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之辩
2022-01-16杜祥
杜祥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紧接着,从中央到教育部,再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以气吞山河的决心、疾风骤雨般的力度,推动“双减”政策切实落地。
一时间,“双减”成为教育领域,乃至全民热烈讨论的教育话题。与此同时,对“双减”的一系列质疑随之而来:学生作业减了,知识巩固不足了,再加上没了课外培训的辅助,考试分数肯定得下滑,怎么能保证考上好高中、好大学?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教育界委员时提到:“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
那么,在“育人”(素质教育)与“分数”(应试教育)面前,我们到底该怎么选,如何破解二者的矛盾?關键是要厘清二者的内涵与关系。
教育的本义是育人,是引导和激发出不同人自有的潜能,加以发展,使其具有适应社会、改造世界的必备能力与品格。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品德高尚,有理想与信仰,能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有健全人格,有扎实学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全面发展,内心坚定、安宁、幸福的人,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本义。
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大行其道:唯分数,唯名牌大学,学校不惜消耗学生学习热情,不尊重生活,不尊重教育规律,死填硬塞,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目标,大批校长、老师、家长打着教育的幌子,成了唯分是图的“资本家”,成为半夜鸡叫的“周扒皮”,肆意压榨学生的时间,以伤害学生一生的幸福和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实现自己的经济与政治利益!
有人会说,素质教育会导致没高分,上不了好大学,学生没前途,家长不满意。
事实上,素质教育从来不排斥分数,但素质教育的分数与应试教育的分数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素质教育的分数是以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习规律、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必备能力与品格为核心,科学施教。教师要真正点燃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好学、乐学中取得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优秀成绩,高分是水到渠成。
这也是“双减”政策真正的任务目标: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学生的学习才是快乐学习。所以,素质教育不是吹拉弹唱,不是不管分数的空中楼阁。
而应试教育是唯分数论,学校从校长到教师,目中无“人”,只有分数,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事实上,分数也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成为圈分工厂,教师成为流水线工人,学生成为学习机器,分数成为冷冰冰的产品,被大红纸装扮起来,挂在学校门口,以招揽更多更优质的学习机器。
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是以立德树人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有科学的教育理念,精准把握当前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政策,以及我国中、高考考试评价体系,并能落实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落实在课程与课堂中。
学校着力构建科学丰富、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尊重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力,教师用自己对学科的热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应试教育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没有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尊重教育规律,不了解学生真正学习的过程,不懂得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一味地将所谓的知识点硬塞给学生,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会引导学生自学,课堂满堂灌,死板硬套教参,照本宣科,自身对教学内容没有深度理解与热爱,课堂没有设计,效率低下,没有品位,没有美感,味同嚼蜡,了无生趣。
课后只会让学生低效率地重复练习知识点,蛮横无理,盲目瞎干,事倍功半,低效苦干。学生苦学、死学,低效学,最终厌学!有点悟性的学生,可能坚持苦学,取得所谓的高分数,但耗尽了对学习的热情,高中一毕业,发誓今生不再学习。
悟性和自律意识差点的学生,连可怜的分数也拿不到,从此自信全无,甚至失去对任何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长期以来,我们困在应试教育圈子里不能自拔,唯分数,唯清北,很难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也很难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双减”政策为契机,学校、教师、家长应该深入理解、学习“双减”的内涵,解放思想,主动拥抱改革,为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立贡献力量。
(摘自《民生周刊》2021年第22期。作者为人大附中教师、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 本栏责任编辑 赵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