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基础教育学校幼小衔接双向策略研究
2022-01-15陈红兰
陈红兰
摘要:在中小幼一体化基础教育学校,幼小衔接可以使幼儿更好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使幼儿有实力、有信心、快乐自信地融人到小学生活中。但在现实当中,不管是幼儿园或是家庭以及学校在幼小衔接问题上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解误区,从而导致幼儿衔接过程中产生颇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一体化基础教育学校为例,对幼小衔接双向策略的有效落实进行论述。
关键词:幼小衔接;双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幼小衔接是指通过相应的措施,确保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及时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为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幼小衔接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从“双向互动”的角度出发,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确保其顺利进行。
一、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交流还不充分,具体体现在教育理念以及对幼儿了解方面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其次是幼儿对学校的认识不够深刻,情感和情绪差异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出现情绪紧张、压力加大的原因所致,幼儿在比较陌生的环境中,情绪相对低落,思想负担过重;最后,幼儿缺少必要的规则意识,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未养成良好习惯的幼儿来说,进入小学后会感到难以适应,造成这部分幼儿在学校无法良好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解决方法
首先是要增强小学和幼儿园相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主要包括双方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幼儿与小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两个方面。在教师层面,小学教师要加强对幼儿日常表面的了解,帮助教师更快发现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优点与缺点,让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更快、更好融人到小学学习生活中。与此同时,小学老师还应该更多接触幼儿学习,了解幼儿的身心和学习特点,为孩子们创造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直观化、形象化的演示与操作,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幼儿与小学方面的沟通主要表现在让幼儿更多地了解小学生活,比如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里邀请幼儿到小学里与小学生一起开展活动,进行各种游戏,帮助幼儿更具体的熟悉小学学习生活;针对幼儿的疑惑,老师要为幼儿细心解答,还可以根据幼儿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带着问题去了解小学,以此打消幼儿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心理,让幼儿向往进入小学学习生活;其次,要加强儿童相互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可以借助主题活动、游戏等活动的开展,使儿童的活动范围得到扩充,加强儿童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儿童在与人的沟通当中,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让儿童了解,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当中,要勇于发现并承认自己的缺点,予以积极改正。
二、一体化学校幼小衔接双向策略
1、共研同修,架设幼小衔接课程纽带
所说共研同修,是摒除过去幼儿园与小学“分别低头拖车”,沉溺于所在学段当下课题设计,无法有机会“往下延展”或“朝上眺望”的单一化片面性的思想观念,试着构建幼儿老师与小学老师相互间沟通交流的途径,一同制定入学过渡阶段与入学稳定期的课程计划,在互相沟通、争议发问、资源共享、达成一致中完成换位思考,一同探寻最合适地衔接策略与具体方法。幼儿老师和小学老师一同深入分析幼儿园大班幼儿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性及差异,掌握衔接工作上出现的死角,再现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进而缓减坡度设计。共研同修应该是互通式教学研究。幼儿老师和小学老师互相处于另一方的角度上对活动专题予以一些专业性提议,改善活动计划,增强活动目的性。共研同修更加是互帮互助式教学研究。幼儿园和小学可以一同查缺补漏,互相予以重要讯息,全方位考量幼儿和家长的喜好点及侧重点,重要时刻予以必不可少的协助,构建老师、幼儿、家长三方联合共育的工作机制。
2、深化课改,重视过渡性适应
单一化的、片面化的互动交流规划只可以给幼儿提供零碎的经历贮备,幼小衔接规划应该是注重衔接,极度统一化。老师唯有将幼儿的心理、生活、社交和学习筹备极度融进常规化的课程改革中,将主干课程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将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作为幼儿教学与进步的主要基调,才可以协助幼儿由浅入深、有效充分地得到进步,增强其升学适应能力。所以,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发设计应该是所有课程内容的开发设计,也就是构建“大班下学期+暑假预备期+一年级上学期”的课程内容,协助幼儿在有目标、有规划的内容推动中“脚踏实地”地完成升学筹备和升学融入。
3、以书为媒,搭建多元成长平台
学校利用评比书香课堂、举行幼小读书沙龙活动、进行角色互换课堂等方式方法,助力幼儿加强对小学生活的熟悉,让幼儿可以更好地触碰到小学的实际情况,以此实现有效衔接。
例如,幼儿园大班组织开展了晨间诵读主题活动,老师利用每天诵读的方式方法将小学低段需学的70首古诗词教授给幼儿,助力幼儿在高声诵读、群体诵读和小队接龙中体验传统经典,塑造语感,建立信心,逐渐养成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还可以利用区域游戏的方式,为幼儿园大班幼儿专门设置“幼小衔接区”,将成语典故、量测、写字、读书等阶段目标隐藏在自制教具中,助力幼儿在做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地提高思维能力与专注能力。
4、家校联动,促进家长角色转换
个体层面,建立家庭自修服务平台运用《新生开学指导指南》中“对学生家长朋友说的话”向学生家长推广为幼儿开学要做的生理方面、心理状态等层面的准备工作,并对“幼儿不习惯校园生活怎么处理”等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实施专题解疑,向新生家长传达合理的家教讯息,助力家长实现从养育者向学习合作者的角色转换;班集体层面,构建沟通交流服务平台,老师运用微信聊天群,安排学生家长举办相关的话题沙龙活动,助力学生家长处理亲子教育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在互动学习中促进亲子教育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层面,构建专业人士引导平台。聘用专业人士为学生家长讲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方向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家长发现亲子教育的方向。
结语:总的来说,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都获得了相应的成绩,为小朋友们给予了许多的助力。但是我们还需要意识到幼小銜接中普遍存在的许多问题,加强幼儿园和小学相互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主要包含彼此老师的互动交流、课程内容的互动交流和衔接方式方法的互动交流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李静.基于儿童关键经验的教师专业发展诉求[J].教师发展研究,2019,3(01):48-54.
[2]赵宇.幼小衔接工作内涵与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
[3]王绍平.浅谈幼小衔接中培养孩子任务意识的策略与方法[J].学周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