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美”粉彩一眼沉醉

2022-01-14翟健民陈曦

中国收藏 2022年1期
关键词:粉彩雍正乾隆

翟健民 陈曦

古陶瓷鉴赏家、香港永宝斋主人及香港国际古玩展创始人翟健民先生

清康熙晚期,中国陶瓷史上出现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瓷胎画珐琅。匠师们受到启发:如果把珐琅彩料换成传统的釉彩,再加入一些粉质的白彩,是否同样可以增加色彩的层次,达到接近瓷胎画珐琅的效果呢?于是,景德镇御窑厂很快创烧出一种新的釉上彩瓷,那就是粉彩。

粉彩虽然是从康熙晚期开始创烧的,但真正的粉彩瓷其实诞生于雍正时期,距康熙皇帝去世只有几年的时间。由于粉彩的主要彩料和施彩方法都是外来的,因此其也被称为“洋彩”。“洋彩”这一名称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陶务叙略碑记》中已经出现,乾隆朝《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中曾多次出现“洋彩”器物之名。

“粉彩”之称则最早出现于清末民初的陶瓷專著《匋雅》和《饮流斋说瓷》,而清宫从未以“粉彩”为器物定名,可见“洋彩”才是清代宫廷的惯用名称。民国以后,人们才普遍改称这类瓷器为“粉彩”。

粉彩不仅在雍正朝烧造成功,而且得到发扬光大。《饮流斋说瓷》中有“粉彩以雍正为绝美”的评价。雍正粉彩大体可以分为白地粉彩和色地粉彩,白地指器物底色是白的,色地则是指底色有颜色,比如淡绿地、珊瑚红地、黄地等等。但相对而言,雍正时期白地粉彩器物较多。彩绘题材包含花鸟、人物等,花鸟题材相对多一些。

例如这对清雍正粉彩花卉纹蒜头瓶,设色非常雅致,瓶身以青花弦纹将纹饰分为5层,口部粉彩绘如意云头,颈部由矾红、粉彩分别绘缠枝花卉和蕉叶纹,足部再以矾红装饰,腹部为主体纹饰,绘有兰花、牡丹、蝴蝶等图案。受瓷胎画珐琅的影响,雍正粉彩纹饰描绘技巧大多采用写实的手法,而且注重细部刻画,画工的精细程度真的达到了毫发毕现,所谓“花有露珠,蝶有茸毛”。

清雍正 粉彩花卉纹蒜头瓶一对

清雍正 粉彩“玉堂富贵”图菊瓣盘

这对瓷瓶器型尤其挺拔,这正是雍正朝瓷器的造型特点,各部分比例协调、恰到好处,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可以说,雍正蒜头瓶的样式冠绝古今,气质非凡,不管是万历还是乾隆,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与线条更显婀娜的玉壶春瓶相比,蒜头瓶则清减了几分娇柔之气,多了一抹古朴端庄的风姿。

值得一提的是,景德镇御窑厂深知雍正皇帝雅好花道,并且对于“隐逸君子”菊花情有独钟,于是便精心制作了各式菊瓣盘,把皇帝对菊花的喜爱凝练于瓷器造型之中。比如这只清雍正粉彩“玉堂富贵”图菊瓣盘,胎薄体轻,釉质白润。盘心绘两株盛开的牡丹、玉兰,雏菊穿插其间,象征玉堂富贵、杞菊延年。

在雍正粉彩的基础上,乾隆朝烧制的粉彩更加丰富,并且有新发展。乾隆早期承袭了雍正粉彩清新疏朗的风格,多见雅致俊逸的白地粉彩。比如这对粉彩翠竹金癞瓜粉蝶碗,外壁以粉彩绘癞瓜,并将连绵不绝的金癞瓜藤蔓从碗外壁的翠竹竿上“过墙”延伸到碗内壁上。这种从器内延伸至器外的画法也兴起于雍正时期,并影响后世,还有“过墙龙”“过墙凤”等样式。癞瓜蝴蝶纹则始于乾隆,取谐音瓜瓞绵绵、福寿绵长之意。碗外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体来看,这对碗釉面润泽,造型规整,画工精细,设色绚丽而又不失素雅,华贵中尽显文雅之气。

清乾隆 粉彩翠竹金癞瓜粉蝶碗一对

清乾隆 紫檀镂雕团寿花卉嵌粉彩福禄寿三星三联座屏

清乾隆 各色粉彩像生瓷爆竹盖盒

清光绪 官窑粉彩百蝶赏瓶一对

瓷板也在乾隆一朝有了新的面貌。康熙、雍正时期,瓷板大多嵌在床、几、桌、椅以及宝座上,从乾隆朝开始还在插屏、挂屏、多扇围屏等之上镶嵌瓷板。虽然瓷板在乾隆朝之后更为风行,但乾隆时期的瓷板瓷面平整,修胎规矩,釉面白或略显青白,纹饰及色彩清晰柔和。另外,乾隆朝瓷器纹饰中多见福、禄、寿寓意的图案,这件紫檀镂雕团寿花卉嵌粉彩三星三联座屏堪称是二者结合的典型佳作。

座屏中央的瓷板上描绘的是福禄寿三星童子图。“三星”在道教中司人间福寿利禄,画面中有三位仙人在庭院中齐聚,一群童子围绕嬉戏,人物神采奕奕,场景祥和热烈。身后青松郁郁,仙鹤悠悠。在翻腾的浪花中可见一栋房屋,屋中的瓶内还装有筹码,意为“海屋添筹”。两侧瓷板则是仙鹤图,与中间的画面相映成趣,吉祥色彩浓厚。

这一时期的像生瓷更是标新立異。所谓像生瓷,就是景德镇御器厂匠师利用瓷土,仿照自然中的胡桃、石榴、海螺等各种动植物形象烧制的瓷器。此乃专门为宫廷生产的高级陈设和观赏的器物,尤为珍贵。常见的像生瓷有瓜果、花生、螃蟹等等。但爆竹形盖盒极其少见,到目前为止,我仅见这一对真品。这对盖盒仿爆竹造型,盒盖与盒身以包袱结相合,设计非常巧妙,通体施粉彩,着色艳丽,十分喜庆。同时,“包袱”又取“包福”谐音,有吉祥幸福的寓意。

据清宫《呈贡档》记载:“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内务府员外郎兼佐领管理九江关税兼管窑务奴才舒善恭进……洋彩爆竹盒成对(交外养心殿)”。因此,我认为这对盖盒或为新春等盛大节日烧制,或作为乾隆案前的文房用品。

到了清代晚期,在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烧制的官窑器中,光绪一朝在品种和数量上均居首位。从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景德镇御窑厂就从未停歇,为宫廷烧制了不少精品,不仅囊括了从明代至道光的各种品类,还有所创新。

赏瓶是雍正年间出现的一种器物造型,作为赏赐之用,后成为清代传统器型。这对光绪官窑粉彩百蝶赏瓶,撇口,长颈,鼓腹,圈足。其口沿饰一周如意云头纹,肩部两道描金弦纹,弦纹间绘缠枝花卉托寿字,近足部饰仰莲纹,颈、腹部绘粉彩百蝶纹。蝴蝶五彩缤纷,身姿各异,须翅灵动自然。整体而言,这对赏瓶线条舒展流畅,构图繁密有致,设色娇艳俏丽,笔意工细雅致。

百蝶纹在同治朝碗、盘、勺上尤为常见,但百蝶纹赏瓶目前仅见光绪、宣统时期出品。蝶与“耄耋”的“耋”同音,所以百蝶也有长寿之意。将百蝶绘于赏瓶之上,应是清宫用作赏赐皇亲国戚,或为老辈祝寿的贺礼。

“新春将至,我想,最讨喜的应该就是粉彩瓷器了!”

粉彩制作工艺有何特点

其一,以“玻璃白”打底。即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纹饰的轮廓,然后用不透明的白色料在轮廓内铺底,再将各种彩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其二,采用“渲染法”。即一般先施彩于颜色深的一侧,然后根据需要将颜料渲染成不同的色阶。当乳浊的玻璃白底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不透明的粉化视觉效果。其三,以油料调色。传统五彩用胶水或清水调色,粉彩则借鉴珐琅彩的施彩方法,这是制瓷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其四,烧制温度较低。烧制五彩时炉火温度需在800℃以上,粉彩则一般在700℃以上。由于它比五彩的烘烧温度低,因此瓷器烧成后,色彩的视觉感受比五彩柔软,所以粉彩与五彩又分别有“软彩”和“硬彩”之称。

猜你喜欢

粉彩雍正乾隆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雍正:朕终于把自己毒死了
雍正:奏折上面玩段子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纪晓岚戏乾隆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
这么痴情的皇帝我也是第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