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胃肠激素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2022-01-17刘伟然孙映雪邢秀玲王明星杜美容

河北中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医者

刘伟然 孙映雪 王 巍 邢秀玲 王明星 杜美容

(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河北 唐山 063000)

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以呕吐、腹泻、腹痛、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多伴有不同程度脱水,如不能及时纠正,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心肌损伤、酸碱失衡等,甚者危及患儿生命安全[1-2]。西医临床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以补液联合调节肠道生态平衡、退热等对症治疗,但部分患儿可出现病情缠绵、好转恶化交替现象[3-4]。2020年1月—2021年3月,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75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175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胃肠激素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350例均为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轮状病毒性肠炎住院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腹泻病的诊断标准,并经病原学检测证实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所导致[5]。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泄泻的诊断标准[6]。

1.2.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6个月~5岁;对患儿整体情况及病情评估后适合本研究用药指征,患儿家属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3 排除标准 伴有重度脱水、器官功能衰竭、抽搐的患儿;患有先天性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入组前已经进行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治疗的患儿;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西医常规治疗。根据患儿脱水程度、电解质丢失情况,针对性进行补液治疗,轻度脱水按50 mL/kg体质量,中度脱水按50~80 mL/kg体质量,少量多次口服补液盐,以维持患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同时给予益生菌类药物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并针对发热患儿及时给予退热治疗。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1.3.2.1 小儿推拿 ①补脾经:医者用拇指指腹,沿着患儿拇指桡侧,从指尖推向指根,100~300次。②清补大肠经:医者用拇指指腹,沿着患儿示指桡侧,从指尖向指根来回推之,100~300次。③运土入水:医者用拇指指腹,从患儿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大小鱼际交界处凹陷中)推至小指根部,100~300次。④逆时针摩腹:医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并拢,在患儿的腹部做逆时针环形摩动,5 min。⑤推上七节骨:医者用拇指指腹,从尾椎骨端长强到小儿命门自下而上做直线推,20~30次。⑥按揉足三里:医者用拇指指腹,按揉双侧足三里,30~50次。⑦捏脊:医者用拇指指腹与示指、中指指腹对合,沿脊柱两旁,从长强至大椎,由下而上连续地夹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5次。⑧呕吐或腹痛患儿加分推腹阴阳:医者用两拇指指腹自剑突沿肋弓角边缘向两旁分推,100次;发热患儿加退六腑:医者用并拢的示指、中指指腹,沿患儿前臂尺侧,由肘横纹推至腕横纹,100~300次。治疗手法要轻缓、柔和,轻重程度以皮肤稍发红为宜,推拿顺序先上后下,先上肢,再胸前、后背,最后下肢,每日1次。

1.3.2.2 中药穴位贴敷 中药组成:吴茱萸1 g,肉桂1 g,补骨脂0.6 g,生姜1 g,干姜1 g,丁香0.6 g,蒺藜0.6 g,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用姜汁调和成膏状。取穴:神阙、天枢(双侧)、中脘、脾俞(双侧)、胃俞(双侧)、足三里(双侧)。推拿治疗结束后,取适量中药膏敷于上述穴位,医用胶布固定,贴敷4 h左右,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5 d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变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相关试剂盒由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②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CRP水平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IL-6、TNF-α水平采用ELISA检测,相关试剂盒均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 疗效标准 显效:患儿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轮状病毒检测为阴性;有效:患儿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明显改善,轮状病毒检测为弱阳性或阴性;无效:患儿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温仍未正常,轮状病毒检测仍阳性[5]。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2可见,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MOT、GAS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MOT、GAS水平变化比较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胃肠激素MOT、GAS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胃肠激素MOT、GAS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2.3 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CRP、IL-6、TNF-α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CRP、IL-6、TNF-α水平变化比较

由表4可见,2组治疗后炎症指标CRP、IL-6、TNF-α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炎症指标CRP、IL-6、TNF-α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小儿由于消化免疫屏障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导致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病因,好发于秋冬季节,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起病急,常以呕吐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腹泻、低热,多为大量水样便,有恶臭,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与酸中毒[7-8]。研究表明,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引起患儿渗透性脱水,可伴有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引起心功能、肾功能损伤,甚者危及患儿生命[9]。临床尚无治疗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物,主要根据急性腹泻的治疗原则采取对症治疗,对于轻、中度脱水患儿可采取口服补液盐的方法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中毒情况[10]。调节肠道菌群也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方法,通过建立有益菌菌群,从而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肠道微环境,建立肠道免疫屏障,促进患儿病情恢复[11]。

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清·陈复正《幼幼集成·泄泻证治》有言:“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加之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知自调,若饮食不当,邪毒外侵,损伤脾胃,则运化失职,水谷停滞,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升降失常,清浊不分,合污下趋则为泄泻。故治疗应以健脾理气、化湿止泻为主。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指导,运用各种推拿手法刺激,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而达到调整脏腑、调节阴阳、治病防病的目的[12-13]。我们所用小儿推拿手法中补脾经手法健脾胃,补气血;清补大肠经手法温中止泻,涩肠固脱;运土入水手法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逆时针摩腹手法培植元气,健脾止泻;推上七节骨手法温阳固涩止泻;按揉足三里手法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捏脊手法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分推腹阴阳手法健脾和胃,理气消积;退六腑手法凉血退热解毒。中药穴位贴敷也是中医特色疗法,能够同时发挥中药和穴位的双重治疗功效[14-15]。我们所用方药中吴茱萸、补骨脂为君药,二者联用可温脾止泻,散寒止痛;肉桂、蒺藜为臣药,起到散寒祛风止泻功效;干姜、丁香为佐药,温胃止呕,暖脾行气;生姜为使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所选穴位中神阙温阳利水,通经行气;天枢为大肠之募穴,疏调肠腑,理气行滞;中脘为胃之募穴,和胃健脾,降逆利水;脾俞、胃俞分别为脾、胃的背俞穴,健脾和胃,利湿升清;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穴,为传统保健要穴,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小儿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共奏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温中止泻的功效,同时能够避免小儿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16]。

胃肠激素是由胃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一类激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MOT能促进和影响胃肠运动,GAS能够刺激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MOT和GAS水平升高可使肠蠕动加快,胃肠道消化液分泌过多,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17]。CRP、IL-6、TNF-α都是临床上常用的炎症相关指标,对评估患儿病情和预后均有重要指导意义[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肠激素MOT、GAS水平和炎症指标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小儿推拿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抑制胃肠激素MOT、GAS分泌,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疗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肠炎医者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昆明地区1570例轮状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