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01-12曲雅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栓子肺栓塞肺动脉

曲雅楠

(烟台市北海医院CT室 山东 烟台 265718)

肺栓塞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在其影响下,患者肺动脉各个分支栓子影响出现阻塞现象,会降低肺循环功能,从而导致肺循环障碍的发生,引发肺栓塞。一般情况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患者的肺动脉阻塞程度、栓子的大小存在差异[1]。临床中需要及时进行诊断,若延误则会导致患者的肺栓塞面积增加,引发休克或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情况下,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胁[2]。因此,应及时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检查,而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肺栓塞及时有效地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肺栓塞诊断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便是影像学诊断,其中以C T和X线最为常见,本次研究任务中便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任务以提高肺栓塞诊断准确率为导向,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被确认为肺栓塞,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展开研究。所有的患者均确诊为肺栓塞,自愿参与实验,并在入组后进行随机平均分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CT组、X线组,年龄35~77岁之间,平均年龄5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均为胸闷、冷汗、咳嗽、呼吸急促等;②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沟通障碍和语言障碍的患者;②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

1.2 方法

1.2.1 X线组诊断方法 在实际操作时,指导患者行正确体位,以站立侧位和后前位为主,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胸部X线扫描,获取影像资料后进行分析。

1.2.2 CT组诊断方法 患者接受扫描时使用多层螺旋CT(联影UCT760)完成。患者接受检查前,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教授呼吸方法和屏息方法,以保障检查工作的开展。在检查开始时,指导其保持仰卧位,并将仪器的电压、电流、螺距等参数分别设置为120 kV、250 mA、0.9427;同时,对比剂需选择非离子型注射,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进行高压注射,将注射速度、速率控制为1.6 mL/kg、3.5 mL/s,选择肘静脉进行注射,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嘱咐患者保持屏息状态,予以全身扫描。最后将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同时进行容积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和X线检查后的结果进行统计,主要记录两种方法检出的肺栓塞情况,记录检出人数,采用该属于与小组总人数相除获取检出率后进行比较。②CT组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时,记录患者栓塞动脉的支数,主要包括:肺叶动脉栓塞、肺段动脉栓塞、主肺动脉栓塞、亚段动脉栓塞、其他分支动脉,记录各个动脉栓塞数后与总栓塞数相除获取单个显影率。③诊断过程中均由放射科医师进行分析并给出判断,共计3名。当医师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决策的确定以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方法诊断后比较两组肺栓塞检出率比较

CT组检出率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诊断后比较两组肺栓塞检出率比较

2.2 分析CT组检查结果

CT组动脉栓塞检出情况。见表2。

表2 分析CT组检查结果

3 讨论

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虚脱是肺栓塞患者突发起病时的主要表现,而且患者还会出现恶心、抽搐、焦虑不安、昏迷的临床表现,同时颈肩部疼痛、胸痛、脑缺氧和急性疼痛也是肺栓塞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由于许多疾病与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相似,其特异性较低,所以肺部栓塞的检出难度较大,仅通过临床表现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还需要采用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需加强对CT、X线等影像学方法的应用,从而帮助确认患者具体的肺栓塞情况。另外,部分肺栓塞患者也可能会遭受到并发症的威胁,如常见下肢深静脉血栓、盆腔静脉血栓等均为肺栓塞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当患者出现胸痛、咯血或憋气现象时,可怀疑患者的肺栓塞是由下肢血栓脱落引起。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X线组患者接受X线诊断后,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与相比CT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肺栓塞的诊断,采用多层螺旋CT有着显著效果。在对肺栓塞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时,具有较大的显示范围,并需要配合对比剂的应用,经过对比剂辅助后,诊断效果会得到增强,且呼吸运动敏感部位会受到局部血管充盈度的影响而降低。需注意的是在进行CT扫描检查时,需要患者处于屏息状态,这有利于促进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局部的容积效应,以此来帮助获取更为清晰的图像,且清晰度高于普通CT影像。另外在多层螺旋CT检查后还发现,患者中共检出573支动脉栓塞,其中肺叶动脉栓塞、肺段动脉栓塞、主肺动脉栓塞、亚段动脉栓塞、其他分支动脉,其能够更为准确的显示出存在栓塞的动脉,该结果说明,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就肺栓塞而言,其具有进行性发展和隐匿性的特点,当临床中怀疑患者发生此病时,应及时进行诊断。因多层螺旋CT诊断率高,故采用该方法诊断,以此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促进临床治疗效果。

据田卫兵等[3]的研究分析中发现,对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时,亚段动脉栓子、肺段动脉栓子、肺叶动脉栓子、主动脉栓子和其他动脉栓子的比例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似,说明对肺栓塞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对亚段肺动脉栓塞显示率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患者疾病的变化过程,还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而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的特点,应用价值显著。对祖丽梅[4]等学者的研究分析得知,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病理诊断后,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说明,在疾病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诊断方法具有快速、无创特点,对患者病情变化的了解更加准确。分析顾瑞林[5]等学者的研究发现,使用X线诊断和多层螺旋CT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漏诊率后者低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对患者病变部位的显示,后者更加明确,诊断准确率较高。

另外,王明珍[6]的研究中提出,采用多层螺旋CT对肺栓塞患者诊断,敏感度有90%以上,而且在诊断肺栓塞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这一研究也充分证明了对肺栓塞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不仅特异性高,敏感度同样较高。说明,该方法应用于肺栓塞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根据上述分析的孩子,在肺栓塞诊断中可将多层螺旋CT作为首选方案。其具有多种优势,具体如下:首先,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扫描的特点,且扫描时覆盖的范围较广,短时间内可获取相关数据,不会受到患者呼吸运动的影响,影像图的准确率较高[7]。其次,该技术应用时无需采用较大层厚,有利于图像重建,有利于促进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同时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肺动脉下段的分支情况。再次,能够获取三维图像资料,且图像均可进行重建,这对图像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也是促进诊断准确率的关键[8]。最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使对比剂延迟时间最佳化,能够进一步促进图像水平的提高,既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又能够提高图像的质量,减少了伪影对诊断的影响。虽然肺栓塞的诊断率在应用多层螺旋CT时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仍需要在扫描时加强注意,减少影响因素,提高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肺栓塞的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且具备良好的便捷性、高效性优势,也能够帮助准确判断患者的具体肺栓塞情况,可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栓子肺栓塞肺动脉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留守儿童栓子
蓝狐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栓子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