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摭探
2022-01-18楼成夷
楼成夷
摘 要:新媒体环境给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探寻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对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有: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建设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丰富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监管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5-0031-03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以其特有的魅力融入中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鉴于新媒体已深入影响中职学生的事实,分析新媒体环境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上述内容进行探讨,以期提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媒体环境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媒体以其开放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突出、交互性好等特征吸引了學生的高度关注。但新媒体信息的隐蔽性、开放性、分散性等特点,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对此,中职教育者应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为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打下基础。
1.新媒体环境对中职学生认知品质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信息传播的丰富性、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信息上传的及时性,为中职学生认知素质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中职学生可以借助新媒体扩大认知范围,形成独立见解和判断标准。但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信息的直观性和快捷性也能降低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敏感度,导致部分学生认知肤浅,依赖网络交流而忽视现实环境中与他人的沟通,不明确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而盲目信从,弱化理性认知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新媒体环境对中职学生个性品质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为中职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和情感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接触到更多领域、更多层次的人,增强个体的自信和价值感。但是,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网络传播的隐蔽性和匿名性、虚假信息的欺骗性等问题的存在,很容易导致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这种弱化主要体现在是非观念、道德意识等方面出现偏差,并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3.新媒体环境对中职学生适应品质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为中职学生提供了自主、新颖、开放的环境,能够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生活和交流的能力,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畅想,促进个体自我调整和尽快适应社会。但是,新媒体的虚拟性会导致中职学生出现逃避学习和现实生活、逃避人际交往等问题,甚至会使学生出现自我否定、自我放弃的情况,这对于学生社会性品质的养成极为不利。
二、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教育的不适应
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但有些教师依然采用与学生学习能力脱钩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互动交流。这容易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抵触情绪,而教师却无法感知学生的思想变化,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强。
2.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力的不匹配
有些教师对新媒体认识不足,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也不强,在心理健康课上无法结合新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不能娴熟地使用新媒体与学生沟通,无法使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得心理援助,以致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3.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的滞后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的领导对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新媒体的育人价值与作用,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平台建设上投入不足。这导致软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便捷性、丰富性、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需要。
4.新媒体环境无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优势
现阶段,社会上已出现很多心理健康软件及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有些心理教师还会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但因重视不足和内容更新不到位,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平台的黏合度并不高,新媒体环境无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优势。
三、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交叉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同时扮演着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布者的双重角色,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纳,大大彰显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中职学校要借助新媒体以更新颖、更丰富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应该立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对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和考核,切实提高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水平。学校应积极构建教师教育平台,开展网络教学,与其他学校共享教育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新媒体技术。
2.改革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教学过程,立足实际,拓宽教育渠道,开展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等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了更加直观生动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利用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来优化创新教育方式,使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还要深入学生群体,以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诉求,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设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想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就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是一条有效路径,中职学校要积极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保证财力、人力、物力资源充沛。学校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的线上学习中进行补充性、巩固性学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或补充学习内容,从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将微博、微信、贴吧MSN等作为载体,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服务。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常用的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疑虑与困难,帮助学生排解心中的压力,为学生答疑解惑。还可以在校园网站开设心理专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解答,使学生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4.丰富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活动、科研活动等,并通过网站、微信、QQ等平台发送活动通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学生心理测评、在线心理知识竞赛等,还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电子档案,形成大数据,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基。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班主任、父母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创建家庭、班级和学校共同教育、共同提高、相互促进的局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学校应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
5.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塑造学校的灵魂,陶冶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中职学校科学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中职学校要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现有媒体资源进行升级优化。学校要利用校园媒体资源将校园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园媒体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作用。比如,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发布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内容,大力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敢于面对和承受心理压力,不断克服心理障碍。
6.加大新媒體环境下心理健康监管工作力度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多渠道、全方位地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而中职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有所欠缺,心理品质不够完善,所以容易被误导。同时,有的中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自己也难以发现,或者发现后也不愿意被同学和教师知道。对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管。每个班级可以设置心理联络员,负责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真完成心理月报,并上交心理健康教师。学校应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和提升他们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教师要认真维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对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仔细筛查,杜绝出现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信息,保证学校的新媒体资源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平台。
四、结语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给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中职学校要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化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信息量大、传播便捷等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有: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建设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丰富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新媒体环境下心理健康监管工作力度。
参考文献:
[1]殷成洁,樊巧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6).
[2]何昆.新媒体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记者观察,2019(11).
[3]苏珊.新媒体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34).
[4]刘淑均.新媒体时代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现代职业教育,2019(01).
[5]姚瑶.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9(04).
[6]许立侠.新媒体环境下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Explor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Lou Chengyi
(Fujian Engineering & Economics School, 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Exploring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nclude: using new media technolog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ental health teachers, reforming the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building a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tform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enriching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ctivities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egulatory role of new media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new media environm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quality; prom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