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诊断结节性多动脉炎1例
2022-01-15陈卓李原赵赟赟王茜
陈卓,李原,赵赟赟,王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北京 100044;*通信作者 王茜 wangqian20135@163.com
1 病例简介
男,67岁,主诉:2017年10月口腔操作3周后发热,体温最高39.8℃,伴咽痛、双下肢酸痛及全身乏力。给予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治疗后体温39.2~39.8℃,病程中临时给予地塞米松5 mg退热后体温降至36.8℃。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73×109/L,红细胞沉降率86 mm/h,C反应蛋白197.34 mg/L。体格检查:下肢肌力Ⅳ级,伴压痛,皮肤未见明确异常。腓肠肌活检提示:左腓肠肌呈神经源性损害,左腓肠神经呈慢性混合性周围神经病理改变。18F-FDG PET/CT 检查考虑为中动脉受累为主的血管炎可能性大,并可见全身炎症反应所致的脾和骨髓非特异性异常摄取(图1A~E)。下肢动脉造影提示:双侧腓动脉远端节段性狭窄甚至闭塞。结合患者病史、体征、腓肠肌活检、18F-FDG PET/CT和动脉造影表现及对激素的治疗反应,参考美国风湿病学会1990年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的分类标准[1],最终临床诊断为PAN,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双下肢酸痛症状明显好转,复查18F-FDG PET/CT下肢血管异常摄取基本消失(图1F)。
图1 男,67岁,PAN。18F-FDG PET/CT最大密度投影示:沿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走行区弥漫分布的索条状FDG摄取增高(A);其中沿股动脉及其分支走行的条状FDG摄取增高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2.1,相应部位CT未见明显异常结构改变(箭,B,由上至下分别为PET、CT及融合图像);沿腘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走行分布的条状FDG摄取增高灶,SUVmax为2.3(箭,C,由上至下分别为PET、CT及融合图像);另见脾FDG摄取与肝相当,SUVmax为2.5,体积及密度无明显异常(箭,D,由上至下分别为PET、CT及融合图像),富含红骨髓区域骨FDG摄取弥漫性增高,SUVmax为4.1,相应部位CT未见明确骨质破坏(箭,E,由上至下分别为PET、CT及融合图像);2018年10月复查18F-FDG PET/CT,最大密度投影示原下肢血管异常摄取减淡、消失(F)
2 讨论
PAN是一种累及中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好发于50~60岁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肌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同时可因炎症血管狭窄、堵塞或微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局部症状。病
变常累及周围神经系统及皮肤组织,内脏器官等亦可受累。PAN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表现,疾病活动期常见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升高、贫血、白细胞增多等,其形态学影像特征是囊状或梭形微动脉瘤形成。典型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动脉节段性受累,动脉管壁肿胀、管腔狭窄,全层炎症细胞浸润伴纤维素样坏死及肉芽肿和管腔内血栓形成。目前临床诊断PAN可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0年的分类标准[1],但该标准的诊断效能欠佳。
18F-FDG PET/CT的肿瘤学应用已得到广泛认可,而近年其在炎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尤其在发热待查病因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势[2-4],但有关PAN的报道少见。本例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且抗生素治疗无效,不仅病因诊断困难,而且难以确定病变部位,18F-FDG PET/CT通过炎症细胞对FDG的高摄取显示出病变血管,对于此类病变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意义。本例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与以往个案报道类似[5-6],均表现为双下肢血管的条网状FDG异常摄取,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随着症状缓解,病变血管对FDG摄取也减低,表明18F-FDG PET/CT在PAN诊断和治疗随访中具有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