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022-01-15邵文达
邵文达
(厦门市青少年宫,福建厦门 3610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艺术教育也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许多人开始关心、参加艺术活动。在此情况下,青少年美术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学生的艺术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但是,在美术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点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主体性”是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之一
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是艺术作品的三个主要基本特征。美术作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反映生活,具有形象性,但好的作品不是简单的模仿、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新性和创造性的“主体”精神。因此,主体性作为美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当然,好的美术作品还必须具有审美性,即审美价值。
(一)美术作品是创作者内心理念的外化表现,体现着作者的“主体精神”
美术是指创作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各类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艺术,是作者内心理念的外化表现。美术一般有再现、表现、写意等表现形式。人们修习美术、创作作品的初心和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娱乐性,陶冶情感。2.实用性,美化生活。3.服务性,服务于政治或宗教。
但是,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作品,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创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实用价值、体现作者“主体精神”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二)创作者的综合素养决定着美术作品的质量
1.优秀的美术作品,凝聚着作者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
唐代朱景玄把绘画作品分为“能、妙、神、益”四品,最高评价是逸品,其次是神、妙、能品。我觉得现代的美术作品,亦可这样分之。能、妙、神三者品评标准皆基于客体,通常能达到能品就不错,妙品胜之,神品达到神似,但只有逸品超脱了客体,以人的主观感受为主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当然并不是寥寥数笔所谓的“高雅情致”就是“逸品”,它必须是以人的“主体思想”为基础,再经过较为完善的技法所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达到“逸”的品位,不然,所创作的作品有可能“笔墨等于零”。现在各类美展越来越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水平参差不齐,许多作品停留在技法层面上,有的还违背了艺术的本质。因此,只要有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再加上一定的技法水平,创造出有品位的“逸品”不会是难事。当然,人的综合素养提升除了不断努力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从其他学科、其他方面攫取营养,正所谓“功夫在画外”,美术创作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2.“真、善、美”是美术作品的灵魂
好的美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作品只有有了“真”才能至“善”,只有有了“真”“善”才能至“美”。这里所说的“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善”不是道德说教的“善”,而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加工,把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作品中去,化“真”为美、化“善”为美,最终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于作品中。
以自然为师、以生活为源是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所遵循的,而求真、善、美却是一幅好的美术作品所必需的。名作名画且不用说,这里先说说青少年绘画作品。青少年尤其是儿童,他们纯洁可爱,画画时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想法单纯,技法简单,作品看起来经常不“像”,也可能不完美,但却充满了童真,保持着艺术作品纯真的本质。而现在一些成人的美术作品,虽手法多样,但创作动机不够纯正,感情不够真诚,就不可能成为好作品。
二、应试环境下的青少年美术教育
(一)美术学科边缘化,发展不平衡
在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青少年学生的美术课程开课率稳步上升。但是,在中考和高考的考试压力下,教师、家长、学生对文化考试科目的重视程度还是大大多于其他非考科目。因而,美术课程的实际开课率和受重视情况还是不尽人意,小学和幼儿园还好,初中尤其是高中就更为明显。以青少年宫的美术兴趣小组来说,一般情况是小学阶段和幼儿中高阶段的学员最多,常常是一位难求,而到了初中、高中,学员数逐步减少,最终留下来的大部分是为了参加艺考的学生。究其原因,不言而喻。
过度追求升学率导致美术等学科被边缘化,课程被挪为他用在有些学校特别是毕业班是常有的事。而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师资配备不到位等原因又致使美术教学的正常开展增加了难度。上述种种原因,影响着青少年美术教学的全面开展,使作为“主体”的学生学习美术的机会受到了制约。
(二)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应有的体现
除了学科边缘化,基本教学任务没能得到完全落实外,师资水平高低不一、教师工作态度异同,学生学习美术的质量也就没办法得到保证,所以学生的“主体性”没能得到相应的体现在所难免。现在青少年学生学习美术的形式以“模仿”“再现”的居多,具有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偏少,这与教育大环境有关,但也与一些教师不上心、家长不理解以及部分老师和家长的功利性目的有相当大的关系。
我们曾组织承办了好几届少年儿童科幻画现场比赛,评选时发现套路、雷同的作品不在少数,有些作品过于复杂、烦琐,显然不是学生独立思考而创作的,它们应该是教师“谋”画,学生“背”画而成的。后来,我们把比赛改成现场抽题,十选三,要求增加设计元素,但赛后有老师偷偷告诉我说他让学生提前准备了一个主要图案放在画面中间,然后再让学生根据现场题目在图案四周稍做添加、修改,以不变应万变。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主因还是“应试”或者功利心造成的,家长希望孩子获奖,老师配合,孩子们成了“工具”,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打了折。
三、着眼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美育教育,其中之一是要发挥美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开展多方位的具有美术学科特色的学习活动,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倡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是授业者的职责
美术课程是校内外教育机构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美术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主体性”学习模式,促使学生获得基本美术素养,坚定文化自信,以丰富的想象力来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
当然,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以便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同时,教师要经常进行一定的创作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光靠“纸上谈兵”,是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来科学开展教学、活动的。有一个业内专家,她让我看两张儿童画作品图片,第一张是原作,她认为比较简单,不够完整,不好。第二张是经过“专业老师”指导修改后的作品,她认为不错,我却认为不好,因为画面看似完整了,颜色多了,但是整张画却琐碎中带着俗气,最重要的是丢失了孩子作为“主体”的童真。所以,作为解惑者的教师,个人的眼界是多么重要。
同时,教师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三不误。教师不能为了某些方面的原因,个人或者与家长一起忽略学生作为“主体”的存在。我们曾主办一项有关体育类的青少年绘画比赛,有一校外机构老师组队投稿参赛,可以看出许多孩子们的作品雷同并存在着明显“被过度指导”的迹象,评选时经过综合考虑,没给他们太多的奖项。后来,就领奖的事,机构老师还来找麻烦,原因可能是误了他们广而告之的好机会。
(二)激发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乐趣,科学开展合作性、综合性的学习和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乐趣。自主性学习,就是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在美术学习中的具体做法是:教师要改变单纯以知识和技法传授为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主动获取相应的知识的能力,并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最终养成独立思考、自我学习的好习惯。
与此同时,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综合性的学习和活动。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自主学习的方式。首先是学生先各自学习、理解,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或通过实际操作、实践等活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合作性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间、师生间互相启发、相互沟通为辅,教师只在其中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学生个人还是能动学习的主体。
综合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新特点,当今社会,任何学科都不会是孤立存在的。就美术学科来说,它就包含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装潢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美术门类,各个门类又是具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而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科学技术之间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美术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以美育人,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美术,并将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解决问题和创造作品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结语
美术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以技能技法知识为教学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探究性的“主体性”学习模式,引导开展合作性、综合性的学习和活动,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