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的《格拉多夫城》空间分析
2022-01-17赵轩盈
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它的出现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文学地理学主要就小说中的地理空间、作家创作地点和生活的周围环境进行研究,其中,地理空间可以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所创造出来与地理相关并且真实可查的现实空间,也可以是在现实和虚幻之间的想象空间或心理空间等。当前对于普拉东诺夫作品的研究,主要是从人物形象和主题等方面展开研究,对于作品背后真实发生地的关注并不够,且大多数的文学批评是从时间、纵向的维度去分析文学作品,较少从空间、横向的维度去研究。《格拉多夫城》作为普拉东诺夫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莫斯科官员施马科夫被派往格拉多夫城后的一系列变故,小说中,许多词具有鲜明的地理性,其中涉及普拉东诺夫对沃罗涅日和坦波夫的文学地理空间的构建。从文学地理学视域下对普拉东诺夫的《格拉多夫城》进行分析,发现小说中存在封闭空间、开放空间以及封闭开放并存的三种空间构建。
《格拉多夫城》作为安德烈·普拉东诺夫一部具有丰富文学地理学内涵的短篇小说,故事的主线集中在格拉多夫城城内,作品中的地理空间和文本场景不仅还原了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坦波夫地区的真实景象,还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会变迁。本文在文学地理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地法和空间分析法,探讨《格拉多夫城》中的地理空间建构及其意义。试图把握普拉东诺夫的创作理念,发掘《格拉多夫城》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期发现《格拉多夫城》的创作、文本与地理要素之间的特殊关系,从而更加全面理解这部作品。
一、文学地理学概述
文学地理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主要是从地理和空间的角度去研究文学,探究文学与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目前,该学科被设定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从18世纪初开始,随着启蒙主义的传播,地理学逐渐成为欧洲主流学科,由此衍生出许多的地理学家和著作。“文学地理学”这一地理学概念最早是在康德的《自然地理学》中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地理学和地域美学思想,因而在美学和文学批评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清末民初时期,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又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南北差异研究上,由此开创了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历史。而后经过众多学者不断地深入探讨研究,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正式提出,它的产生无疑为国内文学批评界和文学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文学地理学是地理学与文学评论、地域美学相交的新兴学科,文学地理学主要关注地理空间的对照、空间概念的构建以及文学地理环境的内部与外部的交互。总而言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是作家、作品和文学中的空间结构分布。因此,从文学地理学角度研究,不可能脱离作品背后的创作地点及作家出生地,其中一部分作品是基于真实存在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开展的,也有一部分是将其故事背景设置在虚拟想象的空间,对故事情景的描述是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进程、个人经历以及主观情感色彩等要素展开的创作。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其中的文学地理与历史真实情况之间的对应关系,不要将二者混淆。
二、普拉东诺夫与《格拉多夫城》
(一)安德烈·普拉东诺夫的足迹
安德烈·普拉东诺夫诺维奇·普拉东诺夫于1899年出生在沃罗涅日铁路工厂的工人家庭,1920-1921年间,伏尔加河畔的干旱使得沃罗涅日地区也遭受到严重的饥荒。在这种情况下,从沃罗涅日工学院毕业的普拉东诺夫在当地从事土壤改良和农业电气化工作。作为一名出色的土壤改良工程师,在他的领导下,沃罗涅日的电气化和灌溉工作进行得颇为顺利,因而他被提升到莫斯科的高级职位。1926年,被派往坦波夫土地管理局进行土地复垦工作的普拉东诺夫,在辗转多地目睹了战乱和饥荒给人民带来的困苦后,又被当地严重的官僚主义风气所震惊,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使得他不得不去书写这样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坦波夫情况混乱,令普拉东诺夫无法工作,因而于1927年返回莫斯科并创作出短篇小说《格拉多夫城》。
(二)《格拉多夫城》系地
所谓系地法,就是考证文学发生和创作的地点。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探究普拉东诺夫笔下所描绘的地理空間。《格拉多夫城》文本中的空间就是普拉东诺夫根据现实空间——格拉多夫城,并将在坦波夫的亲身经历融入自己想法后创造的。
真实历史上的格拉多夫城,本是莫斯科伊斯特拉区的一个雅德拉明斯基农村居民点,现已被撤销。1919年,它曾隶属于莫斯科鲁兹县新彼得罗夫斯克县的一部分,但1921年3月9日,新彼得罗夫斯克县又被移交复活区。小说中,取消格拉多夫城这一情节,就是以此事为背景,因为当时的苏联正在实行分区制度,需要重新划分苏联省市区域,但是,到1926年为止,分区制度只是在人数较少省得到开展。仔细研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在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下,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格拉多夫城城内的画面,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于现实地理空间——格拉多夫城和坦波夫的真实印象。
(三)《格拉多夫城》故事梗概
《格拉多夫城》是一部极具讽刺的小说,主要讲述了莫斯科官员施马科夫被派往格拉多夫城负责行政工作的一系列故事。但施马科夫对这里的工作现象感到不满,试图去改变,并自创了一套复杂的思想体系,还编撰了《治国方略》。但由于中央下达指令,决定将格拉多夫城撤省并州,格拉多夫城官员的平静生活受到意外情况的破坏。施马科夫参与保护该省的斗争,但这场斗争以失败告终,该省没有摆脱被取消的命运,施马科夫也由于撰写毫无用处的公文劳累而死。普拉东诺夫对这个城市爱得有多深沉,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就令他有多心痛,《格拉多夫城》表达出作家企图消灭官僚主义和实现美好社会的强烈愿望。
三、《格拉多夫城》地理空间分析
(一)封闭空间
1.办公室
封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的有限空间场所,其中包括生存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封闭。本文仅探讨其中的生存封闭空间,即物理性封闭空间。在小说《格拉多夫城》中共出现了两次物理性封闭空间,分别是办公室和宴会。在《格拉多夫城》中,施马科夫自创了一套复杂而荒谬的思想体系,他相信在办公室的工作内容可以把世界改造成完美的世界,为世界制造文件、手续,就是为世界增添秩序与和谐;小说第三节中写道,“施马科夫在阅完全部案卷后认为,此案可有三种解决办法,并给机关领导写了一份特别报告,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而是把它交给了上级机关裁定。在报告结尾,他插上自己一句格言,拖沓是利用集体智慧寻求社会真理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罪过。”可见,在施马科夫的办公室日常活动中,除了翻阅公文,起草报告,就是填写统计报表。但结果常常是以层层上报、推诿、不做决定作为工作处理的结果,他每天的所作所为变得毫无意义。办公室还成了同僚们争吵辩论的场地,工作期间,就不明事物是“沙子”还是“黏土”这一问题争论不休,施马科夫针对这一情形向局长起草了《加强内部纪律》的报告,但是,这种现象成了一种被允许的行为。此外,一个科室内,仅需五人工作足矣,施马科夫的科室却足足有四十余人。办公室这一封闭空间,将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等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后文宴会奠定了讽刺基调,进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宴会
在扎莫娃租来的房间,为波尔莫托夫举行在国家机构工作25周年的宴会。聚会主要活动是“喝茶”,在这场品茶过程中,百态频出。例如,对于像施马科夫这类普通官员的到来,宴会主人扎莫娃没有表现出任何欢迎;却提前为波尔莫托夫预留了“宝座”,只因他是整个宴会上头衔最大的人,会因波尔莫托夫对宴会场地布置的不满而立刻去更改;所有受邀人员等波尔莫托夫入席,便马不停蹄赶过来,期间的扎莫娃不停地为其替换喝茶的杯子,往茶叶里加糖。在这一空间模式中,巧妙地讲述出格拉多夫城被撤省并州,但州府拒绝接收格拉多夫城这一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因为这样一来,一个城市失去了国家的支持,至此被搁置起来,今后的道路该何去何从,无人知晓。由此而引发出官僚主义——反官僚主义代表(施马科夫——奥博罗波耶夫)之间的冲突。宴会这一封闭的空间,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塑造出扎莫娃这一典型的阿其所好的人物形象,也使得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
(二)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是小说中人物活动范围的延展,强调人物活动的自由性和行动随意性。小说中的开放空间,主要是通过主人公施马科夫在城市街道穿梭的活动路线形成的。城市是由房屋和街道组成,道路又把独立的房屋连接起来,人在道路上走动,才会有事件的发生。《格拉多夫城》作为一部描写城市主题的小说,其中,“街道”是最能体现城市气息的场所,小说通过许多街头的片段,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格拉多夫城全貌。“街道 ”这一元素在积极地参与到小说空间叙事的同时,也为文中的故事提供了空间。
例如,在小说中,施马科夫走在格拉多夫城的大街上,看到孤零零的消防队员在瞭望塔因观察火情而苦恼不堪,在那里唉声叹气。施马科夫怀着一种公民的满足感对其表示赞叹,心想:他毕竟也没睡,还是有责任义务感的。这时不可能发生火灾,因为大家都很安分守己。在施马科夫的眼中,人们安分守己、生活安逸;工作人员忠于职守,所以不会发生火灾。但实际上,第二日的格拉多夫城就发生了一场火灾,烧毁了五幢房子和一间面包房,起火源是面包房,但面包师肯定地说自己将烟头扔进面团中是不会燃烧引起事故的,因为面团只会噼啪作响并将火熄灭,人们信了他的话,因而面包师得以继续在这工作。这一解释是何等滑稽,在面包房吸烟本就是一种安全隐患,非但没有将此事引以为戒还大肆宣扬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街道這一场景的描写与后续面包厂起火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讽刺效果达到极致。
此外,街道也成了施马科夫创作灵感的场所,当施马科夫为毕生著作的结尾和音而苦恼,在街道散步的时候,抬头展望天上的星星,突然替文章找到了最后几个和音,“雄鹰在我心中翱翔,和谐之星在我脑中闪耀。”就这样完成了自己的著作——《治国方略》。
(三)封闭与开放空间相结合
在小说第三节开篇就提及“施马科夫住进了科尔金大街46号,这幢房子不大,里面只有一个老太太守着自己的那份家当……施马科夫坐在一张光秃秃的桌子旁边,朝院子里打量了一下,院子里的草都快枯死了,施马科夫坐了一会就躺下了……回到自己空荡荡的住处,老太太在厨房一面唉声叹气,一面噼里啪啦地劈烧茶炊的柴火。”“施马科夫在设计自己未来文件上签字的样式,深思许久时,听到老太太不再叹息了,并轻声哼起小曲儿来,或许是睡着了。不一会,她又醒了……”可以发现,一方面,以施马科夫卧室为主导视角,向外可以看见院内早已经枯死的草,向内可以听见老太太在厨房唉声叹气、劈柴、哼曲的声音。通过这一空间,向我们展现了施马科夫的住所状况和老太太的日常生活,在这一叙事空间内展现了当下正在发生和已然发生的事情。当施马科夫对于官僚制度思考许久时,街道传来的狗叫声打断了他的思路,最后才沉沉入睡。另一方面,又能与街道保持适当的距离,直到夜里,街道上的狗吠声打断了他所构思的政治理念。这种平行内外联动的关系,使室内、室外相互交融,又无法将其搁置开来,从而达到一种若即若离、模糊、跳脱的复杂效果。至此,对于施马科夫来到格拉多夫城的第一天的所有行程描绘完毕,施马科夫的住所也成了一个内外场景的转换器。
四、结语
地理空间作为连接文学作品中虚幻和现实的中介,为解读作品和当时社会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格拉多夫城》既有封闭空间、开放空间,又有封闭开放相结合空间,这三个空间的建构,形成了一种叠加并共存的关系,故事情节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场景的转换而变化,并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运用地理空间描写,能够烘托故事气氛,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些地理空间的运用,使得小说整体的布局更加巧妙,将切身的经历融入笔下人物的地理空间来关注人物的生存环境,聚焦人物的性格与命运,饱含着普拉东诺夫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格拉多夫城》是一部具有地理属性的文学作品,拥有丰富的文学内涵。
参考文献:
[1]普拉东诺夫.美好而狂爆的世界[M].徐振亚,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2003.
[2]宋秀梅.不该被遗忘的文学大师——安德烈·普拉东诺夫[J].俄语学习,2009(06):48-52.
[3]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J].人文杂志,2016 (05):60-65.
[4]邹建军.文学地理学的产生[J].文学教育:中,2015 (01):04-08.
[5]谭芳.地理空间视野下的文学地理学[J].世界文学评论,2009(02):67-68.
(作者简介:赵轩盈,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