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一种创新的呈现
——从《激踏·球技》到《雨中狂想——球技》

2022-01-11柴莹北京杂技家协会

杂技与魔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踢踏舞狂想球技

◎ 文、图︱柴莹(北京杂技家协会)

中国杂技团的《雨中狂想——球技》节目是在《激踏·球技》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2014年,《激踏·球技》获得了西班牙菲格罗斯国际马戏节金奖,让观众领略了球技的动静有度、严谨洒脱与舞蹈“踢踏”奔放自由、激情四溢完美融合的迷人魅力,也扩展了杂技的表现空间,使球技呈现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表演者曹凯从2004年开始学球技,半年后又开始学习踢踏舞。对他的培养目标就是把杂技技巧与踢踏舞动作结合起来。在训练之初就开始练习踢踏舞与手技的配合,这种培养方法值得称赞。

经过十年的训练磨合,曹凯踢踏舞的水平与球技水平旗鼓相当,注重腿脚变化、肢体着力点主要在脚部的踢踏舞弥补了手技无法充分调动下半身以展示全身技艺的不足。同时,踢踏舞轻松明快、节奏感强,可快可慢、自由度高,易于与球技的强节奏感配合。《激踏·球技》中,踢踏舞的动作不再是糅入杂技技巧的一种衔接手段、锦上添花的元素,而是将舞蹈动作与杂技技巧置于同样重要的位置,用踢踏舞表达球技难以表达的热情、欢快的情感,用球技表现杂技特有的超高技巧。球技遇到踢踏舞,发生了强烈的互补作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杂技作品。

“球技”节目的变化主要在于球的数量和球所击打的接触面的方向。从一个球到九个球,显示了曹凯超凡的控球能力。但无论怎样神奇,球击打面的固定使球的方向可想象、可测,同时球出手后仍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即使是技艺精湛的演员,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因此,为了尽可能降低失误率,演员的身体要稳健,球的运动轨迹要可控,球的击打面和演员站立的位置须是固定点,如此才能保证演员弹、抛、接的准确性。但是节目要创新,这是对创作者的更高要求。

中国杂技团孙力力老师曾说“杂技的最高境界是出其不意”,这是一种逆向思维。让球的接触面动起来,这对于依靠“弹力”表演的球技来说,无疑是一种革新。经过多次设想和试验后,导演和曹凯把所有的可能都纳入了球架中。道具创新是杂技创新的生长点之一,作为道具的球架设计完成了一个新节目的精妙发展,它就是《雨中狂想——球技》。

从外型看,《雨中狂想——球技》与《激踏·球技》的架子有相像之处,设计者也均为中国杂技团的道具师王建民。然而,《激踏·球技》的球架上边面板为有机玻璃,固定不动;《雨中狂想——球技》的球架则把原固定不动的架腿改装成四个车轮,前轮是两个溜冰鞋的材质,后轮是两个橡胶轮胎。架下有一个驾驶员进行操控,他通过一个小摄像头监看演出情况。球架不仅自身会绕着中心旋转,整体还能在舞台上多向度地随意滑动。更不可议的是,球架上边面板能够随着架子的移动速度变化而自动升降,产生最大30°左右的倾斜面。球在动、演员在动、球架在动,动态变化的道具使演员在表演时有一个强烈的离心力和惯性运动,带来不可预测的控球障碍,演员必须努力保持身体与球的平衡,释放出超常规的和谐魅力,令球艺技巧达到最大审美化。当高难度的球艺技巧遭遇不断自由活动的道具,所起的观赏效果就大被称赞了。

《雨中狂想——球技》的节目时长大约9分钟。《激踏·球技》中开篇近一分钟无音乐伴奏的踢踏舞展示,现在改成了《雨中狂想——球技》中的“玩伞”。以伞来“开”这个节目可谓“弱开”,曹凯放弃踢踏舞而使用伞,弃强逐弱对于演员的情感和技巧而言相当不易。曹凯之前曾练过飞叉,这次将飞叉的基本动作融于“玩伞”中,短短两个月的刻苦练习,他的技艺精进不少,尤其是最后一个动作,伞合起来从演员手中飞出后在空中翻腾张开,又潇洒地回到演员手中,如有神助,成为开场中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典设计。

“玩伞”有两大好处:一是使其“情节化”。曹凯之前的踢踏舞没有任何情节设置,而《雨中狂想——球技》背景声效中雨点的滴答声、演员脚下依旧是精彩的踏踢铿锵声,再加上手中变幻无穷的伞,抑扬顿挫的节奏感,经过曹凯的身体影影绰绰、朦朦胧胧的演绎,形成一幅颇具雕塑感的画面,令节目有了律动感、速度感、情节层次感。二是向经典好莱坞歌舞片《雨中曲》致敬。在某种意义上,踢踏舞就是《雨中曲》的踢踏舞。曹凯的伞随着身体的律动如有灵性,立即把观众拉到了那个熟悉、怀旧的情节中。于是,《雨中狂想——球技》在编导的坚持下、在曹凯玩坏了十把伞之后,这才有了伞下的踢踏。最复杂的编创思想,藏在最简单的肢体动作里,在水滴的声音与伞舞的动作中,节目完成了对肢体语言的诗意书写。

一分多钟的伞技后,是一段近3分钟的常规球技展示。紧张、快节奏的音乐配合着左、右脚的来回腾挪,随着球在空中的不同组合,变幻不同的踢踏动作,脚下踏踢的节奏与手中抛球的节奏完全一致,手、肩、肘随时加入,不断变换着动作,球在演员手中自由流动,弹、丢、抛,脚下仍然不停歇,甚至球在弹地时如同被遥控一般在演员两腿之间有序穿梭,踢踏舞的动作却仍然如行云流水一般有条不紊。曹凯在训练中把这段踢踏球技拿捏得游刃有余,他牵制着球,球缠绕着他,动静相宜、收放自如,在手与球的交流中,力量与唯美直达观众的内心。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虽然音乐富于节奏与动感,但也有些瑕疵,音乐与球的弹抛配合并未完全合拍,演员似在追赶音乐。

接下来的3分钟,无疑是神来之笔。球架开始越来越快地自转,并沿着舞台公转,球架表面开始倾斜,演员身体随着道具的不断变动寻找平衡、调整舞姿,身体与道具构成了惊心动魄的冲突。自转、公转、倾斜,球所构建的空间不再是直上直下,而是呈多维度的放射状,演员置身的空间被无限放大,在球的弹抛、接放之中,演员只有克服心理障碍,技巧才能信心拈来。这时候曹凯对球的掌控达到极致,球在架上架下随意切换,球动人舞,球舞人动。道具的变换激发了演员体能的发挥,演员展开双臂、跳跃凤翔的那一瞬间,呈现一种成熟、稳定、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状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曹凯利用倾斜面做出了前倾拍球的动作,他的身体不断由直立向下倾斜,直到与倾斜的架子表面成小于45°角,虽然这个动作只有几秒钟,但为了它曹凯穿的舞靴、球架都装了门子,所有细节都天衣无缝。

9球表演之前,球架操控员一个完美的180°赛车式飘移酷帅之极,观众席中立刻响起了掌声。这掌声是对编导和演员想象力的由衷赞美。曹凯在观众情绪达到饱满时,手中9球突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目不暇接;当他表演戛然而止潇洒地扔出球的一刹那,演员和观众的情绪真是酣畅淋漓。

稍显遗憾的是,该节目的结尾与前面诗情画意的伞舞未形成呼应,对于一个具有情节的节目而言,并不完整(如果曹凯在谢幕中再次玩一把飞伞,对节目会是一种呼应与补充)。但瑕不掩玉,不影响该节目火爆全场。

《激踏·球技》为专以抛接为特点的杂技表演形式,《雨中狂想——球技》则在杂技道具创新的基础上打破常规,逆向思维,带给观众更大的视觉冲击。球技还能怎样玩才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我相信,在杂技艺术的世界里不断会有创新的出现。

猜你喜欢

踢踏舞狂想球技
夏日狂想
《惊鸿 · 澎湃狂想》
混搭狂想
节日狂想,爱的礼物
提高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初探
世界杯中的捧腹瞬间
小雨滴
关于高校踢踏舞发展文献综述
球技精进三步曲 初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