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2022-01-18罗理机
唐 华,罗理机
(1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1800; 2 湖北工业大学信息技术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68)
网络舆情的识别及应对一直是网络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历来是各种意识形态传播与斗争的前沿阵地,在网络这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上,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在开展校园网络舆情识别及管理工作时,仍旧依赖于人工浏览的方式对校园网络信息进行筛查,而这种人工信息抽查的模式往往筛查跳跃性较大,且实时性较差,其治理成效已无法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工作需求。因此,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络集群,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是现阶段高校网络舆情识别及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探索出一套将人工筛查和大数据手段相融合的校园网络舆情识别应对策略,逐步建立起具备完整链条的舆情处置方法,用精细化治理策略代替传统广撒网式人工治理策略,以加深信息技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为高校网络舆情识别及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相关研究
1.1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现状
网络舆情治理相关的研究是从关注公共领域的舆论开始,主要集中在研究公共舆论事件对社会大众的影响[2]。学术界在新闻媒体如何引导公共舆论,并有效应对处置舆论事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和深入研讨,现已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
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机制研究方面,杜坤林着重分析了高校网络舆论的成因、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力[3]。赵杨等在文章中深入探讨了高校在处理校园网络舆情时的四项引导原则和五项引导策略,并展开了详细的论述[4]。曾润喜等指出投入少、响应慢、管理繁复等是制约当前高校舆情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5]。王永灿等在厘清校园网络舆情成因及其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情入理”和“因势利导”的舆情引导教育机制[6]。张磊等则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应从媒体融合、媒介素养、人才队伍和长效机制所构成的“四位一体”模式入手进行探索[7]。而郝英杰等将校园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作为切入点,提出高校应足够重视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并注意身份的转变,大力推动高校网络信息收集、研判与处理机制的构建[8]。
在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方面,段洪涛等从制定舆情应急预案和舆情信息数据积累等方面探索构建了高校突发舆情事件预警与检测机制[9]。徐楠等首先较为系统的对我国目前高校舆情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构建了一套包含提取、分析与挖掘、研判与预警等三个层面构成的校园网络舆情预警体系架构[10]。王杨禾佳创新性地将社会组织、公众、传播等公共关系领域三要素融入到了高校舆情预警模型中[11]。邓尚民等基于层次分析法,为每一个高校网络舆情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此套指标体系的科学性[12]。赵宇晖认为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管理力度缺少和诉求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并指出舆情预警机制等工作的不到位将很容易加重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13]。聂峰英等则是在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近21个三级指标和5个子系统,构建了一套适应于当前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预警体系[14]。
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方式和治理策略研究方面,赵中源等倡导通过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机制,来健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体系[15]。方然等深入探索了当前高校校园网管理的特征,总结出可以通过构建专职专岗、定期会议、技术监测和紧急反馈等四项制度和机制,来提升校园网络环境治理的效能[16]。舒刚等认为只有做到将短期治理机制转变为长期、将单一治理主体转变为多元、将舆情管制转变为舆情引导,才是一套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模式[17]。谢薇娜则建议将网络舆情演变的特征纳入到考虑范畴中,通过发现舆情、处理舆情和引导舆情三个过程来解决当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困境[18]。
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可以发现,虽然目前国内针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相关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且该领域的受关注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仍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研究工作大多围绕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以及其产生、传播的规律展开,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治理框架。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络,当前的研究工作较少涉及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运用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新兴数智科技辅助完成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研究更少。
1.2 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舆情治理
如今,网络生态环境健康与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对于网络舆情的监控则是规范治理网络生态环境的必经之路之一。大数据环境下,传统的舆情监控方法显然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网络环境治理的需求,因此,网络安全领域亟待更加科学的知识组织技术和更加智能化的知识处理技术的支持。当前,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将机器学习、区块链等新兴大数据技术引入到网络舆情监控与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舆情治理研究进展
同理,随着校园网建设的飞速发展,应用系统的不断丰富,传统的校园舆情治理方法在技术手段运用,系统架构和具体的操作流程方面均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难以预防、控制和处理等。因此,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督与引导对于营造和谐丰富的大学校园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王勤霞等认为应当建立起“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模式[25]。李希光等提出了将大数据技术与人工评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整体思路[26]。孙莉玲等倡导应从队伍建设、应用模式、效果评判等方面完善信息技术手段与网络舆情监督引导的融合机制[27]。赵健等认为高校在开展网络舆情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大数据的视角[28]。陆敬筠等提出了一种基于LDA-BiLSTM模型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方法,并以高校百度贴吧作为实验的数据源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模型在处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时的有效性[29]。总的来说,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网络爬虫、机器学习等技术运用于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监督治理,能够在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预测性等方面提升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治理的能力,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与管理工作提供创新性的范例转换,对于研究舆情态势发展和有效引导舆论发展方向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如何更好地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入手,以传统的人工治理方法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方式,探索建立实时精细化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将有助于高校做好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工作,建立校园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2 高校网络舆情环境分析
2.1 高校网络舆情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识别和管理高校校园舆论。作为网络舆情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除了突发性、去中心化、情绪化等诸多共有特征外,由于舆情主体和场域的特殊性,同时也呈现出印有“高校烙印”的差异化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1)校内校外两个舆论场并存,且存在相互作用
传统的校内媒体如校园网站、百度贴吧等所形成的校内舆论场影响半径相对较小,可控性较强,当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把关人”能够及时地将舆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相较而言,以微博、论坛等为代表的校外舆论场,其用户言论自由度较高,因而可控性更弱,所产生的影响范围更广。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社交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高校学生也不再满足于小范围的校内社交活动,而逐渐成为这些在线社交网络平台的核心用户群体之一,校内校外两个舆论场的边界变得模糊,并显现出相互渗透、互相借力的发展趋势,这使得高校在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过程中不得不向校外舆论场扩展,加大了工作难度。
2)高校学生用户活动更活跃,但行为更易失范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通常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而其中大学生群体数量则是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更为强烈,他们更倾向于在各大在线社交网络平台中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与心情状态,因而在网络中的活动更为频繁。但是,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由于缺乏充足的社会经验和独立冷静思考的能力,因而更容易受以宗教分裂主义和极端恐怖主义等为代表的极端主义思想的蛊惑。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部分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本质缺乏相应的认识,易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而产生偏激的、非理性的、感性的错误认知,进而误参与到错误舆论的传播过程中,为高校舆情危机创造了温床。
3)主体意识“同质化”明显,易造成集群效应
由于大学生群体在进行在线社交活动的过程中,通常倾向于与自己有着相近学识、年龄、经历、想法的人结交相识,因而逐渐形成了较为隐匿的“同质化”社交圈。处于社交圈中的各成员彼此相熟且价值观相近,因而每天所获取的信息往往都是经过“无意识”筛选过后所得到的自己主观意愿中期望看到的信息,加之个性化推荐服务等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应用,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信息则会被逐渐屏蔽,极易形成“意见茧房”。此外,由于这种“同质化”现象的存在,使得他们对同一现象或问题容易产生相同的意见或看法,产生共鸣。因此,当有部分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或言论时,极易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生纷纷响应,最终导致校园舆情朝着不可控方向发展。
2.2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困境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依然广泛使用人工浏览的方式对校园网络信息进行筛查,一般所使用的方式是成立学生网络信息管理团队,由团队成员轮流浏览校内论坛和校园APP,将经验作为评判标准筛查敏感信息,再将汇总结果提交给相关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员继续依据自己的经验,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并向上级部门和学校报告。公共校园网络舆情最常见的处理方式为与舆论的发布者进行沟通交流,要求论坛删除相关舆论信息,或采取相关的纪律处理措施,控制和降低舆情事件的等级。依据现有工作流程进行信息时代校园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时,存在以下几点困难。
1)治理模式尚不合理,缺乏必要应急管理体系
现阶段高校主要采用的是单向性的自下而上的舆情管理模式,当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舆情信息将只能通过层层向上报告的方式传递给舆情管理层,这种管理方式容易导致管理层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到校园舆情的发展态势,缺乏时效性,从而延误了舆情治理的最佳时机,使之愈演愈烈,往往只有等到事件持续发酵到较为严重的地步后,舆情管理层才会对此作出回应,而此时舆情危机已经形成,加大了控制管理的成本。此外,舆情管理层在应对舆情危机时,往往会选择“围堵”而不是“疏导”的方式,即试图将不良网络舆情信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是设法对其加以引导,或者采取冷处理的方式,选择封锁、删除消息,以此期望降低大学生对相关事件信息的关注度。事实上,这种治理模式虽然简单,但极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求知欲望,导致舆论进一步升级和蔓延。
2)治理理念亟待更新,忽视正向舆论引导作用
现在使用的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另一个弊端就是舆论引导方面的问题。当前,高校对于校园网络舆情治理的观点仍持“事后补救”多于“事前预防”。虽然高校通过成立相应的网络信息管理团队来对校园网络中的舆情态势进行监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期望降低校园舆情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应对措施多是在舆情事件发生以后,而较少涉及如何在舆情事件发生之前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在日常的校园网络治理过程中,高校应建立起正向的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即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在日常校园网络管理过程中加强学生网络素质的培养和正向舆论的引导,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网络舆情事件出现时,便将其控制在萌芽阶段,全面跟踪、管理、研判其发展态势,降低舆情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3)信息技术使用欠缺,治理所需资源投入不足
虽然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高校师生,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网络舆情的主题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内所发生的事件,其范围变得更加广泛,社会中各领域事件都可能成为高校师生谈论的舆论主题。此外,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针对高校内发生的部分舆情事件,校外单位、团体或个人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了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活动中。在此情况下,由于话语权的分散,学校对校园网络舆情的领导能力逐渐削弱。而现存的管理模式中基本依赖的是人工管理和经验管理,较少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新兴大数据技术引入到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活动的过程中,因而造成管理效能低下。若高校未能投入相应的人力、技术资源,及时凭借信息技术将网络舆情治理能力与互联网发展过程同步,将极易导致校园舆情治理工作的落后。
3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3.1 高校网络舆情融合治理框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校园网络舆情识别,可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根据关键的数据链路和分析节点构建高效的舆情分析策略,可以实现24小时全方位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能力。可以说,新兴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是是解决校园舆情问题,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的利器。为了解决新时期高校校园网舆情治理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信息技术手段和教育引导二者相并行的融合治理机制。
新时期高校校园网络的舆情治理机制,是从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为目的出发,引入新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匹配新时期互联网发展现状的舆情治理解决方案,以新信息技术辅助人工决策为切入点,构建信息技术和人工判断处置相结合的舆情治理具体实施流程。网络舆情融合治理的框架包括治理目标、解决方案和具体的舆情识别应对策略,机制的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 1 校园网络舆情融合治理框架
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治理目标: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社会稳定的大局以及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谐。预防和解决高校网络舆论问题,建立纯净良好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目标,也是检验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治理方案:信息时代,不进则退。要做好校园舆情引导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应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储备,紧跟舆论潮流。信息技术通过提取热门关键词,绘制知识领域图谱等手段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便捷、准确的潮流资讯获取和知识更新渠道。同时,信息技术还提供全时段、全方位的网络监控和自动分析、汇总程序。通过这种方式,信息技术深入融入校园舆情的教育引导中,发挥二者融合优势,能够提升校园网络生态环境治理的实效。
信息技术和教育引导的融合机制:伴随着校园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网上舆论向着主体多元化、传播平台多样化和舆论交锋复杂化等方向发展,时刻考验着校园舆情应对部门的坚定执行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毛泽东曾经强调:“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是“过河”,信息技术和教育引导相融合的舆情识别应对机制则是过河的“桥”和“船”。
新信息技术时代下,为有效的治理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有必要对现有的舆情识别应对机制进行优化,丰富信息收集手段,引入数据分析技术辅助舆情的人工判断和处置。创建人工和新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舆情识别应对策略流程,降低人工评判的主观性与随意性,挖掘可以有效提高舆情识别和应对处置能力的信息技术辅助手段,最终完善一套具有准确性和可行性的舆情识别应对机制,其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图 2 舆情融合识别应对策略流程
3.2 舆情融合识别应对策略流程
建设校园网络良好舆论氛围的关键点在于,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舆情识别应对系统。本文在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舆情引导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出了一种贴合高校现阶段信息化水平的、具备准确性和可行性的舆情融合识别应对策略。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治理针对的是与学校师生相关的网络舆论,包含校内和校外两个舆论场。校内舆论场的信息传播范围较小,可控性较强,因此可作为舆情事件发生的源头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利用网络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网络安全设备对校内网络舆情进行全域覆盖,捕捉校内敏感舆情信息并及时处置,防止舆情风险的蔓延和扩大,有助于将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阶段。校外舆论场的信息源范围非常广阔,信息传播在近乎无边界的网络空间中,可控性较弱,通过监测校内与校外网络互访,追踪与校内舆情相关联的校外舆情,缩小信息收集范围,能够有效提高对校外舆情监控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高校网络舆情融合识别机制首先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标注和分词,以此为基础构建网络信息文本数据库,并将校园舆情分为个人舆情和事件舆情两类。然后利用网络爬虫、文本分析、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手段分别对两类舆情进行分类检测,以实现对特定事件和个人意见领袖的分级分类追踪。最后,通过对比识别信息文本的特征、常用词和讨论频率等,将个人舆情和事件舆情进行相互关联,以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整体监控。
在完成高校网络舆情整体监控的基础上,根据收集到的网络舆情数据,对舆情进行分析和研判,给出舆情应对的辅助决策办法,形成初步的舆情报告。然后结合人工手段,对有关注价值的事件相关的舆情报告进一步判断,并进行定性、定级和风险处置。最后,将事件应对的方式和效果作为结果数据回送舆情识别应对系统,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提供训练数据,有助于提升具有相似特征的舆情应对辅助决策办法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本文所提出的新的高校网络舆情识别应对机制,是通过将传统的人工治理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基于大数据建立的文本数据库之上,构建结合文本分析、爬虫搜索、匹配度识别、报告生成、人工判断、数据回送的一整套舆情识别应对流程。精细化治理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打击和遏制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等严重危害校园网络生态的恶性事件,有利于通过营造纯净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引导广大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进一步推动网络生态环境的优化,实现良性循环。
4 结论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是网络生态环境治理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准确研判与处置能够有力提高高校网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本文所提出的舆情融合治理机制,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分析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建立了更为规范的高校舆情检测应对机制,为舆情的正确引导提供了辅助决策,提升舆情治理的实效性,期望能够为新时期高校校园网络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