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左云军事聚落的适应性变迁★
2022-01-18王建敏梁变凤王金平
王建敏,梁变凤,王金平,2
(1.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2.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言
历史上的山西处在京师上游地带,“京师之安危,系于山西也”可见山西的战略地位有多么重要。明代长城边线设九边重镇,山西境内山西和大同两镇地处九边的核心地带。庞大的长城防御体系不仅包含着长城这一线性防御设施,在长城沿线还分布着星罗棋布的卫所、关隘、堡寨与墩台等防御设施点。这些具有军事价值的聚落在晋北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背景下孕育出了军事聚落景观,位于大同镇的左云卫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左云卫城是明代长城边防体系中的军事前沿阵地和后勤基地,有着“临边用武之地”美称。左云卫城周边沟壑纵横,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防御作用,再加上其他军事堡寨聚落,在长城沿线构成了牢不可破防御体系,防御特征极其鲜明。但如今,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这些军事堡寨类型的聚落逐步转化成为生活化的村镇,而这些聚落所具有的防御功能和体现的军事色彩早已淡化,部分聚落甚至整个消失,这对于军事聚落及其相关文化的研究来说是一大损失,不利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对左云地区军事堡寨聚落的研究迫在眉睫[1]。
1 左云概况
左云地处山西省北部,大同市的西北部。其所处的战略地位显著,历史上曾经是蒙汉交界之处,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左云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据《左云县志》记载,继20世纪50年代在左云境内杨千堡乡贾家窑村发现旧石器时期的遗物之后,20世纪70年代,国内考古专家又在水窑乡上山井、张家场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些证据都证明早在10万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后期,这里就有人类定居和繁衍生息了。
1.1 左云的时空演变
1.1.1 左云的自然概况
左云地处黄土丘陵区,区域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势上东南和西北部高,中间低。西北部的五路山是全县的最高峰,五路山属于阴山山脉的支系和洪涛山脉延伸的部分,两大山系通过十里河分界,而十里河位于左云的西北部。
1.1.2 左云的历史沿革
左云县的历史沿革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唐虞以前。根据《禹贡》一书的记载,商周时代的左云是吟戍族小部落的活动之地,属于冀州之地;周礼时期为并州之北边地;春秋为白羊地,为北狄所居;战国时期设置武州塞;西汉时期全国实行郡县制,因此在武州塞置武州县;魏、晋时期为新兴郡的属地,郡治在今朔州;北魏时定都平城,武州之地也附入,太武帝真君元年统一北部,武州地改为县治,名曰武州县;北齐于平城置北恒州,辖武州及边外之地;北周以北恒州为恒安镇,置云中县,辖平城及武州之地;隋改云中为云内州,辖今大同左云之地;唐开元十八年复云内州为云州,于临阳设定边军,会昌中置大同团练使于云西定边军,置定边卫,大中十三年,分置大同节度使,领云、朔、蔚三州,定边卫仍隶属云州;宋代左云由辽人所治理,于云州西北置德州治,后改德州为宣德州,金宣宗贞祐二年,于宣德州分治宣德县,世宗大定七年,改宣德州为宣宁县;元灭金并其地,在大同置中书省,辖宣宁县。
明洪武三年,统治者命令常遇春安定大同,胡大海安定宣宁。明年克服,开屯田。胡大海的军队驻扎在大屯,即今天左云的大屯村,在各地又分别设置官屯,现在胡官屯、毛官屯、李官屯等村的名字就是由此来的。同时又将太原、平阳等府地的居民迁至此处。明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布政司。二十五年,府县完成,代王朱桂就藩大同,置都护府,设前后二卫,废宣宁置镇朔卫,辖云西全路(今右玉、平鲁之地皆附焉)。筑卫城于大同西百二十里古白羊城之右,就是今天的左云县城。永乐元年废镇朔卫,永乐七年分别设置大同左卫和大同右卫。正统十四年,把边墙之外的云川卫并入到了大同左卫,名叫左云川卫。分其西地置平鲁卫,隶大同都指挥使。后因边防不靖,宣大总督驻大同,总兵驻右卫,副总兵驻左卫,参将驻助马。于卫东六十里分置高山卫,卫城即今高山城;置云西路兵备道,驻云西(今之云西堡);清改卫为县,称左云县;民国及以后,左云县的叫法一直沿袭下来。
1.2 左云城址的变迁
左云最早的城池是春秋时期北狄白羊部的白羊城。据《汉书》《山西通志》以及《白羊城碑序》记载,西汉初,汉高帝刘邦在左云设置武州县,县城在今左云城南六十里的东古城;西汉竟宁元年因旧县城残破不堪乃重修白羊城,县城由东古城迁往白羊城;东汉建武二十七年,武州县衙迁往西南方的太罗水北岸,即偏关县关河的贾家堡,白羊城被废弃;明洪武四年,白羊城再度起用(如图1所示)。
白羊城地居武州塞内的交通要道上,是口内外汉人与少数民族出入塞的必经要地,因而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及战役也常常与白羊城相关,而这也是左云城址几经变迁仍旧再度选择在白羊城这个地方的重要原因。
2 战争年代:明长城体系下左云军事聚落防御功能的形成
2.1 明长城体系的设立
2.1.1 九边重镇
明代从建国伊始,由于北部边疆地区经常遭到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侵扰,历任统治者都很重视对于北方地区的防卫。朱元璋主张“高筑墙”,即筑城、筑堡、筑长城、垒墩台设防的意思,而且不惜血本处心积虑地进行这项浩大的军事工程。根据历史记载,从明洪武至明万历年间,统治者先后修筑长城达18次,最终完成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7 300多千米的万里长城。从永乐年间始沿长城边线建立了九个边防重镇,又称九塞,这九塞分别是辽东塞、宣府塞、大同塞、延绥塞、宁夏塞、甘肃塞、蓟州塞、固原塞和山西塞,每个塞(镇)都设总兵领辖,每镇大约有几万到十几万人不等,沿着九镇又设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卫所、关隘和城堡,处处设兵,屯田防守,其防卫之严密性是各朝各代所不及的[2-5]。
大同镇是九边重镇中的重要一镇,其军事地理位置独特,扼守着京师的北大门。历史上的大同镇兵重粮足,享有“大同士马甲天下”的美誉。大同镇所辖的长城东起镇口台,西到鸦角山,全长约323.5 km,分八路防守,这八路分别是新坪路、井坪路、东路、北东路、北西路、西路、中路和威远路。路下分设卫所,卫所下辖堡,各城堡之间距离相等,在大同当地流传着“一里一小墩、五里一大墩、十里一台、三十里一堡”的说法。大同镇以加强防御为目的共在军事要塞之地建城20座,置军堡52座。大同镇所修筑的军堡命名中多出现表达敌视感与歧视性等负面情绪的字词,如破胡堡、宁鲁堡、威虏堡、灭虏堡等,这在九边军堡命名中是很少见的(见图2)。
明代大同镇划分大同巡道、大同守道、阳和道以及大同左卫道四大道,左云卫城隶属于大同左卫道的中路,驻兵人数可达1 500人。此外,大同镇还拥有为数众多的乡堡,他们与长城、墩台及其他城、卫、所等共同构成完整的大同镇防卫体系(见表1)。左云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设镇朔卫,开始筑城,永乐七年(1409年)称大同左卫,筑城垣。左卫城东护大同廷及居庸关,西控右卫廷及老牛湾。有明一代一直置有重兵防守,故军堡相忘,烽堠相接,垣堑相连。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左云今仍有堡墙的明代军屯堡共25座,其中较大的军堡如宁鲁堡、威鲁堡等就有10座。
表1 明代大同镇所辖堡城
2.1.2 军事管理体制
明代九边的军事管理体制随着北部边疆战事的日渐严峻,几经更替和演变,从最初的卫所镇守制度、都卫体制发展到都司卫所制度,从大将镇守、塞王镇守到总兵镇守制度,最终形成了九边总兵镇守制度和都司卫所制度并置的体制模式(见图3)。
都司卫所制度按照从中央到地方可以划分为:皇帝、大都督府、都指挥司、卫和所,其中所又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是一套相对完整的军事管理制度。该制度规定了卫所内士兵战时调动统率权和平时管理训练权的分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的势力,不利于士兵反叛朝廷事件的发生,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政局的稳定。
九边总兵镇守制度是在塞王守边制度瓦解之后的产物,它是一种在战时由中央派一名总兵官到地方领兵作战,原则上战后调回中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兵出征后不被调回朝廷,驻守在地方,并被赋予军政大权。
2.1.3 明长城防御设施
1)长城与墩台。
明长城有四道边。修筑于内蒙托克县、大黑河南岸、凉城境内的长城为一道边,亦为头道边或次边。二道边就是左云习惯称的外长城,亦称大边、主边。从东开始于天镇县,沿阳高、新荣、左云、右玉、平鲁一直到黄河老牛湾。三道边是被左云习惯称作的小边,亦称三边,东自大同北的红赐堡,西至左云县的黑土口,全长32 km。第四道边就是被习惯称作的内长城,东自居庸关,沿河北阜平进入山西,经灵丘、代县终结于黄河老牛湾。
明长城(外长城、大边)左云段,东起保安堡之北砖楼沟,沿阴山脚下的武州川界向南延伸,过白羊口、保安堡至黑土口转向西南方向延伸,过管家堡(灭虏堡)、威虏堡口盘上摩天岭(阴山),再过宁鲁堡之镇宁口至二十边西出左云界进入右玉,全长43 km。明长城由黄土夯筑,墙体峻整,每隔500 m夹筑一座墩台或称马面,凡隘口修筑空心敌台,沿白羊口、黑土口、威鲁口、八台子、宁鲁口共修筑5座,保存完整的只剩宁鲁口(镇宁口)1座了。
左云摩天岭长城海拔较高,最高处可达2 014 m。摩天岭是建造在柱状节理玄武岩石林上的长城,这是由左云地区的地质地貌条件所决定的。摩天岭长城将史前地质文明与史后人类创造的文明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实属世界罕见。左云段明长城小边,从黄土口东向西延伸至黑土口与外长城交汇,全长8 km,由黄土夯筑,墙体较之大边低矮。
2)邮驿设施。
左云明代设左卫城、高山驿站两处,各备有战马70匹,后各减至40匹。驿站作为通讯手段,主要作用是传递军事情报,运送军用物资。同时信件、物件等民间物品也依赖驿站,人力、马骡是驿站的主要交通工具。
2.2 左云军事聚落防御功能的形成
2.2.1 防御性选址
防御性是军事堡寨型聚落考虑的首要因素。
1)与自然地形的关系。
长城堡寨聚落选址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形用险制塞”。左地处黄土丘陵区,区域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势上东南和西北部高,中间低,西北部的五路山是全县的最高峰。卫城北部不足千米便是十里河(古称武州川水)形成的沟壑,其他三面不出 2 km也有沟壑阻拦,有效地阻挡了蒙古骑兵向南攻击的速度,还可以用大炮击敌于半渡;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使得外敌在攻城时昂首向上,保证了明军在防守时处在有利的态势。
2)对作战距离和长城关系的考虑。
理想的军事堡寨类型的聚落在满足防御要求的基础上,还要考虑解决兵力和粮草运输问题,因此,这类型聚落在选址上对作战距离和长城的相对位置关系都进行了考量,此外,为保证相互策应,通常每隔15 km~20 km的距离就要设置一座军堡。左云卫城位于外长城,是军事作战的前沿阵地,因而在县城内重要关口设置多处军堡,从而有效阻击敌人进攻;而在相对安全的内部区域(即相对远离长城的腹里),军堡设置在交通便利的河川台地上,既占据了交通要道,保证了兵马和粮草的运输,又处于台地之上,利于观察敌情和进行防守[6]。
3)受中国传统风水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的风水思想中,强调“枕山、环水、面屏”这样一种理想空间,前方为河流,能够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后面是安全的“靠山”,这样一种空间形式既能利用山脉和险要的地势设置埋伏,又可以利用河流形成阻挡,在一定程度上争取了备战时间,提高了聚落的安全性。这样一种风水观念更是与军事防御中强调的占据天险和隘口的思想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左云卫城四周都有沟壑阻拦,北部面向蒙古族的方位有十里河阻拦,有效阻挡了敌军的进攻速度,为战争争取了时间。
2.2.2 卫城的建立
明永乐元年废镇朔卫,永乐七年分别设置大同左卫和大同右卫。正统十四年,把边墙之外的云川卫并入到了大同左卫,名叫左云川卫。分其西地置平鲁卫,隶大同都指挥使。后因边防不靖,宣大总督驻大同,总兵驻右卫,副总兵驻左卫,参将驻助马。
左云卫城作为典型的明代北方军事堡寨聚落,其防御性不仅体现在择址以及卫城平面布局上(见图4),还体现在内部街巷、院落以及公共建筑等的防御性方面[7-8]。
1)卫城平面的防御。
左云卫城位于左云县云兴镇中部,城堡平面略成向西偏斜的平行四边形(见图5),周长6 000 m,东西长1 600 m,南北宽1 530 m,占地面积达240多万平方米。1409年(明永乐七年)建,用土筑成,外面包砖;1578年(万历六年)进行增修;1725年(清雍正三年)改左卫城为左云县城,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明朝初期,左云城墙为夯土结构,外包条石、青砖,周长约十里一百六十步,高度达三丈五尺,城壕深约二丈,开辟了三座门,门外都建了月城,还建有窝铺50座。现遗存下来的墙体总长度约5 310 m,墙基宽约20 m,城墙宽约2 m~5 m,残高5 m~10 m,夯层厚约15 cm~21 cm,四角建角台,四面墙体上共有24个马面。
瓮城是为了加强堡门的防御纵深,在其堡门外建的小城,其形有矩形和半圆形,所以又称“月城”。左云卫城在南、北、西三面墙上辟门,大门外修筑瓮城,目前南、北瓮城还遗存部分墙体,南瓮城外还建了一座关城,东西长约200 m,南北宽约310 m。
城门是军事堡寨聚落进出的主要通道,也是防卫环节上最致命的关键点,因此城门的设置要尽可能多的考虑防御性,这就要求城门数量不能太多,并且要在城门外设置如瓮城、庙宇和戏台等“障碍”,使敌人不能很容易就进入城内。左云卫城出于地形地势的客观因素以及防御性的要求,只设置了三个城门,三个门分别开在北、西、南三面,南曰拱宸,西曰靖远,北曰镇朔。三门各建有重檐歇山顶的二层敌楼,三门城楼敌楼外各竖一匾,北面的匾额上写着“雄震大漠”,西面的匾额上写着“永控玉关”,南面的匾额上写着“名都重辅”;三座城门上也置有匾额,北门内写着“控朔”、外写着“永安”,西门内写着“靖远”、外写着“永清”,南门内写着“拱辰”、外写着“永绥”,南关外门上写着“望恒”,东面无门。万历年间加建一城楼,四方有匾,东曰“巩护陵京”,南曰“至于太原”,西曰“云西第一观”,北曰“虏在目中”。后因历史原因,逐步拆除了各个城门。
2)卫城内部的防御。
街巷犹如聚落的骨架支撑,把堡寨内部的各部分空间组织与整合在了一起,左云卫城在创建之初,就考虑了设防守卫以及“方形城制”氛围的表达。左云卫城内部“十”字大街正对各城门,棋盘式的路网格局,南北大街南端为堡门,北端为真武庙,是左云卫城的主要交通干道,原钟楼、鼓楼、太平楼和魁星楼位于南北大街的关键节点处。
民居院落是聚落防御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左云卫城的民居院落由于气候寒冷和防御需求,多采用“合院式”,外围墙壁高大厚重,既有保温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宅院的封闭性和安全性。各家各户的宅院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增强了民居的整体防御能力。
古城内原有的历史公共建筑有鼓楼、钟楼、魁星楼、太平楼、文庙、县衙、楞严寺等,现均已被毁。据《白羊风情》一书记载,左云古城曾建有两百座庙宇寺院,且寺院多为群体建筑,这一数量是雁北各县莫及的(见图6)。
军事堡寨聚落不同于村堡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堡内有军事衙门。这些官署一般设置在城堡的中心位置,坐北朝南。为了彰显统治者的权威,常将建筑进行严格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并以大堂、二堂、三堂为中心,布置内宅和其他建筑,在布局上整齐严谨,主从有序,尊卑有别,形成了严格规整的建筑形式,不仅反映了强烈的封建等级秩序,也强调了军事堡寨聚落的形态特征。据《光绪左云县志》记载,左云卫城内部建有县衙一座[9-10]。
宗教和祠庙类建筑从心理层面起到安抚和稳定人心的作用。从《光绪左云县志》一书中不难发现,左云卫城内部此类建筑众多。真武庙在军事堡寨型聚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民心中是镇守北方的神,似乎能够满足人们渴望和平安定的心理需求。据《光绪左云县志》记载,左云地区的真武庙数量较多,有历史记载的最少在三座以上,这也反映了当地人在战乱时期有着强烈的求安心理。此外,关帝庙作为一种供奉和崇拜武神的庙宇,是人们在精神上追求武神庇佑的场所,也是心理防御需求的重要体现。
3 和平年代:明长城体系瓦解后左云商贸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3.1 明长城体系的瓦解
3.1.1 政局稳定,军事淡化
到了清朝,随着大清帝国的统一和地方政局的稳定,统治者对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怀柔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缓和,长城的防御功能直线下降,左云作为长城沿线的军事堡寨聚落,其防御功能也逐渐丧失。
3.1.2 新制产生,聚落变迁
随着政局的稳定,晋蒙边界逐渐安定起来,九边镇守和都司卫所制度也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三司制度,这三司分别是行都司、布政司和按察司。其中,布政司为行政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掌管财政、人事和民政,其治所在太原。布政司下辖府和直隶州,之下又分别辖散州和县。明末清初,山西的军事聚落经历了从卫所到州府的变迁,到清雍正二年,山西所有遗留下来的都司卫所都被纳入了地方行政体系之中。雍正十年,山西布政司下辖九个府,大同府便是其中之一,而左云也由原来的卫城转变成了左云县城。
明朝中期推行开中法,招募商人像边疆地区输送军粮和马匹等军用物资,从而换取盐引。山西商人利用地缘优势率先开始成为盐商和粮商,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晋商的发展。
3.2 撤卫设县,商贸发展
左云地处晋、蒙通衢咽喉,是古代商贸文化的交融之所。自西汉起汉族统治者就开始通过“互市”“朝贡”等手段维护边境安定;北魏建都后中亚商人随西域佛教交流开始频繁商业往来;元代成为北方通商蒙古、俄罗斯的重要民间交流之地;明代左卫城及长城边口设立互市贸易;清代为“茶叶之路”的重要节点。此外,自隆庆五年起,大同镇与俺答汗通贡互市开始,左云古城内的商业便开始逐渐发达,后因战乱动荡,古城更为强调军事功能,商业发展被迫滞缓。
直到清雍正年间,左卫城更名为左云城,随着驻军的撤走,左云城的军事意义淡化,商业贸易功能也日益复苏,鼎盛时城中商号可达数千余家。南街、北街、东街、西街、朱市街等街巷上商贾云集,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时期,也由此形成了景观风貌完整的传统商业街区和传统民居区,在此期间还形成了有“十大万”之称的“万”字商号,以及德厚泉、德茂功、天义和等留存至今的老字号商铺等。其中,“万义泉”旧址位于现在的县供销社处,后院是粉坊、养猪场;中院是磨坊、碾坊、油坊、缸坊;前院正楼是掌柜们住房办公的地方和粮食、酒库、伙房。除此以外,左云的产业发展中还出现了一朵奇葩,制糖业,也就是传统的米糖,在清代至民国时期曾鼎盛一时,还由此衍生出了王家与顼家两家,以及高糖坊、彭糖坊、常糖坊等商铺。其中彭糖坊地址在东巷。高糖坊在太平楼附近。虽然现阶段大多商号已经受损乃至于消亡,但存留下来的建筑仍然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不仅是研究我国古代边疆地区商贸往来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的研究,特别是晋北地区民居建筑发展史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4 结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左云卫城为代表的军事堡寨型聚落的衰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先进的武器系统彻底冲击和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防御体系和观念,军事堡寨聚落的防御性功能特色逐渐丧失,匠心独运的防御性思想被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到了近代,左云卫城发展转变成了晋北地区一座生活化的小城镇,隶属于大同市管辖;而未来这座城市的发展将如何在保护“卫城”遗产的基础上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究。
今天的左云卫城尽管失去了当年的军事价值,然而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为我们研究左云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最珍贵的实物资料。随着近年来左云地区相继被评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左云街区被评定为历史文化街区,针对左云地区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这种时候我们更应该注重深入挖掘左云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其作为明代军事聚落的这一特殊历史价值,更好的延续左云历史文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注:此文来源于专家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