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木管室内乐演奏美育渗透研究与实践*
2022-01-15韦泽宇
韦泽宇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茂名 525000)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的要求、结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试行)》文件。都强调了音乐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校园要开设合唱、器乐、舞蹈等美育专项课程,充分发挥美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富有美感、格调高雅、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
本文基于文件精神,对高职院校涉及较少的木管室内乐领域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适用于高职院校木管室内乐的教学方法。同时,以美育为出发点,对高职院校木管室内乐演奏美育渗透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职院校木管室内乐教学现状
室内乐约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其作为交响乐的基础,最能体现器乐演奏者的技术水平、乐感,也锻炼乐器演奏者之间的协作能力,是一种小型器乐合奏形式,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指由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有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按声部可分为二重、三重、四重奏等多种演奏形式;按乐器组合有弦乐重奏、管乐重奏及弦乐器与钢琴、管乐器与钢琴或管弦加钢琴等组合形式。
国外的大部分专业音乐院校都将室内乐课程作为管乐主修学生的必修课,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学与训练,且研究成果颇丰。但笔者查阅资料时,发现国内室内乐针对弦乐进行研究的文章比重较大,针对木管教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原因是我国学习管乐与弦乐的学生人数不同,相比之下,学习弦乐学生多一些。且公众、大部分学生对室内乐的认识仅限于弦乐四重奏这一种组合形式上,对木管室内乐的组合形式、知名曲目缺乏了解,导致高职院校研究者较少,成果也较为缺乏。
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开设有器乐主修课,但木管室内乐课程在高职院校普及度相对较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木管教学偏重于教授学生如何去独奏,对于合奏、室内乐的训练较忽视。很多木管专业学生甚至不知道室内乐是什么,这对于有意从事管乐教学或演奏的学生来说,是不全面的。简单来说,合奏可以弥补管乐独奏时单一的音色,重奏可以更好地完成对音乐的艺术阐释。学生在重奏的过程中可以掌握伴奏技巧、提升配合能力。室内乐不仅可提升学生演奏水平,培养成员合奏意识,还可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及人文情怀。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以期让高职院校学习管乐的学生了解室内乐、热爱室内乐,同时通过音乐将美育渗透进课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木管室内乐演奏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适合高职院校木管主修学生演奏的曲目
目前一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室内乐相关课程,但此类课程针对弦乐研究的比重较大,侧重木管室内乐这一形式进行的研究较少。且大部分专业院校会把一些比较大型、难度较大的木管室内乐曲目作为教学研究的内容。但此类曲目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演奏起来是相当吃力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接触器乐演奏的时间较晚,演奏技能基本功较为薄弱。同时学习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的时间也比较晚,所以乐曲分析能力较差。
第二,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高校有所区别,学生练习器乐的时间相较高校更少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在设置上更综合一些,所以学生对于某一学科进行针对性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故学生课余的练习时间较专业院校少一些。
针对以上的情况,可选择一些传播较广的古典时期或近现代乐曲进行训练,例如:莫扎特《费加罗婚礼》、肖斯塔科维奇《单簧管长笛钢琴三重奏》、帕赫贝尔《卡农》等乐曲。这些乐曲技术难度相较于专业院校的教学曲目较低,和声、曲式构成与节奏虽简单但精妙、旋律优美,蕴含着合奏特有的审美价值。同时传播较广,旋律学生们多有耳闻。在适合学生演奏水平的同时雅俗共赏,还可同时作为演出或参赛的备选曲目。学生在练习这些作曲家优秀作品的过程中,会思考作曲家的意图,努力模仿演奏家的演奏技法、情绪处理的方式。选取不同时期的室内乐作品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领略各时期的音乐文化,感受室内乐发展过程中和声及曲式结构的变化,进而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亲身体会室内乐所蕴含的独特美,进而渴望表达音乐美、创造音乐美,达到美育的效果。
(二)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木管主修生重奏的演奏组合形式
高职院校学生选择器乐的专业与高校也不相同,以本校木管专业为例,最热门的三个专业为单簧管、长笛、萨克斯,这三种乐器学习的同学较多。同属木管专业还有双簧管、巴松专业可供选择,但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没有学生选择学习。原因主要是双管管、巴松的乐器及其消耗品相较上述三个专业贵一些,且大部分同学不了解这两个乐器的音色,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这种情况,在木管室内乐排练前要从本校学生现有乐器入手进行组合。西洋木管乐器因其由自然的纯律构成及制作器材特殊,使得声音较为纯净和谐。每种木管乐器都有其独有的音色美感,例如:长笛的音色较为甜美、单簧管的音色富有表现力、双簧管的音色较为细腻等等。西洋管乐演奏大师在一起合奏时,虽然不同音在音色音高上有差异,但从演奏的音响效果上看,高中低三声部始终保持着和谐的进行及统一的关系。可根据木管声音相互融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来构成组合形式。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先从钢琴、单簧管、长笛这三件乐器入手进行组合。每类乐器安排一位同学,选择上文中提道的肖斯塔科维奇所创作的《四首华尔兹》乐曲进行排练。经由课堂教学、日常训练及多次的演出效果来看,无论是小组成员的演奏状态、舞台表演时的配合、再到观众的反响都较为良好,并在比赛中率获佳绩。初步验证了木管室内乐的重奏组合可以帮助演奏者及欣赏者进行审美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再继续尝试木管重奏中其他几种较为常用的组合形式,例如:长笛四重奏、萨克斯四重奏、单簧管三重奏。尝试以不同或相同的管乐器组合带给学生及听众不同风格美的享受。笔者在积累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曲目后,指导学生开了一场木管教学音乐会。收获了同行及学生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室内乐发展至今,已逐步多元化,涌现出多种新的组合形式。例如,在一些特定的流行音乐作品中,可尝试加入电钢琴、架子鼓等近代乐器或民族乐器。笔者曾尝试在木管重奏中加入民族乐器或电声乐器,经过合理巧妙的编排后,发现声音融合时也可以做到较为和谐,且和声具有特殊的美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木管专业主修生的日常练习及训练方法
众所周知,室内乐是重奏中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可参照重奏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训练:
1.音准
任何演奏想要给予听众美的感受,首先要有良好的音准。音准对于合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在排练前要教授学生如何科学地对音,笔者建议在对音时使用校音器。有了良好的开端后,在乐曲进行过程中也要提醒学生时刻注意音准。可以引导学生排练时针对常用和弦进行合奏练习,以此来加强演奏时和弦进行时的谐和感。只有音准好,才有可能做出较为具有美感的旋律、促进表演者与观众产生共鸣、从而引导观众感受到美。
2.节奏
节奏也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其本质是声音在时间中的出现与消失的有序组织形式。快速的节奏可带给人兴奋的心情,舒缓的节奏可带给人沉静的心情。因此,不同的节奏可以带给人不同的审美体验,应注重在节奏上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肢体动作感受不同节拍的律动,进而发现节奏美。例如:四三拍可以借鉴华尔兹的舞步来体验,四二拍可通过拍手来体验节拍强弱的规律。教师应要求学生无论演奏何种音乐作品时都要打开节拍器进行练习,以此来增强节奏的准确性。尤其是排练时,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型往往并不是单一的。因此在排练开始前,笔者会多次检查学生分谱的练习情况,检查组内每一位成员的节奏是否正确。在合排时,按照乐句结构逐句排练,以确保曲目节奏准确。
3.强弱
音乐中的强弱对比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音乐是否有趣味性的一个表现。良好的音乐力度再现可以为观众带来动态的情绪体验,为观众展现旋律流动时的美感。所以,在学生合排时要反复进行强调。排练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针对乐句反复进行尝试,尤其是对比性乐句出现时,更要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以求最大限度地还原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同时,还引导学生去听不同作曲家的演奏音频,去感受不同演奏家对于强弱不同的理解。并要求学生们在乐谱上进行记录和对比,从而形成自己的演奏思路。
三、美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美育作为教育当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通过音乐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美并爱好美、创造美。因此在室内乐教学的过程中将美育渗透进其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故进行室内乐教学时也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欣赏优美的音乐,如何演奏及创造优美的音乐,将美育自然地渗透进室内乐教学中。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有关美育的实践课程,并开设了器乐基础课及社团课供学生们学习器乐演奏知识。本文正是基于此进行研究,如何将美育渗透进木管室内乐演奏与实践中。以下几点便是笔者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讲解乐曲,美育熏陶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能力水平精心选择不同时期的乐曲,例如:古典时期、浪漫时期、近现代时期、现代时期。对所选乐曲进行详细讲解。其中包含:曲目创作背景、作曲家人物生平、曲式结构、和声等知识内容,注重美育内容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通过讲解启发学生学会欣赏美。帮助同学们理解乐曲,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构思的精妙之处,配合课上播放室内乐大师的演奏视频或音频。从而使同学们体会到室内乐这一体裁虽小巧、但精致,蕴含着独特的和声美、旋律美、节奏美,达到美育初步熏陶的效果。
(二)教师示奏,审美教育
木管室内乐的学员分为几个不同的专业,乐器不同,各自的代表作品也不相同。在对室内乐的发展、基础知识整体讲解后。教师可选用教学曲目进行示奏,选择乐曲中难度较大的技巧性片段或较为缓慢地抒情片段进行展示。请同学科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合奏表演,请同学们聆听不同乐器组合产生的不同的音响效果。现场聆听教师示奏会带给学生多样的美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不同乐器相互组合产生的多种“化学反应”时,会更坚定学生创造美的想法。此时继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亲身去创造美。将不同时期的作品不同的审美方法教授给学生,例如:古典时期音乐较为优雅、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较为抒情、近现代时期音乐较为复杂等等。多鼓励他们听不同演奏版本,增强他们的情绪体验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体验音乐之美的基础上创造美。对处在不同演奏水平阶段的学生,可利用重奏的优势,课下老学员带新学员进行练习,增强新学员演奏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练习,提升合作力。
(三)积极表演,以美育人
为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美育形式,我校组建了室内乐社团,利用社团课的优势,扩大室内乐在学生中的传播范围,扩展美育的传播面。通过社团,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比赛与演出活动,为学生美育实践创造平台。在笔者的激励下,学生参加了由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魅力茂名、好心戏台”群众文化活动、由我校组织的大型迎新晚会及校内室内乐专场音乐会等多场活动与演出,收获了良好的口碑。通过一系列的讲演结合,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美育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将优秀的音乐作品展示给观众,达到美育传播的效果。这些有意义的实践演出会增进学生的演出热情、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形成坚持的品格,最终达到美育的要求。
四、结语
通过研究,本文对高职院校木管室内乐演奏美育渗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在提升我校学生音乐演奏能力及合奏水平的同时,应尽量使他们演奏的作品更加多元化、演奏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音乐素养,让他们在训练中也逐渐热爱音乐,养成做事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同时达到美育的要求。以往的高职教育主要强调器乐基础的训练,对于木管室内乐及美育渗透进行教学研究的较少。本课题旨在丰富这一方面的内容,同时尽可能地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的木管室内乐教学模式。在供同行进行参考的同时,将这套方法分享给所有尝试进行室内乐教学的音乐工作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