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

2022-01-13蒙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基础处理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蒙琳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如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高质量建设俨然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问题,而通过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后续的顺利施工打下良好基础。鉴于此,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分析;基础处理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影响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这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阶段,有关人员要注意其地基处理,保证其处理效果,符合施工规范,防止后续施工受到不良地基处理的影响。确保建设效果,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新要求的内容阐述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外界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外界自然环境处于较为恶劣的状态时,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必然要受到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威胁,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强化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价值。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发展壮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也随之逐渐扩大,实际作业环境的类型和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这种情形下,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运用到的施工技术种类和先进性也需满足作业需求。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探析

水利水电工程中部分建筑设施体积大、重量大,如建筑工程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气候环境多变,在建筑结构自身重力的条件下,将令基础设施出现下沉现象,间接加大建筑物与地基结构之间的内应力,如建筑物沉降超出预设基准时,建筑结构将面临着形变问题。其次,地基漏渗因素。水利水电工程如建设在岩层、陡坡区域时,尽管在地基搭建过程中,支护工作满足作业需求,但在地质自然化变迁下,仍将令工程呈现出接缝问题,在地质积水渗透下,地基施工区域将面临着基坑积水问题,降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法应用分析

3.1锚固技术的应用

锚固技术其概念为,在边坡或地基的岩层或土层中将一种受拉杆件的一端固定,这种受拉杆件的固定端称为锚固端(或锚固段),另一端与工程建筑物联结,可以承受由于土压力、水压力或风力所施加于建筑物的推力,利用地层的锚固力以维持建筑物的稳定。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锚固方式也不尽相同,以钻孔灌浆为主的方式常用于在天然地层锚固,锚定板和加筋土两种方式常被用于人工填土地层,其中锚固灌浆技术又存在简易灌浆、预压灌浆、化学灌浆以及特殊的锚固灌浆技术等多个种类。实践证明锚固技术能够有力地起到减少繁琐工程量,提升地基基础施工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作用,以此提高基础地基处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解决基础地基稳定性差及抗滑性不足等问题。上海某水闸枢纽地域面积为250亩设计工程枢纽采用钢筋混凝土来建设,工程等级为Ⅲ级。该水闸枢纽采用桩基锚固技术来减少整体水闸位移、沉降系数;锚固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工程量,有效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

3.2粉喷桩技术

(1)准备工作强化。在粉喷桩技术实施前,应结合具体施工需求进行施工现场的清洁整理,做到施工现场不存在杂物和垃圾。(2)确定桩位。在粉喷桩技术应用过程中,桩位位置定位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粉喷桩技术的使用效果,所以具体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开展精准测量,结合对放样、放线工作的开展来进一步提升桩位定位的精准性,确保其桩标位置达到规定设计要求。(3)垂直高度确定。粉喷桩施工技术期间,应保证桩垂直角度偏差必须低于标准垂直角度的1.5%,否则不仅会影响到粉喷桩技术实施效果,甚至对整体基础处理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3.3排水固结施工法

在水利发展工程的建设中,许多工程面临着松软的土地基础,松软的土地基础含有大量的粪土和黏土,对工程建设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采用排水、硬化的方法进行施工,有效地处理了松软的泥土造成的地面沉降。通过稳定基础、安全施工、来提高整体功能,排水固结施工方法一般是基础加压由施工和技术排水施工两个部分构成,施工时要严格保证各部分的施工效果,这个方法施工效果很好,但应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泥较多的地基处理。

3.4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

①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运用预应力管桩技术完成基础处理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重视先张法与后张法的合理选择及使用,使预应力管桩在工程基础结构性能优化方面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避免给水利水电工程后续施工作业开展中埋下安全隐患;②预应力管桩技术支持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通过对先张法应用方面的考虑,可提高工程基础处理施工质量。在其结构强度提高过程中,可进一步利用后张法进行科学处理,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问题科学应对要求,确保其结构强度状况良好性;③为了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出现沉降现象,应在预应力管桩技术应用中注重锤击法和静压法的科学使用,优化桩基使用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促使工程基础结构能够处于安全应用状态,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注入活力。

3.5水泥土防渗技术

从施工目的的角度来说,在泥沙层中按一定的深度、尺度、提升度来控制压入一定的水泥桨,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之中合理应用水泥土,利于提高工程基础部分的强度和稳定度。另外,在具体进行水泥浆灌浆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对相关参数加以控制,标准化的施工。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水利水电工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改善国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要求所涉及的施工单位以及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加强新科技新材料新技术的合理应用,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施工技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世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法应用[J].居舍,2020(03):137.

[2]王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03):132-133.

[3]邓强.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2):89-90.

猜你喜欢

基础处理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旧砖房加固、增层改造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对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探究
袖阀管法灌浆施工技术在倒虹吸基础防渗中的应用
丹东大闸码头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