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之所至 “福”在双流
2022-01-14刘佳璇
刘佳璇
成都市双流区古称广都,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如今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国家级天府新区、四川自贸试验区重要承载板块,位列“全国百强区”第29位。
在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成都市双流区委副书记、区长杨钒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流区始终以总书记的要求为指引,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系列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流经济圈建设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力打造新时代企业容易做生意的地方、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长较快的地方、干部人才心齐气顺只争一流的地方。”
幸福城市应该是经济繁荣发达、社会治理有序、空间形態宜居、市民舒心幸福,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对这座城市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和满足感。
守好空中门户
《瞭望东方周刊》:成都双流机场被称为西南空中门户,人们往来成都,往往都要经过双流区。双流区是如何放大这一空港区位优势,发展航空经济的?
杨钒:“中国机长”的故事广为流传,而故事发生地就在坐拥成都双流机场的双流区。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英雄机长刘传健带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成功脱险,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近年来,双流依托国际机场,放大机场优势,深挖机场潜力,提出了建设“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发展定位,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双流区形成了以航空物流、通用航空、航空维修为主导的产业项目,航空产业也成为了双流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产业规模已超过1200亿元。
《瞭望东方周刊》:空港区人流物流往来量大,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防疫挑战,双流区是如何筑牢“防疫墙”的?
杨钒:作为双流国际机场的所在地,双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要守好空中大门。
双流区防疫队伍被四川省和成都市誉为疫情防控的“铁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区党员干部、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全体市民携手同心、守望相助,共同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我们精心管理入境航班2600余个,用心服务入境旅客2.9万人,独立承担入境客货机组人员、外交领事抵蓉人员管理服务,充分彰显了天府门户的铁军担当。
一杯咖啡拉近政企距离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双流区市场主体突破15万户,其中“四上”企业1270家,聚集世界500强企业43家、上市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26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在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方面,双流区有着怎样的目标与理念?
杨钒:我们的企业家说:在双流发展,有种家的感觉。营造家的感觉,让企业扎根双流、安心发展是双流一直奋斗的目标。
双流区始终坚持“企业兴,双流兴;企业强,双流强”的发展理念,提出“企业墙内的事情企业管;企业墙外的事情双流管”,围绕企业发展、诉求主动思考工作、提供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为了拉近政府与企业间的距离,2018年9月,双流区推出了“企业咖啡时”活动,每个月区委书记、区长都要拿出半天时间来同企业面对面交流,其他区领导每周都要根据自己分管的工作参加子活动。
到现在,“企业咖啡时”活动已经坚持了三年有余,共开展活动660场,收集企业诉求共计7812件,办结率99.82%,满意率98.97%,获评2019年度成都网络理政“十大创新案例”之一、2020年度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区(市)县十佳创新案例之一。
2021年3月20日,四川成都双流机场T2航站楼内景
《瞭望东方周刊》: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双流区户籍人口67万人、常住人口147万人,是成都市净流入人口最多的区。作为成都最年轻的中心城区之一,双流区是如何“引人”“留人”的?
杨钒:双流区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爱护人才”社会氛围,通过打好人才培养“组合拳”、打造人才引进“强磁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源”一系列举措,让有为者有平台,让能干事的人能干成事。
双流区宜居、宜业、环境好,人才都愿意来此发展。目前,这里有10万航空从业人员,10万在校本科及以上学生,各类人才总量达40.2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人才第一区”。
让市民对城市有认同感
《瞭望东方周刊》:你眼中的幸福城市是怎样的?
杨钒: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幸福城市应该是经济繁荣发达、社会治理有序、空间形态宜居、市民舒心幸福,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对这座城市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和满足感。
《瞭望东方周刊》:双流区是如何打造宜居幸福的人居环境的?
杨钒:为满足市民需要,双流区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家门口的好医院”提质增量。近年来,双流区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73所,新增学位4.7万座,市级以上名优教师增长85%;新改建医院8所,率先在全省实现区级医院“三甲”全覆盖。
同时,我们按照“公园城市”的理念美化城市、绿化城市,让城市在公园里自然生长,双流区规划了空港中央公园,总面积1.5万亩,推窗见绿、开门见山成为双流人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双流区户籍80岁-89岁共有13985人,90岁-99岁共有2007人,100岁以上共有53人,长寿老人总量居全国前列。生于1900年的朱郑氏是目前四川省最长寿的老人,就生活在双流区云华新村,那里也是双流区已建成的幸福美丽新村之一,老百姓不仅住进了好房子,还过上了好日子。在双流,新型农村社区都这样配置。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双流区在全区展开了“1+211”居民小区自治管理模式推广试点,在商品房小区自治管理上作出了创新探索。这一模式是如何诞生的?其中有哪些基层治理经验?
杨钒:很多商品房小区由于长时间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管理十分混乱,物业与业主经常发生矛盾。2017年,曾担任甘孜州白玉县县委书记的泽洛从领导岗位退休后入住了商品房小区欧城花园,并成了小区党支部书记。在政府和泽洛的努力下,泽洛带领小区党支部探索形成了“1+211”商品房小区自治新模式——通过发挥小区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破解小区管理中的难题,实现了社区精细化治理。欧城花园也由此蝶变成为“民族团结典范、基层治理样板”的网红小区、成都市“百佳示范小区”,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