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精细化管理对策思考
2022-01-17吴昊旻
□吴昊旻 王 勇
一、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起源于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管理方法,其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其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安全管理精细化就是要求将项目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解、细化、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安全精细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一)岗位职责精细化。精细化管理的显著特点就是按流程运作,而安全文化的根本还是离不开人,合适的人员岗位分配能根本解决很多安全隐患。通过“矩阵式模型”的绩效流程系统排列部门间人力资源的需求,形成人员补充体系。这就要求明确各岗位的安全/技术责任,按职能/技术的工作特点设岗,实现人与岗位的合理配置,从公司市场需求分解到压力传导的双重角度,协调各部门战略发展的需求,不断勾画适合公司自身的“矩阵式分层分类”的考核体系,同时考核评价体系应让员工参与其中。此举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提升了个人对公司业务范围的全面认识和熟悉程度,摒弃了部门间的文化/技术壁垒,也提升了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作业现场标准化和可视化管理。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程度很高的、综合性强的管理科目,而标准化和可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标准化即编制标准化的检查表格,标准化的检查表格和可视化管理就是充分利用了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视觉感觉新鲜来引导、规范和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保障安全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可视化是将管理制度和流程以一目了然的方式在现场呈现,使得无论是谁都能判明是否存在异常,判别精度高,且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谁都能遵守,谁都能使用。推进现场实施项目的可视化,可以提升全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实现全员自主化管理、自我控制。
下面以核电现场反应堆厂房内物项存放为例简单介绍一下作业现场标准化检查和现场可视化操作的方法。核岛内存放物件的要求有以下几个要求(如图1所示):按要求在地面上铺设工作布、设立隔离警示(使用黄黑警示、污染场地使用RP警示)、禁止存放易燃和可燃品、物料摆放整齐、缝隙处安装防落物挡板、堆放高度≤1.5米、核安全设备附近堆放需固定、避开安全通道和消防设施及KRT探头、在作业区出入口处悬挂存放单。
图1
通过安全检查单和可视化图册管理,可以将复杂的信息如安全规定、生产要求等具体化和形象化,并能实现安全管理规定、生产要求等与现场实际生产活动相结合,从而实现各岗位人员规范操作,有利于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兼职安全员的作用,确保了安全措施的落实到位,也为兼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提供了检查标准和依据。同时,通过安全检查单和可视化图册实施,对新员工的培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建立其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习惯,更有利于促进人人都是安全屏障的安全理念和作业班组自主化安全管理的落实。
(三)违章治理精细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告诉人们每一起重大事故的背后都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或违章。因此也可以说隐患和违章是事故诱发的根源,不能消除隐患和违章,就不能消除事故。而违章又具有隐蔽性、习惯性和顽固性等特点,这就导致了反违章是一项艰巨而又艰辛的任务,这也使得违章治理精细化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并常抓不懈,通过各种手段,力求将违章现象降低至最低水平。
违章治理必须从工作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每个工作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类违章,特别是在可视化工作流程中,对每道工序中可能存在的违章,应作出相应的提醒,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并对各类违章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在生产现场分析出该生产现场可能存在的违章现象,并在生产现场人员出入口张贴或通过影音视屏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对于生产现场的工作班组,工作负责人应仔细了解班组成员的业务能力、性格和习惯,分析出班组成员可能会出现的违章行为,并进行反馈和学习,采取提醒或相互监督的形式降低违章风险。
在违章治理过程中,对检查出来的违章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当场纠正,对于难以当场纠正的违章行为,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将整改要求落实到人,限定整改时限,并定期检查;建立违章台账,对于存在多次违章的个人或班组,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从严从重处罚,停止相应的工作授权,经相关学习和考核合格后方能再次上岗,并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对于反违章有力的班组或个人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公司内表扬;对于违章现象要追根溯源,查出违章的根本原因,从根源上找出管理或技术上漏洞,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风险分析控制精细化。安全源自于好的预防,危险受制于控制,事故往往发生在失控之中,一般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根据人、机、料、法、环进行风险分析和防范,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只有将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做到分析准确、全面,防范措施有效,才能保证工作的安全、高效的完成。
风险分析的重点就是找出整个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并设置防范措施。在精细化管理中,一是应从可能造成危害的施工环境、设备设施,作业用到的物料、作业所使用的方法、参与作业人员行为规范等方面,根据可能导致事故原因、类别,列举各种危险点,设置防范措施,这样既能正确地引导工作人员在风险点识别过程中充分认识危险源,又能增加工作人员对防范措施的理解;二是对每项工作进行细化,认真分析每道工序直接存在的联系,分层次列举出需要进行危险源分析控制的具体歩序,并在可视化管理流程中标注。
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准确、全面查找和分析未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并提前做好各项预控措施。由于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且其具有不确定性和隐藏性,这就导致工作人员在风险的识别具有较大的难度,这也要求工作人员在风险识别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对风险进行识别。对于人、机、料、法、环中可以轻易识别的风险源,可以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分析或相应的经验判断等方式进行查找。而对于那些情况复杂,凭现有的经验或分析难以作出判断的隐藏的危险源,就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手段加以分析和查找。对于此类风险识别方法:一是调研或调查公司和行业内部或其他行业类似的相关作业过程发生的事件/事故为案列,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以总结经验反馈的方式进行查找;二是从危险源存在的普遍机理,通过沙盘推演,认真分析总结实施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风险;三是通过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相关数据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去伪求真,由外及内认真分析研究总结,查找出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等。通过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的识别、评估后,可根据风险等级高低制定不同风险应对策略;同时确认落实风险应对责任部门,对已得到认可的风险应对措施担负起职责;由责任部门采取密切跟踪的手段针对等级高的风险进行重点监控,以尽量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对于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对风险较高的作业项目,还应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监控。
(五)培训教育精细化。安全教育培训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有必要制定一个严密的计划,有序开展,同时应结合公司的总体规范,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岗位要求、薄弱环节等制定相适应的培训计划。因此可以将公司的安全培训分为通用培训和专用培训,通用培训主要注重于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规定和公司管理程序的宣贯等,专用安全培训主要注重于岗位安全培训,结合可视化管理教材,对该岗位员工实现全方位的安全培训。比如说对于新入厂员工应从安全基本知识、安全规程和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规定和公司管理程序开始,逐步过渡到部门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最后结合可视化管理教材对其进行岗位安全教育。针对不同的岗位实行不同的安全教育,这样让每位员工都能达到真正懂技术、通安全、会管理的目的。
开展相关岗位经验反馈学习,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并通过经验反馈学习的形式反馈到相关部门。经验反馈是防范事件重演,提高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有效手段,经验反馈体系的建立,能够持续优化安全管理,从而提升安全水平。
三、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个人人参与、流程控制、全面管理的系统工程。安全工作,要做好,就必须做到又“严”又“细”,“严”是指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执行、严厉惩罚。“细”是指细致工作、细致分析、细致控制、细节考虑。这就要求公司内的每一位员工有着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关注每个环节,严格把关,这样就使公司的安全管理真正达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是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安全管理最优化,实现安全管理提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