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规模学校环境适应性研究
——以湘西齐心村小学为例
2022-01-17张骏驰吉首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在读
张骏驰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在读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2020 年9 月12 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湖南省将对不足100 人的乡村小学和教育点进行科学资源配置和动态调整,旨在妥善处理学生就近上学与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关系,防止乡村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的生源流失、学生上学困难等问题。“麻雀学校”这一中国教育体系最为敏感的“神经末梢”从十多年前的撤并方案到如今的反对“一刀切”,不乏政策支持乡村“麻雀学校”蹚出一条新路。2018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2019 年湖南省发布《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实施方案》,2020 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都提出了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和建设方针[1]。
1.2 研究目的
第一,找到并探究湘西山区小规模学校生态建筑及合理规划布局设计的正确方法及低成本改造的可行性;第二,对湘西齐心村进行地域符号的挖掘从而在设计上体现传统文化。
1.3 研究意义
该项目有助于更深层次挖掘湘西乡村学校现存的问题,在信息化、现代化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核心词汇时,学校硬件设施严重落后、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实非偶然,更非本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应当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现存样态,通过适当的设计规划而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应当体现的优势,如“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精”等,让麻雀也能“飞上枝头变凤凰”。
本土文化是特有的一种文明,是文脉发展的印记与阶梯。在校园环境设计中体现本土文化,体现湘西传统苗族聚落的元素与图腾,使之具有独特性、审美性,以激发乡村小规模学校独特的生命力。富含传统文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校园耦合当地人文环境,能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意识,体现乡村学校育人的根本作用[2]。
2 现状调研分析
齐心村位于湘西州武陵山脉腹地,腊尔山山地,海拔825 m 的社塘坡乡,是湘西最古老、建筑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苗族村落之一,具有较高的教育文化价值.古村落现保存有古建筑石门7个,炮楼遗址4个,护村城堡遗址2 处。石房、石围墙、石板路多不胜数,多为清乾嘉年间修筑。即使到了21 世纪的今天,该村依然保留了湘西苗族的节日传统,四月八祭祖,祈求苗王的庇护;赶秋节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来庆祝五谷丰登。当地人日常劳作也都身着传统苗服,用苗话交流。
齐心村位于东经109°53′,北纬28°19′,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 ~17 ℃。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 467.8 mm,处在湖南省城市降水统计上游,雨季绵长且潮湿。年日照时数仅为1 269 h,相当于湖南省城市年日照时数末尾水平,比第一名岳阳少423个小时。
进入村子,沿着傍山阶梯走到顶,面前的一条石板小路将人带入齐心村唯一的一所小学。一层七字拐的低矮瓦房,砖混结构,木窗木门,是学校的主体建筑即教学楼,里面共有3 间教室及1 间办公室,每间教室约40 m2,靠近七字拐长边的一栋茅房便是公共卫生间,分为男女两个区域,这就是学校的全部建筑。教学楼前面的一处约100 m2的水泥空地被1 m 高的石板围墙围护,这便是学校所拥有的公共活动空间,整个学校三面靠崖一面被树木遮挡。由于其独特的地域位置,齐心村小学也被当地人称为“云上的学校”。
在齐心村小学就读的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因地处偏远、师资薄弱,一直由一名教师授课,仅开设语文、数学等基本课程。期间,吉首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各自所长为学生开设了英语、音乐、美工制作等学校平时没有的课程,并为他们送来了市委组织部、市团委、市妇联提供的价值近千元的学习物品。
作为典型的“麻雀学校”,其在建筑及空间布局上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校建筑体量过小,仅有3 间教室及1 间办公室,整体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150 m2,基本无法拥有正常学校教育配套的空间环境,缺少儿童所需的活动空间,如图书借阅空间、室内运动空间及食堂等。
其次,建筑为砖混结构,结构较为简单,夏季受热面积大,直射阳光无阻隔;单层,朝向考虑不周,建造比较随意,建筑材料落后,建筑功能落后;无良好的防风设计,门窗皆为木质,没有气密性;冬季雨季损失热量,建筑没有保暖性;整体陈设、外观破旧,没有传统文化的体现;由于湘西山地农村经济技术落后,没有生态体系的建立,没有资源的利用;缺乏合理的室内采暖设计,能源利用率过低,导致可用自然资源十分有限。齐心村小学航拍图如图1所示。
图1 齐心村小学航拍图(自摄)
3 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
3.1 自然环境适应性
我国生态可持续性设计已经有所发展及突破,对于湘西山区来说,应针对地域的综合气候条件,结合生态与节能技术进行创作设计,相比于传统建筑被动应对自然环境,这是更优的解答。表1 是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校园环境适应性设计应掌控的相关统计资料,包含资源种类、应对策略及适用领域等。
表1 自然资源环境适应性设计统计表
据表1 可知,乡村学校建筑布局中通风采光、建筑方位及布局形式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合理的校园规划布局能营造舒适的校园气候环境,能更好地落实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湿润多风的齐心村小学,建筑布局应该改变原先紧凑的“7”字型布局,各功能区域尽量保持宽松,加宽建筑与功能区之间的道路及空隙,保证空气流通达到自然除湿效果[3]。
建筑布局与光热环境。在年日照仅仅为1 269 小时的湘西地区,为了获得更好的日照条件,理想的布局应该是将建筑以东西方向展开,各区域之间留有空间,在保持朝南获取更多日照的同时,避免各区域建筑的相互遮挡。但由于地理因素限制,齐心村的道路及建筑基本都为南北走向(图2),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使学校建筑的主立面朝南接受更多日照,同时应注意维持较大的南北间距,避免遮挡,让阳光进入建筑。此外尽量交错布局,让每个空间都能受到阳光的直射(图3)。
图2 齐心村卫星图(谷歌地球)
图3 交错布局图(自绘)
建筑布局与风的关系。校园内良好的风环境是指在夏季能接受到凉爽的自然风,而在冬季则能通过建筑或外围护有效地抵御冷风。南方冬季的湿冷与风的速度密切相关,特别是海拔800 m 以上的山区。西北风导致空气流动加剧带走热量,使得齐心村的冬天格外寒冷。当然,如果能增加风阻,就能有效避免冷风带走热量,减少建筑的热损失。齐心村小学可在主风向临崖面选择种植耐寒性较高的常绿阔叶树种来减少风速,加强树木对于风速的引导(图4),如樟树、榕树、楠树等。
另外,学校建筑的朝向也应避开冬季西北风的不良影响,将建筑副立面正对西北,或采取内廊结构的封闭式走廊来保持热量。
3.2 校园景观适应性
校园景观包含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自然景观涵盖了地形、地貌、原生植被、河流湖泊等自然条件。人造景观指利用技术条件制造的风景绿化,如凉亭、栅格架等设施与人造植被。合理的校园景观设计更易营造让人身心愉悦的生态效果。
水景的营造是校园景观的点睛之笔,对于地域内流水资源合理利用并与校园环境紧密结合,能创造出更具亲和力、更加自然美观的水环境。流水在夏季可蒸腾降温,在增加景观多样性的同时,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学生的娱乐多样性。在营造水景的同时也要注意构建良好的循环系统,避免藻类的滋生。一些植物的栽种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校园内部小气候,比如在石墙外围护和建筑外墙窗页上种植爬山虎等爬藤类植物,一来可以在较经济的条件下绿化原本的围护结构,二来可以赋予建筑更强的生态感,分散阳光,使进入建筑内的日光更为柔和。植物在冬天可遮风保暖,在夏天可遮荫降温,减少噪以及粉尘等污染。
3.3 建筑单体适应性
在学校选址及外部环境确定以后,就需要考虑建筑对室内环境的创造及能否承受恶劣的天气的影响。优秀的建筑单体往往能将不利自然条件对在室内人的影响降至最低,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营造舒适的室内空间。在达到这样的目的同时还应避免对电力机械的依赖,仅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合适的建材选用对建筑能量进行最大化利用。
腊尔山山地昼夜温差大,潮湿多雨。为了适应地形以及防潮,传统建筑基地往往用石块石板抬高架空,与道路形成高差。区别于土家族吊脚楼的木梁支撑承重,齐心村的传统建筑是由一块块石头堆砌而成的,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非常具有当地特色(图5)。
图5 齐心村民居(来源网络)
齐心村小学作为后来修建的建筑,摒弃了石板石块,为砖混承重柱式结构(图6)。为了更好地防潮,建筑设有廊道。廊道的设计在南方很多见,能适应多雨的气候,保证在雨天通行不受过多雨水影响。学校教学楼建筑形式大多采用3 种,内廊结构、外廊结构、联排围护结构。内廊式顾名思义走廊被建筑单体包裹在内,优点在于动线集中,减少交通路线,建筑界限更为明确,同时夏季的日照受热面积较小,冬季保暖性较强,所以城市学校教学楼大多采用内廊围护结构。而在乡村基本采用外廊和联排围护式结构,教室只靠一层墙体围护隔音隔热,但通风采光较好。齐心村小学教学楼属西南朝向外廊教学楼,加上墙体门窗老化,建筑气密性极差,冬季教室里热量会从屋顶、门窗泄露,寒冷的空气也会渗入室内[4]。
图6 现齐心村小学教学楼(自摄)
综上分析,最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教学楼单体应该满足两层的体量,一层依旧采用外廊结构,保证良好的通风防潮,因为冬季较为寒冷,夏季受热更多,功能划分以课外活动为主,如借阅室、器材室等;二层为内廊结构,相对封闭,以抵御冬季寒风的影响,功能划分为常用区域,以教室、办公室为主(图7)。同时,各建筑之间,如教学楼、公共卫生间、杂物间之间应尽量保持宽松,加宽建筑与功能区之间的道路及空隙,保证空气流通达到除湿效果。
图7 结构示意图(自绘)
从建筑外观和取材来说,山地建造过程最大特征就是就地取材,在降低建筑成本的同时也能增强学校的地域性和识别性。在满足现代人使用需求的同时,外观应与传统建筑保持一致,赋予建筑独特性,同时也是文化的体现(图8)。原生建材能带给校园环境朴实自然之感,回归本真。一所有本土文化体现的学校,更能让师生找到共鸣,从情感上融入校园之中。
图8 墙体结构图(自绘)
4 校园文化的体现
湘西州齐心村作为湘西地区最古老、保存最为完好的苗族聚落之一,它的乡土文化来源于苗族悠久的历史。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5 000 多年前的蚩尤九黎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苗族先民经过战争、迁徙、嗣后等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系统。湘西苗族聚落的本土文化就是固定聚落苗族先民在漫长历史中创造出来的本土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结合,它包含了语言文字、名人故事、神话传说、风俗节日以及文物古迹等方面。乡村小规模学校硬件设施落后,资源短缺,现代化落后,则更应该体现本土文化,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4.1 文化植入价值
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文化体现,追求建筑和生态的平衡和谐,应是我们对于乡村“麻雀学校”的核心设计理念。本土文化的植入对于教学育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土学生的民族自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孩子们回归自己的文化,找到自己的根基。环境育人是潜移默化的,改善从来都离不开古老的传统,拥抱传统和现代最好的方面,也许能创造更美好的事物。让“活着的”传统能够生存下去,也许这就是可持续设计的终极要求。
中国不同地域的本土传统文化具有特殊性,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元素符号,是区别于其他地域、仅体现当地人文历史的印记。齐心村小学也能挖掘自己标志性的文化符号,突显自身的个性,区别于其他任何一所学校,彰显人文校园的独特魅力,这便是传统文化植入校园环境的独特价值[5]。
4.2 提炼文化符号
典型的文化提炼是将特定地区的文化标杆及文化现象进行艺术的生成和加工,以特定的符号或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从风俗节日来看,4 月8 日是当地苗族人民聚会欢庆的重大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天地、祭祖先、祭英雄、祭苗王。随着时代发展节日庆典渐渐加入歌舞表演元素,更加符合当代居民生活文娱的价值需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苗族古歌十分具有代表性,不管男女老幼,也不管日常或节日,兴致盎然便能哼上两句。苗族古歌分为高腔和平腔,内容涵盖了日常生产生活、历史人物与事件、风俗文化、祖上教诲等各个方面。如果将内容提炼并加以运用,对于增强民族自信、促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打造个性化少数民族校园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4.3 体现方式
坐落在广袤乡村的齐心村小学,被传统农耕文化所主导,除了在校园建设中采取生态可持续的环境适应性设计理念和绿色建材外,还应提炼本土元素、符号,在设计上体现出来,从而达到校园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湖南岳阳是屈原投江之处,为纪念屈原,全国人民都有端午包粽子、赛龙舟的传统,这种文化风气在湖南更甚,长沙和岳阳的多所中小学中建有“龙舟墙”,把影响当地文化和带动发展的历史名人图片置于其中,充分体现当地乡土文化与校园环境设计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再如,吉首市一中地处峒河下游沿岸,峒河作为吉首母亲河孕育了这片土地,因此进入校门一处景观设计便运用了山水元素,把峒河水引入校内,经过休憩的假山,象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川流不息,勇往直前。由此可看出人文符号提炼通过设计表现出来,对校园景观的塑造、教育价值的体现功不可没。
另外,将带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或古老建筑整合进校园环境设计中,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体现。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潕溪书院”就最具代表性。1513 年,苗族教育家吴鹤在此开设蒙馆,成立“潕溪书院”,历经乾嘉年间苗兵起义,毁于战争,最后在1892 年修复,如今发展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其书院建筑保存完好,独具特色,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其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学校历史文化的体现。
5 研究结论
5.1 生态可持续性设计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环境设计的主心骨
在这个以回归自然为主旋律的时代,我国生态可持续性设计已经有所发展和突破,从设计理念到建筑材料都能找到地域适宜性的正确策略。在现有政策的激励扶持下,乡村小规模学校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改进。
5.2 乡村小规模学校校园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
本文通过对湘西州乡村学校的大量调研以及对当地山地地形、气候等多方位的综合考察,提出了几点适宜且可落地的设计方法,对绿色生态设计进入湘西乡村小规模学校有积极推广作用和探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