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

2022-01-17顾海燕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顾海燕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新进展,美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与小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成为培养音乐学习要素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该文件简要审查了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整合美育的具体教育策略,本文的出发点是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措施。然而,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美育效果不理想,要求小学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美育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一、目前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教师的观点分歧,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性,仍然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美育和音乐教学分开。其次,一些音乐教师不是文学性的,他们把音乐当作副业,缺乏教学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一些学校有一种独特的音乐课堂发展形式,通常侧重于歌曲教学,课堂气氛枯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实践中增加了美育的难度。

二、美育的概念和要求

美育,又称人生美育。它主要是通过美的培养促使人们不断理解美、体验美、价值美和不断创造美的一种能力,我们甚至可以实现拥有美的人生理想、美的感伤、美的特性。

培养广大学生亲身感受当代现实美和当代艺术美的表达能力。它内容包括主要培养广大学生亲身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广大学生正确的现实社会美认识观念和亲身感受现实社会美的表达能力,培养广大学生亲身感受现实艺术美的表达能力。

使学生具备正确理解和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对艺术和美的热爱。培养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和兴趣。学生们必须学会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生活,将美投入到生活中,工作和其他活动,培养他们美化环境和生活的能力和习惯。

三、落实核心素养的意义

首先,教师将多元传统音乐文化内涵引入民族音乐体育教学中,使中小学生从民族音乐的传统文化内涵属性中充分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传统文化内涵意义,帮助中小学生充分感受多元的传统音乐艺术文化,学会如何理解和保护尊重多元的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特别是在教学日益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背景下,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多元音乐文化老师教育教学理念,将多元音乐文化老师教育理念融入建设音乐审美课程,优化建设音乐审美课程的科学教师教育理念。

其次,在现代音乐体育教学中,一些高校音乐体育教师没有从一种创新的教学角度深入关注音乐教学或者在思考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尤其多的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巧妙融合较少,导致了中小学生传统音乐教育文化创新意识的严重缺失。如今,教师将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引入小学音乐教育课堂,让中小学生从音乐文化的各个角度上也开始进行创新性的思维,让他们重新了解传统音乐的具体创作以及作品,更准确地或者说,感知音乐的创作背景、概念和意义,有利于学校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音乐身体艺术,同时,它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培养学生能够协调和准确结合自己的音乐艺术风格气质和各种身体动作,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表现力。

最后,教师在两堂音乐课上同时进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艺术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广大学生与民族音乐传统文化交流的综合能力,让广大学生不断对民族音乐传统文化艺术有新的理解认识,然后可以让广大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更好地深入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传统文化艺术风格。同时,学生们也同样可以充分意识到不同的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相互尊重交流,相互平等,有利于保持广大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传统文化的认识相互理解和互相尊重,这对于促进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民间传统音乐节目文化艺术是一种具有民间音乐艺术属性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将我国民间文化直接引入其他音乐教室,不仅充分满足了民间音乐节目艺术教学的基本需要,也充分符合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要求。使中小学民间音乐学科教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我国民间传统音乐艺术文化,能够将我国民间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直接引入其他音乐教室,指导其他音乐教师学生的艺术审美活动,让音乐学生充分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之美,包含在他的音乐作品中,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帮助广大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思想审美道德。

许多音乐作品蕴含着丰富的节日传统文化。教师要把它挖掘出来,适当地引入音乐教学,强化音乐课堂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从节日的传统文化开始,提高他们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学习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意义和音乐风格。例如,在人类有声版的划龙舟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来世进入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从龙舟文化入手,了解端午节划龙舟的大众活动,然后结合他们对端午节民俗文化的理解,对音乐作品进行评价,感受音乐作品的传统文化魅力船。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划龙”与刘鹤刚演唱的“赛龙”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实现小学文化素养理念下的音乐教育目标。

结语:

总之,将传统文化引入音乐课堂,不仅是小学教师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有效改善音乐教学问题的科学方法。音乐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基本课而音乐才是素养的关键组成要素,促进小学综合音乐课堂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音乐教育健康。

参考文献

[1]黎翠当.试论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J].新课程,2021,(46):41.

[2]陈泓霖.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理解研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1,(11):8.

[3]黄嘉欣.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贵阳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172-175.

[4]傅玮.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0,(97):147-148.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