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吾筝*
——浅谈古筝伴奏下古诗词吟诵之美
2022-01-15陈玲
陈 玲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安庆 246000)
一、研究意义
(一)推进诗词乐古文化的传承
从古至今,中华文化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以及丰富的内涵傲视世界文化之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文化已不单单属于中国,而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块瑰宝。这其中的诗词和礼乐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两颗红星,“诗词以礼乐作曲,礼乐为诗词伴奏。”是早已深入每个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乐章。在中华古文化的审美影响下,诗歌和礼乐早已形成了绚烂缤纷的诗中有曲,曲中作诗的独特文化。而乐器中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筝,则是古诗词伴奏的灵魂伴侣。古诗词的韵律与筝曲的曼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是我们学习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一种最快捷的途径。
古代的很多诗人,正是因为有了筝曲的伴奏,使得内心的情操得以升华,作出影响后世的佳作。而流传下来的渊源筝曲,正是因为有了古诗词的衬托,也显得更加荡气回肠。笔者从多角度进行解读,剖析古诗词与古筝艺术的交融之美,力图对古代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挥余热。除此之外,笔者还希望能够填补古乐器与古诗词交融文化领域研究的空缺,为传承诗词乐古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二)谋求新时期诗词乐古文化的再发展
早在殷商时期,礼乐与诗词就已经飞入平常百姓家中。两者不断共生发展,时而互补,时而转换,把古诗词的韵味与古礼乐的意境融合,实现了诗境与乐境的完美结合,这种跨领域的无缝衔接使得艺术张力和文学表现达到空前的高度。近现代以来,古诗词的独特表现手法使得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为了再现古人做诗词时的饱满情绪,人们力求在音乐上进行搭配。于是,后现代作曲家以古筝音乐为曲,古诗歌为骨,以音符和文字为依托,来勾起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前古人的情感寄托。
在历史与现实的意义下,这一系列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不单单是了解古人的情感思维,更为了我中华古文化的传承与再发展进行的试探。
二、古诗词与古筝的历史交集
(一)浸在古筝艺术中的诗
杜甫曾在《遣闷》中说道:“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诗中的古筝不单单是指一种乐器,更是形容的一种社会曲调,刻画了杜甫所在的唐朝中晚期当时的政治格局。当他看到黎民百姓受尽压迫,看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借着一首筝曲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忿以及当时的无奈。而在张九龄的《听筝》抑或是白居易的《夜筝》中都表现了另外一种特殊的情愫。这是一种对恋人的思念以及对妻儿的想念于一体的细腻情感。这里的诗人更多把自己的情感和古筝相融合,不仅仅在古筝的音符上发散思维,更是在古诗的韵律中寄托情感,以至于后代的我们在品到这首诗之时,都能够感受到诗人作诗时的复杂情感。
“十二三弦共五音,每声如截远人心”,薛能的这句唐诗,道尽了乡愁,也道尽了思乡。浩浩荡荡5000年,有着浓厚落叶归根乡情的我们,思乡与离愁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遐想一下,唐代的薛能正是站在一座浮桥上,听闻远处三三两两的筝乐,停下了追逐功名的脚步,似乎每一个弦音都能够扣进他的血脉,彼时彼刻的他陷入到了深深的乡愁之中。情感的涌入,使得薛能想起背井离乡的惆怅,想起送别亲友的不舍,想起自己遭遇的种种,那一曲曲筝乐仿佛是道尽了他人生的浮华。“凄凄切切断肠声,哀伤筝声催人肝”,离别的场景,筝声的渲染,诗词的升华,在此时此刻达到了空前的一致。
(二)浮在古词韵律上的筝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化的三大艺术宝库。而宋词中的筝艺,则是开创的另一番不同的境地。
与其他时代不同的是,宋代底层阶层的不断壮大,出现了以市民为中心的市井文化。而在这一时期艺术的雅俗共赏,也同样获得日新月异的变化。此时的古筝与宋词之间的结合,抛却了之前古诗与古筝的结合,更多转向是人的方方面面。
晏几道《蝶恋花》借着筝曲,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绿柱频移弦易断,细看秦筝,正似人情短。”,这首词中不单单有着词人独特的诗人情感,也抒发了他对当时人情的看法,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古筝与现代筝之间的共同之处。词以宋词为妙,宋词中对古筝的描写通常以“十二弦”和“十四弦”这样的字眼。说明在当时的宋朝,较难调教的“十二弦”依旧存在,不过更多的是以“十三弦”为主流。而词中出镜最多的“十二弦”和“十四弦”,则更多抒发了词人在作词时对古人的缅怀和敬畏之情。
(三)诗词乐的时光交点
当语言成为人类沟通的桥梁时,诗词便应运而生,而当诗词迈向更高境界强调韵律时,与乐曲的和鸣便开始了,两者的结合,也使得贫瘠的人类精神世界绽开文明的花朵。早在甲骨文时期,就记载过史前时期人们通过诗词乐来记录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舞蹈和祭祀活动也在诗词乐的伴奏下展开。可以说诗词乐的结合是人类对文明的最大胆的尝试,也是人类精神世界最可靠的寄托,以至于后世的我们在品鉴老祖宗留下来的作品时,依旧能够感受到当时他们在进行创作时的心情。在古代,淳朴的人们将对神明的敬畏,对生活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全部灌输在诗词乐的交响中。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中就详细记载过人们在乐曲的伴奏下,通过诗词吟诵来刻画当时经历的画面,“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里讲的就是在部族老首领“葛天氏”的带领下,人们拿着牛尾,在乐曲伴奏下吟诵古诗词“八阙”的场景,这不单单是记载人们原始的农牧生活,更是说明在遥远的古代,诗词乐就是人们精神世界最稳定的树洞。时间往后推至唐诗宋词时期,当时的筝乐已经是中华乐器的主流,仅唐诗宋词中描绘“筝”这一乐器的便数不胜数,更不要说记载古筝伴奏下人们对于唐诗宋词的吟诵了。当然,也正是因为二者有如此多的历史渊源,才使得二者的交集会如此自然。
三、古筝伴奏下古诗词吟诵的美感之源
(一)相同的艺术特点
从感官上来说,筝乐与诗词都是从听觉去触动人的心灵,且两者都是反映创作者的思想和生活状态,筝乐演奏或诗词创作的过程中,情感波动贯穿全过程,有感情线连接,其中是两者创作的最大相同点。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类是用语言去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艺术创作则是语言的升华,用来传递自己的感情。诗词的类型有豪放,有细腻,有百转千回,也有荡气回肠,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是创作者内心最真挚最浓烈感情集中的抒发点。
而筝乐则通过音符的高低强弱,来宣泄出创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内心情感的波动,从而使得乐符能够透过听觉去震撼人们内心深处最为强烈的感情认同。在所产生的影响上面来看,诗词与筝乐都是通过某种形式使听者心里产生共鸣,达到情感渲染传递的作用。而在古筝伴奏下古诗词吟诵之所以能迸发出如此强烈的美感,正是因为两者都是情感的载体,都以渲染的方式去传递创作者的感情,都能使听者有强烈的内心共鸣。
除此之外,通过大量作品显示,古筝乐与诗词都可以对自然景观恢宏气势磅礴进行独特的塑造。含蓄的中华文化使得大多数诗词和乐曲创作者,多借用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古筝乐中较为出名的《高山流水》便是如此,其巍峨雄壮的音符仿佛敲击听着的心灵,高音如同高山一样巍峨,低音如同大海一样磅礴,“刚”与“柔”通过古筝乐的音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又相辅相成,观众由耳朵开始震撼,直至内心深处,仿佛眼帘下,一幅高山流水景观正摆在自己面前。而诗词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落霞”和“秋水”等生动的画面感,让人不禁想起那首代表性的筝曲《渔舟唱晚》。正是由于相同的情感触发点,相同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同的震撼力,使得古筝伴奏下的古诗词吟诵,具有独特的张力和生命力。
(二)文学与乐器的相辅相成
古音乐文化影响力之深,使得现代的音乐创作者们,也会通过对古代音乐的艺术研究,来迸发创作者的情感来源。上海音乐学院的林华教授和唐斯娃女士合作编写的《卷帘落花如雪——中国古代诗词古筝弹唱》一书,将两种中国文化元素再度融合,书中选用十五首诗词谱曲,其中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不论诗词还是乐曲都着实打动了我,乐曲的第一句用从高往低下行的旋律,继而由低往高,配合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繁华的洛城灯灭巷空,突然的笛声任谁听了都会勾起思乡情绪,这种再现古代文人弹唱的传统,也再次证明了古筝发展与中华文化诗乐是密不可分的。
文学与乐器的相辅相成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筝乐的伴奏下,诗词人的满腹情怀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情感的宣泄,辞藻的呈现,乐曲的伴奏,种种所产生的意境美,很难不勾起人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渴望。王昌龄《古意》中“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虽然仅是寥寥数字,但后世的我们在阅读时,竟仿佛真的感觉有一缕春风拂面而过,那天空中的半轮明月,仿佛照进了我的心间,伴随着隐隐约约的筝曲,我闭上眼睛,心境在此刻也被这隔世的乐章抚弄的平淡似水。
如果有人问我古筝伴奏下的古诗词吟诵的美在哪里,我会回答他美在扣人心弦,美在意境相合,更美在两种艺术的碰撞。诚然,单是二者中的一个就已经是当今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更别说两者相辅相成呈现出来的“美”了。
近现代古筝大师王建民先生的代表作《枫桥夜泊》,也是通过古筝的弦音将唐代诗人张继的同名诗篇《枫桥夜泊》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该古筝协奏曲时而悠长,时而婉转,时而磅礴,不仅将唐代诗人张继在创作这首诗的心理活动抒发出来,更将后续创作者王建明先生的所感所思一并描述了出来。古筝伴奏下的古诗词吟诵之美正是通过音符和文字的相互碰撞,使听者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让读者在有限的音乐旋律和文字中间寻找感情的突破口。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心灵得到契合,让古筝乐与古诗词在新的时期迸发出新的姿态。
(三)五千年民族情感的寄托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绵延至今的文明古国,我们拥有堪比星河的经典诗篇,也有貌如日月的华丽乐符。甚至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在童叟的口中都能够旋转出别样的乐章。浅谈古筝伴奏下古诗词的吟诵之美,并不是为了让读者去重温那些古人所创作的诗词和乐符,也不是因为他们目前所受到的关注不够,即将消失而进行的缅怀,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需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他们是我们人文精神的脊柱,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滋养,更是支撑我们去完成中国梦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
如今社会的开放时代的改革,使得大量外国文化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其实我们秉承着求同存异的大同观念,也欢迎外国的文化进行交流,但资本的入侵带来的是野蛮扩张,加上浩浩荡荡的华夏文明太过耀眼,给了某些人启示也给了某些人燃起了嫉妒之心,妄图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卸下我们精神的铠甲,但幸好,我们的前辈都化解了文化的壁垒。当下,我们更要警惕某些文化极强的入侵性,这样才不会使当代的青少年忘却民族之本。近代中国人从跌倒到站起来短短200年,如今的中国人需要大步往前行,而前行的力量正是来自我们璀璨星河的古文化。诗词乐这种自史前文明就在一直伴随着炎黄子孙的繁衍,更是璀璨文化中的精华。
如今国家正在大力倡导民族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知名的作曲家开始着手于将古筝文化与古诗词相糅合,创作出许多名震中外的优秀作品,这其中周煜国先生所创作的《云裳诉》,其文字正是来自李太白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栅露华浓”,以诗仙的文字为底,古筝的乐谱为支柱,向我们展示出一副气势磅礴的大唐风采。写意的笔触所描绘出来的文字与写实的音符所演奏出来的乐章相融合,将中国人骨子里面含蓄婉转的柔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结论
不可否认当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很多优秀的国外作品,值得我们年轻一代去学习。但刻在骨子里的文化精神,必须是我们为中国梦添砖加瓦前进路上的动力。通过此次“浅谈古筝伴奏下古诗词吟诵之美”弥补了本身对于古乐器的认知不足,同时也填补了对古诗词理解的漏洞。
古筝艺术与诗词文学的结合,能够引发民族内心的认同感,使得中华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笔者希望后续的学者,能够不断地向前探索,将中华文化的美与艺术传承并发扬,使得华夏文化文明的瑰宝能够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