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T平扫的发病时间未知卒中患者溶栓安全性评估的Meta分析

2022-01-18李素兰徐浩文刘艳茹岳松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溶栓脑出血安全性

李素兰 徐浩文 刘艳茹 刘 杰 岳松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1]。卒中在中国是第二大致死性疾病[2-3],患者梗死血管血流是否尽快再通及短时间内恢复梗死部位血供,是决定脑梗死治疗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4-5]。美国心脏协会指南指出,患者脑卒中症状出现4.5 h时间窗内可以在基于CT平扫下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中14%~28%为醒后卒中或发病时间未知卒中(wake up/unknown onset stroke,WUS/UNK)[7-8],通常处于溶栓的时间窗外。有三项随机对照研究对超过标准4.5 h时间窗(SW)患者的t-PA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9-11],结果显示WUS/UNK或发病时间超过4.5 h的患者,根据MRI 或CT 灌注成像评估梗死灶和缺血半暗带后进行t-PA 治疗。但MRI 及CT 灌注成像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在部分医院尚未广泛应用,且耗时长、花费大。CT平扫检查具有无创伤、时间短、应用广等特点,但基于CT 平扫WUS/UNK 患者静脉t-PA 溶栓安全性仍存在争议[12-16]。本研究通过对基于CT 平扫WUS/UNK 患者静脉溶栓后并发症进行Meta 分析,评估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由2 名研究者分别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Cochrane Library 等数据库,检索WUS/UNK 患者溶栓相关临床研究,检索范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1-05。中文检索词为“溶栓”“CT 平扫”“醒后/发病时间未知卒中”。英文检索词为“non-contrasted CT”“wake up/unknown onset stroke”“thrombolysis”。

1.2 纳入标准由2 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筛选,存在争议时由通信作者进行判断。纳入标准:(1)基于CT 平扫WUS/UNK 患者溶栓安全性分析;(2)横断面、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3)中文或英文研究。排除所有使用CT平扫以外成像技术的研究,以及进行血管内治疗或t-PA以外溶栓药物的研究。对综述中参考文献进行筛选以补充获取文献。重复研究被认为是在同一机构重叠时间内进行的研究,样本量更多的数据被纳入进一步研究。

1.3 数据提取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国家、样本量、研究类型、患者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研究类型、研究对象数量、溶栓后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数量等信息。数据提取过程中如存在争议,由通信作者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单一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数量≥5篇进行亚组分析。计算相关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异质性采用I2进行评估,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而I2>5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通过检索数据库共获得1 593 篇文献,去重后获得1 342 篇文献。对文献题目和摘要进行筛选,排除1 177 篇文献。研究对165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筛选,最终纳入来自6 个研究机构的7 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17-23],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Figure 1 Flow diagram for study screening

2.2 基于CT 平扫WUS/UNK 患者溶栓安全性分析共纳入767 例WUS/UNK 患者及2 683 例时间窗内溶栓患者,其中396 例WUS/UNK经静脉溶栓。纳入研究基本特征见表1。与WUS/UNK未溶栓患者相比,WUS/UNK患者溶栓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发生风险(OR=4.38,95%CI=1.13~17.00,P=0.03,图2),但与脑出血总风险(OR=2.75,95%CI=0.49~15.3,P=0.25,表2)及卒中后死亡风险(OR=0.66,95%CI=0.34~1.29,P=0.22,表2)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

与时间窗内溶栓患者相比,WUS/UNK 患者溶栓与脑出血总风险(OR=1.45,95% CI=0.59~3.61,P=0.42)、症状性脑出血(OR=0.72,95% CI=0.30~1.74,P=0.47)及卒中后死亡风险(OR=0.70,95% CI=0.43~1.12,P=0.14)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醒后/发病时间不明卒中溶栓后并发症风险分析Table 2 Risk factors for complication after t-PA treatment in WUS/UNK

2.3 发表偏倚风险分析以WUS/UNK 患者是否溶栓亚组为指标进行发表偏倚风险分析,漏斗图见图3,可见散点基本分布于漏斗内,形态对称性较好,表明发表偏倚较小。

图3 醒后/发病时间不明卒中溶栓与症状性脑出血相关性漏斗图Figure 3 Begg’s funnel plot on publication bias for association between WUS/UNK t-PA treatment and symptomatic cerebral hemorrhage

3 讨论

不明发病时间脑卒中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患者在发病时无目击者,因此无法获知其具体发病时间,对于此类患者,目前大多采用“末次发现为正常的时间”代替“发病时间”,用于判断其是否在“时间窗”内,这会使得部分患者因超出时间窗而错过了溶栓机会;第二种是在睡眠期间发病的脑卒中患者,即醒后卒中,14%~25%的患者为醒后卒中,最常见的为觉醒型缺血性脑卒中[24-26]。

觉醒型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特殊的脑梗死类型,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受到损伤从而形成粥样斑块并破裂,再加上血小板的凝集性的增加,管腔变得更加狭窄,甚至可能出现闭塞现象,由此出现脑组织血氧饱和度降低等一系列炎性反应[27-30]。对于WU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使缺血脑组织迅速恢复血供,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梗死面积,使血管再通并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31-32]。

部分WUS/UNK 患者经多模态影像评估后可静脉溶栓并获益,但多模态影像技术尚未广泛应用。CT平扫因其简便、经济、无创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而基于CT平扫WUS/UNK患者静脉溶栓安全性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33]。本研究通过基于普通CT 平扫WUS/UNK 患者溶栓后并发症进行Meta 分析,结果显示相较未溶栓WUS/UNK 患者,溶栓能增加患者症状性脑出血风险,但不增加死亡风险。而相比于窗口期溶栓患者,WUS/UNK 患者溶栓后并发症未明显增加,表明基于CT 平扫WUS/UNK 患者溶栓具有一定安全性,但因研究纳入文献较少,其安全性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估。

相对于其他成像方式,WUS/UNK 患者的情况表明,基于CT 平扫来确定组织活力可能更合适。本研究集中于使用CT平扫评估组织活力,且由于大多数基层不能立即获得一些先进的成像方式,因此使用CT 平扫在实践中较为便利,这对发展中国家、资源匮乏地区的医院更加重要,因这些医院只能利用CT 平扫管理急性脑卒中[34-36]。利用基于CT 平扫的WUS/UNK 选择方案可以为更多WUS/UNK 患者提供溶栓的机会[37-38],但应充分评估风险及获益。

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WUS/UNK 患者数量相对较少,部分文献数据不完整,不能针对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既往用药等可能影响卒中后并发症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此外,纳入研究均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程度偏倚。同时,WUS/UNK患者溶栓获益需进一步研究。

基于CT 平扫的WUS/UNK 溶栓增加症状性脑出血风险,但不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获益及风险需全面评估。

猜你喜欢

溶栓脑出血安全性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