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全竞争理论逻辑矛盾的探讨
2022-01-12赵志君赵国春
赵志君,赵国春
(1.新疆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2.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2445)
一、引言
自边际革命以来历经一个半世纪,在杰文斯、瓦尔拉斯、马歇尔、克拉克、奈特、斯蒂格勒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通过数学模型的包装,新古典经济学逐步确立了在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完全竞争作为其标准模型长期占据大学教科书的大半篇幅,得到了广泛而持久的传播。
完全竞争模型自诞生之日就备受质疑。早在1906年,穆尔就指出完全竞争存在悖论。[1]奈特认为“历史上,经济学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假设的基础之上。但是,对于这个假设的确切性质,经济学阐述的既不清晰,也不充分。”[2]奈特进一步批评道: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最糟糕的术语之一。市场的本质不过是买卖双方(实际或潜在的)之间的有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均有制订、接受或拒绝交易条件的自由。假设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心智上的竞争、对抗和“讨价还价”不符合经济行为的定义。斯蒂格勒认为,在他所处的时代,没有人能够确定完全竞争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完全竞争是一个开放式理论,在这个框架下总有一些新的问题被提出来。[3]
然而,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理论居然能够占据西方主流经济学标准模型的位置长达百年之久,不得不说这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悲哀事件。Hill and Myatt对此现象设想了五个可能的理由,但在逐一考察之后却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理由把完全竞争当作市场经济的标准理论。[4]
完全竞争理论被批而不倒的首要原因是,最常见和著名的批判大都指向了其理论假设的非现实性。针对“价格接受者”假设,熊彼特认为该理论没有为企业家和市场创新留下存在的空间,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和消费者扮演的角色是完全被动的,市场价格对单个企业来说更像一个参数。[5]哈耶克对“完全信息”假设持否定态度。首先,他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所有知识,偏好和生产的相关信息只能在市场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显示出来,不可能被事先知道;其次,他认为信息是非对称的,市场的变化不可预测,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往往首先被市场上的很少一部分人察觉到,然后通过价格的信息传导机制,最终引起整个经济的调整;最后,他认为学习是交易过程的基本行为。市场是一个新知识的学习和扩散系统,价格信息在非中心化竞争过程中自发产生,系统的协调性是通过大量独立而具有有限知识的个体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6]
完全竞争理论被批而不倒的第二个原因是,学术界对其内在逻辑矛盾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彻底,虽然完全竞争理论的一些逻辑漏洞早已为Knight、Neumann&Morgenstern、Arrow等所觉察,但出于维护完全竞争模型地位的考虑,一些经济学家不但回避它的逻辑不一致性问题,而且反对对它的科学性进行质疑。斯蒂格勒在为完全竞争理论进行辩护时指出,“对一个得到广泛应用的模型而言,只要它的定义的清晰度在可容忍范围之内,理论研究者就无需在每次理论扩展和应用时对它的科学基础进行争论。”[3]Makowski&Ostroy的辩护与斯蒂格勒如出一辙:“任何曾经如此重要和生命力持久的东西都太有价值,不仅不该被抛弃,而且应该尽一切努力维护其中心地位,即使这意味着要根据新近的挑战改变思维方式”。[7]
完全竞争理论被批而不倒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迄今为止,公认的完全竞争替代模型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继续把完全竞争当作标准模型就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自由竞争市场模型的重构牵扯到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异质预期、群体相互作用、市场自发秩序以及价格动态演化,而在经济学发展初期大部分经济学家并不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新古典经济学家不知道如何将信息不完全纳入到精确模型的分析之中”。[8]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完全竞争理论的综合考察,揭示该理论存在的概念模糊和逻辑不一致性问题。在遵循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前提下,通过对完全竞争的流行版本的综合分析,本文概括出完全竞争理论的逻辑矛盾。
二、完全竞争理论的流行版本
亚当·斯密在对前人的竞争思想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把竞争提升到了经济社会一般组织原则的高度。他把自然价格定义为“不多不少恰恰等于生产、制造这商品乃至运送这商品到市场所使用的按自然率支付的地租、工资和利润”[9],把市场价格定义为“商品通常出卖的实际价格”[9]。“自然价格可以说是中心价格,一切商品价格都不断受其吸引。各种意外的事件,固然有时会把商品价格抬高到这中心价格之上,有时会把商品价格强抑到这中心价格以下。可是,尽管有各种障碍使得商品价格不能固定在这恒固的中心,但商品价格时时刻刻都向着这个中心。”[9]
亚当·斯密认为,竞争产生于非均衡,“市场上一个商品的供售量,如果不够满足这商品的有效需求,——竞争便在需求者中间发生。”[9]信息或知识在竞争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不存在完全信息和理性预期。每个人“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9]虽然“相互竞争,自然倾向于减低这一行业的利润”[9],但“即使要确定某一特定地方和某一特定时间的劳动的平均工资,也不容易。——要确定一个大国内各行业平均利润,必然更加困难;至于要相当准确地确定从前和现今的利润,那必定是完全不可能的了。”[9]
因不满竞争概念的模糊性,古诺建立了一个寡头垄断数量竞争模型。该模型假设竞争只在供给者之间单边展开,每个厂商面对向下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10]在古诺模型里,完全竞争是垄断竞争的极限状态。
Edgeworth用契约线描述竞争均衡的形成。假设:(1)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两侧都存在无限多的参与者;(2)任何个人可以自由地追求自身利益,与任何其他人订立或重新订立契约;(3)商品是完全可分的。在他的模型中,存在无限多的可能商品价格和交易数量,帕累托最优可能出现在契约核内的任何一点上。他猜想,契约核将随着交易人数的增加而收缩,当交易人数趋于无穷大时,市场将由单一价格所控制。
奈特提出的完全竞争条件可概括为:(1)每个社会成员是当今工业社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随机样本”;(2)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完全理性,他们有稳定的动机、偏好和欲望,对自己行为的结果一清二楚;(3)产权是明晰的,每个人都是自身利益的最高的、绝对的仲裁者;(4)经济调整畅通无阻,没有任何执行和转换成本;(5)生产要素和商品连续可变、无限可分;(6)信息是完全的,社会个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完全、连续的,并且没有成本;(7)每个社会成员完全独立地进行决策,没有共谋;商品交换是个体之间的唯一关联方式;(8)每个人只生产一种商品;(9)厂商长期利润为零。[2]
奈特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稳定的。“在完全信息假设的条件下组织成本自然趋于很低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假想不存在共谋,似乎不太可能。在静态条件下(所有要素的存量固定且已知),垄断的大发展显然在所难免。即使不存在有组织的社会干预,经济运行条件也可能朝着全面垄断的方向发展。”[2]
奈特还指出“完全竞争的观点包含着黑格尔式的自相矛盾。——这个系统内含着自我毁灭的基因,在现实世界里没有存在的可能。完全竞争所暗含的条件,既会使得垄断大行其道,又令自由合约的组织生存无望,并最终使独裁体制凌驾于社会之上。”[2]
完全竞争理论的开放性为后人留下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形成了不同版本。斯卡夫和德布鲁理解的完全竞争是指参与者人数无限可数的情况[11][12],Aumann理解的完全竞争是参与者人数为无限连续通的情况。[13]Ormerod觉得这种经过刻意挑选的连续通假设稀奇古怪,没有现实意义。[14]Demsetz认为由于潜在竞争对手的存在,即便是自由市场的自然垄断者也不得不将价格确定为与平均成本相当的水平。因此,大量买者或卖者的条件是不必要的。[15]
虽然存在着不同版本,但广泛传播的完全竞争版本包括如下条件:
(1)市场上存在大量厂商和消费者,每个厂商和消费者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
(2)产品是同质的,即产品的质量、性能、品牌、外观、包装没有差别。
(3)厂商可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进出某个行业,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无交易成本。
(4)信息是完全的,即每一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曲线、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和供给曲线都是已知的。
(5)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6)市场价格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均衡方程决定。
(7)厂商的长期均衡利润为零。
(8)不存在生产技术的规模收益递增和网络效应。
(9)产权是明晰的。
(10)不存在外部性。
这些条件是从国内外大量不同教科书和文献中概括出来的,参考了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张连城的《经济学教程》、田国强的《高级微观经济学》,Pindyck&Rubinfeld的《微观经济学》、Amacher的《经济学原理》、Mankiw的《经济学原理》、Jehle&Reny的《高级微观经济学》、Mas-Colell,Whinston&Green的《微观经济理论》、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以及其他参考文献。
三、完全竞争理论的概念模糊性问题
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准理论,完全竞争的所有结论理应基于清晰的概念和严格的逻辑推理。然而,完全竞争的表述和论证普遍存在概念模糊和经验主义武断。
“市场上存在大量厂商和消费者”中的“大量”是个模糊概念。完全竞争使用“大量”一词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价格接受者”假设。其逻辑是,既然存在大量厂商,则单个厂商的供给就只能占市场总量的“一小部分”,其对价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到单个生产者没有定价能力的假设。很明显,这种推理是基于个体的经验主义判断。
“大量”含义的模糊性造成了对它的随意解读。高鸿业把“大量”解释成“市场上有无数多的买者和卖者”。[16]Amacher、Jehle and Reny、田国强等都把“大量”解读为一个不事先指定的厂商个数。[17][18][19]在分析过程中,教科书都把厂商个数看作由市场均衡和零利润条件决定的内生变量。
忽略“一小部分”对个体决策而言本无可厚非,但市场行为是群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由大量个体构成的市场经济中忽略“一小部分”很容易导致合成谬误。Stiglitz指出,信息即使只有轻微的不完全也会对均衡的性质产生巨大影响。[8]混沌理论也告诉我们,一些非线性复杂系统对初值和参数变化特别敏感,初值或参数的“微小变化”会在某一时点导致突变,产生“蝴蝶效应”,这使预测实际上变得不可能。所以,不重视“微小变化”的完全竞争模型,没有扩展为动态模型的可能。
如果视“大量”为“无穷大”,则讨论“无穷大”的情况之前应该是先把市场参与者人数为有限(n)的情况搞清楚,然后,求的极限,方可得到完全竞争的结果。
四、完全竞争理论的逻辑矛盾
根据第二小节提出的十个条件,可以发现完全竞争理论存在下面八个悖论。
悖论1:单个买者或卖者没有定价能力与价格由供求均衡决定的假设存在冲突
单个买者或卖者没有定价能力意味着任意一个厂商或消费者进出市场的行为不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化,由于厂商和消费者个数是有限的待定常数,[19]因此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分别作为个体需求和个体供给的加总也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化,即市场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无关。这显然与价格由市场供求均衡条件决定的假设相矛盾。
悖论2:厂商长期利润为零与生产函数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假设相矛盾
厂商的利润函数一般被定义为
其中,P表示产品价格,x表示要素向量,y=f(x)表示产品数量。由于生产函数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不妨假设生产函数 y=(x1ρ+x2ρ)β/ρ,0≠ρ<1,β≤1,W=(w1,w2)′为要素 X=(x1,x2)′的单位成本向量。如果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递减的(β<1),利润函数为
这说明在规模收益递减时长期利润等于零是不可能的。[18]
如果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的,则利润最优化问题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产品供给函数、要素需求函数和利润函数没有良好的定义(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所以规模收益不变与长期利润等于零的假设是矛盾的。
悖论3:U型曲线并不是长期成本的普遍形式且与规模收益不变存在冲突
在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时一般教科书都将长期成本曲线画成U型,另一方面,新古典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特点,而长期成本函数是厂商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通过求解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函数来定义的。按照此定义,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函数对应的平均长期成本是一个常数,平均长期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而不是U型的。在生产函数规模收益递减的条件下,平均长期成本是产出的增函数,平均长期成本曲线也不是U型的。因此,无论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的还是规模收益递减的,平均长期成本曲线都不可能是U型的,完全竞争理论关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U型的假设不具有普遍性。换句话说,U型长期成本曲线与生产函数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存在冲突。
悖论4:完全信息假设与理性经济人假设存在冲突
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条件下资源配置的理论体系,承认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理论的先决条件。信息作为用户赖以决策的资源无疑也是稀缺的,[21]但完全信息是一个没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概念,在信息论中信息量的大小是用信息熵表示的,但经济学并没有给出信息量的测度方法。由于信息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处理都要付出成本,当信息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处理的成本非常高,导致获取完全信息所支付的成本超过信息带来的收益时,则理性决策者就不可能企图拥有完全信息,拥有完全信息对理性经济人而言是非理性的。[22]
悖论5:市场上存在大量厂商和消费者与长期利润等于零的假设相矛盾
在完全竞争理论的论述中,Jehle and Reny举了一个完全竞争的例子,根据长期均衡和零利润条件求得厂商数目等于 50。[18]田国强给出了在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目的计算公式 J*=[a-2b],如果取 a=2,b=0.5 则厂商个数J*=1,由此推出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个数等于1。[19]这个结论显然与“存在大量厂商和消费者”的假设存在矛盾。
悖论6:长期利润等于零的分析违背单个厂商对价格无影响力的假设
在论证长期利润为零的过程中,教科书一般这样描述完全竞争零利润假设:“厂商自由进入和退出造成所有厂商利润为零。若某个厂商利润为负,我们可以想象它将退出市场。反之,若行业中的某个厂商利润为正,我们可以想象其他企业将进入该行业。若某个行业允许自由进入和退出,那么从长期来说所有厂商的利润水平必将相同。其结果是在长期竞争状态下,每个厂商的利润都为零。”[19]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长期利润等于零”条件无疑包含“想象”的成分,它既不是完全来自经验也不是完全来自严密的逻辑推理,但从分析过程看它又内生于厂商的自由进出市场的行为,而模型本身并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由于在分析过程利用了市场可以不断调整的假设,即利润为负的厂商退出市场,利润为正时会有其他企业进入市场,这相当于假设市场之外始终存在未被利用的伺机进入市场的资源,且厂商的进出会影响利润,并最终使利润等于零。从这样的零利润分析过程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自由进出市场的行为会影响利润;由于利润的变化是通过商品价格和商品数量的调整来实现的,所以厂商自由进出市场的行为会影响价格,但完全竞争第一个条件却是单个厂商对价格无影响力。显然,关于厂商零利润产生的过程分析违背了单个厂商对价格无影响力的假设。
悖论7:产权明晰与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不相容
产权是一种制度安排,凡是制度都需要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这些行为必然产生交易费用。“市场本身是一种制度,如果交易费用或制度费用为零,市场也就不会出现。像其他任何制度一样,市场创立是为了在其他局限条件下减少交易费用。”[23]所以,“私有产权与交易费用为零是一定不能同时存在的。”[23]
悖论8: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等价
在完全竞争理论中信息是完全的,每个理性经济人对他人的偏好、市场均衡价格、个体和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生产成果如何分配等信息是完全掌控的,因此,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社会的生产和分配完全可以按计划进行,市场调节是多余的,也不需要竞争。因此,与其说完全竞争是一个为自由竞争市场背书的理论,毋宁说它是为计划经济背书的理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等价的。所以,完全竞争理论的构造完全背离了构造者的初衷,这也再次印证了奈特的前面那句话:“完全竞争的观点包含着黑格尔式的自相矛盾。——这个系统内含着自我毁灭的基因,在现实世界里没有存在的可能。完全竞争所暗含的条件,既会使得垄断大行其道,又令自由合约的组织生存无望,并最终使独裁体制凌驾于社会之上。”[2]
总之,完全竞争理论充满了逻辑不一致性。在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应该引以为戒。要避免类似的问题,就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去神化一个东西,而是应该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直觉经验和假设的公理出发,选择正确的逻辑起点,遵循严格逻辑推理的要求获得理论命题,然后再让理论命题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
五、结论
完全竞争理论是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化改造发展起来的、为自由竞争市场的有效性进行辩护的工具。近百年来,尽管有效市场理论被频发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所证伪,但新古典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仍然凭借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和学术文献得到广泛传播。本文通过对完全竞争理论的系统考察,揭露了完全竞争理论的逻辑不一致性。这种逻辑不一致性理论对青年学子的思维训练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培养理论创新思维。因此,放弃完全竞争、创造新的经济理论体系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建议秉持继承、批判和吸收的开放态度,大力培养广大学子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及时揭露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存在的逻辑矛盾,提高对西方经济学的特点、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的辨别能力。在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建过程中,建议大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跨学科研究能力,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精神,正确对待已有的理论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时,根据辩证法的要求,正确选择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采取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对的策略,从无信息、自给自足、垄断竞争的逻辑起点开始,发动经济理论创新的哥白尼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