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基本动作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1-13刘继宏陆光耀

浙江体育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动作技能发展

刘继宏,陆光耀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山西 大同 037003)

在社会发展对青少年健康关注的外在驱动下以及体育教育对自身发展完善的内驱下,基本动作技能FMS(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在国内外的相关体育政策与健康促进计划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如香港的种子计划[1]、加拿大的青少年运动能力长期发展模式(Long-Term Athletic Development)LTAD计划[2]、澳大利亚的Student Fitness and Physical Activity Action Plan.[3]、我国的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与教育促进计划[4]等等都提到了发展基本动作技能的重要性,而且都把基本动作技能教学作为教师专业能力的一部分进行系统开发,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幼小时期从事基本动作技能教学,不仅能增强儿童的身体活动水平和自信心,而且还能增长相关的基本动作技能知识[5]。然而,基本动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并不是随着生长发育自然产生,而是需要接受结构化的教学、练习与巩固[6]。我国体育教学中常出现的几种现象:如十二年的体育教育学生没有学会一项运动技能(基础的失去)、大学体育课在补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基础不扎实)、同一动作模式不同学段的重复教学(动作技能逻辑性差),甚至对于早先时候出现的关于“铅球该不该教”的争论(缺少从动作发展角度审视投掷动作的迁移作用)。而这些现象的背后无不折射出我国学校体育中相关基本动作技能专业理论支撑的匮乏。目前,虽然基本动作技能的相关研究在不断趋向完善,如就基本动作的某个单个动作发展序列在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基本动作技能的国际热点分析、测评工具及干预研究、KDL幼儿及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开发研究等等,但在这些研究的结语及展望中都提出了加强基本动作技能的教学研究,显示了其是当下体育教学的真问题。如有学者提出要重视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特征与体育教学的结合,强化其对幼小阶段体育课程和教学的基础和指引作用[4];但从目前的干预模式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育环境依然是发展儿童青少年 FMS 的有效环境,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提升 FMS 的教材、教法,进一步提升我国儿童青少年的 FMS[7]。故以FMS如何教为问题导向,对比国外基本动作技能专项教材,就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展开研究便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1 当前我国基本动作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动作内容不够明确

Clark等(2002)在动作发展山峰理论(the mountain of motor development)中提及,儿童在 1~12 岁是 FMS 形成和运用时期[8]。但在我国的FMS动作内容教学上,常出现不够明确现象。①首先是来源于官方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9]、《体育与健康标准2011修订版》[10]、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11]这三个材料中有关基本动作技能的动作内容,都没有从动作发展的专业角度去阐释基本动作技能的分类、分类依据、动作内涵。故易出现缺乏教学动作内容的相关理论阐释,一线体育教师只会“鱼”,而不会“渔”。②对于缺乏FMS的主题动作确定,包括数量及具体主干动作下的分支动作。故容易出现只是按照教材教,按照里面出现的动作内容去教。实操中到底教那些动作内容,应予以明确。③往往容易受测试工具如TGMD3的影响,动作内容受限,忽视稳定性技能的发展。④即使有了相关专业的幼儿及小学体育教材,教学过程中缺乏把所教的动作内容构成部分如入门部分与精细部分进行确定以及动作发展阶段的具体身体各部位发展特征的运动学分析,使得教学没有依据学生当下身体发展所表现的动作特征来进行教学,实施者只有运动项目下的技能标准,教学缺乏科学性。

1.2计划性不明显

FMS教学的计划性不明显表现为: ①教材及课标中只是列出了所教的基本动作,而其教学计划如一个学期、学年教几个动作内容,没有详实说明,无计划则容易造成教学的无序性与随意性。②学习一项FMS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专业学理研究,如果没有这个数据的支撑,故教学的计划也无从谈起,也就不知道教到什么时候。③对于不同的FMS动作,如何依据学生身体动作发展来组织教学,什么时候开始教?一节课上,最多能教几个动作内容?而这是教师从事FMS教学必备的教学先知。例如常说的前滚翻动作,本人在当前一线体育教师微信群“山草体育”里,发出什么时候该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前滚翻前教什么动作?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回应或能真正理解动作发展与学生身体特点相结合的很少。只是在按照师范院校的老师教徒弟的运动训练模式来展开对幼儿及儿童的教学指导。④还有就是幼小FMS的动作如何衔接,对于动作的一个整体规划思路,在相关文件或教材中都没有突出说明,教师缺乏“指南针”,仅是充当“实践者”角色。

1.3活动体验不充实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活动体验的构建是教学环节的“中间部分”,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在实践中常存在以下问题。①缺少对活动体验的构建标准的理解。课堂表现常以“热闹、高兴和愉快”的游戏代替教学,研究表明,自由游戏通常不足以促进FMS的发展[12]。②缺少动作主题与动作概念的结合。教学中往往只是教技术主题,对动作概念不予以重视,难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养中的知识素养。③活动体验的构建多样性理解狭窄。表现为仅仅是教学课堂的教学组织活动,而对于其他丰富多样性的活动不理解。FMS教学停留在简单单独列出来教,没有融入到游戏、体操、舞蹈活动当中来发展动作技能。④构建活动体验的原理、手段工具不强。教师脑海中的 “熟能生巧”思维定性与占主导,让学生反复的练。体现在练习的过程中,组织形式单调、任务无趣、缺乏挑战性。⑤活动的逻辑性与教学的逻辑性缺乏有效统一。在满足学生动作发展水平上,构建活动体验的进阶性不强。总之,活动体验不充实,会出现经常看到如:“放羊式”、“游戏课”,不仅造成FMS掌握的“蜻蜓点水”外,还会影响到学生将来参与身体活动的内在动机与自信。

1.4教学策略缺乏专业性

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对于FMS学习,不是想象与大人一样,因此希望能立刻做出成熟的动作模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对于学生当前动作发展的阶段鉴定与制定向下一阶段发展计划。故教学中面临如下问题。①就是在动作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发展适应性教学理解的缺乏,影响教学的有效性。②教师缺乏相关的动作分析理论支撑,如对于基本动作技能的观察部位特征、分析技术的阶段与关键要素、错误动作的更正方式,对于更正应用的适应性方法。而这些教师在职前以及本科专业中缺乏相关专业指导,只是对自己所学的运动项目的专业技术动作有了解,其与FMS有着很大的区别。③就是动作整体发展的教学策略(身体部位的特征)和各个阶段对应动作内容具体应采取的哪些有效教学策略,如何应用每个动作的词汇线索及教师干预,这些在教材、课程标准中都没有具体呈现,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依据自身经验来不断探索实践。正如缺少动作特征的分析,构建框架体系的支持,使得教学缺乏专业性。毛振明曾指出体育运动成了体育教育,训练过程成了教学过程[13]。④教学中,忽视了学生身体素养的培养。如当下的幼儿体适能关注,走班制模式的教学,一个突出体能,一个突出技能的掌握,教学中对于FMS掌握,易忽视关注培养学生的参与动机、兴趣与成功感。

1.5基本动作技能教到什么程度模糊

①教师对TGMD-3测评工具的应用专业能力不足,往往被搁置。对于一线的体育教师脑海中常存在着两种评价工具。一种是外在评价体系如体质健康测试,校园足球开展、各种形式的表演操。另一种则是对所教技能的专业评价,如基本动作技能的TGMD-3测评工具[14]。现实中教师常面对“考”(少儿体适能,体质测试)的任务压力,从而TGMD-3与教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关注FMS技能的掌握程度模糊。②教师很少能从专业角度去深入学习动作技能评价工具。对于基本动作技能的专业测评工具,且需要时间消化吸收并联系实践深入应用。③从实操层面来说,对于基本动作技能各个组成部分如入门部分与精细部分在不同年龄阶段,水平状态达到什么样水平,教到什么程度,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支撑。教到什么程度的模糊与教师观念上“窗口期”意识淡薄,会造成没有按时完成要求“教会”的基本动作技能,易出现学校体育后面的“蝴蝶效应”现象。如笔者所带的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三步上篮都不会。学生必须“学会”的动作技能被“忽视”,大学体育在补小学体育课。

2 解决策略

2.1相关部门要明确基本动作技能内容,教师要不断充实理论储备

第一、相关部门要确定具体可操作的动作内容主题。各国的FMS教材中数量不同,如加拿大体育与健课程《基本动作技能:活动开始与基本阶段》14个、新西兰SPARK13个、香港《基础活动导引》37个。对于不同数量下的不同动作内容应明确其所属那个动作技能、数量不同是方便在教学中提供学生丰富的动作经验。虽然中国的KDL课程中确定了11个动作主题,(静态与动态平衡、重心转移与滚翻、基本移动技能、游泳基础、起跳与落地、器械击球、踢球、手运球、脚运球、手击球、传接球)而具体可以借鉴的是澳大利亚的22个为准。依据是其国家是首个展开FMS教学研究,其被新西兰、英国等国家效仿并推向世界;另外则是对于其确定的22个动作内容都有具体观察的关键部位组成部分与阶段特征描述,而不是我国传统运动观下的“动作标准”量化,具有科学性[15]。

第二、教师要做好动作发展的相关理论储备。①教师要明确为什么要教。了解相关的动作发展理论如成熟理论观点、经验或练习学说、动态系统理论、社会学观点;明确FMS的理论依据是动作迁移说以及动作发展沙漏模型,让教育工作者认识理论对于儿童动作发展的特殊贡献,其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反思与指导意义。②教师应明确动作属性,分类依据。对于动作分类依据、特征、属性要明确。如KDL课程体系中的身体部位击球是什么涵义[16]?以及起跳与落地主题属于哪类动作,它与基本移动技能是平行关系吗? ③教师要对动作本身是什么的把握。即教材中出现主题动作下的具体动作描述,包括在运动项目中的应用及动作原理阐述。

2.2借鉴国外基本动作技能教学计划,使得教学具有操作性

首先,要考虑什么时候教是最好的时期。幼儿阶段到小学四年级阶段是最好学习介绍基本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机。尤其早期阶段(幼儿园及小学二年级),孩子们有很多机会在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活动中练习,而且目前的动作模式还没有定型。这个时候的儿童动机强,渴望通过控制他们的身体和协调动作方式来掌握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对运动的积极态度,对于儿童提高自信、自尊以及与他人合作,提高健康与幸福,增强是否将来积极参与身体活动起到关键的作用。其次,大概教多长时间?基本的运动技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而学习不同的基本运动技能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教学条件(即教师的专业知识、设备、班级规模、学习者的年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现有证据表明,发展成熟任何一项基本动作技能至少要花费一段很长时间,至少10多个小时高质量的教学。这就意味着儿童需要详实的计划。因此,一年教学计划安排教4~5个技能最适宜,而且每次最多教两个主题动作[17]。第三,各个学年如何安排教学进度,幼小如何衔接。虽然目前国内的幼小基本动作技能衔接以美国为主[18],其优点不仅详实,而且把基本动作技能与动作模式结合起来,如在什么时候可以运用组合技术,什么样的形式,在什么年龄段都有详细的计划,其教学计划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19]。但考虑到澳大利亚基本动作技能研究的代表性,其价值被世界各国推广及效仿,以英国基本动作技能教师教材培养为例,列出了各个基本动作技能教学计划表1[20]。

表1 基本动作技能教学计划

2.3运用动作教育框架构建活动体验,体验要突出进阶型

活动体验的理念应以学生为中心,在非竞技对抗的身体活动下,强调获得成功感,强调基本动作技能探索与其多样性。活动体验要满足四个标准:必须有潜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和活动技能;必须为所有具有适当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大的活动或练习时间;学习体验必须适合所有学生的体验水平;应该融合有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素养。对于活动体验的构造工具来说,中国的KDL课程,其活动体验构建理论是来源于美国的技术主题车轮框架[21];再者国外的活动体验构造如爱尔兰的STTEP框架[22]、英国及台湾的动作分析框架,事实上都是围绕动作概念来展开的,动作概念源于拉邦(Rudolf)的人体动作分析法[23],他发展的架构可用于描述人类的动作,例如身体、动力、空间和关系。对于分析、改良及创作新动作尤其有效。只要多了解动作概念,学生便能够表现得更自我调控以及利用适当的词汇来描述动作。而活动体验的构建有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另外一种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的身体活动。活动内容如学习中心与练习站、简单合作性的游戏以及舞蹈表演等等活动形式,而这些活动将FMS融入其中,以任务为导向来展开经验构造。那么如何构建体验及体现教学的统一,如表2基本动作技能的教与学连贯性[24]。不同阶段教学关注点有所突出,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与教相统一,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教师和游戏的组织者能够操控环境来对于不同发展水平进行设置挑战,可以利用下表任务分析法来组织游戏活动。例如,一个儿童学习如何朝向目标投球动作,应该①运用轻的、小的球②投向大的目标,且距目标距离近③投掷的时候不要移动。一个成熟完美的投掷动作应该①用一个大的,重的球②投向小的目标且距离目标较远③完成投掷动作时应该在移动中完成。任务分析法帮助游戏组织者和教师对于不同技能有困难的发展水平所有儿童,创造一种发展适应性的环境,让儿童通过游戏学习,有较强的兴趣,活动体验表现进阶性。

表2 基本动作技能的学与教的连贯性

2.4教学策略要遵循动作发展水平与学习阶段规律,关注学生的身体素养培养

首先,依据Gallahue的学习新运动技能的水平和阶段理论[25],教学方式上对应不同年龄阶段动作学习特点,突出针对性。在FMS学习的初级水平,可分为动作意识阶(Awareness Stage)、探索阶段(Exploration Stage)与发现阶段(Discovery Stage)。例如在三到四岁典型的处于基本动作技能的初级水平,处于基本动作技能的启蒙阶段,创造一种与他们一致的处于探索与发现阶段的学习氛围是最根本的。意识阶段应帮助儿童发展一种基本动作技能的基本要素的意识,突出动作词汇,形成动作图式;探索阶段,提供充足的运用动作探索方式让儿童获得通过身体如何运动来完成任务机会;在发现阶段则是运用指导发现法与问题解决法,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谁能?你有多少种方法?看看你是否能够或我们试试的表述来进行问题导向的动作挑战教学。在FMS中间练习水平,可以分为组合阶段(Combination Stage)与应用阶段(Application Stage)。此水平处于小学阶段的基本动作技能发展阶段,很少利用词汇或视觉线索,而是很大程度上依赖肌肉的本体感觉。教师应该意识到儿童有了动作的一般观念,应该关注于通过练习来提高。练习季应该促进技能精细部分和给予学习者的最大反馈。直接与间接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关注于完善技能和成功应用到多变的游戏和合作性游戏活动,在这个阶段是非常有益的。在FMS高级精细水平,可以分为实施阶段(Performance Stage)与个性化阶段(Individualized Stage)。处在基本动作技能的成熟水平,作为个性化的学习者个体,对于运动项目有强烈的兴趣。应提供充足的运动机会,让其具有成熟的基本动作技能模式可以应用到运动中和娱乐性的活动中,教学中采用直接与非直接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宜[26]。此外,从课程组织教学模式上来看,基本动作技能教学不能孤立的教,要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教学,避免孤立的动作教学。以动作教育(幼儿到三年级)、技术主题(四到六年级)、感官游戏及理解式球类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日常的体育课来实施。对动作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宏观与微观策略相结合,运用词汇线索与教师干预,来帮助学生克服共同存在的问题。FMS与所有学习一样,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一起联动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次,在发展基本动作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体素养培养。①有效的教学是以任务为导向的,提供多变的基本动作技能发展,允许重复和变化,为学生将来具体复杂运动模式下动作能力,提供成功与可能的机会。②每个个体的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水平不同,教师重要有耐心,并创造一个满足个人需求和能力的学习环境。③教学要突出交流互动,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和分析的基础上的。例如,教师在学生积极体验动作的同时,为其提供在任务内部和任务之间做出个人选择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儿童个人和自由表达,促进最大程度的参与。④帮助学习者体验成功和增强自信。例如,当开始教“接”的技术动作时,开始用大点或明亮的球来做,投的时候用相对水平的路线来投,站的距离学生近点,这样可以容易完成任务[27]。

2.5教会基本动作技能的动作标准

对于教到什么程度,教师必须满足三个认知条件。第一明确应该教什么。即关于所教动作的构成部分情况,如其入门部分与精细部分的动作力学分析。第二明确动作的发展特征便于诊断评价。即所教动作的发展特征表现如初级、中间、高级水平的身体各部位表现特征。第三明确方向,即在不同年龄段应该教会不同动作标准的规律把握。表3维多利亚《基本动作技能教师手册》中基本动作技能获取的年龄序列,显示了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各标准掌握的年龄,同时也列出了学习各基本运动技能的大致年龄(每一列的时间跨度约为2个月)[28]。表3中的每个数字是代表基本动作技能的构成部分。以踢球为例,①整个踢球过程中眼睛都盯着球。②支撑腿放在球旁边。③踢球腿后摆时,膝关节弯曲 ④在初开始踢球时,送胯并且膝关节90度弯曲。⑤用脚的顶部(系鞋带处)或脚背接触球。⑥异侧手臂的向前和侧向摆动。⑦踢完球后,踢球腿朝向目标方向摆动[28]。其中①②部分属于入门部分,其它则属于精细部分。技能的掌握程度会因个体差异以及教学的质量和数量而有所不同,该表形成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儿童接受了适当数量的高质量指导,特别关注每个技能的组成部分。标准只是列出了维多利亚的主要11个标准,而澳大利亚则是对于22个动作都予以具体的列出每个动作技能构成部分及标准,故在每个年龄段应该教会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更加精准指导动作教学。

表3 维多利亚《基本运动技能教师手册》各技能标准获取的年龄时间及序列

3 结 语

3.1 加大基本动作技能的专业研究,是学科本身发展精准指导的需要。首先是基本动作技能教学的内容与数量的决定。其次是对具体每个动作的构成部分的运动力学分析,明确其为什么重要及动作发展阶段的动作特征分析。最后则是各个阶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计划指导完善,这是学科本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下相关部门面对当下体育教育的“真问题”。

3.2 加大FMS专业教材开发,是解决国家提供课程课标下与当下具体通用的运动教材“空档”的迫切需求。文中所列出的是仅是国外FMS的一些表格,其可以参考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等国外的FMS教材,结合我国实践进行专业课程开发。另外在国培中,加大幼小体育教师的关于基本动作技能教学培训,提高教师FMS上的专业教学技能。

猜你喜欢

动作技能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动作描写要具体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拼技能,享丰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