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T磁共振多b值DWI及ADC值定量分析在胰腺癌与局灶性胰腺炎诊断的价值研究

2022-01-12区锦威张冠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局灶胰腺癌磁共振

区锦威,张冠晟,傅 际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中山 528421)

胰腺是人体中的第二大腺体,是腹膜后脏器官,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1]。由于胰腺部位的特殊性,患者患有胰腺疾病未能及时感知和发现,大多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淋巴转移以及远处转移,部分患者对机体的其他的脏器产生损害[2]。1.5T磁共振是临床中新兴的诊断方法,其根据人体体内各组织的T1和T2弛豫时间值的不同从而形成有所差异的信号,最终得到不同颜色的图像[3]。为提高胰腺疾病的诊断率,本文将对胰腺癌与局灶性胰腺炎诊断采用1.5T磁共振多b值DWI及ADC值定量分析对其诊断价值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胰腺癌和胰腺炎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将其分为局灶性胰腺炎患者23例,胰腺癌患者20例。纳入标准:①1.5T磁共振检查前2周内未进行相关抗炎、抗肿瘤治疗;②局灶性胰腺炎根据影像学表现或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确诊,胰腺癌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③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意识清醒;④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出标准:①1.5T磁共振检查前2周内进行相关抗炎、抗肿瘤治疗者;②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③无法耐受检查者。

1.2 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胰腺疾病患者采用1.5T磁共振(仪器型号:GE Signa HDxt 1.5T),腹部8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患者在进行1.5T磁共振检查前应禁食6~8h,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采取仰卧位。腹部弥散加权成像b值选取600 s/mm2、750 s/mm2和1 000 s/mm2。扫描参数:层厚5 mm,层间距20%,视野(FOV)400×350 mm,矩阵128×128,TR:2 100 ms,TE:84 ms,激发次数4次。并将采集的所有图像传送到处理工作站,并对不同b值的DWI原始图像进行ADC图像重建。采集图像及计算所得结果由两名磁共振副主任诊断医师进行审计,根据图像显示分别对两种病变在不同b值磁共振弥散图像中存在的荚膜缘征、导管穿透征、远端胰管是否扩桩及中断、病灶边缘是否清晰、远端胰腺是否萎缩进行分析、对比。对病例中任一b值图像中是否出现阳性征象及阳性征象在不同b值影像中的变化进行分析,以评价MRI弥散加权像对两种病变的诊断效能。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对胰腺癌组和局灶性胰腺炎组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进行比较。②对比胰腺癌与局灶性胰腺炎患者在不同b值磁共振弥散图像中存在的荚膜缘征、导管穿透征、远端胰管是否扩桩及中断、病灶边缘是否清晰、远端胰腺是否萎缩。③绘制胰腺癌与局灶性胰腺炎患者在不同b值下ADC值的ROC曲线,对比两组不同b值对应ADC值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比较采用F检验。

两组胰腺疾病患者的ROC曲线,分析两组胰腺患者不同b值对应的ADC值的诊断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b值下ADC值比较

b值=600 s/mm2的ADC值高于b值=750 s/mm2和b值=1000 s/mm2的ADC值,三组不同b值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胰腺癌组和局灶性胰腺炎组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的对比(±s,×10-3mm2/s)

表1 胰腺癌组和局灶性胰腺炎组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的对比(±s,×10-3mm2/s)

?

2.2 两组患者在不同b值下ADC值的ROC曲线分析

根据ROC曲线显示,两组胰腺疾病患者b=600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64;两组胰腺疾病患者b=750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71;两组胰腺疾病患者b=1000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77。见图1。

图1 不同b值下ADC值的ROC曲线

3 讨论

胰腺癌作为消化系统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侵袭性,据相关报道,我国胰腺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病死中排名第七,而胰腺癌患者的死亡人数与发病人数的比值高达0.86[4-5]。DWI作为一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DWI检测可观察机体组织水分子运动,是目前唯一能够观察活体组织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成像方法,能够反映病理生理条件下水分子在组织中的扩散运动状态,扩散受限的方向和程度,量化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数值,定量评估水分子扩散受限的程度[6-7]。b值的选择对扩散加权成像的质量与准确性具有较大的影响,由于过高的b值会出现扩散加权成像的图像噪声过大,而b值过低时部分良性病灶的信号也呈现高信号,同时表观扩散系数值的准确性较低[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值=600 s/mm2的ADC值高于b值=750 s/mm2和b值=1 000 s/mm2的ADC值,三组不同b值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胰腺疾病患者b=600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64;两组胰腺疾病患者b=750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71;两组胰腺疾病患者b=1000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77。由此可知,当b=1000时,胰腺疾病患者的诊断率较高。本次研究结果与叶明伟等[9]的研究结果相近,1.5T磁共振多b值DWI及其ADC值定量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乳腺疾病的病变性质进行诊断,值得在诊断医学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综上所述,在胰腺癌与局灶性胰腺炎诊断中采用1.5T磁共振多b值DWI及ADC值定量分析提高其临川诊断准确性,1.5T磁共振多b值DWI及ADC值定量分析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推广效果。

猜你喜欢

局灶胰腺癌磁共振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巨大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报告
原癌基因Pim-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