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不要失望:小波从不吸毒

2022-01-10康慨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帕拉智利墨西哥

康慨

过去十五年读过的小说当中,给我最大震动的,也许就是波拉尼奥的《2666》了。在此之前,像很多《荒野侦探》的读者一样,我也对这位早逝天才的生平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并一度对英文媒体流传的神话信以为真:他是嘻皮,曾回国闹革命,差一点被政变部队枪决;他是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视金钱和稳定的家庭生活如粪土;他是酒鬼和瘾君子,因为共用针头而感染了丙肝,正是这个病在50岁上要了他的命。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都不是事实。莫妮卡·马里斯坦的传记《波拉尼奥的肖像》通过对作家众多亲友的采访,作出了有力的反驳。那些东西不过是美国人为了推销波拉尼奥而故意编造的,以此塑造出一个时髦的、离经叛道的天才形象。波拉尼奥当然是天才,也的确离经叛道,但他用的是那种文学意义上惊心动魄的方式,而不是更适合摇滚青年的吸毒和滥交。

马里斯坦是最后一个采访波拉尼奥的人。2003年7月作家去世时,她的访谈刚好在当期《花花公子》墨西哥版上刊出,后来又与其他采访一起成书,收入“最后的访谈”系列,在中国内地也有出版。

她此后撰写的《波拉尼奥的肖像》,是第一部主要的波拉尼奥传记。它大体上遵从了时间顺序,先从他在智利的童年和家庭生活讲起。母亲说他聪慧过人,三岁就会读书写字。15岁那年,他随父母移居到了墨西哥,那时他好学,嗜读,有时颓废,为了女人而自杀未遂,很快成长为狂热的文学青年,参加并活跃于所谓下现实主义者的聚会——一种类似“垮掉的一代”、但没有明确风格的先锋诗歌运动。

他在墨西哥只住了七年,便远走欧洲。但在智利作家卡洛斯·拉韦看来,“波拉尼奥不是智利人,而是智利出生的墨西哥-加泰罗尼亚人。这一点可以在他的遣词造句和他的文学政治中发现。”墨西哥作家豪尔赫·博尔皮也说,波拉尼奥是一个“伟大的墨西哥作家”,《荒野侦探》和《2666》都以那里为背景,因为“他把自己的想象空间留在了墨西哥”。

波拉尼奥看轻“祖国”二字。他说,祖国就是他的两个孩子——儿子劳塔罗和女儿亚历山德拉。大部分的智利作家他都看不上,因为他对写作抱有很高的道德标准和美学标准。他对一些非常有名的智利作家,如写出了《幽灵之家》的伊莎贝尔·阿连德不屑一顾,认为他们庸俗,充其量只是“写手”,甚至配不上“作家”这个称号。

他从未歌颂过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富恩特斯这些顶级名流,却奉博尔赫斯为神,对同胞诗人帕拉也极为推崇。我在几年前翻译过波拉尼奥的一篇随笔《与尼卡诺尔·帕拉在一起的八秒钟》,文中写道:“勇者自会追随帕拉。只有年輕人才勇敢,只有年轻人才有纯净中最纯净的心灵。但帕拉不写青春诗。帕拉不写纯净。他写的是痛苦和孤独;写的是无用的和必要的挑战;写的是被判定散佚的文字,一如被判定散佚的部族。帕拉像明天就要上电椅那样写作。据我所知,墨西哥诗人马里奥·圣地亚哥是唯一一个读透了帕拉作品的人。除了他,我们所有人都只看到一颗黑暗的彗星。成为杰作的第一要务是:被人遗漏。”

波拉尼奥知道被判定散佚和被人遗漏的滋味。来到加泰罗尼亚后,“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他过着和在墨西哥时期一样的生活,干点小活儿好维持生计。”波拉尼奥的评论家朋友伊格纳西奥·埃切瓦里亚说,“一间能遮风避雨的小屋子,吃饭,睡觉,看电影,喝啤酒;然后就是写作,写作,写作。”

波拉尼奥死后,妹妹玛丽亚·萨洛梅发现了他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十二条人生指南。其中一条是:沉默,欢笑,相信。是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是个热爱写作的文学青年,到1996年才以《美洲纳粹文学》一书正式登上文坛。两年后的《荒野侦探》为他赢得了罗慕洛·加列戈斯奖,并在他去世后打入了美国市场。然后便是轰动世界文坛的遗作《2666》。

“波拉尼奥不是走得年轻,”马里斯坦写道,“而是太过年轻了,可以说他走时还是个少年。”出于同样的理由,我有些朋友总是把他唤作“小波”。

知情者有理由对美国人的“噬尸”文化感到不满,但又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波拉尼奥现象恐怕不会如此风靡世界。

马里斯坦采访了他的亲戚、朋友、门徒、女友、情妇、出版商和文学对手。我们知道他穿熨烫过的衣服,喝茶;他在电话里一聊就是几个钟头;他经常替朋友买书,也从朋友那里偷书;他有固定的情妇,对妻子和儿女却尽职尽责;他喜欢请人吃饭,总是吹嘘自己的厨艺,可他做的海鲜饭难吃极了。

他周围的一切都会“波拉尼奥化”——被他虚构的东西所包围。有一天下着倾盆大雨,他在巴塞罗那车站和阿根廷作家弗雷桑分手,半个小时后又突然出现在弗家门外,全身湿透,面色惨白。他说他遇到了一群光头党,要抢他的钱。“他们拿出了一把刀,我夺了过来,捅向了其中一个人,然后他就在我面前死了。”他说。弗雷桑吓坏了,不知道该陪他投案还是替他保密。这时他才说这都是他编的。火车发生了故障,他来这儿,只是让朋友帮他叫车回家。

但是终于,小波因为肝病死在了巴塞罗那的医院。只有可怜的情妇陪在垂死的床头,看人家把他从急诊室推进ICU,从此阴阳永隔。临终前十年,他也像明天就要上电椅那样写作了。智利天才把一部未完成的作品题献给一对未成年的儿女。在足够好的同时,它还要足够厚。又好又厚才能给可怜的妻子卖出养大孩子的钱。这就是1126页厚的《2666》。

我对马里斯坦的这本书没有什么不满。它几乎不作编辑地采纳了各种各样的视角,从而避免了给波拉尼奥盖棺论定——我非常害怕有人给波拉尼奥下结论。马里斯坦的书是松散的也是丰富的,是亲密的也是疏远的,因此也是非常人性化的,在这个意义上,你甚至可以说,它也许更加接近了真相。

《暮色》

作者:[美]詹姆斯·索特

译者:雷韵

出版社:理想国丨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定价:52元

本书是为数不多赢得美国笔会福克纳奖的短篇小说集之一,收录的每一个故事都堪称力量持久、文风优雅的杰作。两个纽约法律界的新贵开始了一趟恣意的意大利之旅;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编剧意外发现了艺术和荣誉的真正意义;一位女骑手在遥远的田野卷入了一场可怕的事故,夜幕降临,她必须独自面对她的命运……

《精英的傲慢》

作者:[美]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曾纪茂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定价:79元

作者认为昔日激励无数人奋斗的“美国梦”,恰是造成今日美国社会分裂的根源。看似公平的成功观造成精英的傲慢和底层民众的怨恨,使成功者深信其成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忘记帮助他们的时机和运气,轻视比自己不幸和缺乏資格的人。这阻碍了社会流动,助长阶级对立,侵蚀民主政治,导致民粹主义的兴起。

《鹿川有许多粪》

作者:[韩]李沧东

译者:春喜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定价:58元

这部小说集展现了一批裹挟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浪潮中的底层人物形象,他们与痛苦进行抗争,在艰辛的生活中寻找个人生活的意义。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审视韩国现实,但并不止步于故事本身,而是着重刻画了人物在此过程中的转变——他们逐渐开始对生活中的真正价值和自己的身份认同提出疑问并进行探索。

《大均衡:进城与返乡的历史判断与制度思考》

作者:贺雪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定价:55元

本书中,作者围绕当代农民是否愿意返乡、能否返乡以及如何返乡这一社会课题,展开了历史判断和制度性思考。作者还延伸到对中国当前的土地制度、城市化路径、贫富差距等热点问题的田野观察与学术解读。

猜你喜欢

帕拉智利墨西哥
印景点拍照要交“清洁税”
国际
欢迎回家
老顽童
墨西哥卡车司机的一天
帕拉的哭泣
存储器——安格尔(墨西哥)▲
“粉丝”太多