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冬奥,北京城市有机更新再进一步
2022-01-16李子晨
李子晨
成功的城市事件可以让城市在短期内发生嬗变,极大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吸引投资和人才,实现城市功能复兴与竞争力的提升。在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后,2022年作为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地,北京成为有史以来首个“双奥之城”。两届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的城市发展和更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2008年举办夏季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将带来哪些新“北京机遇”?北京的社会和经济又将有哪些新发展?
日前,戴德梁行发布《北京冬奥会大事件推动下的城市更新》报告指出,与2008年北京更注重以崭新面貌亮相世界舞台相比,2022年冬奥会,北京在城市更新层面更加聚焦城市的产业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民生福祉以及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同时,与其他大事件类似,北京将借冬奥之机重塑整体的产业和发展格局。
无一例外,大事件的发生会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城市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笔投入,在本地需求水平较低时提供一个超前的发展,并作为大事件遗产在之后的城市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成为城市发展轨迹跃迁的突变性因素。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彼时正值日本经济在二战后快速复苏,人口从1945年的349万人猛增至1963年的1000万人,城市已经难以满足经济和人口快速发展的需求。东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成为东京城市更新的契机。为此,日本投入了超过30亿美元对东京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重建了城市。
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7年,北京的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幅达23.1%,远超“后奥运时期”的8.8%和冬奥申请成功之后的2.6%。在2022年冬奥会筹备期间,北京的城市更新更加注重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京张高速铁路和延崇高速的通车使得北京至延庆、张家口赛区的时间大幅缩短。此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投入使用也有效辐射京津冀核心区域,进一步推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一体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尤其是2015年《京津冀協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使张家口市的产业定位逐渐调整,第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由2014年的41.87%上升至2019年的55.57%,5年间上涨近11个百分点。
冬奥会对协办城市张家口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凸显。截至2019年,张家口全市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为8605万人次和1037亿元,分别比2015年上涨123.6%和243.8%。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近年来国家与地方政府相继发布了多个政策促进城市更新向新阶段迈进。在“十四五”规划中,城市更新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并相继出台多项条例及发展纲要来促进城市更新健康平稳发展。对于北京而言,“十四五”期间,由政府规划作为引领,提升基础设施、优先民生、严控总量和产业升级是城市更新的主题。
城市更新的过程同产业的升级相辅相成,随着北京城市定位的变化,城市产业结构也逐渐从几十年前以工业为主向如今以服务业为主不断转变。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达3.03万亿元,分别是2008年的3.3倍、2001年的11.4倍,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也从2001年的68.7%上升至2008年的77.67%,再升至2020年的83.8%。
第三产业的增长直接拉升了北京写字楼和零售市场的需求。“后奥运时期”,北京写字楼市场需求呈井喷态势,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租金一路飙升,2009年至2011年北京写字楼租金翻番且一直居高不下。同时,居民收入的增加也推动了零售物业的需求。这个阶段伴随着大量写字楼和零售物业的新增供应,戴德梁行研究部统计,2007年—2009年,北京入市的优质写字楼及零售物业分别达286万平方米和320万平方米。
同时,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冬奥会的带动下,北京新兴商圈也将迎来更多消费升级。选址中国数据显示,2019年共计有878家首店落户京城。随着“首店2.0版”政策效应逐步凸显,2021年前三个季度北京首店开店数量达到696家。北京市商务局也表示,至2025年,北京计划吸引国内外品牌在京开设首店数量达到3000家以上。未来几年,伴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北京将迎来消费多中心的发展格局。中心城区将更多地对传统商圈和老旧商业项目进行升级改造,为其注入新活力。
戴德梁行首席政策分析专家、北区研究部主管魏东表示:“作为首批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北京一直将减量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后冬奥时代’,北京的城市更新相信会在减量发展、疏解整治和有机更新三个层面获得平衡,找到一条有效的资金保障路径推进有机更新的持续、良性运行,为其他城市的更新创造样板。”
(摘自2021年12月23日《国际商报》。作者为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