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莱顿瓶在初中电学教学中的妙用
2022-01-12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324000孟湘莲
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324000) 孟湘莲
莱顿瓶的发明,标志着人们开始了对电的本质和特性的研究。它为科学界提供了一种贮存电的有效的方法,对电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莱顿瓶原理简单,制作方便,储存电量多且时间长。自制一个莱顿瓶用于教学,能有效解决静电实验中仪器“电压高易漏电,电量少经不起漏”的难题,实验现象明显,稳定性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电的直观体验。帮助学生建构电学概念,化解学习难点,领悟科学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增强安全用电意识。
1 莱顿瓶的原理及制作
1.1 莱顿瓶的原理
莱顿瓶实质是一个电容器。图1为莱顿瓶的构造:在一个玻璃瓶子的内壁和外壁上都贴一层锡箔,成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内层用金属链条与伸到瓶口外的金属杆相连,金属杆顶端再装上一个金属球。当带电体跟金属球接触时,带电体上的电荷就会沿着金属杆和链条传到瓶的内壁,电荷就能在里面保存相当长的时间。等需要时,与金属球接触一下,就可以把储存的电荷放出来。
图1 莱顿瓶及其结构示意图
1.2 制作莱顿瓶
用锡箔纸将两个一次性塑料杯的外壁包起来,接口处用胶带贴合,然后将两个杯子紧紧叠在一起。在两杯之间装一个锡纸环和两根长方形锡纸条,让它们与内层锡纸紧贴,简易莱顿瓶制作完毕,如图2所示。用毛巾摩擦PVC管(或气球),将摩擦过的PVC管(气球)接触锡纸环,重复几次,为莱顿瓶充电备用。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用矿泉水瓶代替图1的玻璃瓶,瓶外贴一层锡箔,瓶内装满盐水代替锡箔,用感应起电机为莱顿瓶充电。
图2 自制莱顿瓶及其结构示意图
2 莱顿瓶在电学教学中的妙用
2.1 做好静电实验,丰富感性认知
静电实验“意外失败”时有发生,带电体处于高电压、低电量状态,容易通过空气、绝缘体内部和表面将电荷泄露,因此漏电是导致静电实验不稳定的关键原因。莱顿瓶储存电量较多,储电时间长,用来完成静电实验成功率高,趣味性强,能帮助学生观察静电现象,认识静电的特点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引入新课时,将毛巾摩擦过的PVC管接触锡纸环,学生观察到PVC管在靠近锡纸环时,锡纸环会被吸引,多次接触后,原本贴合的长方形锡纸条逐渐分开,且充电次数越多锡纸条张开角度越大,如图3(a)所示。根据小学所学知识,学生能说出:锡纸环被吸引是因为摩擦后的PVC管带了电,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时会产生好奇:摩擦过的毛巾会不会带电?不带电的物体能吸引带电物体吗?锡纸条为什么会分开?为什么接触越多锡纸条张开的角度越大?
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进一步实验、观察、分析:如图3(b)所示,将摩擦过的毛巾靠近没充电的莱顿瓶上的锡纸条,可以发现锡纸条能被毛巾吸引,得出毛巾也带了电,为学生理解摩擦起电的本质、建构电子转移的模型提供依据;如图3(c)所示,用不带电的书本靠近锡纸条,锡纸条也能被吸引,直接体验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深刻领悟到两个小球相互吸引时,两个球带异种电荷或其中一个球带电一个不带电;观察到锡纸条分开,归纳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规律,为后续验电器教学做好铺垫。增加了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基于事实或证据推理论证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图3 用自制莱顿瓶做静电实验
2.2 历史引探,启迪科学思维
莱顿瓶的发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穆森布罗克为了寻找一种保存电的方法,他设想电如同水一样是可以流动的流体,那么储存水的方法应该也能储存电。于是,他将水倒入放在绝缘体上的瓶子里,将一根导线的一端插入水中,导线的另一端则与起电器相连,结果一直失败。有一天出于意外,他没有把瓶子放在绝缘体上,而是拿在手里就开始充电,当他的手不小心触碰导瓶盖时,受到了猛烈的电击,几乎跌倒。随后,穆森布罗克尝试用各式各样的瓶子储电,他由此得出结论:把带电体放在玻璃瓶内可以把电保存下来。
在电流、电压的概念教学时展示这一科学史,用莱顿瓶重复当年的电震实验,让若干名学生手牵着手围成一圈,由第一位同学手上拿着充了电的莱顿瓶的外壁,由最后一位同学用手去摸锡纸环,瞬间就会有电震感,既刺激又有趣。实验中,学生直观感受人体是导体,人体为电荷的流动提供了路径,莱顿瓶能够为电荷的流动提供动力。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电路类比水管、电压类比水压、电流类比水流,学生理解建构电压和电流的概念,对类比法理解更加透彻。
静电计的教学,教师通常先展示静电计,介绍其结构,告知其工作原理,然后让学生使用静电计检验静电。这一活动中,学生被动接受,静电计所含的物理思想、设计智慧被忽略。教师可以抛出当时科学家思考的问题:莱顿瓶里的电到底有多少?如何测量电量多少?让学生站在科学家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提醒学生再一次观察图3中两张锡纸条张开的实验。学生想到: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是不是电荷越多排斥的力越大?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利用转换的思想:将电荷的多少转化为张角的大小。实验发现摩擦过的PVC管与锡纸环接触次数越多,张开的角度越大,推测出张角越大电荷越多。教师进一步展示静电计,并介绍亨雷、卡瓦洛、贝内特设计的静电计,学生结合探究结果真正理解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基于莱顿瓶和静电计的发明史,按照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目标开展教学。学生思考科学家曾经思考的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建构电学概念,在亲历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发展创造性思维。
2.3 对比分析,化解学习难点
学生通常认为干电池中储存的是电能,教学中教师往往组织学生死记硬背:干电池中储存的是化学能,使用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于学生没有深刻认识干电池的本质原理,一段时间后记忆消退,就会记混。在教学中,可以将自制的莱顿瓶和干电池的内部结构(见图4)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见表1)。
图4 干电池结构示意图
表1 莱顿瓶和干电池的对比
通过分析表1中的内容,结合莱顿瓶和干电池的使用方法,学生很容易发现莱顿瓶直接储存电能,而干电池是储存化学物质,通过化学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电能,促使学生将错误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2.4 模拟弧光放电,形成科学态度
将莱顿瓶充好电备用,用导线的一端接触外层杯身的锡纸,另一端逐渐靠近内杯的锡纸环,当距离足够近时,可以观察到导线尖端与锡纸环之间产生电火花,同时听到“噼啪”的放电声。学生寻找生活中类似的现象:雷电、插插头的瞬间在插孔里有电火花、脱毛衣时有电火花。在解释原因时,学生通常认为是带电体相互接触时放电,教学时再次让学生观察莱顿瓶放电实验,发现放电时导线和锡纸环并没有接触,学生瞬间明白空气并不是绝对不导电的,高压电能击穿空气导电。“防止静电火花带来的灾害”“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等安全用电意识瞬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