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
——以楚雄州为例
2022-01-14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张熙
文|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张熙
1 引言
2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基础设施的需求[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对于实现经济动能转换和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新型基础设施的部署作出重要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并强调围绕强化数字化的转型、智能化的升级、对融合、创新方面的支撑,统筹布局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升质量和效益的战略重点,也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楚雄州为研究对象,基于楚雄州新型基础设施现状,研究在十四五期间,楚雄州统筹推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路径。
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新一代信息的基础上,演化生成信息基础设施;二是应用新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三是具有公益属性的,带动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以基础信息网络为支撑,运用新理念引领技术创新,驱动相关产业发展,为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4]。
新型基础设施的界定是相对于传统基础设施的概念,传统基础设施主要是在供给侧提供产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新型基础设施具备传统基础设施的基本功能,同时能够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通过对生产要素全产业链赋能,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3 楚雄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楚雄州作为滇中城市群新增长极,处在国家、省、州战略规划区的重要节点上,联通滇西、滇川和南亚东南亚,境内路网、水网、电网、能源管网、通信网密布,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楚雄提出了“努力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楚雄州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工作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展路径。楚雄州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一定基础,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融合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创新基础设施迈开步伐、新基建项目谋划积极开展,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在有基础的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的短板。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覆盖能力有待升级。宽带网络和4G 网络覆盖不足,无线局域网覆盖不足,网络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二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待培育。楚雄州数据中心机房主要以现有基础电信企业数据中心为主,缺乏大数据龙头企业引领带动行业发展,数字产业化主体亟待培育。三是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基础薄弱。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进程缓慢,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不够稳固。四是数据资源共享程度有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薄弱,数据资源难统筹、难共享、难利用问题突出,阻碍了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与开发利用。
统筹推进楚雄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针对以上短板,架构建设体系,为楚雄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蓝图。
4 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路径
4.1 总体框架
楚雄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传统基础设施在“数字+”以及“智能+”方面的升级,加快推进楚雄州在特色资源方面的数字化,进而推进数字资源的产业化,带动楚雄州产业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加快培育新经济、催生新业态、创造新模式的重要路径。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结合楚雄州发展实际,“补短板、强弱项、赋动能”,围绕信息、融合、创新三个方面的基础设施,搭建楚雄州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框架。
楚雄州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从三个方面,构建5 大行动22 项任务:构建高速泛在优质新网络、打造数字创新应用新平台、铸造出传统基建升级新载体、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树立民生服务增效新场景(图1)。总体架构设计由“信息、融合、创新”三个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组成,通过三个方面的设计,保障楚雄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开展。
图1 楚雄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框架
4.2 建设路径
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提升质量和效益,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树立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楚雄州从构建管理体系和建设体系两方面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2.1 管理体系
架构由统筹管理体系、集约共享体系组成的管理体系。
(1)统筹管理体系
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坚持系统推进,政府充分发挥在总体规划、政策环境、应用示范、建设布局等方面的引导带动,发挥市场力量,明晰各自主要职责与界线。全州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领域在全国、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盘棋”“一张图”“一张网”的统筹规划布局下,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引导从源头上避免盲目建设、重复的投入。项目分为公益性的及经营性的进行分类引导,公益性的项目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作用,经营性的项目政府主要起到引导作用,采取措施调动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建设。按照以资源引企业、以市场换投资、以应用促产业的实施路径,发挥社会投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不同主体开展合作,推动形成多元化的政企协同合作的机制。引导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建立新基建信贷专项,鼓励全州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新基建,切实解决“新基建”项目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2)集约共享体系
充分考虑未来发展和运营管理需求,增强楚雄州新基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权威性,依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要求,建立科学、专业、高效的新基建规划部署体系,推进数据共享。整合各类数字资源,推进基础与应用系统集成建设,加速实现网络互连、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使数字资源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聚焦信息安全问题,强化设施、数据、网络等方面的安全体系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保障工作,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4.2.2 建设体系
以楚雄州需求为建设方向,找准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着力解决问题,补齐传统短板,提高传统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效能。以应用为导向,从“新网络”“新平台”“新载体”“新引擎”“新场景”五个方面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1)新网络
新网络的建设主要从4 个方面推进:第一,加快5G 网络建设和应用,包括有序提升城乡5G 网络覆盖,推进落实“5G+”创新应用;第二,补齐网络短板,包括打造高水平“全光网州”,推进4G 网络提升和深度覆盖;第三,结合楚雄州现状,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强感知”的移动物联网感知设施,大力发展物联网,包括构建泛在物联感知网络、创新物联网应用场景;第四,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包括构筑国际通信网络体系,提升跨境网络通信服务能力。
(2)新平台
新平台的建设主要从5 个方面推进:第一,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支持企业充分利用5G 技术加快内外网建设和提升改造,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积极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第二,建设区块链技术云平台,包括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促进区块链产业聚集发展;第三,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支撑平台,促进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快速壮大;第四,构建绿色数据中心高效算力平台,包括加快数字产业化载体建设,推进特色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强化数据中心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第五,打造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平台,包括深入推进关键技术领域应用研发攻关,布局数字技术创新生态。
(3)新载体
新载体的建设主要从4 个方面推进:第一,推进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推进数字化交通网建设,打造数字交通综合管理与公共服务载体,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建设;第二,推进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构建智慧能源生产传输管理基础设施,推进能源消费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推进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快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构建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第四,补齐水利信息化的短板,全力支撑水利系统智慧化升级改造。
(4)新引擎
新引擎的建设主要从4 个方面推进:第一,建设楚雄州智慧农业平台,包括推进农业生产环节智慧化提升、推进农产品贮藏运销环节智慧化升级、以智慧化手段强化农产品安全监管;第二,推进制造业改造升级,包括提升企业和工业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第三,推进文旅产业智慧化升级,包括夯实智慧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促进文旅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智慧康养产业发展、数字化赋能文化保护、传承与发扬;第四,推进在线经济新业态发展,包括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壮大在线经济、推动在线新业态发展。
(4)新场景
新场景的建设主要从5 个方面推进:第一,推进数字化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包括推进统一政务云平台建设、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立体化安防监控平台;第二,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建设智慧社区;第三,围绕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进数字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构建覆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医疗平台;第四,推进智慧教育普惠提质,包括推进楚雄教育云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城乡的智慧校园、推进教育体系智慧化改革;第五,推进数字生态环保能力建设,包括推进城乡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5 小结
楚雄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面临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迭代快、发展模式多样的现实[3]。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架构完整的建设体系,同时,也应对如何建、如何管进行谋划,因地制宜,采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稳步推进,更好的发挥新基建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