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展开逻辑

2022-01-18吴林龙

中国德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教育

摘 要 以“党的领导”教育的展开逻辑为视角,对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逻辑、内容逻辑与学段逻辑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逻辑要以认同拥护党的领导为起点,以传承党的信仰与精神为核心,最终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为归宿。“党的领导”教育的内容逻辑要以为何领导、何为领导、怎么领导、何以领导为进路,以党自身的特质与使命教育为基础,以党的领导地位的阐释教育为核心,以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教育为关键,以党不断推进自身建设教育为重点。小学阶段要以“党的领导”的启蒙教育为主导、初中阶段要以打牢“党的领导”的思想根基为主导、高中阶段要以提升“党的领导”的政治素养为主导、大学阶段要以“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教育为主导是“党的领导”教育的学段展开逻辑。

关键词 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教育;目标逻辑;内容逻辑;学段逻辑

作者简介 吴林龙,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领导,提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战略部署,取得了对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与新鲜实践经验,因而在国民教育诸学段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尤其是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成为教育战线和德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关系到大中小学生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那么,相关部门、学校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才能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科学把握“党的领导”教育呢?对此,我们将以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展开逻辑为视角,对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逻辑、内容逻辑与学段逻辑进行探究,以期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参照。

一、目標逻辑:“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追问

“党的领导”教育尽管过去也存在于国民教育诸学段和课程教材,但并没有突出强调并对之进行整体设计。从这种意义上说,加强“党的领导”教育还是一项陌生的工作,有必要对“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逻辑进行追问。

直接目标:培养党的领导的认同与拥护者。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最为直接、最切近的目标是什么呢?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就是对“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在国民教育系统中进行整体设计,使诸学段的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接受、认同“党的领导”教育的相关内容。其中,使学生逐步认同拥护党的领导是我们开展“党的领导”教育最为直接的现实契机,也是最为直接的目标环节。从开展“党的领导”教育的现实契机看,这直接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与全局高度创造地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事业来说,要做的直接工作就是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和课程教材的整体规划,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认同、拥护党的领导,尤其是使学生自觉接受、认同、拥护和坚持党对国家事业的领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领导。从“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实现环节看,也应该把认同、拥护党的领导作为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直接目标,不重视这个目标或没有这个目标的实现,“党的领导”教育目标的实现就成了“空中楼阁”,“党的领导”教育其他目标的达成也就失去了基础和可能。因而,当前开展“党的领导”教育,我们首先要以引导诸学段的学生最大限度、最大程度认同、拥护党的领导为直接目标,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等环节都要以有利于这个直接目标的实现为取舍标准。

深层目标:培养党的信仰与精神的传人。加强“党的领导”教育是不是仅仅为了让诸学段的学生认同拥护党的领导?有没有更为深层的目标追求?党的队伍要后继有人,尤其党的信仰与精神需要传承以及学生队伍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深层目标必须使国民教育诸学段的学生逐步追求党的理想信念、信仰党的主义,做党的精神的忠实传人。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党的队伍要新鲜血液,要后继有人,而后继有人主要是有信仰传人、精神传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就在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因而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就要充分彰显党的理想信念与精神谱系,让党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谱系逐步在诸学段的学生心中扎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和党的队伍之源,诸学段的学生逐步追求党的理想信念、信仰党的主义和传承党的精神,才能使党的队伍后继有人,才能使党的理想信念发扬光大,才能为党输送源源不断的信仰传人、精神传人。因而,我们必须从培养党的信仰传人、精神传人的角度来深层思考当前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深层目标;在加强“党的领导”教育和推进“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材中扭住“党的领导”教育的这个深层目标,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培养党的信仰传人、精神传人。

终极目标: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党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而,当前开展“党的领导”教育,不论是以培养党的领导的认同与拥护者为直接目标,还是以培养党的信仰与精神的忠实传人为间接目标,最终都不是为了党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党自身所奋斗的事业。开展“党的领导”教育最终要落到党所奋斗的事业上,要以培养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终极目标。具体说来,要将“党的领导”教育落到逐步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以及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上。当然,没有实现对党的领导的认同与拥护、对党的信仰与精神的传承,就不能实现学生对党的事业的奋斗与践行。“党的领导”教育要在达到如上目标层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终极目标。

“党的领导”教育的目标逻辑,是要以认同拥护党的领导为起点,以传承党的信仰与精神为核心,最终到牢记“国之大者”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为归宿。这一目标展开逻辑是我们开展“党的领导”教育并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与课程教材必须充分清醒认识到的,也是必须落实好的。

二、内容逻辑:“党的领导”教育的内容探寻

“党的领导”教育的内容逻辑,服务于教育目标逻辑的实现,并呈现独有逻辑呈现方式。有必要从为何领导、何为领导、怎么领导、何以领导等进路来把握内容逻辑的展开。

为何领导:以党自身的特质与使命教育为基础。开展“党的领导”教育必须首先要回答党为何能够领导。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党为何能够领导最为根本的是由黨自身的本质规定决定的,是由党自身的特质与使命决定的。因而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国民教育诸学段和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就应该在诸学段和课程教材中做好党自身的本质规定教育,尤其是做好党自身的特质与使命教育,深入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对此,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好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理想信念、党的精神谱系、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体系、党的初心使命等教育,特别是要将有关这些教育融入党的故事、党的领袖、党的英雄、党的先进模范教育,融入党的辉煌历史、党的伟大成就与党的宝贵经验教育之中,融入近代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之中,通过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灌输教育与隐性渗透、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学校小课程与社会大课堂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伟大建党精神、组织原则、组织体系及其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到“党的领导”归根结底是由党的特质与使命所决定。可见,“党的领导”教育以党自身的特质与使命教育为基础,有利于夯实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更加自觉认同拥护党的领导,自觉传承党的信仰与精神。

何为领导:以党的领导地位的阐释教育为核心。开展“党的领导”教育还应该进一步追问“何为党的领导”,即我们党的领导是一种什么样的领导?这种领导是怎么形成的?有着怎样的地位与优势?以及这种领导的具体展现与客观要求,等等。这其实是对党的领导地位进行多维的阐释教育,构成“党的领导”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领导”教育最为直接的集中体现。对此,可以循序渐进地开展好这些教育: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处于最高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实现民族复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党的全面领导体现为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和各项事业的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全部活动和全部过程。一定意义上,“党的领导”教育就是党的领导地位教育,只有使学生逐渐明白了党的领导地位的最高性、必然性、合理性、全面性、优势性、贯通性和重要性等,逐渐认识到党的领导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事业的内在一致性,才能逐步更加自觉地认同、拥护党的领导地位,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传承党的信仰与精神,增强“四个自信”和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立志成为党的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当前我们开展“党的领导”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教育在整个“党的领导”教育内容中的核心地位,使国民教育诸学段的活动和课程教材都以充分展现这个核心内容为着眼点。

怎么领导:以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教育为关键。开展“党的领导”教育在充分把握“为何领导”与“何为领导”教育的基础上,还必须在国民教育诸学段适度地开展好“怎么领导”的教育。诸学段学生逐渐明白了党的特质与使命、党的领导地位的基础上,还应该逐渐明白党是怎么领导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教育就成为开展“党的领导”教育的关键内容。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制度途径,包含党对自身的领导体制机制和对国家、社会的领导体制机制。因而,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国民教育诸学段和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就应该逐步介绍党领导各方面工作的体制机制,全面展现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军队以及外事工作的领导方式,进而彰显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在整个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根本和关键地位,尤其是展现我们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当前我们将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教育融入国民教育诸学段和课程教材,开展好党的领导体制机制教育能够使学生明白党是如何实现领导的,是如何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明白党是如何实现领导地位的,党的领导是为了谁,进而在实践中更加清醒与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奋发有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何以领导:以党不断推进自身建设教育为重点。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坚守自身特质与使命,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形成健全的领导体制机制,归根结底在于“把党建设成为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因而,在开展“党的领导”教育内容建构中,以“何以领导”的视角将党的自身建设教育循序渐进地融入国民教育诸学段和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之中,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品格,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特质与使命、党的领导地位和党领导体制机制的内在支撑,更加深刻认识到百年来我们党是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是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党、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党、是不断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党,进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坚信我们党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自身建设,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能够始终保持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能够成为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定领导核心,进而使学生更加自觉增强对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立志积极投身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因而,在这种意义上,“党的领导”教育必须从“何以领导”的逻辑视角做好党的自身建设教育,以“何以领导”视角将党的自身建设教育有机融入国民教育诸学段和大中小学课程教材。

三、学段逻辑:“党的领导”教育的学段展开

学段逻辑是目标逻辑与内容逻辑的学段展开。“党的领导”教育是一项贯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和大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实践活动,决定了必须探寻学段展开逻辑。

小学阶段要以“党的领导”的启蒙教育为主导,注重开展“党的领导”的具体形象教育。小学阶段是正规国民教育的初始阶段,“党的领导”教育必须结合小学阶段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与小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采取小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并从整个国民教育整体上来安排设计小学阶段“党的领导”教育。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事物的外在表象的捕捉获取,无法进行抽象思考。同时,这个阶段也是对个体进行启蒙教育的黄金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的经历与教育可能会印刻在其一生中。因而,对小学生开展“党的领导”教育从主导逻辑看应该是启蒙教育,要聚焦情感启蒙与價值熏染。当然,这种情感启蒙与价值熏染必须采取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党的领导”教育具体形象化,才能走进小学生的内心并留下深刻印象。对此,小学阶段“党的领导”教育,要注重采取故事化、情节化的方式,重点呈现党的领袖伟人故事、革命英烈故事、一些重大事件与标识性成就,让小学生留有深刻印象,尤其可以呈现党的历史上一些小英雄的故事,引发其情感共鸣。除了故事化,还可以采取活动化,通过活动体验的形式使“党的领导”有关内容教育走进小学生心灵;可以通过活动游戏、参观革命旧址和纪念馆、认识党旗党徽等象征标志、庆祝党的生日等重要纪念日等方式,让小学儿童逐步了解党、认识党,逐步形成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的朴素情感,发自内心地听党话、跟党走,从小学阶段就埋下追求党的理想和传承党的精神的美好种子,具有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初中阶段要以打牢“党的领导”的思想根基为主导,注重开展“党的领导”的具体抽象教育。初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突飞猛进的阶段,也是个体认知接受能力迅速提高的阶段。初中生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不再局限于具体形象,开始日益走向深刻,认知中的抽象性日益增强,尤其是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看法并对周围事物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当然,尽管初中生认知的抽象性在增多,但还需要借助具体事物予以辅助,实际上是处在逐步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阶段,总体属于具体抽象阶段。因而,对初中生开展“党的领导”教育要以打牢“党的领导”的思想根基为主导,注重开展“党的领导”的具体抽象教育。要重视“党的领导”的知识化呈现,要注重呈现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脉络与主要线索,注重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实践与重点任务,同时也要注重介绍党的理论探索成果和自身建设的标志性成就,以逐渐增强初中生对党的特质与使命、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方式与党自身建设的知识获取与情感认知,聚焦觉悟提高与品德塑造。同时,除了知识化介绍呈现外,还可以通过阅读梳理、分析思考、社会调研、主题活动、考察红色教育基地、瞻仰烈士陵园等方式,以增强初中生对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党的领导地位、领导成就、领导方式与自身建设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认识体验,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情感认同,厚植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情感,逐步夯实认同、拥护党的领导和传承党的信仰与精神的信念根基,强化争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

高中阶段要以提升“党的领导”的政治素养为主导,注重开展“党的领导”的综合抽象教育。高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开始趋向成熟的阶段,随着知识和阅历的积累以及认知水平提高,高中生对世界的认知日益走向深刻,能够综合事物的感性认知,对事物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能力,能够初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进行一定的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同时高中生对社会事物、历史现象、价值选择等现象充满兴趣,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立场和政治观点。因而,对高中生开展“党的领导”教育要抓住高中生政治观点形成的关键期,提升接受“党的领导”的政治素养,注重开展“党的领导”的综合抽象教育。对此,要注重“党的领导”的观点论证教育,综合运用有说服力的事实论证党的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以及全面介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彰显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的优越性和党自身建设的时代性,以增强对党的特质与使命、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体制与党的自身建设的政治认同。除了进行“党的领导”的观点论证教育,还可以引导高中生结合党的史料和文献,以自主探究、表达分享、活动展演、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必然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党的领导与人民福祉、与党的事业发展的本质关联,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愿意传承党的信仰与精神,形成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

大学阶段要以“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教育为主导,注重开展“党的领导”的理性具体教育。大学阶段是国民教育的高等阶段,也是个体专业成长成才的锻造阶段。大学阶段的个体身心发展已经处于成熟完善阶段,并且随着知识阅历的积累,认知成分中的理论思维与辩证思维已经处于高水平阶段,而且对社会发展、历史趋势、制度选择和人生道路能够有一定深度的看法并形成一定的立场与观点,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形成一种系统化理论认识,处于一种理性具体的认知阶段。对于理性具体,马克思曾讲到这里的“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因而,对大学阶段的个体开展“党的领导”教育要以现实发展为取向,以“党的领导”的使命担当教育为主导,注重开展“党的领导”的理性具体教育。要注重开展“党的领导”的理论化、专题研究式教育,从理论上系统全面讲授党的特质与使命、党的领导的地位、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与基本方略以及深度阐释好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专科阶段重点加强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研究生阶段要强化研究式与专题化教育,逐步建构专本硕博有机衔接的教育体系,逐步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高度认同党的领导,以党的信仰为信仰,以党的精神为精神,增强学生的理论自觉与政治主动。除了进行理论化、专题化和研究式教育,还可以通过经典领读、红色社团、理论宣讲、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度展现党的领导的理论科学性、历史规律性、价值先进性、制度优越性与成就辉煌性,增强坚持“党的领导”的理论自信与行动自觉,时刻准备着积极投身于党领导的复兴征程与强国实践,增强坚定“党的领导”的信仰、信念、信心,争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责任编辑︱郭鑫超

*本文系北京市2021年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新发展阶段加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研究”(21LLMLC02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坚持党的领导
题解教育『三问』
科技看百年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对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一致性的认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朱景文: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