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红色旅游热点分析与文献服务探讨

2022-01-17王海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文献

王海洋

(南通市图书馆,江苏南通 226007)

地方文献资源是反映地域历史特色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必要举措,也是图书馆服务深化的有效路径。而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特点和广泛影响,其更多地内化为一种革命精神,为后代传承与发展,更应得到广泛重视与传扬。图书馆作为馆藏资源的重要阵地,理应提升红色文献资源建设水平,保护革命性成果,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1 概念

红色文献一般指由党机关或者根据地出版的各类文献资料,涵盖著作、文件、书籍和报刊等。其记载着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心路历程,是民族精神和时代使命的有机统一,是进行革命教育的前提和依托,是党和人民宝贵的思想财富。

2 地域性优势

红色文化建设有助于展示城市形象,涵养城市文化特质,带动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南通为例,近代兴办实业浪潮袭来,张謇作为南通的代表人物,将先进的思想引入南通,产生了深远影响。据统计,南通全市现有革命遗址位居全省第二,这些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保存完整,也有相当久的时间跨度。

3 红色旅游与文献热点分析

该文数据取自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4月27日,检索关键词为“红色旅游与文献”[1]。其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整理,一共获得237 篇文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形成对国内红色旅游与文献研究的初步认知。

如图1 所示,中国红色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增长势头强劲,从2005年开始研究文献的数量逐渐增加,总体呈攀升之势,在2015年与2017年有所回落,但在2017年后迅速上涨,至2020年末仍保持上扬态势。

图1 红色旅游文献年度分布

3.1 研究作者分析

通过论文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发现 (见图2),国内红色旅游与文献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能力突出的研究者,有万武龙、武志强,肖灵聪、杨东方等。其中,张河清、陈宁英和谭曙辉三者之间关联度较高,有合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作关系,学者们发表了大量探讨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之间关系的论文。

3.2 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对相关发文来源机构分析得出 (见图3),位于红色革命圣地的相关院校在研究红色旅游与文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史料丰富的价值资源。其中,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延安大学图书馆三者表现突出。因此,带有红色历史气息的城市院校是研究红色旅游发展和文献考究的主力军。

图3 研究机构网络分析

3.3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来探寻红色旅游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在图谱中(见图4),红色旅游居中,它的频次和网络中心度均为最高,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资源等次之。结合文献分析,可以发现红色旅游是中心议题,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资源价值探讨。

图4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3.4 突现词信息分析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层次得到提升,旅游出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红色旅游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关注。通过绘制凸显词信息表(见图5),可以看出红色文化是贯穿近些年来的热议主题,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的红色旅游开发战略也产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后,在资源利用开发方面,红色文化的历史地位愈加突出,红色资源也成了区域规划价值导向的风向标。

图5 凸显词信息分析

3.5 红色旅游研究的发展路径

不同时期背景下的研究主题往往也不尽相同。20 世纪末,“红色旅游”的概念首次提出,经过若干年的践行与发展,其主体内容得到丰富和延伸。通过绘制发展路径研究图谱,探寻红色旅游的成长轨迹。

如图6 所示,红色旅游在2005—2009年期间处于快速发展态势。文献资源得到开发研究,红色旅游热潮兴起,各地因地制宜,纷纷探索出带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自2010年以来,红色旅游处于繁荣发展局面,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主体讨论明显增多,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其中,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红色旅游与思想教育等成为当时阶段性热点议题。2020年以来,其发展进入深化阶段。红色旅游的作用域更加宽广,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相互关系愈加密切。这一阶段的研究包括红色旅游的文化传承,研究方法更加倾向于精细化、定量化。基于此,伴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在红色旅游中所发挥的价值作用得以显现。公共图书馆可依托自身条件,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展陈红色读物,助力研学游,运用智慧科技,为观光游览打造沉浸式体验。

图6 不同年份的热点关键词及其引用关系

4 红色文献管理之现状

4.1 思想认识不足

图书馆职能部门对红色文献的整理加工工作缺乏关注度,至今也未出台有关红色文献整理的相应文件,更没有统一的收集规划[2]。某些图书馆的职能定位还停留在收藏为主的初始阶段,深入细致的收集整理工作未得到有效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阻力颇深,未能形成地区间信息互通,管理上各自为政,这直接阻碍了馆藏红色文献影响力的有效传播。

4.2 协调分工不明

红色文献收集整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作过程。虽说馆际间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在持续推进,但就目前来看,各部分仍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与协作,有很多经典红色系列藏书出现破损或者缺失,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4.3 科学管理不善

红色文献管理不光是缺乏统一规划,在条例细则上也并未做出相应规范。馆藏文献呈零星分布,版本多样,载体各异,生产出版商也不尽相同[3]。针对不同来源的文献史料,在路径分类上未能分门别类地进行标注,在编制高质量目录索引、专题数据库等方面也存在滞后,没有实现良好的科学管理,影响了红色文献的陈列和检索,不便于开发和利用。

5 红色文献建设之对策

5.1 建立完善红色文献系统

图书馆作为红色文献资料的负责单位,应充分利用馆藏基底,以库存图书为基础,充分盘活资源优势。在思政类图书当中,精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建理论书籍;在文学类作品中,可挑选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等题材的小说。综上,对此进行周期性展出,打造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性质的文化阵地[4]。

5.2 深化提高信息资源效力

红色文献资源建设秉承读者至上的理念宗旨,在文献编目加工的过程中应科学地进行标引与揭示,加大对主体内容的扩充与挖掘,提高红色文献的服务水平[5]。同时,公共图书馆可深化馆际间交流,与高校图书馆加强服务对接,建立红色文献信息服务平台。

5.3 加大推动红色旅游宣传

图书馆要发挥人文资源优势,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公共图书馆可结合线上线下并行模式,一方面举办实物展等特色活动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利用公众号,以视频等生动形式助力红色旅游资源推广,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6]。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地方城市的文化名片,公共图书馆作为区域发展的信息宝库,两者应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经济发展持续助力。

6 结语

红色文献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优秀的教育价值,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色旅游带动了地域间文化传播,让红色文献“活”起来,是推广红色文化交流的有机载体。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馆藏和文化推广之地,要充分将上述二者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依托地方文献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助推红色文化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红色文献
红色是什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红色在哪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红色旅游
追忆红色浪漫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