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2022-01-13余志坚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文 余志坚(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5年11月,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成为省人大常委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在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7月17日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一年多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截至目前,共完成35部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上报401条意见,48条被采纳。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人大常委会,江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建立“全方位”的立法联系网络
我们在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中,积极引导和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在立法机关和基层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建立了立足江海、覆盖全市的立法联系工作网络。
在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及条件较成熟的村(居)委会、商会、行业协会等设立57个立法联系单位。在江翠社区探索建起全市首个“基层立法联络单位+代表联络站+代表联民议事岗”的三合一立法建议收集联络平台。
探索建立了立法义务征集模式,组建了一支63人组成的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队伍,这支队伍由退休人员、党代表、人大代表、行业代表、入驻社区律师组成,对及时收集基层立法意见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探索建立了“村(居)议事会”模式,将基层立法议题作为社区议事的内容,充分吸纳基层群众的意见,把基层议事的过程与立法意见征集、宣传普及法律统一起来。
整体打造“四位一体”核心意见征集阵地:以江翠社区为中心收集城市居民的意见,以英南村为中心收集农村居民的意见,以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为中心收集企业的意见,以江门市侨商总会为中心收集港澳同胞、华侨华人的意见。工作网络从城市铺到农村,从企业延伸至侨界。
共享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共享市司法局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与市委依法治市办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上下两级部门紧密合作,在全市建立立法意见征集网络。
充分发挥区人大侨务代表专业小组、政协港澳委员和侨眷委员、区侨联及港澳江门同乡会的作用,借助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和区“侨梦苑”平台,为“侨”搭“桥”。今年9月,在征集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意见时,我们不仅向与会港澳侨胞解读法律,还向他们宣传了国家创新创业的政策条例,鼓励他们带动旅居海外的港澳侨胞返乡创业,充分响应江门市委提出的“侨都赋能”新举措。
健全“全流程”的意见征集机制
对法律法规草案的收文、征集、整理、撰写、审定、上报、归档等过程,我们制定了一整套工作制度,如立法联系工作制度、信息收集制度等,确保立法意见征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线上线下”齐上阵,打出意见征集的组合拳。线上,通过政务办公平台、微信公众号、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广泛开展立法意见征集活动。比如今年6月初,我们与全国人大法工委视频连线,以“云对话”的方式就医师法(草案)开展意见征集活动,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面对面”讨论立法项目。线下,根据法律法规草案内容,通过调研、座谈、论坛、书面征集、个别面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征集不同群体的立法意见,听取“基层百姓声音”。
敞开门,畅通道,不断探索立法意见征集新模式。充分结合江海区“一村一法律顾问”的社会治理模式,深化与律师事务所的合作,充分发挥法律专业团队在立法意见征集中的优势,将草案中专业的“法言法语”翻译成群众能理解的“大白话”,让立法意见征集工作更“接地气”。另一方面,利用人大代表联络站将代表履职和立法意见征集充分融合,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