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个流程融合的结构化产品保证的研究与实践

2022-01-15吕红亚

航天制造技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流程图型号流程

王 沁 万 骏 于 静 张 淳 吕红亚

现代管理

基于三个流程融合的结构化产品保证的研究与实践

王 沁 万 骏 于 静 张 淳 吕红亚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 200245)

从当前产品研制过程中,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产品保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切入,阐述了以“计划流程、技术流程、产保流程”三流程融合为基础的产品保证管理方法,提出了结构化产品保证的模型架构,并研究如何实现流程与产品保证工作的融合,如何执行在线产品保证;并在某型产品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初步实现了“管理体系化,工作流程化,实施定量化”的过程监控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产品保证;结构化;三个流程;融合;风险管控

1 引言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军工装备产品批产交付数量的持续上升、部队战训演练任务的不断增多,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节奏及精细化管理要求。提升企业治理能力,亟需完善打造高效的产品管控模式,实施精益产品保证管理。产品保证作为针对系统庞大、技术密集、高投入、高风险的工程研制项目,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产品保证技术与质量管理模式,已引起了航天及军工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逐步大力推行。因此结合当前型号项目管理工作,针对企业军工产品开展产品保证工作的研究。

近年来,通过对产品保证模式的学习和探索,企业产品保证工作主要由各型号牵头进行纵向组织策划,依据上层产品保证文件,开展产品保证工作:由产品经理编制型号产品保证大纲作为顶层指导文件,对人员资源、任务分工、技术状态管控、风险管控、外包保证、质量保证、物资保证、工艺保证、软件产品保证、通用质量特性保证等进行管理。但由于各领域型号承制任务的差异、企业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的差异,造成产品保证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型号的推广和应用程度参差不齐,或多或少存在产品研制与产品保证工作“两张皮”、未融合的现象。

2 当前产品保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系统地、专业地推进产品保证工作的开展,查找切实可行且极具必要性的方法实现产品保证工作的全面实施,结合型号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过程、检查复查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2.1 对产品保证缺少统一的认识,风险意识不全面

由于不同领域任务的特点不同,且受到人员配置、资源保障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仍有部分人员存在“即使不推行产品保证型号任务也能成功”的观念。虽然企业开展了产品保证各要素中的部分对应工作,但对于完整的产品保证标准、规范并未完全落地执行,产品保证人员队伍与型号研制队伍叠加兼岗,产品保证各要素间的职责界定不够明确,产品保证工作的系统性不足,从“事后确认”到“事前预防”的风险意识仍薄弱,思路转变存在一定难度。

2.2 技术状态管控不严格,文文、文实一致性确认不到位

技术状态的管控始终是型号管理的基础,基线和更改的控制更是重中之重。目前各型号根据型号特点制定产品保证大纲,明确了技术状态基线和更改控制要求,组织产品投产技术状态确认,交付前复查确认技术状态落实情况。但在检查复查中,仍发现存在更改或偏离未严格执行的“文文不一致、文实不一致”现象。例如,审批手续遗漏或滞后、技术状态更改未落实到技术文件中、技术文件的要求未落实到产品上等,层层等待、层层推诿、层层依赖。文件“待后续集中处理”的想法反映出了对技术状态管控的刚性意识不足,产品验收过程仍不够精细。

2.3 产品过程保证能力下降,在线监控不细致

通过近两年来对企业质量单据问题的“发现时机”分析发现,对质量问题发现的及时性逐步降低,通俗的说就是过程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所下降,导致了问题在终检环节被发现。长期依赖检验事后把关,而不是依靠生产过程能力一次把产品做对,也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在线监控保证不到位不细致,过程的监控并未真正做到刚性、量化。目前的主要矛盾在于“生产、检验、返工、再检验”这样一个重复循环,导致效率低下和质量问题发生,致使整个生产流程陷入一种循环状态,而不是线形状态。

2.4 进度、技术、管理重重考验,外包产品质量不稳定

目前产品外包受进度影响较大,加之外包责任部门对外包业务流程管控不系统、不健全,总体上来讲外包过程存在风险。由于节点任务紧张,未按照流程实施外包,相关的产品保证措施传递与落实不到位,因此造成低层次质量问题;对外包生产能力掌握不深入,外包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风险、接口协调等方面指导性欠缺,对外包产品的技术监管、确认把关较为被动,技术交底落实不到位,导致外包产品质量不稳定。

3 产品保证方法的研究

3.1 建立产品保证体系架构

基于以上对产品保证工作的现状问题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企业型号研制生产的过程中,思想意识未统一贯穿始终,计划进度、技术能力、产品保证等方面的工作相对独立,多数以纵向单线开展为主,过程的管理方法薄弱,监控确认浮于表面、融合度不高,缺少三维集成管理的体系架构,以及进阶式的管理概念。

因此,为满足日趋增长的型号任务需求以及实现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目标,目前亟需一套以计划、技术、产品保证相互集成融合的结构化产品保证管理方法,构建三维金字塔式产品保证管理模型架构。

金字塔型管理架构是立体的三角锥体模型,该模式结构稳定、职责清晰,顶层区域主要是战略目标层,中间区域是组织与协调层,底层区域是动作与执行层。按其管理体系包含了管理的层次维、领域维和过程维的相互协调和集成运行。

因此,基于该架构模型下产品保证工作,实现各维度集成融合的管理模式,主要旨在:以三个流程为主体棱线,遵循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策划,从方针、目标向下分解对策措施,并在执行落实的过程中持续分析评价,进而反向形成逐层上升的主体保证,以制度、人员、资源为最基础的自下往上逐层保证、逐层提升,以达到塔尖精益制造。见图1。

领域维:以三个流程为主体棱线。从原本看似独立的计划、技术、产保三大领域线为出发点梳理流程,综合集成管理;

过程维: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导引。从战略方针到目标对策再到执行实施最后评价改进,纵向分解管理贯穿始终;

层次维:自下往上的层级化提升为主体。整个金字塔的主体层级,即为产品保证体系的结构化主体,逐层管理,横向融合,进阶式纵向提升累加。

图1 金字塔产品保证管理体系架构图

3.2 产品保证管理方法研究

围绕上述产品保证管理体系架构,按照金字塔管理的“层次-领域维集成、层次-过程维集成、领域-过程维集成”的三维集成管理体系思路,结合企业实际业务特点,进一步提出适用于当前的产品保证管理方法——三个流程的融合为主线、风险辨识为核心,强化过程的方法,建立结构化的三流程融合产品保证模式,见图2。

图2 基于三个流程融合产品保证原理图

在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提高效率效益,提出了过程管理的方法开展产品保证工作,实现产品保证监控与流程相融合(见图3):以航天产品研制计划流程为牵引,通过技术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在产品保证流程中明确控制要求和规范文件,将产品保证工作融入型号研制生产。

计划流程牵引:以计划流程为牵引,形成工作计划框架,从原材料到零件组件再到整件,确定工作计划前后顺序,形成工序进度流程图,并按照周期细化分解,通过产品进展时间轴分析找到需进行开工前交底或现场见证或完工后检验的重点监控环节和时机。

技术流程指导:基于风险辨识的核心思维以及产品历史指标经验开展技术风险分析、三类关键特性分析,总结研制过程中出问题的环节瓶颈,不断细化、量化重点指标确认项及作业输出要求,将流程和控制要求融合,详细明确监控的内容、方法及手段。

产品保证流程监控:按照产品保证计划框架,依据顶层产品保证大纲等文件,编制本级产品保证要求文件或规范作为纲领性指导文件,结合产品特点,确定关于关重特性、特殊过程、接口尺寸、焊缝质量、试验控制、多余物控制、产品防护、外包管控等产品保证要素的要求,进而明确过程监控的项目。

图3 产品保证监控与三流程融合关系图

3.3 结构化产品保证要素

3.3.1 产品保证文件(一文)

产品保证文件是推行产品保证工作的基础,也是开展产品保证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产品保证文件作为型号产品保证工作的依据文件和执行文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通用产品保证要求》的基础上,各型号针对型号任务及特点制定本型号专用的《型号产品保证大纲》,作为型号产品保证工作的顶层要求。各系统、分系统、单机等依据型号产品保证大纲,制定第三层次文件——产品保证实施细则,细化量化了具体控制要求,是本级承制产品的主要执行性文件,规定了本单位本级型号产品保证的具体要求、职责分配、各专业保证工作要求、工作项目、工作内容等,并明确具体产品保证工作计划。

3.3.2 产品保证过程控制流程图(一图)

产品保证过程控制流程图可以按照层级和阶段将产品保证计划流程拆分成多个子流程图分别实施。结合企业特点,重点针对生产过程控制流程展开描述。

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流程图,以产品生产制造流程为主线,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交付,结合产品技术流程及风险识别后的重点管控环节,同时插入涵盖产品保证控制要素的监控点,识别出产品加工制造全过程中所有“管理类”和“过程类”的产品保证控制点,实施到点确认的在线产品保证控制方式。

流程图通过不同的符号形状代表不同的环节或流程工序参考点,以先后逻辑关系进行连接;通过不同的数字序号代表控制要素的监控点;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识代表过程控制点执行的时机;直观明了地展现了整个制造过程流程及控制重点。

3.3.3 产品保证监控计划表(一表)

基于上述流程图的监控点形成表格化清单,按各监控点顺序表格化的汇总具体控制要求及内容,在产品保证监控计划表中明确以下六大产品保证监控要素,并明确责任执行方,实施全数量全流程的监控。

其中,产品保证监控计划表六大要素一般包括:监控环节,包括零、部(组)、整件等的不同产品层级,以及每项任务计划中具体工作的工序节点;监控项目,依据产品保证相关要素要求并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从“产品保证控制点要素分类”中识别,包括齐套性、尺寸检测、外观检查、焊缝无损检测、关重特性、特殊过程、试验控制、包装防护、多余物控制、数据包等;监控时机,按照执行产品保证控制点应采取的活动时机:事前(如开工前交底)、事中(如现场见证或审核)、事后(如完工检验或报告),对照表1;监控内容,阐述每项控制点需确认的具体事项,量化、细化判定标准及各项指标要求;作业输入,完成该监控点的输入条件,包括必须遵循的相关文件、载体形成、提出来源等;包括图纸、工艺文件等;作业输出,该监控点执行后的输出结果,包括记录、清单、纪要、影像资料等质量信息。

表1 产品保证控制点执行方法

4 结构化产品保证的应用实例

通过三个流程融合的结构化产品保证理念的研究和推进,目前该方法已在本单位新产品领域某型批产产品上进行了实践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该产品正经历从研制转向批产的初期,对于研制阶段的技术难点、要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按照本文结构化产品保证方法流程所规定的,充分考虑了产品保证的管理思路,严格抓工作标准、工作流程、责任落实,统一了产品流程节点,协调优化设计、工艺、生产,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

4.1 编制实施细则文件

在该产品的投产初期,型号管理人员依据顶层型号保证文件详细制定本单位《产品保证大纲实施细则》和《质量保证大纲实施细则》,详细确定了关于物资保证、工艺保证、质量保证、外包保证等的具体管理要求及各流程相关实操样张模板。

4.2 制定过程控制流程图

在项目批产策划启动阶段,充分总结研制阶段的经验,开展生产管理策划,从场地、设备工装、人员队伍、技术准备、外协外包等方面进行生产能力分析,以技术风险辨识为核心,计划流程为逻辑主线,产品保证要素为监控点,三个流程融合,形成生产过程控制流程图,见图4

图4 生产过程控制流程图(节选)

4.3 细化产品保证监控计划表及执行

表2 产品保证监控计划表(节选)

依据上述生产流程图所规定,统一考虑了产品层级、作业输入、作业输出、责任方以及参与活动方的执行方式,将产品保证过程监控内容综合转换为表格清单的形式,生产方、厂所级、顾客方三方分级分类执行过程监督,达到了同型产品、多个团队、一份输入、多份输出的成果,同时兼顾计划与落实情况一目了然的“表格化”管理模式(见表2),大大提高了过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 结束语

给出了在军工产品研制过程中,三个流程融合的结构化产品保证工作实施的架构和实践应用。研究表明,该融合模式适合军工企业的现状,尤其适合军工产品生产制造过程阶段,能够有效地对各环节的产品保证节点、产品保证要求进行提前的识别和把控,同时通过纳入研制计划,大大提高产品研制过程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沉没成本,能够有效解决军工科研任务激增、质量问题频繁、外包管控不稳定的问题。

1 袁家军. 航天工程精细化质量管理[J]. 中国工程科学,2011(8):36~42

2 朱继芳,母泽民,程晓. 产品保证在航天院所推进方式的本地化探索[J]. 质量与可靠性,2019(1):43~47

3 余后满. 产品保证工作特点及实施方法. 质量与可靠性,2016(6):15~20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ed Product Assurance Based on the Fusion of Three Processes

Wang Qin Wan Jun Yu Jing Zhang Chun Lv Hongya

(Shanghai Aerospac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Shanghai 200245)

Starting from the issues occurred in the risk-control-based product assurance work,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method of product assurance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three-process fusion method-planning proces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product assurance process. It proposed the model framework based on the assured structured products and explored on how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process and product and how to perform online product assurance. This article also applied the method into practice in a particular product, preliminarily realizing and well achieving the process monitoring model of “systematic management, product-based workflow, and quantitative implementation.”

product assurance;structure;three processes;convergence;risk management

TH162

A

王沁(1987),硕士,机械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产品质量管控。

2021-09-27

猜你喜欢

流程图型号流程
“三化”在型号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型号产品配套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不同型号CTC/TDCS设备的互联互通
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