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人的灵魂观、鬼俗禁忌与中元节
2022-01-14林建杰
[印尼]林建杰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多神论、多宗教的国家。官方认可的六大宗教分别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印度教和孔教。印尼国土面积甚广,各地区的各部族几乎都具备各自的灵魂观念。显而易见,印尼各地尚存原始宗教,即信奉“万物有灵论”。印尼的原始宗教,表现为精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等。这也证明印尼当地民众自古已有所谓的灵魂观念。印尼各地区、各部族,有着不同的信仰形式。有的部族崇拜图腾作为某部族或氏族的保护神,有的部族则崇拜克莉丝(kris)短剑。他们还会在自定的日子里举行崇拜仪式。这种灵魂观潜意识地深入并影响了印尼民众的日常生活。比如印尼有不少人认为,当一个人熟睡的时候其灵魂将会离开躯体出外漫游。因此印尼人忌讳把熟睡的人突然叫醒,那样会让灵魂来不及返回躯体导致患病甚至死亡。此外,巴达克族还有一首歌谣,唱的是人死后的情景:
生命变灵魂,
头发变叶梗,
肉体变泥土,
骨骼变砾石,
鲜血变流水,
呼吸变风吹。
可以看出,灵魂信仰已渗透到印尼人的生活里。可以确定的是,至今许多印尼民众仍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有关鬼神或精灵崇拜这些原始信仰的活动,例如驱鬼、治病、占卜、问神等活动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偏远村落里极为盛行。所谓的巫医、巫婆、神汉,在印尼各地区也不难发现他们的存在。即便如此,印尼并没有像中元节那样一个特定的针对鬼魂的节日。 学者们认为,这是因为印尼的部族和民系多而杂,而且其分布非常广。几乎各个地区都有原住部族,而各部族的信仰模式和崇拜对象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全印尼不可能有一个类似中元节或者是万圣节那样的特定鬼节。
以邦加岛马来族特有的一种年度驱鬼仪式“斗饭团”(Perang Ketupat)为例,它就类似当地华人的中元节。两者的区别在于,华人的中元节为了得平安,不受鬼怪扰乱而加以祭祀、普度、敬而远之。邦加岛的马来人则以饭团来斗鬼怪、驱而赶之。这也证明了邦加岛华人与马来人的文化相似性。“斗饭团”虽然是依照伊斯兰教的教仪进行,但相关书籍记载:此仪式带着浓厚的多种族、多宗教色彩,其中吸收了华人的孔教和佛教、印度教以及马来人的伊斯兰教的元素。此外,邦加岛马来人还有类似驱赶水鬼的仪式叫“赶水鬼”(Naber Laut)。此仪式一般在“斗饭团”之后举行,其目的也是为了驱邪避恶、避免水鬼在人间作祟。从“赶水鬼”仪式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它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孔教的仪式表现法。最为明显的是仪式里的奏乐和舞蹈部分,它们明显融合了伊斯兰教、中国和印度教的特点。此外,此活动还会有当地华人的参与。此时,一般还会上演武术表演和舞狮舞龙。
有关鬼怪的活动在印尼比比皆是。这也证明了当地人的灵魂观已根深蒂固。甚至可以说,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细节上,有不少印尼人仍保留着不少迷信成分。比如印尼当地人相信人的灵魂藏在人的头颅中。因此印尼人忌讳陌生人摸小孩子的头部,怕其灵魂被摸走。类似这样的原始迷信和禁忌在邦加岛也随处可见。
汉民族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所谓的灵魂观念。大家对所谓的鬼魂都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态,怕一不小心得罪了这些鬼魂他们就会暗中作祟,加害人类。但我们必须了解的是:迷信、禁忌、巫术既是传统节俗产生的土壤,也是传统节俗内容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禁忌是传统节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关鬼节的禁忌在民间更是随处可闻。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概论》中写道:“为了使厲鬼不害人,古人想出了种种办法:或敬而远之;或退而避之;或者,驱而赶之。七月十五于旷野水边燃放河灯、焚香化纸、设馔施粥,为的是追荐各路孤魂野鬼,使其有所归而不为厉。”对鬼魂的禁忌自古已存在,即便流传到现在似乎也不比以前马虎。
如今,邦加岛华人每到农历七月仍会小心翼翼、神经兮兮的。大家都觉得这一个月无论是空中、陆上还是水里都是众多鬼魂徘徊的时期。老一辈的还会不停地嘱咐家里的小孩不得这样不得那样。最为普遍的是大家都认为七月期间最好不要行远路出远门,也不宜如去海边度假或游山玩水之类的郊外活动,怕一不小心就会被水鬼缠身或被拉去当替死鬼。在这一个月也不得爬树攀高,不得晚归,最好是在傍晚之前就要回家歇息。此外,在这一个月内邦加岛的华人还禁忌动土、修房子。一般人家也不会在这一个月内筹办婚礼。这也许不仅仅是邦加岛华人所遵守的禁忌,它还是各地华人所熟知的禁忌。房学嘉在《客家民俗》中写道:“七月是鬼月,不论婚嫁、不出远门、不搬家、不建屋、不上梁、不夜游、不开张及不订盟等。”书中所描述的这些禁忌与邦加岛的禁忌风情相当符合。书中还提到搭建普度施孤棚的时候禁止女性靠近,否则会倒塌。据笔者在邦加岛的考察,当地的客家人倒没有这一项禁忌。受访者透露,搭建施孤棚本属体力活,多交给男人来做,女人都不会插手。
邦加岛华人对普度祭祀的供品也有所禁忌。在一些还保留着抢施孤仪式的庙宇,有不少华人都不太愿意参加。因为大家都觉得抢施孤如果没有抢到任何供品反而会行衰运。所以在邦加岛可以看到反而有不少当地马来人参加抢施孤仪式。如果真的没有抢到任何供品,至少一定要拿到普度旗或者是盂兰盆。这样参加抢孤的人才不会行衰运。关于普度供品的禁忌,《客家民俗》中也有相关记载:“普度祭拜中的供品,据说严禁任意取食,否则身体将会溃烂。”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许多年轻人已经开始把这些禁忌淡忘了。毕竟有些禁忌也许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很难想象现代会有人为了这些口耳相传的禁忌而耽误了出差,或者让渔夫在这一个月内不出海不谋生等等。在未来几年里,也许这些禁忌真的已被人们所忽略,也许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把这些禁忌看作是迷信色彩浓厚的封建遗物。未来,究竟还会有几人能正视这些作为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和温床的禁忌?也许我们只能在时间的飞逝中寻求答案。
邦加岛的印尼原住民以马来族、巴达克族为主,而当地华人以客家民系为主。在这样一个岛上长期生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必有文化融合或者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际。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印尼华人和当地人的社交关系,普遍来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或者说两者还没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研究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宗教因素。《印度尼西亚文化与社会》中介绍道:“在历史上和生活习惯上,华人中许多人与伊斯兰教有隔阂,……”此外,不少人认为印尼华人往往习惯于隔离、独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这也是受到早期荷兰殖民政府对印尼社会各群体进行阶级划分的影响。当时的华人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地位,这是荷兰殖民政府的挑拨政策遗留下来的问题。如今在印尼各地区,我们仍会发现有不少华人和当地人的关系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但在邦加岛则不然。即便说如今的文化融合已远远不如苏加诺时期进行得那么完美,但相对来说邦加岛的华人和马来人的文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如果我们翻看当地华人的旧照片,不难发现其实所谓的文化融合在邦加岛社会中从早期就已经进行得很完美。其表现在于当时的老伯母(邦加岛客家人对年长的华人女性的统称)均穿马来式的传统服装——娘惹装,饮食方面也吸收了当地马来人“手抓饭”的习惯。最为明显的是语言方面的融合,当地华人几乎都能以马来语进行交流。
在节日习俗方面,不仅是华人接受了当地的影响,马来人的不少节日习俗也受到了华人的影响。此外,当地马来人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也进一步促进了华人和马来人的文化融合,促进了两者的友好关系,增强了两个族群民间习俗的生命力。也因为当地马来人的包容力,即便是在苏哈托政权的同化政策下,华人还得以保留传统节日和习俗。当然在另一方面华人子弟自身的奋斗、争取和努力也为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拼出了一条生路。因此,邦加岛的中元节俗才能完整地保留至今。
当地马来人的相关习俗也证明了华人与马来人的文化融合程度。我们反观中元节,中元节能在邦加岛留传至今必然离不开文化融合。民俗文化的横向扩布包含着对异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取向的判断、吸收(或拒绝)、消化和加工。只有经过了适当的适应和接受当地的一些元素,才能让中元节本民族化,被当地民众所接受和得以生存。
具体到中元祭祀,举凡华人的每一个祭祀典礼,所用的祭品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据文献记载,除了一些传统的客家糕点,如今在祭台上正宗的“中华料理”已经为数不多。大部分华人吸收并采用当地所有材料作为祭品。从节日的参与角度来看,从古到今,每当中元节来到庙宇观看的有一大部分人就是当地的马来人。即便是在苏哈托政权的压制下,当地马来人依然友好地看待华人的节日习俗。那些禁令只是政府宪法上的规定,它并不代表广大民众看待华人习俗的心态。此外,邦加岛几乎所有寺庙中元普度的祭品一般都是用来发放给周围贫民的。这个惯例历来受到当地政府以及各界人士的肯定和赞赏。不仅如此,每逢中元节许多民众还会在寺庙广场门口办夜市,热闹非凡。这也给当地民众带来了不少的经济利益。
除了中元节,当地民众和华人的友好关系也在其他节日里得以体现。根据相关的采访记录记载,华人和马来人自古就已经建立友好的关系。老一辈的人告诉我们,以前那些华工和当地马来人都在锡矿场一起工作。他们之间就这样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当开斋节时,他们会拜访马来人家庭以示祝贺。相应的,每到过年(恭喜发财)马来人也会登门拜访华人家里。可见,中华节日不仅是中元节在当地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节日可谓是两个民族之间了解彼此文化的桥梁。
学者们认为,像邦加岛这样庆赞中元节,这种活动值得肯定。因为可以说它拉近了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氛围下的中元节习俗,可以确定它对当地社会的友好和稳定发展必定会起到一个积极、乐观的作用。如此看来,中元节对华人和马来人之间的文化交际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排除节日迷信色彩的成分,笔者认为中元节习俗的存在是值得肯定的。按照当今的社会风情来判断,笔者对中元节习俗在邦加岛未来的传承和发展趋势也是持乐观态度的。
从时间轴来区分,传播到海外的传统节俗经历了强化——弱化——再强化的生命历程。纵观古今中外的民俗文化迁徙,离开了发源地的民俗文化仍然能在异国如鱼得水,这其中必有它的生存道理。飘洋过海流传到印尼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包括中元节俗,都是经过漫长的适应过程方能保留至今。当初华人下南洋,大批华裔祖辈在印尼落地生根,这时候民俗文化成为了凝聚自身群体的工具。这个时期的民俗文化在华人群体中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到了二十世纪中叶,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同时还受到印尼政府同化政策的压制,这个时候华人的民俗文化跌到生命低谷。但随着民族运动的兴起、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更进,再加上全球华人地位的提升,这些都让他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这也让民俗文化进入一个复兴时期。
从民俗本身出发,对于传播到海外的民俗而言,中元节对当地华人起到了巨大的凝聚作用。而对于当地华人而言,中元节的保留无疑是加强民俗认同和民族归属感的重要媒介。因此,中元节的保留对当地华人而言意义非凡。
如今,每當中元节,无论是在印尼邦加岛还是在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都有一定规模的庆祝活动。经过考察笔者发现,各地的中元节俗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其节日本质离不开超度亡灵和孝亲这些内容。只是各地的祭祀或超度仪式细节上略有不同。比如邦加岛的中元私普主要针对先祖而办,这是邦加岛中元普度的特征。再如新加坡的中元普度盛行搭歌台、香港大江埔村的普度戏主要以潮州戏为主、马来西亚的佛化盂兰盆节、马六甲公普的盛况、槟城的“拜街边”等都是各地中元普度的特征。尽管仪式形式上大同小异,但归根结底各地的中元普度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把拥有几千年历史痕迹的中元节俗继续传承下去。
具体到中国印尼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中元节也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元节的本质乃是鬼魂之节日,这一点证明了华人对灵魂和鬼神存在的认同。根深蒂固的鬼神观是华人和当地马来人共有的特点。这也非常符合印尼建国五项原则的第一项——信仰神道。有了看待事物的相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无疑会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责任编辑: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