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尔汗盐湖地区公路岩盐地层溶陷特性试验分析
2022-01-12刘国田雷明轩张超
刘国田, 雷明轩, 张超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盐渍土的溶陷变形是指在自重应力或附加应力作用下,天然盐渍土被水浸湿后发生的变形。在实际工程中,盐渍土的溶陷变形问题会直接影响路基整体稳定性,是目前其作为地基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含盐地层作为一类特殊的工程地质体,其工程性能具有易变性、各向异性以及冻胀性等特点。对于盐渍土而言,其溶陷变形主要分为静水中的溶陷变形及潜蚀变形两种。盐渍土地基的溶陷会造成土体结构强度的丧失,使地基承载力降低,并产生很大的变形而导致上部构筑物的沉降。当沉降不均匀时,则可能导致上部构筑物的开裂。土体发生溶陷时,其变形速度很快,由此对构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形成很大的威胁,所以在盐渍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中,溶陷性评价直接关系到后续设计、施工的成败。目前评价盐渍土溶陷性的重要指标是溶陷率δ,可通过现场荷载试验或室内压缩试验手段获取,该文以在建察尔汗-格尔木高速公路为依托,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的方式,对岩盐分布地区的溶陷特性展开分析,研究其作为高等级公路路基的可行性。
1 岩盐基本性质及评价标准
1.1 岩盐基本性质
岩盐夹层地基最大的隐患是在降雨情况下地表盐壳层发生溶解、溶滤和溶陷,从而降低地基承载力或复合地基承载力,加剧上部路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该文通过实体工程,对岩盐进行室内溶陷试验和岩盐地基现场浸水载荷试验,分析岩盐的溶陷特性。
室内溶陷试验所用岩盐试样取自察尔汗盐湖,取样地点与现场溶陷试验位于同一地点。取土深度为0.3~0.5 m,土样基本性质见表1~3。由表1~3可知:试坑浅层土样总含盐量为89.1%,天然含水率为5.9%。
表1 土样颗粒分析结果
表2 土样易溶盐离子含量
表3 土样界限含水率
1.2 岩盐溶陷性评价标准
GB/T 50942—2014《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将盐渍土的溶陷程度根据溶陷系数(δrx)划分为3类;将盐渍土的溶陷等级根据总溶陷量(ΔS)分为3级。溶陷程度及溶陷等级见表4、5。
表4 盐渍土溶陷程度分类
表5 盐渍土地基的溶陷等级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地下水埋深小于3.0 m或存在经常性地表水侵扰的盐渍土路段,应进行地基溶陷性评价,溶陷性指标见表6。
表6 盐渍土地基溶陷性指标
2 室内溶陷试验与结果分析
2.1 试验方法
岩盐室内溶陷试验参照现行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简称《规程》)黄土湿陷试验进行,采用环刀法现场取样,取样前清除地表松散层,取样深度为0.3~0.5 m。为尽量减少对试样的扰动与试样的长期搁置,取样与备样后在现场工地试验室及时进行试验。考虑到岩盐试样浸水溶陷量大,为保证岩盐溶陷试验的连续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制加高了环刀和水槽,将《规程》规定的环刀高度20 mm改为40 mm,直径不变;水槽高度由45 mm加高至70 mm,以保证溶陷试验过程中试样能完全浸入水中。试验过程中采用50 mm量程百分表测量试样高度值。岩盐溶陷试验采用单线法和双线法进行。
(1) 单线法
采用环刀法制取5个试样,依次施加5个不同的压力值(50、100、150、200和400 kPa),将备好的试样按照要求放置在固结仪内,施加预压荷载后对5个试样分级加压至5个等级压力沉降稳定后加水溶陷至再度达到沉降,测读该压力下浸水前后的高度值,计算溶陷量与溶陷系数。具体步骤:第一个试样施加50 kPa压力,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读数直至沉降稳定,自试样顶面缓慢加水再度达到沉降稳定读数并记录;第二个试样分级加压至100 kPa,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读数直至沉降稳定,自试样顶面缓慢加水再度达到沉降稳定读数并记录;其他分级压力以此类推。
(2) 双线法
双线法切取2个环刀试样,一个试样在天然含水率下分级加压,直至溶陷变形稳定为止;另一个试样在天然含水率下施加第一级压力,变形稳定后加水待再次稳定后分级施加后续分级压力,直至各级压力溶陷变形稳定为止。计算天然状态和浸水状态的沉降差,即溶陷量。
(3) 溶陷系数δ计算公式为:
δ=(hP-h′P)/h0
(1)
式中:h0为原状试样的原始高度(此次试验为40 mm);hP为压力P稳定变形后试样的高度(mm);h′P为压力P浸水溶陷稳定后试样的高度(mm)。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室内溶陷试验结果见表7、8。
表7 单线法溶陷试验结果
从表7、8可知:施加的压力越大,试样的溶陷量和溶陷系数越大,溶陷量和溶陷系数在压力为50~100 kPa时,变化较为显著;其后分级压力加载过程中,变化相对平稳。同级压力条件下,双线法测得的溶陷系数要略大于单线法。两试样单线法测得的溶陷量为6.558~9.451 mm,溶陷系数为0.164~0.239;双线法测得的溶陷量为6.297~10.109 mm,溶陷系数为0.157~0.253。根据溶陷性评价标准,由溶陷系数判定岩盐试样的溶陷程度为强溶陷。限于室内试验仪器尺寸所限,室内试验测得的溶陷量并不能确定岩盐的溶陷等级,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指出盐渍土地基应根据溶陷量对其溶陷性进行评价,鉴于此,以下章节将开展岩盐夹层地基现场溶陷试验,以分析评价岩盐夹层地基的溶陷特性。
表8 双线法溶陷试验结果
3 现场溶陷试验与结果分析
试验段(室内溶陷试验取样段)位于G3011线(青海境)察尔汗—格尔木高速公路察尔汗盐湖互通区发展大道段。该区地貌类型为湖积平原,地形较平坦。工程地质构成为,地基表层为0~1.0 m厚氯盐型盐壳层,密实;下层为低液限粉土,软塑,揭示厚度为10.9 m,厚度未揭穿;地下水为表层潜水,水位为1.50 m,第二层水为承压卤水,水头为2~5 m。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均具强腐蚀性。
3.1 试验方案
参照JTG E40—201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现场试验中选取承载板直径为1.13 m,试坑直径为3.4 m,通过在工字钢跨度范围内增加支点的方式,减少工字钢的挠度,保证平台的稳定。浸水压力取值不小于基底压力值,分级加荷的等级为9级。现场试验同样以单线法及双线法同步开展,具体过程参见相关试验规程。
3.2 计算方法
盐渍土地基试验土层的溶陷系数δm按下式计算:
(2)
式中:δm为溶陷系数;sm为浸水压力作用下土层的溶陷量;ss为浸水饱和条件下地基的沉降量;sn为自然状态条件下地基的沉降量;hm为浸润深度。
浸润深度测定方法如下:
(1) 注水前,通过钻探等手段进行取样,分层取样厚度宜为0.1 m,取样深度宜为地下水位0.5 m处;对各土层的含水率w1进行测定。
(2) 浸水饱水并逐级加荷试验完成后,将试坑中的水排除。同样采用钻探等手段进行分层取样,并对各土层的含水率w2进行测定。
(3)W2-W1≥1%的最大深度即为浸润深度。
3.3 试验结果分析
按照上述浸润深度的测定方法,经多组检测数据对比分析,试坑平均浸润深度为100 mm,试验结果见表9及图1~4。
图1 单线法沉降曲线(最大加载量120 kPa)
表9 溶陷系数试验结果(最大加载量200 kPa)
最大加载量120 kPa施荷条件下,地基土溶陷系数采用单线法测定为0.032,采用双线法测定为0.046。
图2 双线法沉降曲线(最大加载量120 kPa)
图3 单线法沉降曲线(最大加载量200 kPa)
从表9及图1~4中可以看出:
(1) 当施加荷载超过75 kPa时,无论是在天然状态还是浸水饱和状态下,地基沉降曲线均发生急剧下沉现象,沉降曲线斜率较大,沉降速率相对较快。说明现场地基溶陷起始压力为75 kPa,地基土的沉降主要发生于溶陷起始压力以后。
(2) 双线法试验,荷载为0~110 kPa加载过程中,同一级荷载作用下,天然状态地基沉降量较浸水状态地基沉降量要大。分析其原因:浸水饱和后的岩盐地基在荷载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了超孔隙水压力,排水固结缓慢,盐渍土体浸水饱和后增加的水分无法彻底排出,从而导致天然状态下地基的压缩变形量要大于压缩固结变形量。定义交点处压力(110 kPa)为真溶陷起始压力。在真溶陷起始压力以后,各级荷载作用下浸水状态的地基沉降量大于天然状态的地基沉降量。盐渍土的溶陷主要发生于真溶陷起始压力之后。
(3) 在真溶陷起始压力以后,P-ss和P-sn两曲线上各对应压力下的沉降差,即为溶陷曲线P-sm。从图4溶陷P-sm曲线可以看出:盐渍土各级荷载下的溶陷量随着浸水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溶陷曲线有一个明显的拐点,最大的溶陷性在该拐点对应的荷载处产生。溶陷试验过程存在一个峰值溶陷压力和峰值溶陷量(对应地存在峰值溶陷系数,为0.194),图中溶陷P-sm曲线峰值溶陷压力为175 kPa。
图4 双线法沉降曲线(最大加载量200 kPa)
(4) 现场溶陷试验压力120 kPa,单线法溶陷量为3.2 mm,溶陷系数为0.032,双线法溶陷量为4.6 mm,溶陷系数为0.046;试验压力200 kPa,单线法溶陷量为2.0 mm,溶陷系数为0.020,双线法溶陷量为12.5 mm,溶陷系数为0.125。按照GBT 50942—2014《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溶陷等级和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溶陷性标准,岩盐夹层地基溶陷量满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地基的技术要求,可作为公路地基。
(5) 无论最大加载量为120 kPa还是200 kPa,采用双线法测得的盐渍土溶陷系数均大于单线法测得的溶陷系数,其原因主要在于两种方法中地基土具有不同的浸水条件。单线法浸水时试样已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挤压,其空隙率、吸水性均逐级减小;而双线法是先浸水饱和再逐级加荷,因此单线法测得的溶陷量一般小于双线法测得的溶陷量。
(6) 对比室内溶陷试验和现场溶陷试验结果可知:针对岩盐试样(地基),室内测得的溶陷系数远大于现场测定值。主要原因是因为两者浸水与受力环境不同,岩盐的溶陷主要是易溶盐的溶解,对于室内试验而言,浸水是在封闭环境下,水中易溶盐的溶解是受压的岩盐试样自身的溶解,溶质来自于岩盐自身;对于现场试验而言,试坑内易溶盐的溶解来自于受压岩盐自身和试坑周围盐分的供应。对于达到相同浓度的饱和卤水,现场试验受压岩盐溶解量要少。再者,室内试验所施加的荷载压力由试样全部承受,且受尺寸效应的影响;而现场试验对象为一完整的、且具有水平面无限大的地基结构层,起到了应力扩散的作用,实际所受压力较小。
4 结论
(1) 对岩盐室内溶陷试验仪器进行改进,试验压力为50~400 kPa,单线法测得岩盐的溶陷量为6.558~9.451 mm,溶陷系数为0.164~0.239;双线法测得的溶陷量为6.297~10.109 mm,溶陷系数为0.157~0.253,岩盐试样具有强溶陷的工程特性。限于试验环境条件与仪器尺寸效应等影响,室内溶陷试验并不能真正反映岩盐的实际溶陷性。
(2) 进行了现场溶陷浸水载荷试验。采用双线法测定时,存在一个真溶陷起始压力值,该压力值是指自然状态和浸水饱和状态下地基沉降量的临界点,一般大于常规的溶陷起始压力值。在真溶陷起始压力之后的各级荷载作用下,浸水饱和状态下的地基沉降量大于自然状态下的地基沉降量。岩盐夹层地基的溶陷主要发生于真溶陷起始压力之后;溶陷试验过程存在一个峰值溶陷压力和峰值溶陷量,该试验岩盐地基峰值溶陷压力为175 kPa,峰值溶陷系数为0.194;双线法测得的岩盐溶陷系数比单线法测得的溶陷系数要大。
(3) 根据岩盐地基现场溶陷试验结果,岩盐夹层地基溶陷量小,按照GBT 50942—2014《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溶陷等级和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溶陷性标准,该岩盐地基满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地基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