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R和CT影像诊断在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2-01-1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满意率椎体脊柱

魏 强

(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骨科 山东 临沂 273400)

脊柱爆裂型骨折是骨科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较重骨折疾病,以男性患者居多,多伴有疼痛及脊柱畸形等症,较重时会出现死亡及截瘫等状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命健康。脊柱爆裂型骨折主要是因为外力冲击胸部造成的,若患者没有得到有效、及时治疗,则会使病情增重,乃至影响生命安全。因为脊柱爆裂型骨折多合并有较重脊柱畸形,移动患者较难,故而增大诊疗难度。近些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逐步发展,DR、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被广泛使用,其检查效果各有差异[1]。为探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我院特选取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80例进行分组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实验组为40例,对照组中包括男性10例,女性30例,年龄23~67岁,平均(34.52±3.91)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3~69岁,平均(34.58±3.9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书,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符合临床对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要求;年龄22~69岁;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及意识模糊的患者;排除同时参与其余研究的患者;排除对本次研究依从性不高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使用DR进行检查,采用X射线摄像,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测,使用数字化系统实行X射线诊断,诊断的部位以腰椎侧位和正位为主,X射线摄像结束后,使用嵌入式热敏打印机,打印照片,之后实行处理。依据照片呈现的状况,对脊柱爆裂型骨折进行诊断。

实验组采用CT摄像进行诊断,扫描仪器选用双层螺旋CT进行,扫描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设置相应参数,设置电压参数为120 kV,设置电流参数为:250 mA ,设置层厚参数为5 mm,设置矩阵参数为340×340,设置重建侧后参数为1 mm,协助患者选取卧位,做好准备工作后,实行扫描,起点是患者椎管垂直面,由上到下扫描,需注意的是,扫描需超过一节椎体,以免出现漏扫的情况。扫描患者推板上的部位,对其病变部位进行分析。扫描完成后,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并处理。同时将多平面重建、图像及三维重建结合处理,依据需求不同,进行旋转,并将图像保留。

1.3 指标观察

①观察两组患者诊断精确率、检查时间及检查费用。②观察两组患者对检验结果的满意程度,使用我院自制的影像科检查结果患者满意率调查问卷进行测评,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者为得分在87分及以上者;比较满意者为得分在73~86分;一般满意者为得分在60~72分;不满意者为得分在59分及以下者;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一般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精确率、检查时间及检查费用比较

实验组诊断精确率高于对照组,检查时间长于对照组,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精确率、检查时间及检查费用比较(±s)

表1 两组诊断精确率、检查时间及检查费用比较(±s)

?

2.2 两组对诊断结果的满意程度比较

实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脊柱爆裂型骨折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好发病于胸腰段,由于人体胸腰椎结合部位具备很强的活动性,再者由于外力的干扰,极易出现爆裂性骨折[2-4]。该病多是由于暴力导致的椎体粉碎性骨折,其椎间盘受压导致椎体嵌入,以爆炸样方式裂开。临床表现为脊柱畸形、神经症状及疼痛等,人体脊柱分为三段,有前、中、后,脊柱爆裂型骨折常会伤及后两段或三段,多数患者会出现继发性椎管狭窄,损伤神经根与硬膜囊,导致脊柱失去平稳性,增重病情。因此需对其及早诊断和治疗,DR是一种常规X线检查,具备一定的诊断价值,可观察到脊柱椎体的状况,但是,清晰度较差,极易出现漏诊,在具体诊断中,应摆正患者体位,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但此种检查方式的时间较短,检查费用不高[5-7]。CT扫描的清晰度较高,能够清楚地观看到患者脊柱骨折受伤状况,且可掌握椎管狭窄程度。可查出DR很难检查出来的状况,例如:移位情况、椎体后柱骨折等,但CT检查范围较小,定期不够精确,针对棘突骨折等很难检测出来,极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8-9]。本次研究结果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精确率较高,对照组较低;实验组检查时间及检查费用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对检查结果的满意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由此不难看出,CT影像诊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综上所述,在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临床诊断中,CT诊断的效果比较理想,诊断精确率较高,但是,DR检查的时间较短,检查费用较低,因此在临床脊柱检验中,可将两种方式联合使用,进而提升临床诊断精确率。

猜你喜欢

满意率椎体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