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成都工展”看“红庙子”当年

2022-01-14厉勇

中国收藏 2022年1期
关键词:股份制大厦成都市

厉勇

“登蜀都,望成都”,在成都,蜀都大厦几乎无人不知。这座成都地标式建筑曾经是西南第一高楼,颇具资本市场的传奇色彩。1980年,为筹集资金建造这座大厦,改革开放后四川省第一只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成都工展”因之而诞生。时光匆匆,从成都工展到蜀都公司,再到“哈工智能”,40年间,蜀都大厦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资本市场变迁的历史,是探索我国早期资本市场的一个活标本。

笔者曾经在成都生活,并深深喜欢这座城市。作为1993年入市的一个职业股民,笔者每当看着自己收藏的一张张见证改革开放历史的藏品,想到无数次经过的曾是全国最大的一级半红庙子股票市场,不由得感慨万千。

“1980年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股票”正背面

1978年,举世瞩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自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天府之国也敢为天下先,股份制改革一开始就走在了全国前列。1980年初,成都市经委向市政府递交了一份关于建立“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请示报告,同年6月11日,成都市政府下发成府发(1980)69号文件,批准设立“成都市工業展销信托股份公司(蜀都公司前身)”。当时的蜀都股票由成都东河印钞公司仿照人民币设计印制,纸张和印刷工艺防伪俱佳,手工绘制,照排制版。

1980年底,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开发行2000股法人股票,每股1万元。当时连公司自己对股份制是什么也不太了解,让外人掏钱买股票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募股人员凭着市政府的一张批文跑遍了省内外数百家企业,宣传股份制和展销大楼。募股在当时被视作“乞讨”,但募股人员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募到了1300万元股金。

自1980年“成都工展”发行股票开始,四川的股份制试点逐步深化,大量国企改制发行了股票。“成都工展”自身也在不断变革中,1986年经成都市成经(1986)19号文件批复,公司更名为成都工业技术开发公司。1990年4月,公司再次更名为成都蜀都大厦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开始面向公司内部职工发行记名式普通股股票。1991年蜀都大厦正式建成并逐步运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蜀都大厦建成后不久,其股票却先火了起来,全城股民为之疯狂,而引爆者正是红庙子市场。

1990年成都蜀都大厦股份有限公司100股和500股股权证

大约从1992年初开始,人们手持各类股权凭证聚集在仅有200米长的红庙子街,自发地进行买卖。有点钱的人租一张桌子沿街摆放,他们在上面放上各种股票,悠闲地喝茶、打牌;而那些财大气粗的“大户”们则租下一间门面或附近的写字间,来交易股票。当年4月,四川盐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把红庙子市场推向高潮,八九毛钱的一纸股票,一下涨到了十多元。人们如潮水般涌向红庙子“淘金”,甚至外地的大户也纷至沓来。最高峰的时候,红庙子市场每天可达5万余人,一度造成红庙子街以及附近街道的交通瘫痪。

1993年初,四川省内的许多公司,无论是公众公司还是定向募集股份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内部股权证,都陆续进入红庙子市场,甚至债券、股票认购收据都在市场上“炒”,交易品种最多时达七八十种。多年之后,蜀都公司的一位老会计在接受采访时称:“当时每天都有很多股民在红庙子买了我们的股票,到我们这里来办理过户手续,光我负责接待的每天就有几百人。”

从笔者收藏的“成都工展”与“蜀都大厦”股票来看,1980年至1991年间,其资本额从2000万元增至1.1亿元。其中个人股为1000万元,据相关资料记载,“红庙子”时期公司个人股为2960万元,股东近200人。以此推算,“蜀都大厦”通过红庙子市场发行的个人股筹集到的资金近2000万元(每股面值壹元)。显然,红庙子市场为蜀都大厦的早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1994年3月25日54种最新股票行情表,表中即有蜀都股票的行情。

由于当时的信息流通不畅,传单式的《股市快报》成为大家了解市场的窗口。上面刊载的是红庙子中数十只股票的价格。笔者也藏有一张简陋的传单式股市行情快报。这份1994年3月25日的行情单,列明共54只股票价格,登载了前一周的行情与当天的开盘价。有意思的是,这里周末无休,周六与周日照常营业,价格波动较大。以蜀都为例,3月18日为4.8元(周四),21日(周日)则跌到4.3元,24日更跌至3.4元。

市场的火热导致不少企业私自发行股票甚至超发股票。篡改股权证、制造假股票、交易欺诈等行为也接连发生,随后政府开始整顿并逐渐关闭这个“野蛮生长”的自发交易市场。

1992年至1994年间,作为中国第一个自发形成的股票场外交易市场,成都红庙子股票交易市场成为中国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场景。它有“四川股票复兴运动”之称,客观上推动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四川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进程。虽然“野蛮生长”的红庙子存在很多问题,且只存续两年,但这个自发的证券交易市场却为一大批如“成都工展”这样的公司融通了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股权的流动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

当年在红庙子市场交易的部分股票

猜你喜欢

股份制大厦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智慧大厦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电梯
楼顶慢跑
员工持股计划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建立财务治理机制 推进地方中小型国企股份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