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隐性课程理论的课程思政建设所存问题与对策探索

2022-01-12

关键词:隐性竞赛思政

喻 琼 张 霞

(1. 共青团西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四川绵阳 621010;2.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四个正确的理解”,旨在能熟练运用正确的思辨模式如:立场、观点与方法等来分析问题,并运用这种思辨模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观察和实践的三大关键能力,“在这种思维下,抓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抓准社会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培养历史意识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稳步提高教育体系的实际质量,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思政工作与教育工作同向而行的“大思政”格局下,“不懈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这是对思想政治教师的要求,也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更是学校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学生的时代要求。要进一步落实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求进、进中抓新,要充分理解与领悟“三全育人”的深刻内涵,结合工作重心,拔高思政课程高度,实现思政课程的内容升华。“要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3],坚持“创先争优”与“示范引领”相协同。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让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无时无刻‘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一、隐性课程理论

(一)隐性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潜在的间接的不外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通过诘问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柏拉图提出道德教育主要靠环境的影响和音乐、文学的感染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4],亚里士多德认为要通过实践进行道德教育。其后,“杜威提出的‘同时学习’概念以及克伯屈的‘伴随学习’概念”[5],对隐性课程的研究有启蒙作用。“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美国社会教育学家杰克逊于20世纪6O年代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中首次提出”[6]。他指出:“在校生既接受读写算等文化知识,同时又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心理成长,而后一方面经过非学术途径,间接、暗含和潜在地传递给学生。”[7]杰克逊发现学校教育还体现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观,所以杰克逊把在学校情境内获得的文化学习以及这些非课程中能够获得文化的方式称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由此进入课程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围概念。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是指通过教育环境,以有意或无意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即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隐性课程理论在课程思政中的运用

隐性教育的概念是指相对于显性教育,学校范围内除显性课程之外、从一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出发,按照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领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的重要保障,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工作。在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各高校受到高度重视,进行了许多优秀的创新,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囿于传统的简单解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大家将思想政治教育只简单集中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样的认知局限,往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良好效果,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断加强打造外,目前高校大力倡导的发展课程思政,将显性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能发挥较好作用,但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还有诸多问题。为此,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新途径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基于隐性课程理论,挖掘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相结合,构建科学有效的隐性课程课程思政,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时空限制,使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理论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是指学生从学校教育环境中所获得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经验的总和,“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不明确的、内隐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8]二是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成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它没有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计划等要求,它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与精神‘动力场’构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资源。”[9]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一般是指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10]

二、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全国各高校内如火如荼开展,各部门、各专业教师积极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存在“贴标签”“两张皮”现象

为了完成教育部及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要求,各专业课教师积极探索,在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做“1+1”的简单相加。课程思政建设需包括内容供给与教学呈现两个基础方面,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主要由“外在融入”与“内在挖掘”构成,“外在融入”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外向内地融入各专业课程内容中;“内在挖掘”是各专业课程由潜向显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二者需要兼顾,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到这两方面的有效衔接。当前高校所进行的课程思政建设基本达到文学、哲学、艺术、理学、工学等学科全覆盖,但是当中大多数课程思政表现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外在融入”各专业课程内容。即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植入”,使课程思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简单相加。对课程思政进行“异化”,在每堂课前固定一段时间进行思政教育,并称之为“课程思政几分钟”,这不符合课程思政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以传统专业知识教学的“知识——教学”模式开展,思政内容要求“知识+价值观——教学”的思维模式。囫囵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水漫灌式附加在专业课程中,为专业课程贴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标签不是课程思政,进而出现课程与思政相分离的“两张皮”现象,课程思政不是将专业课程思政化。

(二)课程思政育人主体存在重“显性灌输”轻“隐性影响”现象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1]明确指出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和任务,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了思考。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育才又育德,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这不单单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对其他专业课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据教育部统计,“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课教师,课程中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托。”[12]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开展要求专业教师发挥专业所长的同时,要在课堂中自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自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育人主体是教师,加强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不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自然相融”,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也能不自觉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考验,尤其是对理工科专业教师来说,由于文理科的差异性,理论与逻辑结合,打造课程思政并不容易。当前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积极号召下,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做到显性灌输,而隐性影响往往“缺位”,这表现出的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理论学习以及师德师风教育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课程思政教育结构出现“快餐式课程思政”现象

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各高校内广泛开展,迅速刮起“思政风”,各专业课程纷纷寻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融入。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也纷至沓来,具体到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与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策略研究,并逐渐细化到不同教育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学段课程思政的实施问题。但是课程思政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是否长期有效,产生的效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13]根据大学培养方案,大学中的绝大多数课程固定课时在一学期内,最短8个课时,最长48个课时,在有限的课程中要教授专业知识还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对教师的挑战很大,而学生所获取的分量有多少?是否能够完全消化,并且产生课后影响?当前大多数学校所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课程,大多数试点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而其他专业课程较少,原因就在于掌握课程思政内生性,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发挥专业课程优势且以恰当的方式将二者结合是十分困难的。当前打造的很多课程思政课堂可以称之为“快餐式课程思政”,当课程结束即意味着思政结束,无法实现深远持久的影响目标,不具有长效性。

(四)课程思政方法忽略隐性课程作用

课程思政与课堂思政有差别,课堂思政是指在显性课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课程思政中的课程除显性课程外,还包括隐性课程。然而当前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显性课程,将隐性课程置于虚无缥缈的地位。各高校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分为两个阵地,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二是其他课程。诚然,高校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但学校制度特征、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氛围以及集体生活等隐性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起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影响往往比课堂教学要优越许多。由此可见,隐性课程也是课程思政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诸多隐性课程已表现出优质的思政资源,深入挖掘并利用就能实现较好的思政功能。例如高校科技竞赛活动,以“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重大竞赛为龙头,以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在国内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影响力的学科竞赛为支撑,科技竞赛已在各高校间形成较为完成的科技竞赛体制。参加科技竞赛,对学生整体要求高,知识面要广、思辨创新能力要强、心理素质与语言表达能力要出色等。在参赛备赛过程中,要求学生综合多方面专业知识、撰写各类竞赛报告等文档、演示制作作品、协调团队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团队领导、协作等能力,以及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形成坚韧品格。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个人能力在普通学生中较为突出。在学习、工作中为人处世、工作效率、精神面貌等均有所不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科技竞赛工作进行不断探索与实践,在学科竞赛相关工作中,以坚持加强和提高学校学科竞赛成绩为主线,在学科竞赛的组织参与、实施推进、保障措施等方面不断完善与创新,在“微学分”管理、学科竞赛导师制、第二课堂竞赛分类、学科竞赛奖励制度和学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方面开展了多项扎实有效的工作,以实现有效育人。由此可见,高校内诸如科技竞赛活动等隐性课程具有优势,而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并未加以有效利用。

三、以科技竞赛为例关于建设隐性课程课程思政的途径探索

以科技竞赛活动为例的隐性课程具有喜人的育人作用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良好优势,但隐性课程目前暂未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得到重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仍以显性课程为主,以思政理论课为重点[14]。本文以西南某高校系统的科技竞赛活动这一隐性课程举例,探索关于以隐性课程打造课程思政的途径,首先建立起关于科技竞赛的课程思政的有效模式,为各高校建设隐性课程课程思政提供路径,打破显性课程为主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局限思维。

图1 隐性课程课程思政建设途径

(一)打造人才典型,发挥示范引用

在校园集体生活、学校氛围、校园文化及学校制度特征各个领域,涌现有在各个方面有突出成就或优秀品质的学生,通过充分挖掘这类学生事迹,打造人才典型,融入于课程思政中,能够在广大学生中以朋辈影响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各高校中,通过科技竞赛这一平台的锻炼,涌现出一批具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学业成绩、较强的实践能力、较高思想道德水准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具备思维意识的自主性,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事件的处理已形成自己的体系,具备独立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团队精神与科研实力。整合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或以专业相关项目参加科技竞赛等素材,挖掘科技竞赛中涌现的优秀学生事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积极发挥榜样作用,利用科技竞赛人才典型这一资源,开展学术科研交流、模范示范、帮扶等活动,充分发挥朋辈典型教育引领作用,以科技竞赛人物典型作为教育素材,“引导广大学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励志成才,增强高校朋辈典型教育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5]”易于使学生达到:“能认同、被吸引、受感染”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中,提升科技竞赛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立足学校实际,展开宣传,打造人才典型,让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深入人心,提升广大学生思想意识水平,使其真正受到教育、得到启迪、见诸行动,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大胆尝试、刻苦奋进,不断提升自己。

(二)实现隐性课程与思政的双向作用

隐性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新途径,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为隐性课程设计提供了新视角。一方面,课程思政为高校科技竞赛工作提供新视角,在新形势下,高校科技竞赛工作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课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更能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增加对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综合问题等的了解,从材料的应用、技术水平的发展现状、国家的综合国力等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中国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形势、国内国际趋势,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增进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在当今世界“大变局”时代,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竞争方面,广大青年学生应积极提升知识水平,武装头脑,努力创新创造,勇挑重担,亲身实践,承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责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利用科技竞赛这一新途径,科技竞赛全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对社会实际的认知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利用科技竞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促进科技竞赛和课程思政的共同建设。在科技竞赛育人成效基础下,实现科技竞赛与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有机结合,以科技竞赛新动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技竞赛以创新精神为引领,匹配时代的科技水平,在感同身受的竞技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知识储备和文化意义。

要在各项青年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科技竞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教育模式有利于推进相关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三)构建科技竞赛文化特色,营造校园良好氛围

当前科技竞赛在校内已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和优异的竞赛成绩,经过调查分析,在人才培养、促进就业等方面也有良好成果。但科技竞赛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还不够深入。为进一步发挥科技竞赛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诱发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创新创造,我们可以在校内构建科技竞赛文化,在校内形成良好氛围。

1. 建设“科技竞赛精英班”精品课程。将科技竞赛训练课程化,以专项培训班的模式,将备赛竞赛过程科学化,致力攻关科研课题、组织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实践活动、备战科技竞赛,以科学、系统的方式打造参赛项目,提升学生科技竞赛能力。聘请相关领域学者、专家,指导作品、解读竞赛方法,以行业为导向,指导学生科研方向、作品优化甚至职业规划,形成科技竞赛育人合力,营造学校科技竞赛积极参与实践锻炼、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提升学校科技竞赛成绩的良好氛围。

2. 将优秀科技竞赛作品进行展示,展现其创新力和创造性,展示优秀创意,展现学生较强的科研素质,对广大学生起到激励与启发作用,在校园刮起科技竞赛之风,形成特有的科技文化特色。将宣传作为主要手段,以科技竞赛促德育、促学风和促能力为目标,在校园内营造崇尚科学、“锐意勤奋方可创新,迎接挑战才能育人”的学风和学术氛围,达到细雨润物、花开有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高校隐性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较显性课程课程思政具有比较优势,例如科技竞赛,可以说是当代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力鼓励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实力,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高校对科技竞赛工作越来越重视,为完善科技竞赛在不断地努力下,科技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不仅是竞赛成绩,更是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开辟的新途径,取得的育人效果也有目共睹的。科技竞赛已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团队领导、协作等能力的重要手段,推动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有效推进学校科研教研工作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本文结合高校团委重点工作,在高校思政工作背景下,结合“三全育人”工作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出关于以科技竞赛这一隐性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新途径,为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开辟了新思路,以期在高校人才培养实现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转变,提升广大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凝聚社会力量,促进产学研合作共赢。

最后,感谢西南科技大学素质类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青年发展研究)专项项目“第二课堂视阈下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szjg03);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含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GJZX10)的资助。

猜你喜欢

隐性竞赛思政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创新思维竞赛(3)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