。一些人还提出对“分散化”城市发展的批评。CIAM所倡导的现代主义规划,招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批评。内部批评者以“十次小组(TEAM Ⅹ)”为代表,其组成者多为CIAM的青年成员,倡导重视“内核(CORE)”,关注人际交往和居住环境。外部批评者多将传统规划和城市设计理念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其他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团体,如“德州游侠”、情景主义流派、建筑电讯派等。在外部批评者中,以一些评论家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最为尖锐。其中,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从规划使社会秩序停滞和破坏以步行为导向的城市生活两个方面有力地批判了整个现代规划传统[1],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作者还提到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建筑历史学家兼批判家曼弗雷多•塔夫里的观点,“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设计手段,建筑都无法改变社会”。这直接挑战了发源于19世纪中期的观点——“通过物质和环境的设计可以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不过遗憾的是,作者并未过多论述。在第七章的最后,作者以巴塞罗那、波特兰为例介绍了新城市主义。

在第八章,作者对1950年代至今的全球化和都市主义进行总结。在欧洲和北美大都市区发展中常见的技术密集型发展,多与交通和公共设施网络相关,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多发生在城市边缘。针对后者,1970年代达成的共识是采用“场地与服务”的方式来组织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作者对世界银行在秘鲁利马实施的“建筑设计与自建方式相结合”的住宅项目较为认可,还详细介绍了巴西南部城市库里蒂巴的规划和设计,总结了当代城市设计,将生态、景观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都市主义新的关注点。事实上,后发国家如中国等城市规划的实践,虽是较大程度上受传统欧美发达国家现代都市主义理念影响的结果,亦会因地点的不同、历史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存在产生新的设计理念的可能。

本书是作者对近代城市设计思想的梳理,是一本典型的“思想史”类书籍。作者将对城市设计思想的介绍置于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没有严格按照常规编年史的逻辑写作,而是分时期、分专题、分区域、有侧重地介绍全球范围内的城市设计。作者在本书展现的“设计现代城市”思想的底层逻辑还是“物质和环境的设计可以影响现代城市的发展”。虽然作者并没有回避“城市的发展是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的认知,而且尤为重视文化因素和技术进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穿插着介绍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法规、关键人物,但是作者将这些社会经济因素作为“设计现代城市”的背景,最终仍然是要通过城市的物质空间设计来起作用的。在内容上,由于涵盖人物、国家和城市较多,本书简化了对部分观点和案例的介绍。但是,这并未影响本书整体性地梳理城市设计思想脉络。

由于本书的主线是对城市设计理念和现代城市发展历史的回顾(部分还涉及对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的反思),作者在书中并未刻意论述城乡关系。但是,如果读者从城乡关系的视角出发,会发现作者对城乡关系重构与现代城市发展关系的论述事实上贯穿了全书。作者在对塞尔达最先使用的“城市化(urbanización)”概念进行介绍时,就突出“将城市和乡村生活的优点结合起来”。作者还介绍了美国早期政治家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的推崇、格迪斯提出的“站在‘园丁、农民和市民’的角度看待城市环境”等观点——这实际上拓展了在城市物质空间设计基础上认知城乡关系的维度。书中所推崇的“花园城市”也试图在重构城乡关系基础上提出现代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包括后续介绍的一些城市设计案例,在一定意义上已突破了标题“设计现代城市”所设定的局限。

反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形成了明显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城市发展模式。中国学界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模式[2]、城镇化动力机制[3-4]等开展过深入研究,提出了政府主导的城镇化[5-6]、中国特色城镇化[7-8]、新型城镇化[9-11]等概念。本书作者也承认,“1978年以后,中国城市化的确切历史还有待书写”。显然,驱动中国城市发展的因素明显不是单纯的城市物质空间“设计”。在一些学者看来,有关对外开放[12]、土地政策[13-14]和户籍制度[15-16]等的顶层“设计”,不仅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也是中国近40年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按照西方既有的都市主义分析思路,很难对我国城市的发展做出全景式解释。作者在本书的第二章即提出,南亚和非洲的许多城市“以较少的规划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随后他似乎在有意回避对非西方国家“本土化”的都市主义的叙述,除对日本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的简要介绍外,仅停留在这些国家的城市是如何被西方的城市设计理念影响的。客观地看,中国改革开放后“设计”现代城市的生动案例,对丰富世界范围内都市主义思想史具有极大意义。

猜你喜欢

都市主义规划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穿越水上都市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