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浅谈
2022-01-15周姣岚
周姣岚
(徽商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攀升。随着全球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迎来了新的考验,面临这样的机遇挑战,如何引导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将个人事业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尤为重要。本文将探索对《基础统计》课程的思政建设,将严谨仔细、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
1 《基础统计》课程思政定位
基础统计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后学生毕业工作的重要工具课程,但当今自主招生学生的增多,使在校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所下降,在接触到与数学有关的内容时会有畏难情绪。而基础统计课程中涉及到很多关于数学的内容,且计算过程烦琐,公式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目前的在校学生是一种挑战。
当今大数据时代,《基础统计》对于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而在应用过程中结合电子信息技术亦是一大趋势。数据的正确性可以保证学生工作的高效率,提升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数据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
2 课程设计思路
以基础统计基本概述入手,借助视频教学法播放统计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中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基础统计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梁前德主编的《基础统计》(第五版),在讲授过程中,由于当前学校的学生有70%由自主招生构成,而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较低,故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程度,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特点,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重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依据学情确定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基础统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职业素养、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中。将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第一章概论,第二章统计调查,第三章统计整理,第四章静态分析指标,第五章动态分析方法,第六章统计指数。
课程思政教学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树立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学生特点,就要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将计算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并将其简单化,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德育育人更好的结合。
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围绕《基础统计》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见后页)。
表1
3 《基础统计》课程思政设计的启示
首先加强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自己先做到,先相信,才能给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作为专业课教师要坚定“四个自信”,积极学习党史等主题教育,以更好的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学生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在工作时要准备充分,爱自己的职业,并充满热情,为学生传达好的职业规范教育;在学术研究方面,要遵守职业道德,在研究过程中,要精益求精,做到工匠精神,为学生传播良好的学术规范教育;在生活中要充分关爱学生,在碰到有困难的学生或者老师时能够及时的提供帮助,为学生传播感恩教育。
其次,在课程思政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并对学情进行透彻分析,针对现在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教学手段,打破传统的讲授课程的方式,以互动吸引学生关注学习,以思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随时了解最新前沿信息,并将最新政策能够及时的运用与学生教育之中,思政学习不是固定模式,要结合时代变化随时变迁,反映时代特征。
最后,在进行思政课程设计过程中,要真正的将思政元素应用到上课过程中,并且能够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政的建设情况。否则容易出现纸上谈兵,学生到底有没有真正从课堂中感受到职业精神、爱国精神、感恩精神等,要有具体的评价系统可以体现。同时,在思政课程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学生难以理解专业知识与思政之间的关系,要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