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研究

2022-01-13徐祥伍欧阳国辉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公共设施包容性老化

■徐祥伍,欧阳国辉,蒋 念

(1.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广西桂林 300222;2.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300222; 3.中建五局装饰幕墙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300222)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强旧有小区改造和新型社区建设。2019年,浙江省有关部门在未来社区建设试点中指出:努力将未来社区建设成为浙江省探索新时代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社区样板,为大湾区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建设提供借鉴。“新兴老年群体”对社区设施参与表现出强烈的需求,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了解老年群体健康数据,建立多途径的社交方式,已成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公共设施与老年用户日常聚集场地联系紧密,对研究老年人情感需求与社交行为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老年用户生理心理特征的独特性,导致对社区公共设施使用需求存在差异。老龄化背景下,满足设计包容性的需要是提高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服务的基本需求,也为社区公共设施包容性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面对日益激增的老年用户群体,如何建设适宜老年人生活和出行的社区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是当前社区建设的迫切需求。

1 相关概念界定

2021年5月,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超过60岁人口数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比18.70%,其中,超过65岁人口数为19064万人,占总人口比例13.50%。社会老年人口压力进一步提升。我国规定年龄60周岁以上的群体为老年人群体,根据老年人的行为习惯与认知心理,可将老年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自理老人:日常生活可以自行处理,不依靠他人照料的老人。第二类为介助老人:日常生活必须依靠拐杖、轮椅等辅助设施帮助的老人。第三类为介护老人:必须依靠他人照顾日常起居的老人。

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进行创造出的有社区归属感和数字化的新型城市居住功能单元。基于局部特色性试点社区,倡导以未来社区生活为引导,结合地域文化与数字技术,服务配套以数字化、智能化公共设施为主。突出新型社区未来生活品质,将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作为社区价值体系衡量标准,构建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重点的社区,丰富未来社区共治、绿色、智慧共享的内涵[1](图1)。

■图1 未来社区九大场景

基于社会学的角度将公共设施种类分为医疗设施、体育设施、文娱休闲设施、护理设施、教育设施等。但现阶段公共设施存在诸多问题。作为公共设施,对老年人而言,在使用过程中,极力营造周围环境给用户产生认知体验和心理安全是尤为重要的。用户在公共设施使用过程中,本质上是人机交互,安全性需贯穿于整个行为过程。

适老化是基于老年用户需求而提出的设计理念,是以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针对老年人的特殊设计模式,具体为在公共环境、社区住宅、社区设施改造与建设等方面能精准照顾到老年用户的户外行为特征及需求[2]。如残疾人坡道设计、无障碍设计、包容性设计等。

包容性设计是指产品的形成与后期服务能满足广大受众的需要,且适龄性、包容性强。在设计实践中,掌握包容性设计理念有利于更好兼顾用户与设计师双方需求与效益,设计方案应面向未来设计,设计的目的应对各个年龄层受众进行设计,提高设计的包容性程度具有较强的设计价值与实践意义。

2 现有公共设施现状与老年人活动特征分析

2.1 社区公共设施分类与问题分析

社区公共设施服务能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日常起居,培养老人之间互帮互助且积极向上的心态,能有效缓解老人孤独感,促进老年人良好的人际关系[3]。以下从公共设施六个方面调研老旧社区相关问题如下。

社区公共医疗设施:现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站提供服务便利程度较低,仅能为自理老人提供帮助。且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不齐全,医护人员专业素养较差,与三甲医院联动性不足,导致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并未解决大部分介助老人、介护老人看病难的问题。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老旧社区多是开发商为了满足国家标准基本要求,社区用地紧凑,难以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多社区仅存在内部街巷作为短暂休闲场所,缺少绿化空间。体育健身设施形态标准化强烈,较少考虑到老年人使用需求,操作易用性较差,安全感较低。

社区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多地社区文化娱乐服务内容不足,仅包含了广场舞场地、棋牌室,限制了老人娱乐设施多样性。且广场舞音乐有一定性扰民,同时棋牌类活动容易导致老人久坐不动,不利于身体健康。

社区公共护理设施:老旧社区内部照护设施基本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硬件设施不完善,仅为表面形式,没有基于老年人需求的视角出发,造成使用率较低。

社区公共教育设施:社区中对于老年人再教育需求认知匮乏,随着新兴老年人群体的产生,教育设施的需求将持续增高,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老年大学的开放将是社区老年再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2.2 老年人活动特征分析

2.2.1 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分析

适老化包容性设计基于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在生理需求方面:自理老人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如参与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介助老人在生活护理设施和社区医疗设施方面需求较大;介护老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联动性需求最强烈。在心理需求方面:老年人的心理、性格、情绪等随着生理衰退和角色转变开始变得脆弱和敏感。过多的空闲时间与身体机能下降使老年人变得失落,自理能力下降加深了老年群体的失落感。

2.2.2 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分析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老年用户居家养老出行需求的物质空间载体[4]。根据老年人日常需求和活动特征将与其联系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以下几类:其中日常需求类包括外出买菜、安排事务、购物餐饮、接送孩童;照理需求类包括康养治疗、医院看病;户外休闲需求类包括社交活动、健身运动、种植花草。自我提升需求类包括休闲娱乐活动、老年大学、数字图书馆教育。

2.2.3 老年人出行需求分析

社区老人出行需求分析可将老年人分为自理、半自理半介助型和完全介助型三种。自理老人自行运动能力较好,外出行为主要涵盖了日用品购买、处理外在事务、孩子接送等基础行为活动之外,还包含休闲游乐,文体运动、健身棋牌等,活动区域一致且出行需求较大。半自理半介助型老年群体身体机能不足以支撑长时间户外活动,活动半径主要在住处周边等场所进行日常游憩及购物交谈。完全介助型需借助轮椅进行社交出行,受外在影响大。总而言之,老年人的出行活动需求受制于身体健康影响与个体性格的差异较大,而良好的社区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布局,将促进半自理半介助型以及完全介助型老人的出行需求。

3 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思路

3.1 以社区用户需求为指导,加强设施便捷性和多样化以及照顾出行舒适性和生活需求

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优化需以社区用户需求为指导,促进老年用户设施的多样化、便捷化、安全化,充分照顾老年群体的出行舒适性和生活需求[5]。便捷性需求要结合三类老年用户类型行为特征进行规划与分析,以出行最优解进行合理组织布局;公共设施多样化需求应照顾使用人群同一类型设施多样化的选择,可根据环境与个人偏好进行合理布局;生活需求指社区公共设施服务水平要照顾老年用户的需求;出行舒适性指居民日常出行到达社区内部公共设施的精准性,需充分考虑三类老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同需求。

3.2 加快未来社区公共设施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中指出针对特色引导型社区,要结合社区未来数字化生活为导向,融合地域文化和科学技术,在公共设施上体现数字化、智能化要素与创新性。未来社区智能服务是指面向未来社区生活场所的数字化服务,涵盖社区智能化基础设施、社区公共设施服务智能化管理、社区数字化应用设施等[6]。加快以社区医疗为依托,利用公共设施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建立未来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社区中提供老年人一键预约挂号、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咨询等一体化的卫生服务,提供报刊阅读、数字化放映、包容性健身器材、文化展览宣传等,利用未来社区智能化与数字化资源,积极营造未来社区适老化包容性设计。通过对老旧公共设施现状与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进行分析,以自理、介助和介护老人为研究对象,结合未来社区公共设施设计服务内容进行分析,最终未来社区公共社区适老化包容性设计服务内容(表2)。

表2 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服务内容

3.3 促进未来社区公共设施体现设计的适老化与包容性

“新老年群体”的产生,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公共设施设计过于关注生理机能的丧失,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无疑在公共设施的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思路需从新兴老年群体与传统老年群体进行对比差异化分析,以生理机能、社区参与、娱乐休闲及再教育需求等方面进行展开研究,综合考量老年人生活习惯和认知行为,最大限度将设计适老化与包容性体现于未来社区公共设施中[7]。

4 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整体架构

建立大数据监测+智能系统+社区App+未来社区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未来社区模式便于利用社区内各种公共设施,充分照顾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与日常行为模式,积极营造健康适宜社区适老化包容性设计,丰富了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整体架构。

4.1 公共设施层

设施层是未来社区老年人娱乐活动休闲的物质载体和精神依托,主要包含了未来社区中各类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其中包括文化娱乐中心、老年大学、数字化图书馆、老人活动俱乐部、休闲长廊、座凳、口袋花园、智能健身器材、日间护理中心、老年人健康自测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所、医院等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8](表3)。

表3 未来社区公共设施分类

4.2 网络管理层

建立未来社区老人的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便于对于社区老人统一管理,建档智能录入老年人管理平台,方便家属查看和社区人员监督,便于共同管理。通过未来社区内部覆盖的无线网络、物联网、5G服务及数字云网络基础平台建设,针对自理、介助和介护老人的身体情况及行为能力提出针对的适老化包容性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老年人数字化安全保障[9]。

4.3 设备感知层

依托于各类社区公共设施,以智能手环、老年人手机、居家红外线感知仪、智能掌上超声设备等不同接受终端为介质基础,探究老年人在未来社区中医疗卫生设施、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护理设施、教育设施等公共空间中的行为特征,其中包含了老人安全系数监控、社区设施定位、自身生理信息监测(睡眠质量、血糖、日常步数热量消耗等)、居家可视化医疗服务等,为未来社区数字化、智能化体系设计提供数据指导与参考。

4.4 数据支撑平台

通过对老人在社区各阶段的行为分析以及出行时间与出行方案的疏理,并结合社区内部老人间不同身体状况与行为模式需求为基础,基于公共设施与社区数字化管理体系,搭建未来社区老年人公共基础数据库应用平台,有利于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加快未来社区智能话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

5 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基础设施层构建

5.1 未来社区医疗卫生设施

未来社区医疗卫生设施,是通过未来数字化、智能化形式,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统筹,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所、家庭医生上门看诊、健康小屋、AI医生、智慧家庭病房一体化的互联网+智慧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构建“互联网+家庭医生上门看诊”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未来社区适老化包容性设计的“互联网+医疗卫生”智能体,将介助老人和介护老人通过智能感知设备进行血压、血糖与心跳速率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5G、MQTT、TCP等形式将数据接入并计算传输到未来社区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与三甲医院形成医疗服务体系跨层级数据互通,提升医疗资源深度整合的能力[10]。未来社区内部老人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入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进行网上预约挂号、AI医生进行网上咨询、家庭医生上门看诊等服务解决日常医疗问题(表4)。

表4 未来社区医疗卫生设施体系

5.2 未来社区体育设施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将社区健身器材、社区智能化体育场馆、社区口袋花园及适老化休闲长廊、座凳进行智能化数据联动,融合数字技术平台、互联网平台、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老年人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有利于推进体育设施智能化、适老化,体育创新性技术应用于科学管理和运营中与注重未来口袋花园智慧场景应用与体验,有效推动未来社区体育服务硬件设施升级,提升社区体育设施服务产业硬实力[11]。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建立社区运动档案跟踪管理,采集社区老年人每天体能训练数据与运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我国社区老年智慧体育服务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考虑服务方便简捷和注意老年人实际需求与隐私。老年用户实名注册申请后,将获得独有的社区健身身份卡接入社区体育服务资源平台,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表5)。刺激老年群体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进一步巩固老年健康和老年健身的相互融合发展,为提高未来社区体育设施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指导。

表5 未来社区体育设施体系

5.3 未来社区文化娱乐设施

未来社区文化娱乐设施,以社区内的文化馆、数字图书馆、老年人俱乐部、棋牌室等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利用移动互联网、数据云处理、物联网以及RFID数据识别技术将公共文化娱乐资源与智能场馆进行连接,为社区内老人提供智能化的平台,既实现了社区文化宣传,又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文化娱乐体验[12]。未来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充分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活动形式丰富且充满教育意义的未来式文化生活体验环境。“艺术+科技”为社区老人未来社区生活形成互联互通,实现老年再教育、文娱活动开展、社区资讯共享提供了便利,实现社区老人居家就能享受必要的精神文化需求[13](表6)。

表6 未来社区文化设施体系

5.4 未来社区护理设施

建立互联网+AI智慧养老——护理服务综合平台,打造区域化平台模式,打造互联网+护理服务区域化联动模式,纵向打造家庭、社区、医院三位一体的新型未来智慧护理方案,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主,通过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支撑,搭建智能家庭护理平台。社区老人通过配戴社区医院发放的具有数据传输的智能终端设备,连接数字化健康智能监测站、护士随诊包,结合社区医疗中心成立定点护理站,老人健康数据出现异常,护理人员就近上门查看,帮助介助、介护老人以及刚出院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居家配备老人体征采集仪器,对介护老人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护[14]。系统及时更新护理人群健康数据,护理员、家属及自身均可通过手机移动端和PC端查看健康状况,强化社区老年群体居家就能享受专业的护理服务和养老服务(表7)。

表7 未来社区护理设施体系

5.5 未来社区教育设施

建立互联网+融入未来社区老年再教育实践模式。基于互联网数字化教育平台的搭建、电脑客户端、智能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建设以及QQ交流群等进行互联网+老年教育模式无缝连接,运用平台数据处理并分析,达到教育内容的共享、课程课件互动沟通、课程服务线下化拓展、课后电话咨询反馈以及在线视频联动等功能优化。依据可视化、虚拟化、智能化的学习分析,结合老年用户的社区再教育的需求与特征,通过“订单式”“一对一”特殊订制等形式,将老年用户再教育实践依托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根据智能化互联网数字平台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虚拟线上学习资源,让老年用户学习的选择基于自己的兴趣与需求进行培训,有利于推动未来社区老年教育居民满意度的提高,进一步推动未来社区教育设施的完善[15]。

6 结语

我国社会老年人口压力进一步提升,老旧社区公共设施已不能满足新老年群体对于社区物质生活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基于此背景下,结合浙江省政府颁发的未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包容性的政策法规为蓝本,将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包容性与5G技术、大数据处理、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结合,借助各类终端、传感仪器等设备,针对性适配不同行为能力与出行需求的老年用户群体,阐述了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服务对象,设计了未来社区公共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整体架构,并着重阐释了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层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健康养老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包容性老化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韩国城市公共设施中的现代“兴文化”体现
一路惊喜
从公共设施到商务领域再到家居,智能照明之路步步为营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杜绝初春老化肌
2013年中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研究报告(续四)
HTPB热固PBX老化过程中的体积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