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钼靶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用于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2022-01-12杨小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2期
关键词:磁共振恶性乳腺

杨小锋

(如皋市中医院放射科 江苏 如皋 226500)

有相关书籍显示,现如今乳腺癌发病率、病死率呈日益上涨趋势发展,已成为女性首位常见的恶性肿瘤[1]。早期针对该病患者给予准确的评估与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升女性生活质量的关键。现如今,临床主要采取钼靶检查,因其对乳腺钙化病灶的辨别度高,逐渐成为乳腺癌筛查中常见的诊断措施[2]。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标准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评估,会产生较高的活检阳性概率及过度治疗的状况。现如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在乳腺良恶性检查中起到了重要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无需注入造影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3]。基于此,本文就钼靶与磁共振DWI联用对析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进行评估,以便为日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乳腺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0例)与恶性组(30例),良性组年龄28~72岁,平均(49.74±6.74)岁,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腺病7例、纤维腺瘤4例。恶性组年龄28~78岁,平均(50.01±6.85)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8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导管内癌8例。

1.2 方法

(1)钼靶X线:使用轴位经高频钼靶X光机(GE,Senographe Crystal)展开评估,指导患者将乳房贴近仪器,对乳腺轴位(双侧)进行常规摄片,必要时可对局部病灶进行加压、放大摄片,详细记录乳腺肿块的钙化程度、数量及周围组织状况。

(2)磁共振:应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进行分析,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双乳自然下垂,选择乳腺双穴线圈,乳房进入线圈内,采取8通道相控阵线圈采集信号。给予轴位平扫,自旋回波序列SET1WI(TR 10 ms,TE 4.6 ms),压脂T2WI(TR 397 ms,TE 80 ms),层厚7 mm,间距1 mm,观察病灶边界、形态及信号特点等。动态增强扫描,注射8 mL钆双胺注射液(GE Healthcare AS,国药准字J20140163,15 mL:4.305 g),高压注射显影剂0.1 mmol/kg,2.5 mL/s,随后给予15~20 mL生理盐水。常规检查后参考病灶所在区域及范围,选择2~3个病灶范围较小病灶清晰的感兴趣区域使用DWI-EPI序列检查,弥散系数b值设置为800 s/mm2,测量ADC值,共三次,取最小值为病灶族中ADC值。

(3)影像学检查结果由两名或以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使用双盲法阅片,从而确定检查结果的良恶性。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磁共振DWI、钼靶与磁共振DWI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钼靶、钼靶与磁共振DWI检查结果

磁共振DWI检查结果符合诊断共42例,符合率为84.00%(42/50),钼靶+磁共振DWI检查结果符合诊断48例,符合率为96.00%(4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5);且钼靶+磁共振DWI在良恶性鉴别上具有更高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钼靶、钼靶与磁共振DWI检查结果比较

2.2 典型案例

女,47岁,病理证实为浸润型导管癌临,床症状表现为左侧乳房肿块、质硬、无疼痛。恶性病灶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图1),ADC图呈低信号,诊断为左侧乳腺癌(图2)。

图1 钼靶显示病灶形态呈分叶性,不规则

图2 ADC图呈明显低信号测量值为0.565×10-3mm2/s

3 讨论

通常乳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显著,隐匿性相对较长,具有较高的侵袭性,为此,针对该类患者给予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可早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效果,保障治疗质量[4]。钼靶检查能有效地评估钙化灶,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应用广泛。但该检查方式极易受到致密型乳腺病灶遮挡,而X线穿透能力不佳,难以检出腺体深部的微小病灶。且BI-RADS超声评分为超声报告的书写提供统一的描述性语言,量化诊断指标,建立安全可靠的良恶性评估体系,临床医师可根据不同超声分级,对乳腺结节恶性风险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5]。但也有学者认为[6],该系统主要依靠超声临床医师对病灶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诊断,而乳腺结节在二维声像图上通常会出现重叠的状况,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缺乏对血流动力学的评估,往往会低估恶性风险同时BI-RADS检出的4b、4c类病灶为可疑恶性,往往建议给予手术或活检,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基于此,磁共振检查逐渐被用于提升乳腺癌筛查准确率,其不受乳腺致密的影响,对于乳腺组织多致密的亚洲女性而言,磁共振诊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BI-RADS诊断标准中包含3部分(X线、超声及磁共振),其中磁共振仅纳入动态对比增强扫描,依据病灶强化程度进行评估,乳腺病变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因诸多乳腺良性病变重叠区域,整体效果不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钼靶+磁共振D W I检查相较于单一磁共振D W I检查,能有效提升诊断符合率,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如今,DWI、ADC值定量分析在乳腺肿瘤术前诊断中应用广泛,相较于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检查,该方式在检查过程中无需注射造影剂,避免造影剂过敏风险,提升检查安全性,有效缩短检查时间,且患者接受度相对较高,同时诊断准确率显著提升;ADC值能定量反应组织水分子扩散能力,可有效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与此同时DWI检查还具备背景抑制优势,可凸显特定区域成像特征。本次研究中,根据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恶性组,结果发现良性病变的患者磁共振检查信号通常呈均匀、边缘清晰;而恶性病变患者呈信号不均匀,多为毛刺征与分叶状。

总而言之,针对乳腺良恶性疾病应用钼靶+磁共振DWI检查能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有助于疾病的鉴别,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磁共振恶性乳腺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